徐悲鸿纪念馆丢“A”之后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b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2月6日,在北京保利拍卖公司举行的中国近现代十二大名家书画拍卖专场上,徐悲鸿大师的作品《九州无事乐耕耘》以2.32亿落槌,加上佣金以2.668亿成交。
  这一成绩刷新了徐悲鸿个人中国画最高拍卖记录,也创下了中国绘画拍卖成交新的世界纪录。
  然而两个月后,作为记录大师生活记忆的徐悲鸿纪念馆,在最新北京市旅游局公布的200多家旅游景区评定复核中,由于管理不到位、服务质量差、设备设施不达标或停业等原因被取消A级景区资格。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在当今,名人故居或纪念馆面临什么样的发展困惑?
  
  徐悲鸿纪念馆遇冷
  徐悲鸿纪念馆位于北京市新街口北大街53号,离地铁2号线积水潭站不到500米。纪念馆对面是国内首屈一指的骨科专业医院——积水潭医院,旁边分布着众多大小不一的商场、店铺、饭馆,每天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然而,纪念馆却慢慢地遗忘在老百姓的记忆中。近日,记者在地铁积水潭站附近,采访了近20位路人,询问他们是否知道徐悲鸿纪念馆的地理位置。12人回答不太清楚,5人表示知道大概位置,另外3人则回答没有听过这个地方。
  徐悲鸿纪念馆旁边一家饭店的停车管理员陆大爷告诉记者,过去几年,每天都有不少外地人向自己问路,询问徐悲鸿纪念馆的具体位置。如今,这种情形越来越少了。
  家住新街口北大街的唐宁说,“小学时,学校还经常组织同学们一起参观徐悲鸿纪念馆,现在脑中为数不多的关于徐悲鸿的记忆,就是小时候知道的。”
  “现在晚上一个人回家,途径徐悲鸿纪念馆都非常害怕,感觉里面阴风阵阵。”唐宁告诉记者,大概从2010年开始,徐悲鸿纪念馆不再对公众开放,每天纪念馆前停有几辆车,但很少看到有人出入。
  记者见到,徐悲鸿纪念馆的传达室门外,摆放着一个大约两平方米的泛黄公示牌,上面写着“因重建维修暂时闭关”的字样。纪念馆大门紧闭,从外往里看,装饰陈旧,门框、窗户使用的是早期木质材料,细心观察,可以看出一些窗户玻璃已经破裂;指路牌上的字迹模糊,院子里零星散落的几个小椅子,漆也已经脱落;冬日北风凌冽,院内树木更显凋零,办公楼前横倒着一棵不知何时被风刮倒的小树,整个院子非常冷清。
  而据徐悲鸿纪念馆副馆长李喜云介绍,从2010年9月开始,纪念馆因为场地狭小、建筑年久失修等原因,经北京市文物管理局鉴定,有关部门已经同意徐悲鸿纪念馆闭馆重建的请求。
  “为什么退出A级行列?我们没有接到关于旅游局审核的通知,具体原因不清楚。”李喜云说,“但纪念馆毕竟已停止对外开放,A级标准被撤换也可理解。”
  
  “畫迷”的困惑
  与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毁引发的社会争议相比,徐悲鸿纪念馆闭馆重建并没有引起媒体大幅度的报道关注。
  据历史记载,徐悲鸿纪念馆的改造重建并不是第一次了。1966年之前,徐悲鸿纪念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受禄街16号,是徐悲鸿临终前最后的居住之地。后来,北京地铁开始修建,恰在地铁线上的徐悲鸿纪念馆被迫拆除。1973年,周总理指示要“重建徐悲鸿纪念馆”。几经周折,1983年1月,位于新街口北大街53号的徐悲鸿纪念馆新馆正式向社会开放。纪念馆对外展出徐悲鸿创作的油画、国画、素描及书法等真迹,成为悼念徐悲鸿的最主要实体之一。
  “但这并不代表,徐悲鸿纪念馆第二次重建的决策是被大家接受的。”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的管周,是个忠实的徐悲鸿“画迷”,他平时最喜欢临摹徐悲鸿的奔马素描图。据管周介绍,过去几乎每个周日,他都会拿着放大镜、背着一壶水,在纪念馆看画,一呆就是一整天。
  在管周印象中,当时纪念馆展区只有两个小学教室那么大,展览区灯光有时不是特别明亮,特别是冬季,暖气常常出问题,手拿着放大镜看一会就得搓一搓取暖。
  “即使如此,我们很多画友仍乐此不疲。”管周说,“处在艰苦的环境中,似乎更能体会徐悲鸿大师倾注在每一幅画上的感情。”
  管周表示,他无法想象,一个完全现代化、冷冰冰、重新复制出来的徐悲鸿纪念新馆,能否还能感悟出当年大师绘画的情境?
  然而,现实无法回避。如今,在以徐悲鸿纪念馆为中心500米的辐射范围内,鳞次栉比分布着数十家大大小小的餐馆、服装店、化妆品店,商业发展迅速。徐悲鸿纪念馆掩藏于这些商业店铺中,早期沉淀的文化气已被磨灭殆尽。
  几十年来,管周一直致力于研究徐悲鸿美术精神的工作。他深深地明白,作为承载精神和文化的历史名人故居,一旦失去了与之气质相关的外在环境后,自身也将慢慢地失去继续被观赏的价值。2008年,管周自制宣传单,在老百姓中发起关于维护徐悲鸿纪念馆周边环境的倡议,然而收效甚微。
  所以,当徐悲鸿纪念馆被取消A级旅游景区资格的消息爆出时,管周的心里其实已接受了这个结果。
  “现实逼着纪念馆做出改变,代价却是最原始的‘徐悲鸿’离我们越来越远。”管周说。
  
  重建任重道远
  与管周的想法一样,李喜云对待徐悲鸿纪念馆的重建也充满了矛盾。这些年,他一直在寻求一种平衡:纪念馆既能满足展览需求,又能更好地保留徐悲鸿美术精神的本质。
  据李喜云介绍,徐悲鸿纪念馆的藏品丰富,其中徐悲鸿本人的画作1253件,藏品1134件,再加上徐悲鸿先生生前的一些衣服、书籍、信件等遗物,可以展出的物品高达3000多件。
  “然而,我们的纪念馆每次只能展出80到100件作品。”李喜云说,“正如你看到的,馆内的设施也开始老化,这些因素都促使纪念馆必须做出改造。”
  李喜云表示,改造重建肯定会采用现代艺术馆的一些手段,但是绝对不是完全的复制,徐悲鸿纪念馆一些质朴的风格仍会保留。
  数十年来,李喜云都在从事与文化相关的工作,他去世界各地旅游,见过很多名人故居或纪念馆,得到的感悟就是展览的品味决定展览的成功与否。
  “我去但丁纪念馆参观,就是一间小房子里摆着一张椅子,旁边放了一个小茶几,茶几上随意地放着几张但丁的手稿。让人一下子回到了文艺复兴的年代,似乎但丁就在眼前写诗。”李喜云感慨地说。
  “在北京,众多的名人纪念馆早已没落,我们不希望徐悲鸿纪念馆也走上这一步。”李喜云介绍说,新建成的纪念馆会更多地在展览品味和展览主题上做出努力,从内容上保存和发展徐悲鸿大师的美术精神。
  
其他文献
人工智能到底离我们有多近?50年也许太夸张,只是“科学研究中发展出来的一项合理的耸人听闻”。不过,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也许“一切皆有可能”呢。  被美国主流商业报刊《Inc》称为“爱迪生的合法继承人”的科学家库兹韦尔,近期发布了自己的推算:“在2045年,人工智能(AI)将超越人类大脑,从而导致社会剧烈转型,跨入高智能机器时代。”  和他持有相同想法的人还有美国“生存研究实验室”创始人波林,
校长杨绮霞的办公室大门大多时间都是敞开的,时不时有学生很随意地走进来,一声不吭,转悠一圈,像是在寻摸什么。杨绮霞也总是在几声询问得不到答复之后,笑着、抚摸着学生的头说:“回去好好上课吧!”  这是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区唯一一所让智障、脑瘫、孤独症儿童以及多重残疾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特殊学校,杨绮霞便是这里的校长。在这个仅有1.5亩占地面积的校区里,共有75名学生,面对这群特殊的学生,杨绮霞明显感觉到
美国似乎并不承认底特律申请了破产。这个曾经是美国第四大城市的汽车之城,相较于1950年,城市人口下滑了60%,谋杀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倍。社区四处荒草丛生。底特律富有时就堆积的债务如今更是无力偿还。而底特律近一半的负债源自承诺给工人退休后的养老金和医保金。美国其他一些州的养老金也存在巨大缺口,应该引以为戒。
踏上地铁扶梯,就会听到要乘客“文明乘车”等提示,随后还有英文提示。播放录音所产生的噪音让人很不舒服。不文明的恰恰是播放文明提示的人。  就旅游资源而言,北京不输给巴黎、伦敦等著名城市。北京有故宫、长城、颐和园等名胜古迹,全球很多人都希望能够到此一游。但北京的旅游业并不兴旺发达。根据北京统计局的数据,2013年上半年,来北京的外地游客的人数是214万人。2010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来北京的外地游客
“一个母亲悲痛的肩膀,扛起了本不属于她的责任。植树不易,她种下了分量最重的承诺和大爱之心。”  —— 2008年,东方卫视《走近他们》“十大感动人物”对易解放的颁奖词。    旅日华侨易解放是地道的上海人。与共和国同龄的她出生在上海解放的第二天,所以取名解放。早年她东渡留学,后进入日本一家知名旅游公司工作,丈夫杨安泰在东京开了一间私人中医诊所,收入不菲。独子杨睿哲也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  然而,1
地方债,一个略显专业的问题在今年年初突然升温。  3月4日,《民生周刊》刊发“危险地方债” 封面报道,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和湖南娄底为样本,采访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真怀等多位专家,对地方债的形成原因及应对之策进行了系统阐述,强调应警惕地方债务的危险性。  此后数月,关于地方债的讨论浪潮轮番而来,直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部署控制化解地方债风险。  敲响警钟  “危险地方债”样本城市的
“镉米”事件发生后,作为全国十大米市之一的湖南兰溪米市遭受重创,并开始了艰难自救。  孙秋保是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兰溪镇人,靠销售湖南大米起家。“镉米”事件后,他把此次事件中受损最严重的一批米厂老板请出来,帮助谋划,希望能为兰溪米市找到一条出路。一次未有官方参与、也没有行业协会支持的兰溪米市自救座谈会就这样开始了。  “每个来的人,都是带着疑问和委屈的。”孙秋保说,“谁也不愿意看到曾经赖以为生的产业
校车事件只是某些撤点并校带来的一个悲剧,这一公共政策酿成的后果是非常多元的。而诸种忽视或者盲目形成合力所造成的结果又是影响深远的。  因为撤点并校,原来书声琅琅的乡村学校逐渐衰落而冷清;原来在村里颇有威望的乡村教师,他们的地位变得尴尬;很多乡村或许因为学校的消失而丧失了生气。  文化学者梁鸿痛心地描述,当初全村村民一起立碑兴建的梁庄如今已沦落为“养猪场”。她感叹学校的消失让乡村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淡薄
“是生,还是死?”《哈姆雷特》中的这句台词经久不衰,道出了社会和个人的两难局面,万般无奈。“学外语,还是不学外语?”这个问题也被上纲上线。近日,北京大学一位教授强烈反对将外语作为必修课。  这位教授大谈学习外语的无用性,强烈主张开设科技史。他的理由是,外语“最终只有少数人有机会使用,为什么成为全体学生的必修课,这不是陪绑吗?”不过,如果仅以今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是否能有用武之地作为标准,来决定是否开
一座偏安于辽宁省西部的小城、一项实际投资千万元的酿酒项目、一份至今都各执一词的《建设项目合同书》 以及一个万亩酒葡萄基地的承诺,留下了一处尚需诊治的招商引资“后遗症”。  7月8日,《民生周刊》以《喀左招商引资“后遗症”》为题,针对河北籍商人投资辽宁省喀左县并在当地建设一座年设计生产力在5000吨葡萄酒酿酒企业,因当地未将写进《建设项目合同书》(下称“项目合同”)的部分条款内容兑现,致使以徐邵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