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心理学既研究心理又研究行为,正是由于它对行为背后深层次的心理研究,才使我们能洞悉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应用心理学,尤其是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研究与实践,高校达到了对大学生人性认识和对其人格充分尊重的升华,大学生亦得益于个性需求和精神健康,持续激励个体在职业生涯中作出正确选择。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 心理学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密不可分,就业指导某种程度上涵盖了职业生涯规划。但就高校而言,就业指导是针对大学生就业的高校主动行为,职业生涯规划是高校引导下的大学生自主行为,运用心理学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干预,实现大学生个体就业与职业生涯的良性发展,也能达到高校与大学生互动成长的示范效应。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认知活动
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需要高校和学生的互动配合,这需要二者对自身有清醒的心理认知。高校需要对大学生的兴趣、潜力和人格特点等,在教育和管理的多个系统、环节予以考虑、计划和安排实施,实现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大学生个人则需要认真分析自我,澄清个体的价值观,积极努力地将自我发展的目标纳入到社会的总体目标。这些认知活动包括以下因素:
评估自身:在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中,学生评估自身可以明确、了解自己的兴趣、需要和能力,高校评估自身可以明确对学生的引导,及时调整引导方向。
评估现实环境:能否对现实环境有清醒、客观的认识反映了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高校对现实的把握。对现实的估计是和对自我力量的估计联系在一起的,涉及到自我评价。需要注意的是:一种是对现实持过分“乐观”的态度;另一种就是对环境过分畏惧,夸大现实中的不利因素,在社会行为上退缩,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低,可能寻找各种理由避免进入职业活动(社会功能受损),严重的甚至会伴有抑郁、焦虑等身心症状。对现实的评估,还涉及对有关现实信息的搜集、获取,对政策走向的领悟、预测,对就业形势的清醒认识,以及对行业、地域特点的分析等,但相对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所有这一切的前提和条件。鉴于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上述认识、矫正与调适的工作需要借助心理咨询帮助和陪伴。高校根据对现实环境的评估,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咨询,与学生共同学习和成长,发现身心症状或不适对学生的意义,透过情绪困扰和适应不良揭示学生未被满足的深层需要,看到内心深处价值观的冲突,以便在解决冲突的矛盾运动中获得自身的发展与成长。
找准接合点:当大学生通过对自身及现实环境的评估确定了理想的职业或岗位工作,当高校亦找到引导方向之后,接下来就是制定实施计划(包括阶段划分、步骤安排等),比如要设置或者接受哪些教育与培训,要注意增进哪些修养和新知,进入哪个正式或非正式群体会有利于目标发展等。关键的个性灵活性必不可少,表现为对复杂处境的有效应对以及对初始目标的不断修订完善。
二、社会心理学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是基于对人性的充分理解和认识,将人生的黄金季节—大学岁月作为就业与职业规划的重要阶段,由高校帮助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为他们搭建和提供学习平台,将人生成长与成熟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需要高校运用社会心理学的技能,注意对学生的启迪,让他们进行自我判定;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帮助他们制定正确的规划,解决好职业生涯中的“四定”—定向、定点、定位、定心;帮助他们保持平稳和正常的心态,按照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努力。
具体操作中,对相关指导教师而言,需要掌握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如人格与社会发展、应激和情绪问题、侵犯和助人行为、人际吸引与爱情、从众和服从、团体过程与组织行为等,并运用正确的方法,如自然观察、参与观察、访谈法等方法,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始访谈工作,了解学生的内心动态和情性,帮助其制定学习计划,尽可能帮助其解决在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中遇到的问题。如在大一时,随机点取一些同学讲述自己高考填报志愿的历程,选取专业的原因及大学学习、生活的打算等内容,学生在介绍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认真记录一些关键信息点外,还要留心观察所有学生的表现,通过这些同学的讲述,带动其他同学产生念头,即思考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教师要善于树立积极典型,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积极引导,消除两极分化现象。要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部分学生不与家长交流谈心,不利于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教师要同他们一起思考,共同探讨,说出他们的内心话,安排答疑时间,了解大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心理发展状态。
三、以正能量为核心的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它主张心理学应对人类自身拥有的正向品质加以研究。通俗的讲,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就是正能量传播与实践。大学生的消极心理情绪影响个人未来发展,将以正能量为核心的积极心理学内容运用到培养大学生正确进行就业选择与职业生涯规划中,教导大学生保持积极心理状态,情绪,塑造积极的人格特征,建立积极的组织环境,让大学生在就业与职业生涯中更注重对个人价值和生活幸福感的追求,学会自我调节控制、适应环境及社会生活。
(一)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
1、积极心理学能够带来积极的价值取向:现代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从消极变态的心理研究转移到积极品质的研究,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也应如此,高校应以学生为本,拓展其潜在的心理正能量,促使学生产生较好的自我评价,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和正确的价值观。
2、积极心理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个体压力:积极心理学提倡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和应对,并使个体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帮助学生在面对压力情境时能够动用自身拥有的积极策略和资源。 3、积极心理学对就业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能够培养高校与学生对未来的积极关注:通过引导学生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的追求,引导学生积极关注未来,这也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和完善的有效途径。
作者简介:张春燕,女,1977年出生,硕士,塔里木大学讲师,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方向。
(二)积极心理学对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的有效方式
1、积极心理学或者说正能量通过塑造大学生积极的独立人格进行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大学生在高校期间处于性格塑成期,高校教育者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等方式,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特征,引导学生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时保持积极独立人格,达到大学生能清晰地认知和分析自己的状况,同时在今后工作中遇到更复杂的职业选择时仍能保持自我积极解决问题的目的。
2、用己方正能量,说服和鼓励机制引导大学生面对挫折时,要自信乐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积极心理学可以从潜意识上改变大学生消极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语言方式,缓解因就业压力产生的不适应感,开发自身的积极力量。
3、人是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成长的,在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教育中应指导大学生保持积极的心理,通过自己的行为和个性来创造一种健康舒适的人际关系环境,从而为自我成长创造积极环境。
(三)积极心理学启示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具体实践
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和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前二者主要探讨如何演绎精彩人生,后者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但三者的最终目标一致,都重视个体潜能的发挥、个人价值的充分体现,双方存在内在的本质联系,可以相互影响,彼此借鉴。
1、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是大学生自己,始终触及的是心理的因素,要从职业与学生生存和发展紧密相连的角度,激发学生关注自身成长的积极性,把个人的成长需求转化为教育的内在动力。
2、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注重积极的主观体验: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能顺利地走向就业市场,寻找到满意的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更重要的作用则在于能够拓展大学生自身素质,提升自身竞争能力,激发自己的人生理想,只要自己从中感受乐趣,发现自身价值,就是一种积极的就业取向。
3、健全高校组织系统,构建积极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高校应当开设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畏导系列课程,同时还应广开渠道,设置职业能力拓展训练课,为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立体式的服务。如建立大学生职业心理测评体系,及时了解社会转型期职业结构和社会需要的调整;搭建平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寒暑假期社会实践、勤工俭学、志愿者服务等内容,也包括组织学生深入企业考察、挂职锻炼等;大力开发规划诸如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生存实践大赛、大学生生涯设计等品牌项目,吸引大学生加入到活动行列中来;综合开发与利用班委、团支部、学联的资源,通过选、录、用等系列机制的创新,让更多的学生愿意也敢于参加各级学生组织岗位的竞选,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我规划以及团队合作协调能力。
(四)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引导的反思与探索重点
高校应当反思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课程在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及师资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探索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培养积极心态,凸显核心价值,构建起学生科学的就业观;活用积极渠道,拓宽课程传送途径,构建发展性、立体化的就业教育课程模式;选取积极素材,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形成连续性、分层性、时代性、针对性和融合性的教育内容体系;增进积极体验,强调课程发展主体,采用学生高度参与的体验方法;培养积极教师,提升课程教育外部力量,组建专家化、市场化的校内外互补,专兼职结合的稳定的教师队伍,注意教师间的学习与经验分享。
四、发展心理学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发生在大学期间,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看,这种指导教育应当是全程化、终身化的,更应体现个性化。
终身发展观强调个体生命过程的发展,个体发展阶段的不同,个人发展的倾向和心理特点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像大一新生就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可控性,此阶段的就业与职业生涯教育应该重视帮助其树立合理的学习观、价值观和社会观。大二则是摸索阶段,应该帮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掌握专业技能知识的重要性,要指导他们主动了解与其专业相关的职业信息和操作方法。大三为提升职业修养的努力阶段,这时大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就业需求基本已经确定,应该着重帮助他们深化专业核心知识和提高技能水平,获取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等,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大四为从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冲刺阶段,学校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个性化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更多的就业招聘信息和面试技巧。
个性化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是从学生的职业心理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特殊需求的双边角度,以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辅导为主线,致力于丰富学生的认知和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使其更好地辅助人们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决策。因此它亦具有发展心理学意义上终身发展的色彩,在强调重视个体就业和认知需求的同时,更好地促进个体在整个职业生涯中的良性发展。其强调的双向互动,就是一种有主有辅,有群体也有个体,有学校也有社会的一种动态机制。在此理论指导下,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全程化就业指导可以作为职业生涯辅导的一个起点,在大学期间兼顾就业群体的共性需求和个体的特殊需求,做到有基础也有建构的立体设计。
结论: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是极为重要的课程体系,对高校及教师而言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高校应当拓展思路,在现有教育模式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心理学,尤其是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探索更多的途径和方法,努力提升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实际效果,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成长服务。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1、任俊著:《积极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2、刘翔平著:《当代积极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年。
3、[美]克里斯托弗·彼得森著:《积极心理学》,群言出版社2010年。
二、杂志类:
1、杨兰生,吴越:《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内涵及方法》,载《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11)。
2、樊迎光,冯俊丽:《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策略研究》,载《出国与就业》2011(10)。
3、刘四军 陈霖等:《利用积极心理学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载《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年6月第6期。
4、高永新:《浅谈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载《中国校外教育》2010.7(1)。
5、石国兴:《积极心理学介绍》,载《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 心理学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密不可分,就业指导某种程度上涵盖了职业生涯规划。但就高校而言,就业指导是针对大学生就业的高校主动行为,职业生涯规划是高校引导下的大学生自主行为,运用心理学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干预,实现大学生个体就业与职业生涯的良性发展,也能达到高校与大学生互动成长的示范效应。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认知活动
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需要高校和学生的互动配合,这需要二者对自身有清醒的心理认知。高校需要对大学生的兴趣、潜力和人格特点等,在教育和管理的多个系统、环节予以考虑、计划和安排实施,实现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大学生个人则需要认真分析自我,澄清个体的价值观,积极努力地将自我发展的目标纳入到社会的总体目标。这些认知活动包括以下因素:
评估自身:在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中,学生评估自身可以明确、了解自己的兴趣、需要和能力,高校评估自身可以明确对学生的引导,及时调整引导方向。
评估现实环境:能否对现实环境有清醒、客观的认识反映了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高校对现实的把握。对现实的估计是和对自我力量的估计联系在一起的,涉及到自我评价。需要注意的是:一种是对现实持过分“乐观”的态度;另一种就是对环境过分畏惧,夸大现实中的不利因素,在社会行为上退缩,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低,可能寻找各种理由避免进入职业活动(社会功能受损),严重的甚至会伴有抑郁、焦虑等身心症状。对现实的评估,还涉及对有关现实信息的搜集、获取,对政策走向的领悟、预测,对就业形势的清醒认识,以及对行业、地域特点的分析等,但相对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所有这一切的前提和条件。鉴于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上述认识、矫正与调适的工作需要借助心理咨询帮助和陪伴。高校根据对现实环境的评估,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咨询,与学生共同学习和成长,发现身心症状或不适对学生的意义,透过情绪困扰和适应不良揭示学生未被满足的深层需要,看到内心深处价值观的冲突,以便在解决冲突的矛盾运动中获得自身的发展与成长。
找准接合点:当大学生通过对自身及现实环境的评估确定了理想的职业或岗位工作,当高校亦找到引导方向之后,接下来就是制定实施计划(包括阶段划分、步骤安排等),比如要设置或者接受哪些教育与培训,要注意增进哪些修养和新知,进入哪个正式或非正式群体会有利于目标发展等。关键的个性灵活性必不可少,表现为对复杂处境的有效应对以及对初始目标的不断修订完善。
二、社会心理学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是基于对人性的充分理解和认识,将人生的黄金季节—大学岁月作为就业与职业规划的重要阶段,由高校帮助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为他们搭建和提供学习平台,将人生成长与成熟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需要高校运用社会心理学的技能,注意对学生的启迪,让他们进行自我判定;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帮助他们制定正确的规划,解决好职业生涯中的“四定”—定向、定点、定位、定心;帮助他们保持平稳和正常的心态,按照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努力。
具体操作中,对相关指导教师而言,需要掌握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如人格与社会发展、应激和情绪问题、侵犯和助人行为、人际吸引与爱情、从众和服从、团体过程与组织行为等,并运用正确的方法,如自然观察、参与观察、访谈法等方法,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始访谈工作,了解学生的内心动态和情性,帮助其制定学习计划,尽可能帮助其解决在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中遇到的问题。如在大一时,随机点取一些同学讲述自己高考填报志愿的历程,选取专业的原因及大学学习、生活的打算等内容,学生在介绍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认真记录一些关键信息点外,还要留心观察所有学生的表现,通过这些同学的讲述,带动其他同学产生念头,即思考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教师要善于树立积极典型,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积极引导,消除两极分化现象。要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部分学生不与家长交流谈心,不利于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教师要同他们一起思考,共同探讨,说出他们的内心话,安排答疑时间,了解大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心理发展状态。
三、以正能量为核心的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它主张心理学应对人类自身拥有的正向品质加以研究。通俗的讲,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就是正能量传播与实践。大学生的消极心理情绪影响个人未来发展,将以正能量为核心的积极心理学内容运用到培养大学生正确进行就业选择与职业生涯规划中,教导大学生保持积极心理状态,情绪,塑造积极的人格特征,建立积极的组织环境,让大学生在就业与职业生涯中更注重对个人价值和生活幸福感的追求,学会自我调节控制、适应环境及社会生活。
(一)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
1、积极心理学能够带来积极的价值取向:现代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从消极变态的心理研究转移到积极品质的研究,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也应如此,高校应以学生为本,拓展其潜在的心理正能量,促使学生产生较好的自我评价,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和正确的价值观。
2、积极心理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个体压力:积极心理学提倡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和应对,并使个体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帮助学生在面对压力情境时能够动用自身拥有的积极策略和资源。 3、积极心理学对就业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能够培养高校与学生对未来的积极关注:通过引导学生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的追求,引导学生积极关注未来,这也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和完善的有效途径。
作者简介:张春燕,女,1977年出生,硕士,塔里木大学讲师,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方向。
(二)积极心理学对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的有效方式
1、积极心理学或者说正能量通过塑造大学生积极的独立人格进行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大学生在高校期间处于性格塑成期,高校教育者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等方式,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特征,引导学生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时保持积极独立人格,达到大学生能清晰地认知和分析自己的状况,同时在今后工作中遇到更复杂的职业选择时仍能保持自我积极解决问题的目的。
2、用己方正能量,说服和鼓励机制引导大学生面对挫折时,要自信乐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积极心理学可以从潜意识上改变大学生消极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语言方式,缓解因就业压力产生的不适应感,开发自身的积极力量。
3、人是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成长的,在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教育中应指导大学生保持积极的心理,通过自己的行为和个性来创造一种健康舒适的人际关系环境,从而为自我成长创造积极环境。
(三)积极心理学启示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具体实践
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和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前二者主要探讨如何演绎精彩人生,后者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但三者的最终目标一致,都重视个体潜能的发挥、个人价值的充分体现,双方存在内在的本质联系,可以相互影响,彼此借鉴。
1、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是大学生自己,始终触及的是心理的因素,要从职业与学生生存和发展紧密相连的角度,激发学生关注自身成长的积极性,把个人的成长需求转化为教育的内在动力。
2、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注重积极的主观体验: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能顺利地走向就业市场,寻找到满意的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更重要的作用则在于能够拓展大学生自身素质,提升自身竞争能力,激发自己的人生理想,只要自己从中感受乐趣,发现自身价值,就是一种积极的就业取向。
3、健全高校组织系统,构建积极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高校应当开设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畏导系列课程,同时还应广开渠道,设置职业能力拓展训练课,为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立体式的服务。如建立大学生职业心理测评体系,及时了解社会转型期职业结构和社会需要的调整;搭建平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寒暑假期社会实践、勤工俭学、志愿者服务等内容,也包括组织学生深入企业考察、挂职锻炼等;大力开发规划诸如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生存实践大赛、大学生生涯设计等品牌项目,吸引大学生加入到活动行列中来;综合开发与利用班委、团支部、学联的资源,通过选、录、用等系列机制的创新,让更多的学生愿意也敢于参加各级学生组织岗位的竞选,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我规划以及团队合作协调能力。
(四)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引导的反思与探索重点
高校应当反思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课程在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及师资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探索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培养积极心态,凸显核心价值,构建起学生科学的就业观;活用积极渠道,拓宽课程传送途径,构建发展性、立体化的就业教育课程模式;选取积极素材,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形成连续性、分层性、时代性、针对性和融合性的教育内容体系;增进积极体验,强调课程发展主体,采用学生高度参与的体验方法;培养积极教师,提升课程教育外部力量,组建专家化、市场化的校内外互补,专兼职结合的稳定的教师队伍,注意教师间的学习与经验分享。
四、发展心理学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发生在大学期间,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看,这种指导教育应当是全程化、终身化的,更应体现个性化。
终身发展观强调个体生命过程的发展,个体发展阶段的不同,个人发展的倾向和心理特点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像大一新生就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可控性,此阶段的就业与职业生涯教育应该重视帮助其树立合理的学习观、价值观和社会观。大二则是摸索阶段,应该帮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掌握专业技能知识的重要性,要指导他们主动了解与其专业相关的职业信息和操作方法。大三为提升职业修养的努力阶段,这时大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就业需求基本已经确定,应该着重帮助他们深化专业核心知识和提高技能水平,获取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等,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大四为从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冲刺阶段,学校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个性化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更多的就业招聘信息和面试技巧。
个性化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是从学生的职业心理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特殊需求的双边角度,以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辅导为主线,致力于丰富学生的认知和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使其更好地辅助人们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决策。因此它亦具有发展心理学意义上终身发展的色彩,在强调重视个体就业和认知需求的同时,更好地促进个体在整个职业生涯中的良性发展。其强调的双向互动,就是一种有主有辅,有群体也有个体,有学校也有社会的一种动态机制。在此理论指导下,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全程化就业指导可以作为职业生涯辅导的一个起点,在大学期间兼顾就业群体的共性需求和个体的特殊需求,做到有基础也有建构的立体设计。
结论: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是极为重要的课程体系,对高校及教师而言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高校应当拓展思路,在现有教育模式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心理学,尤其是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探索更多的途径和方法,努力提升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实际效果,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成长服务。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1、任俊著:《积极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2、刘翔平著:《当代积极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年。
3、[美]克里斯托弗·彼得森著:《积极心理学》,群言出版社2010年。
二、杂志类:
1、杨兰生,吴越:《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内涵及方法》,载《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11)。
2、樊迎光,冯俊丽:《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策略研究》,载《出国与就业》2011(10)。
3、刘四军 陈霖等:《利用积极心理学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载《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年6月第6期。
4、高永新:《浅谈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载《中国校外教育》2010.7(1)。
5、石国兴:《积极心理学介绍》,载《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