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书写,表达,参与,“证据三明治”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07)02-0029-03
“各位同学,请闭上眼睛想一想,听到‘八年对日抗战’,脑中会浮现出哪三件事?第一件想到的是什么?第二件、第三件想到的是什么?再想一想,这三件事是从哪里知道的?初中的历史课?电视节目?还是从课外书中看到的?想一想,都想到了,拿一张纸,把要点写下来。”这是今年(2005)10月19日上午,我在扬州中学特级教师王雄的课上听到的第一句话。我是趁赴无锡参加江南大学主办的“钱穆学术思想研讨会”之便,先到扬州,所以亲眼见到了这个很精彩的教学设计。既是一节课开始之时,这样很能聚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是让全班学生必须参与,这种做法就是“书写的表达”。这时,“南京大屠杀”“细菌战”等声音此起彼落,不一会儿就看到学生都在奋笔疾书了。
书写的表达不是一种测验的方式,老师不能把测验学生记诵多少,当成书写表达。也就是说,要同学写点什么,一定要与考试、测验无关。老师说,“同学们,拿出一张纸,写下我的问题的答案:一、中国对日八年抗战,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二、八年抗战的第一枪,是在什么地方响起?三、……”这是测验,学生写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与这里所说的“书写的表达”无关。
老师要学生在班上书写,为的是要学生表达某种思考,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书写所要表达的,是学生的想法或感受,我们可以从中知道学生是怎么想的,往往会很惊讶地发现学生的想法与我们的预期,居然会有这么大的落差。不时收集学生的想法,知道学生思考的方式,是我们老师改进教学之时,必须先要下的工夫。我觉得,今天的历史课,只依教科书的有限内容是很不够的,课堂教学一定要增加一些“教材”,而今天教学工具很多,让学生多看一点资料,真是易如反掌。就像我在王雄老师的课堂上看到,王老师利用中、日、韩三国学者与教师共同编着的《东亚三国近现代史》中的资料来教学,效果就非常的好,因为全班学生无不瞪大眼睛,看着荧幕上投映出的书中资料:
我们被教育说:中国人是连人类都不如的人种,杀中国人如同杀猪杀鸡一样,是没有罪的。杀他们是为了天皇,为了日本国家。1941年9月,我们对山西省北部的抗日根据地讨伐扫荡,根据情报进入了一个据称有八路军的村落,但八路军逃了,于是,我们抢夺村里的金钱、物资、衣物,搜寻隐藏的女性,然后对其轮奸,轮奸后将其杀害,这是通例。1943年,在河北和山西交界的山区扫荡,我们破坏了农民的住房,把广阔的地区变成无人区。然后强迫中国人利用拆下来的民房砖瓦建造十数个碉堡,工事结束后就把他们杀掉了。
后藤一的证言,《东亚三国近现代史》139页。
我在课后与王老师说,八年对日抗战期间,中国人遭受了极大的苦难,这种痛苦的心情,常见于当时的歌曲之中,也是我们在教这段历史时,很可以利用的教材。我认为龙腾公司出版的高中《历史(下)》,编著者李孝悌在课文中所选的“嘉陵江上”,就是很可以一用的好教材。兹将它抄录于下:
那一天,敌人打到我的村庄,我便失去了我的田舍家人和牛羊。如今我徘徊在嘉陵江上,仿佛闻到了故乡泥土的芳香。一样的流水,一样的月亮,我已失去一切欢笑和梦想。江水每夜呜咽地流过,都仿佛流在我的心上!我必须回到我的故乡,为了那没有收割的菜花和那瘦了的羔羊。我必须回去,从敌人的刀枪底下回去,把我打胜仗的刀枪,放在我生长的地方。
端木蕻良词,贺绿汀曲,《历史(下)》133页。
这两段教材,老师讲过之后,当然可以让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但这只是让学生知道,日本军人在出发之前所受的教育,到了中国之后的所做所为‘;以及中国人民逃亡流离的痛苦和雪耻复仇的决心。但是,学生真正感动了吗?他们真的从这两段资料中体会到战争带来的,至深且钜的创痛了吗?不一定的,或许他们不能从这里体会这场战争特有的气氛,也说不定他们没有什么很强烈的感觉。这就需要我们做一点简单的调查,让学生们写一点东西,表达一点读后的感想。我在这里要再强调一下,我们只是希望了解学生的想法,这里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当然老师不是没有自己的主张与看法,可是,老师不可以用一种权威的态度要学生接受自己的主张或看法,反而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意见或感受。我相信,老师的主张与看法,只要有充分理据,而且是出于大公至诚之心,学生一定可以感动,并引起共鸣。
用一段资料,让学生花很少的时间,表达一点自己的想法,还可以有很多的变化。譬如,请找出这段资料中最关紧要的一句话,那学生一定要看懂文义。学生未能看出最为核心的那句话,老师加以解释,为什么是这句,而不是那句,其中的理由为何,也是对学生思考能力的一次训练。举出一段资料,要学生写出资料作者从什么角度或立场来加以记载,或用两段资料让学生加以比较,写出记载者不同的角度或立场,也都是可以培养学生思考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大多只是让学生想一下,动一点脑筋,或者只是作一点反应,对于提升他们的思考能力,帮助似乎有限。
如果,我们想要藉由学生的书写来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那就非得有一些设计与安排不可了。学生如何思考,如何书写,都要有所规划,要有一个学生可以依循的模式或架构才行。我觉得,英国历史教育刊物Teaching History上介绍的“证据三明治”(evidence sandwich),就是一个很可以采用的好方法。该刊第91期(1998)上,有一篇三页的文章,题目是:Frameworks for linking pupils’evidential un-derstanding with growing skill in the structured.written argument:the evidence sandwich其中一页是一个大三明治,文章说:这个三明治的上层是“开头的论述”,中层是“支持的证据”,底层是“总结的一句话”。这个“证据三明治”也可以叫它“证据汉堡”,上层的那一片是开始的论题,为中间那层的牛肉和生菜的各项证据所支持,底层的面包则是结语性的论述。这是一个思考的架构,学生回答问题时,可以有所依傍,发展自己的思考,并且可以清楚的陈述出来。这个架构虽然只是发展学生思考的工具,但适用的范围很广,从中学的一年级到最高年级都可以适用,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适用,能力稍弱的学生也能适用,重点则看老师如何引导了。(详细可参阅我在《清华历史教学》第十五期,2004年11月的一篇小文)
老师要问一个可以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问题。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直接回答了老师的问题,但学生的回答必须有三项证据加以支持,还要加上一句总结性的话语。我们常说,课堂教学中,老师最好多多提出问题,最好多多让学生 发表意见,然而,学生回答老师所提的问题,有时是不假思索,甚至捣乱搞笑,这样的问题讨论,非但无助于学生的思考,甚至妨害了课程的进行。但“证据三明治”则不然,学生要回答,先得想好自己的证据在哪里,有三条吗?想不出来就无法回答,想出来了之后,还要想怎么把这三点证据归结在一句话中,而不只是“根据以上三点,我认为如何如何”就够了,更是需要学生多用点心思,多动点脑筋。
利用“证据三明治”的方法来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尽管是一个好方法,实施的时候,还是有一些地方需要注意。首先,老师提出的问题是一个关键,问得恰当,开启了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进行论证,他们可以真有所获;相对而言,问得不恰当,就会让学生或感到困惑,或觉得无趣,都失去了这个设计的目的。举例来说,讲到“八年对日抗战”这一课,总结的时候,不妨问一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元条件投降,促成日本战败的最主要因素,你认为应该是什么?请用证据三明治的方式加以论述。”我们将会看到许多不同的看法与他们的论证。其次,老师要仔细检查学生所举的证据中,有无史实的错误,有无重复的列举,有无矛盾的情形等,若有不妥,一定要提出来并加以说明。第三,叙述的文字,不必十分讲究,但一定要清清楚楚,要求学生把词句写清楚,其实也是一种思考的练习。
这种“证据三明治”究竟属于一种课堂练习,还是课后作业?我觉得作为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甚至考试答题的要求,都很适宜。而作为课堂练习,使用的时间最少,得到的效果最大,是我们最可以要学生全班投入的表达方式。由于每一位学生都要书写,都要表达他的想法,不写的话就失去了一次平时考核的记录,这与举手的表达不同,强制性明显高了许多。如果某些学生就是不写,或是说我不会,我写不出来,这时就是老师的重大挑战;老师应该用各种方式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一定要有耐心,决不轻言放弃。这是一种课堂活动,在很有限的时间里,对于一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还要想到支持的证据,最后做出一个总结。我们相信,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都是一项智力上的挑战,同时也是最好的训练;我们也相信,它不是测验,不是考试,外在的压力有限,更能发挥出学生内在的潜力;我们还相信,在老师风趣话语的引领下,它也可以成为一种受到学生喜欢的智力游戏。
近年来,我没有机会在中学教课,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也只能在大学课程中试行、实施。上个学年的第二学期(2005年2月至6月),我在台湾清华大学的通识课程“中国典籍中的历史世界”与台湾大学历史系的“资治通鉴选读”两门课中用过这个方法,学生都很喜欢。不少学生在期末考卷中说,“证据三明治”真是一个很好的论证方法,学到这个方法,是今年课程中的一大收获。“如果在中学时就能学到,那有多好啊!”好几位同学都没忘加上了这么一句。
责任编辑:王公悫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07)02-0029-03
“各位同学,请闭上眼睛想一想,听到‘八年对日抗战’,脑中会浮现出哪三件事?第一件想到的是什么?第二件、第三件想到的是什么?再想一想,这三件事是从哪里知道的?初中的历史课?电视节目?还是从课外书中看到的?想一想,都想到了,拿一张纸,把要点写下来。”这是今年(2005)10月19日上午,我在扬州中学特级教师王雄的课上听到的第一句话。我是趁赴无锡参加江南大学主办的“钱穆学术思想研讨会”之便,先到扬州,所以亲眼见到了这个很精彩的教学设计。既是一节课开始之时,这样很能聚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是让全班学生必须参与,这种做法就是“书写的表达”。这时,“南京大屠杀”“细菌战”等声音此起彼落,不一会儿就看到学生都在奋笔疾书了。
书写的表达不是一种测验的方式,老师不能把测验学生记诵多少,当成书写表达。也就是说,要同学写点什么,一定要与考试、测验无关。老师说,“同学们,拿出一张纸,写下我的问题的答案:一、中国对日八年抗战,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二、八年抗战的第一枪,是在什么地方响起?三、……”这是测验,学生写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与这里所说的“书写的表达”无关。
老师要学生在班上书写,为的是要学生表达某种思考,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书写所要表达的,是学生的想法或感受,我们可以从中知道学生是怎么想的,往往会很惊讶地发现学生的想法与我们的预期,居然会有这么大的落差。不时收集学生的想法,知道学生思考的方式,是我们老师改进教学之时,必须先要下的工夫。我觉得,今天的历史课,只依教科书的有限内容是很不够的,课堂教学一定要增加一些“教材”,而今天教学工具很多,让学生多看一点资料,真是易如反掌。就像我在王雄老师的课堂上看到,王老师利用中、日、韩三国学者与教师共同编着的《东亚三国近现代史》中的资料来教学,效果就非常的好,因为全班学生无不瞪大眼睛,看着荧幕上投映出的书中资料:
我们被教育说:中国人是连人类都不如的人种,杀中国人如同杀猪杀鸡一样,是没有罪的。杀他们是为了天皇,为了日本国家。1941年9月,我们对山西省北部的抗日根据地讨伐扫荡,根据情报进入了一个据称有八路军的村落,但八路军逃了,于是,我们抢夺村里的金钱、物资、衣物,搜寻隐藏的女性,然后对其轮奸,轮奸后将其杀害,这是通例。1943年,在河北和山西交界的山区扫荡,我们破坏了农民的住房,把广阔的地区变成无人区。然后强迫中国人利用拆下来的民房砖瓦建造十数个碉堡,工事结束后就把他们杀掉了。
后藤一的证言,《东亚三国近现代史》139页。
我在课后与王老师说,八年对日抗战期间,中国人遭受了极大的苦难,这种痛苦的心情,常见于当时的歌曲之中,也是我们在教这段历史时,很可以利用的教材。我认为龙腾公司出版的高中《历史(下)》,编著者李孝悌在课文中所选的“嘉陵江上”,就是很可以一用的好教材。兹将它抄录于下:
那一天,敌人打到我的村庄,我便失去了我的田舍家人和牛羊。如今我徘徊在嘉陵江上,仿佛闻到了故乡泥土的芳香。一样的流水,一样的月亮,我已失去一切欢笑和梦想。江水每夜呜咽地流过,都仿佛流在我的心上!我必须回到我的故乡,为了那没有收割的菜花和那瘦了的羔羊。我必须回去,从敌人的刀枪底下回去,把我打胜仗的刀枪,放在我生长的地方。
端木蕻良词,贺绿汀曲,《历史(下)》133页。
这两段教材,老师讲过之后,当然可以让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但这只是让学生知道,日本军人在出发之前所受的教育,到了中国之后的所做所为‘;以及中国人民逃亡流离的痛苦和雪耻复仇的决心。但是,学生真正感动了吗?他们真的从这两段资料中体会到战争带来的,至深且钜的创痛了吗?不一定的,或许他们不能从这里体会这场战争特有的气氛,也说不定他们没有什么很强烈的感觉。这就需要我们做一点简单的调查,让学生们写一点东西,表达一点读后的感想。我在这里要再强调一下,我们只是希望了解学生的想法,这里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当然老师不是没有自己的主张与看法,可是,老师不可以用一种权威的态度要学生接受自己的主张或看法,反而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意见或感受。我相信,老师的主张与看法,只要有充分理据,而且是出于大公至诚之心,学生一定可以感动,并引起共鸣。
用一段资料,让学生花很少的时间,表达一点自己的想法,还可以有很多的变化。譬如,请找出这段资料中最关紧要的一句话,那学生一定要看懂文义。学生未能看出最为核心的那句话,老师加以解释,为什么是这句,而不是那句,其中的理由为何,也是对学生思考能力的一次训练。举出一段资料,要学生写出资料作者从什么角度或立场来加以记载,或用两段资料让学生加以比较,写出记载者不同的角度或立场,也都是可以培养学生思考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大多只是让学生想一下,动一点脑筋,或者只是作一点反应,对于提升他们的思考能力,帮助似乎有限。
如果,我们想要藉由学生的书写来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那就非得有一些设计与安排不可了。学生如何思考,如何书写,都要有所规划,要有一个学生可以依循的模式或架构才行。我觉得,英国历史教育刊物Teaching History上介绍的“证据三明治”(evidence sandwich),就是一个很可以采用的好方法。该刊第91期(1998)上,有一篇三页的文章,题目是:Frameworks for linking pupils’evidential un-derstanding with growing skill in the structured.written argument:the evidence sandwich其中一页是一个大三明治,文章说:这个三明治的上层是“开头的论述”,中层是“支持的证据”,底层是“总结的一句话”。这个“证据三明治”也可以叫它“证据汉堡”,上层的那一片是开始的论题,为中间那层的牛肉和生菜的各项证据所支持,底层的面包则是结语性的论述。这是一个思考的架构,学生回答问题时,可以有所依傍,发展自己的思考,并且可以清楚的陈述出来。这个架构虽然只是发展学生思考的工具,但适用的范围很广,从中学的一年级到最高年级都可以适用,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适用,能力稍弱的学生也能适用,重点则看老师如何引导了。(详细可参阅我在《清华历史教学》第十五期,2004年11月的一篇小文)
老师要问一个可以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问题。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直接回答了老师的问题,但学生的回答必须有三项证据加以支持,还要加上一句总结性的话语。我们常说,课堂教学中,老师最好多多提出问题,最好多多让学生 发表意见,然而,学生回答老师所提的问题,有时是不假思索,甚至捣乱搞笑,这样的问题讨论,非但无助于学生的思考,甚至妨害了课程的进行。但“证据三明治”则不然,学生要回答,先得想好自己的证据在哪里,有三条吗?想不出来就无法回答,想出来了之后,还要想怎么把这三点证据归结在一句话中,而不只是“根据以上三点,我认为如何如何”就够了,更是需要学生多用点心思,多动点脑筋。
利用“证据三明治”的方法来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尽管是一个好方法,实施的时候,还是有一些地方需要注意。首先,老师提出的问题是一个关键,问得恰当,开启了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进行论证,他们可以真有所获;相对而言,问得不恰当,就会让学生或感到困惑,或觉得无趣,都失去了这个设计的目的。举例来说,讲到“八年对日抗战”这一课,总结的时候,不妨问一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元条件投降,促成日本战败的最主要因素,你认为应该是什么?请用证据三明治的方式加以论述。”我们将会看到许多不同的看法与他们的论证。其次,老师要仔细检查学生所举的证据中,有无史实的错误,有无重复的列举,有无矛盾的情形等,若有不妥,一定要提出来并加以说明。第三,叙述的文字,不必十分讲究,但一定要清清楚楚,要求学生把词句写清楚,其实也是一种思考的练习。
这种“证据三明治”究竟属于一种课堂练习,还是课后作业?我觉得作为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甚至考试答题的要求,都很适宜。而作为课堂练习,使用的时间最少,得到的效果最大,是我们最可以要学生全班投入的表达方式。由于每一位学生都要书写,都要表达他的想法,不写的话就失去了一次平时考核的记录,这与举手的表达不同,强制性明显高了许多。如果某些学生就是不写,或是说我不会,我写不出来,这时就是老师的重大挑战;老师应该用各种方式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一定要有耐心,决不轻言放弃。这是一种课堂活动,在很有限的时间里,对于一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还要想到支持的证据,最后做出一个总结。我们相信,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都是一项智力上的挑战,同时也是最好的训练;我们也相信,它不是测验,不是考试,外在的压力有限,更能发挥出学生内在的潜力;我们还相信,在老师风趣话语的引领下,它也可以成为一种受到学生喜欢的智力游戏。
近年来,我没有机会在中学教课,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也只能在大学课程中试行、实施。上个学年的第二学期(2005年2月至6月),我在台湾清华大学的通识课程“中国典籍中的历史世界”与台湾大学历史系的“资治通鉴选读”两门课中用过这个方法,学生都很喜欢。不少学生在期末考卷中说,“证据三明治”真是一个很好的论证方法,学到这个方法,是今年课程中的一大收获。“如果在中学时就能学到,那有多好啊!”好几位同学都没忘加上了这么一句。
责任编辑:王公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