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教育创新的平台,是师生点燃灵感、激发创新、集聚智慧的舞台。而生命化的课堂对教师来讲是教学观念的洗礼和重塑,它直面最鲜活的生命,体现出生命的多样性,彰显生命的光泽和灵动,使课堂充满师生生命的活力。那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体现生命的活力呢?我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浅析如下。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就谈不上愉快地学习,不能愉快地学习,就没有学习效率,没有效率就是教师的失败,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位教师苦苦探询的一个问题。作为美术教育第一线的初中美术教师,我对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比较了解,很多学生愿意学美术并不是单纯对美术学科本身的兴趣,而是因为美术是一门不用考试,不用费脑筋,比较轻松的学科。虽然很多人都认为美术是一门“小学科”,但它却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美术不仅是教会学生画画,而且是开发和提高学生智力的最好形式,所以我们不能小看初级学校的美术教育。
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美术教师要以丰富的知识和精到的授课艺术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们对学习材料充满浓厚的兴趣,去鉴赏、品味、思索,并获得各方面的启迪。同时,教师还要热爱自己所教学科,深入挖掘教材和研究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以最简洁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教学,使所教内容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兴趣中心,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转变课堂教学设计思路
新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理念,强调“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把握学生学力的基础上,预先假设学生会在何处何时有疑问和困难,设计更具有挑战意义的教学环节,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参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真正的美术课堂应该是促进生命逐渐地觉醒和显现,应当是学生发现自己的美术潜能的地方,应当成为一个快乐幸福的艺术创造乐园。当学生从课堂中走出来的时候,拥有的不仅仅是美术方面专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美术创造的能力,以及对自己艺术才华的信心和创造美好生活的理想。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焕发生命力的活力,显示出它的生命意义。例如,我在进行《纸盒建筑》一课的对比实验教学时,先在甲班分步骤不停地示范、讲解,学生跟着一步一步做,但最后仍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会做。再在乙班教学时,我改变了教学方式,给每个小组学生发一个做好的纸盒建筑,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看看,这些是什么?学生对纸盒建筑非常好奇,纷纷动手把玩。师:你们觉得这些纸盒建筑美吗?生:他们做得好漂亮,是怎样做的啊?于是我安排他们自主拆装纸盒建筑,从中习得制作方法。在汇总了各小组汇报结果后,我进行了适当的补充和解答疑问,这时同学们已对制作方法有了清楚的认识。作业中大家都表现异常积极,甚至有很多学生设计出了自己的作品。这样,学生们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了基本技法,同时获得了一种寻求知识的方法。
三、课堂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
情境的创设在美术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美术新课改更是不可缺少的,美术新课改中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一节美术课是一首优美的童话诗、一段悠扬的音乐,或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所以在美术课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一些情境,可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四、把音乐融进美术课堂
音乐是听觉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两者都是不可触摸的、抽象的艺术,音乐的情绪感染作用是极其强烈的,它能调动人的情绪反映,在美术课中相应地引用音乐教育将更好地辅助教学。上欣赏课我们可以用音乐,如在欣赏《中国山水画》时,一边欣赏画中韵味、境界、情趣,一边欣赏如流水般、私语般、叮咚的琴声;在欣赏《梵高和他的作品》时,一边倾听波澜壮阔的《蓝色多瑙河》,一边欣赏梵高动人心魄、绚烂夺目的色彩魅力,一边为画家潦倒、贫困孤寂一生感叹不已;上技能练习课时,我们同样也可以尝试音乐的熏陶。比如:在彩色知识的讲解中,我先让学生欣赏几段音乐,感受音乐当中的情感。再转入美术的色彩情感,学生觉得形象而相通;而在尝试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技法创造时,可以让学生一边欣赏米罗、达利的画作,一边欣赏爵士音乐或黑人强劲的鼓号声,学生通过音乐的陶冶,把心中所想、眼中所见都表现出来。总之,美术课应该尽可能地融合各种艺术形式,充分调动人体的全部感觉器官,使学生从中体会艺术的魅力。
五、角色表演穿插在课堂教学中
初中生具有乐于表现自我、与生俱来的表现欲望、表演天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初中生这种天性,为教学服务,为课堂添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创设角色表演的场景,给学生机会去演一演,让学生在角色表演中提升学习兴趣,在角色表演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角色表演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在角色扮演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巩固对美术学习的长久兴趣。
六、合作性学习的有效性
以往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单一化,将严重阻碍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匮乏。记得我上初中时的一节美术课:老师直接把一幅花的纸雕作品贴在黑板上,然后告诉学生该怎么做,要注意哪些,最后学生开始自己动手做。这样的上课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探究和创造能力,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在课堂中我尽量避免采用直接灌输的教学方式,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只有倡导和实施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得到主动的发展。教学中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同样一个问题,这样问,学生懵懵然,那样问,学生豁然开朗;这样问,“一石激起千层浪”,那样问,“一潭死水,微波不现”。原因何在呢?我认为关键是能否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美术课固然不像数学课那样逻辑分明,但有效的课堂教学同样需要我们讲究提问的艺术,让学生去交流与合作。在教学中,我们就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总之,要如何让初中生美术课堂更具有活力,使美术课教学更具有时效性,还需要我们同行共同去探索去研究。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就谈不上愉快地学习,不能愉快地学习,就没有学习效率,没有效率就是教师的失败,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位教师苦苦探询的一个问题。作为美术教育第一线的初中美术教师,我对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比较了解,很多学生愿意学美术并不是单纯对美术学科本身的兴趣,而是因为美术是一门不用考试,不用费脑筋,比较轻松的学科。虽然很多人都认为美术是一门“小学科”,但它却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美术不仅是教会学生画画,而且是开发和提高学生智力的最好形式,所以我们不能小看初级学校的美术教育。
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美术教师要以丰富的知识和精到的授课艺术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们对学习材料充满浓厚的兴趣,去鉴赏、品味、思索,并获得各方面的启迪。同时,教师还要热爱自己所教学科,深入挖掘教材和研究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以最简洁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教学,使所教内容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兴趣中心,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转变课堂教学设计思路
新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理念,强调“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把握学生学力的基础上,预先假设学生会在何处何时有疑问和困难,设计更具有挑战意义的教学环节,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参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真正的美术课堂应该是促进生命逐渐地觉醒和显现,应当是学生发现自己的美术潜能的地方,应当成为一个快乐幸福的艺术创造乐园。当学生从课堂中走出来的时候,拥有的不仅仅是美术方面专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美术创造的能力,以及对自己艺术才华的信心和创造美好生活的理想。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焕发生命力的活力,显示出它的生命意义。例如,我在进行《纸盒建筑》一课的对比实验教学时,先在甲班分步骤不停地示范、讲解,学生跟着一步一步做,但最后仍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会做。再在乙班教学时,我改变了教学方式,给每个小组学生发一个做好的纸盒建筑,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看看,这些是什么?学生对纸盒建筑非常好奇,纷纷动手把玩。师:你们觉得这些纸盒建筑美吗?生:他们做得好漂亮,是怎样做的啊?于是我安排他们自主拆装纸盒建筑,从中习得制作方法。在汇总了各小组汇报结果后,我进行了适当的补充和解答疑问,这时同学们已对制作方法有了清楚的认识。作业中大家都表现异常积极,甚至有很多学生设计出了自己的作品。这样,学生们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了基本技法,同时获得了一种寻求知识的方法。
三、课堂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
情境的创设在美术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美术新课改更是不可缺少的,美术新课改中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一节美术课是一首优美的童话诗、一段悠扬的音乐,或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所以在美术课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一些情境,可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四、把音乐融进美术课堂
音乐是听觉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两者都是不可触摸的、抽象的艺术,音乐的情绪感染作用是极其强烈的,它能调动人的情绪反映,在美术课中相应地引用音乐教育将更好地辅助教学。上欣赏课我们可以用音乐,如在欣赏《中国山水画》时,一边欣赏画中韵味、境界、情趣,一边欣赏如流水般、私语般、叮咚的琴声;在欣赏《梵高和他的作品》时,一边倾听波澜壮阔的《蓝色多瑙河》,一边欣赏梵高动人心魄、绚烂夺目的色彩魅力,一边为画家潦倒、贫困孤寂一生感叹不已;上技能练习课时,我们同样也可以尝试音乐的熏陶。比如:在彩色知识的讲解中,我先让学生欣赏几段音乐,感受音乐当中的情感。再转入美术的色彩情感,学生觉得形象而相通;而在尝试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技法创造时,可以让学生一边欣赏米罗、达利的画作,一边欣赏爵士音乐或黑人强劲的鼓号声,学生通过音乐的陶冶,把心中所想、眼中所见都表现出来。总之,美术课应该尽可能地融合各种艺术形式,充分调动人体的全部感觉器官,使学生从中体会艺术的魅力。
五、角色表演穿插在课堂教学中
初中生具有乐于表现自我、与生俱来的表现欲望、表演天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初中生这种天性,为教学服务,为课堂添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创设角色表演的场景,给学生机会去演一演,让学生在角色表演中提升学习兴趣,在角色表演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角色表演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在角色扮演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巩固对美术学习的长久兴趣。
六、合作性学习的有效性
以往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单一化,将严重阻碍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匮乏。记得我上初中时的一节美术课:老师直接把一幅花的纸雕作品贴在黑板上,然后告诉学生该怎么做,要注意哪些,最后学生开始自己动手做。这样的上课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探究和创造能力,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在课堂中我尽量避免采用直接灌输的教学方式,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只有倡导和实施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得到主动的发展。教学中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同样一个问题,这样问,学生懵懵然,那样问,学生豁然开朗;这样问,“一石激起千层浪”,那样问,“一潭死水,微波不现”。原因何在呢?我认为关键是能否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美术课固然不像数学课那样逻辑分明,但有效的课堂教学同样需要我们讲究提问的艺术,让学生去交流与合作。在教学中,我们就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总之,要如何让初中生美术课堂更具有活力,使美术课教学更具有时效性,还需要我们同行共同去探索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