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随班就读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ei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读生小Y,患有孤独症,难以与人沟通,存在社会交往障碍。要想提高他的人际交往能力,需要为他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因此,我把辅导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创设环境,体验快乐。第二:抓住契机,引导讲话。第三:交给方法,促进交往。由于我对他的关注和特殊教育,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效果。
  关键词:随读生;交往障碍;教育策略
  一、基本情况
  小Y同学,今年二年级,智商测试得分70,属于边缘智力,同时,还患有多动症、孤独症,是我班上的随班就读学生。因为他的存在,我班的班训定为“不抛弃、不放弃”,我不想放弃班里的每个孩子,包括随读生小Y。我希望孩子们都能够主动接纳、关心并帮助这个不一样的孩子。
  二、问题概述
  随班就读生小Y从小就生活在别人的讥笑声里,很少作为人们正面关注的对象,他因此变得敏感,自卑,总觉得自己在班里是个可有可无的人,不会主动和老师同学交往,求知欲较低,对学习兴趣不高,记忆力较差,丢三落四、无规矩,课堂上随意走动,出怪声,拿同学的橡皮、尺子等学习用具,打扰同学上课,成为班里的调皮生,他的心就像温室里的花朵,只能呵护,经不起丝毫的刺激。刚接到这个班的时候,面对小Y,我很是头疼,毫无头绪,不知道如何是好。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辅导过程中,要倾注爱心,以自己的满腔热忱影响、鼓舞这些学生,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此,我专门为他找了助学伙伴,帮助他生活,学习。
  三、案例分析
  随读生小Y在家里及熟人面前还算活泼,能用简短、不十分连贯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回答他们的问话,喜欢独自一人玩。在陌生人面前,比较拘谨、胆小。他喜欢看书、画画、看动画片等。认字能力较好,课外书中的许多字他都能把它们认出来。小Y的父母都是内向型的人,与孩子交流较少,与外界接触就更少了,加上父母农活繁忙,平时很少与他交流,导致小Y有事无人倾诉,久而久之,他就不愿理人,喜欢独处。而且因为与外人较少接触,促使他没有与人交往的愉悦体验。但对家里及熟悉的人还能进行交流。据有关专家认为,患孤独症的孩子对社会生活毫无兴趣,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他真正需要别人时,会拉着大人的手,请求大人为他做事。由于小Y的孤独症,难以与人沟通,因此,他存在社会交往障碍。他不能对外人表现出亲近感,不会分享与人共处的乐趣,还缺乏社会交往方面的兴趣和反应。在学校,他不与同伴一起玩,也不理会其他人的问候。他只跟熟悉的老师聊天,但也只是把老师当成了依赖的对象。
  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才会对取得成功充满渴望,才能去拼搏,去奋斗。随班就读生平时很难听到教师或同学的夸奖,对他们来说,受责备几乎成了家常便饭,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自信心和自尊心。作为教师,对随读生要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和责备。平时多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倾听他们的心声。要常对他们说:“你能行,老师相信你。”“不要怕,大胆试一试。”这对随读生来说,就意味着老师的重视、关怀和期待,从而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起着重要的作用。
  要克服小Y不与人交往的习惯,我为他制定了相应的教育策略。确定训练的目标是:建立双向接纳,爱与关心的情感联系,提高他的自信心,培养乐于与小朋友交往的技能,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四、辅导过程与方法
  要想一下子改變小Y的交往障碍是不可能的。因此,我把辅导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创设环境,体验快乐
  为小Y创设安全、轻松的集体氛围,使其感受到和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1.与小Y建立亲密、友善的师生关系。经常利用自由活动、个别活动和早晨来校及下午离校前家长还没有来接的时间,与他交谈。问问他早饭吃什么、喜欢吃什么东西、看什么动画片、喜欢什么颜色及家人的一些情况等等,直至他点头为止。平时能用自己的体态语言跟他接触、交流,如经常拉拉他的手、摸摸他的头。当他有事求助于老师时,就给予及时、耐心地帮助和指导。慢慢地他与老师相处时,显得比较自然了。
  2.鼓励其他学生主动与小Y交往。由于小Y只喜欢跟班里的一个小女生在一起,我就经常表扬这个同学;能帮助小Y,找小Y一起玩;为此还奖励五颗星给这个同学。平时有意安排班上一些善于关心他人、与人交往的同学与小Y坐在一起,找他做游戏,并经常与他交流,帮他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
  3.安排集体游戏,引导他积极参与。如游戏“找朋友”就让众多小朋友去找小Y做好朋友主动跟他握握手。滚皮球时,经常把球滚给他,然后再让他把球滚给我和其他的同学,逐步来提高他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4.提供机会让他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的优点。在一日生活中创设机会引导他到前面讲讲自己喜欢的动画片的内容,在鼓励声中,使他有成功的体验,提高了他的自信心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样,一学期下来,在我的鼓励下以及同学们的热情邀请中,小Y渐渐感受到了和同学、老师相处的乐趣;对老师、同学的回应也渐渐多了起来。
  (二)第二阶段:抓住契机,引导讲话
  针对小Y不主动讲话但记忆力较好的情况,我尽量利用各种机会,有意识地与他进行一对一的语言对话,反复交流。在他有求于我时,我就一定要让他用语言来表达。慢慢地他能回应老师和同学的问话,与其他同学进行很简短的交谈了。
  (三)第三阶段:交给方法,促进交往
  孩子在与人相处时,若有适当的社会交往技巧,则容易与人往来,并能获得与人相处的乐趣,同时也有助于树立孩子的自信。针对小Y的问题,我从以下几步来进行训练。
  1.交给他与人交往的方法。例如,向同学打招呼;对同学微笑;需要别人帮助时,可以向人家请求;想要别人和你一起玩时,可以去邀请。
  2.给予他适当的评价。当他出现与人交往的倾向时,及时给他鼓励,使其达到与人交往的目的,然后给他适当的鼓励,如:“摸摸头、夸夸他”等。当与人交往中出现问题时,给予及时的指导,帮助他进一步了解和改进所学到的技巧。   3.让他向父母、老师、同学或故事、动画片中的人物学习,模仿他们的交往方式。
  4.创设有关的情境或实践活动,让小Y把学到的交往技能得到练习。如在角色游戏、表演游戏中与同学进行交往、实践。渐渐地,他能主动跟老师、小朋友交往了。放大他们的交往优势,培养他们的交往实践能力,无疑是拯救问题学生的一剂良药。在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引导学生积极讨论,促进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双向交往。
  五、辅导效果与思考
  在与小Y一年半的交往中,由于我对他的关注和特殊教育,他似乎变了一个人似的;现在的他开朗了很多,有时还能主动帮助老师擦黑板,扫地,他愿意主动和同学们一起游戏,更愿意和同学们共同交流自己的看法。校园里、教室里时常回荡着他爽朗的笑声。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要重视个别教育,特别是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世上没有一模一样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个性,教育孩子没有固定的方式”。因而我们不能强求孩子都同步发展。教师首先要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其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才能认同孩子的发展速度,发展起点不同,因而给每个孩子留有充分的时间,等待他们的发展。而从小Y的表现不难发现,孩子本身就是一本生动的书,作为教育实践的对象,每时每刻发生着千变万化。这一本本生动变化的书,需要教师认真的“看”,仔细的“读”,深入地研究分析。只要用心去感悟,其中的点点滴滴都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新的收获。我深知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而回过头来看,孩子能否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答案是取决于在家庭与集體中是否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家长与教师同时教育者,应该相互沟通,求得共识,默契配合,携手共育,努力为孩子创造适宜于其发展的环境氛围,来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发展。
  总之,在随读生班主任工作中,应多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待随读生的问题,对他们多几分鼓励和理解,随读生的心理障碍会大大减少,活动的积极性将会随着明显地提高。而我们的工作是一部无字的书,每一个页码里都有成功的骄傲和失误的遗憾。只要我们多一点理解,多一些正确的引导,用爱心感化随读生,滋润随读生的心田,就会将遗憾转化为成功的自豪。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含苞待放的花蕾,那些随读生孩子同样也是,有的智障,有的视障……他们现在还很娇嫩,很柔弱,但只要我们用温暖的阳光去呵护,用甘甜的雨露去滋润,用最大的爱心与耐心去等待,总有一天,我们会倾听到花开的声音。
  参考文献
  [1]林甜密.浅谈小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对策[J].小学教学研究,2011,(26).
  [2]谷玉冰.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1,(17).
  [3]陈文彬.小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表现及其归因心理分析[J].心理天地,2005,(5)
其他文献
摘要:每个公民掌握必要的性健康知识,对促进个人成长、家庭幸福和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谐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青春期这一人生很重要的时期,性逐渐发育并成熟,并且也是性问题困惑最多的时期。所以学校在这一时期进行性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与异性交往等一些性健康教育话题有其独特的敏感性,教师操作起来有其局限性。在校期间,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同伴,同伴之间可能易于交流一些私密话题。因此,我们结合日常教学,选取同伴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各地积极开展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实验,助推融合教育大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之态势。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班就读学生由于身体或心理等某些方面存在发育滞后问题,大多存在沟通能力弱、语言表述不明、情绪控制力差等问题,这就导致他们容易形成自卑甚至自闭的心理。尤其是对老师、同学、校园生活极其陌生的小学低段(1-2年级)学生,如果不给予及时的辅导和帮助,后续教育必将停滞不前。因
期刊
摘要: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需要发挥慢的艺术,要分层次教学。对于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要求、不一样的期待。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都是系统的综合工程,知识的缺漏随时可以弥补,但是兴趣和能力的缺失、意识的淡薄和不良的习惯却不是短时间内能改变的。从所有学生参与学习的视角出发,潜心灌溉,花自盛开。  关键词:个体差异;分层教学;慢的艺术;潜心灌溉;花自盛开  最近朋友圈好多人都在转发“慢养,给孩子一个好性格”
期刊
摘要:校本课程建设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种潮流,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基本取向。基于对学校校本课程实施现状的分析和思考。在调查分析基础上,我们发现心理教育校本课程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心理教育校本课程建设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教师如果能充分发挥网络环境的辅助教学优势,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心理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经过前一阶段的研究,在心理健康教
期刊
摘要:爱、理解与智慧,是教师的基本素养。于学生的教育应智慧行之,作为教育人,“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服务”。就让我们一起用爱“护航”学生成长,服务、帮助这些迷失的孩子找到正确的回归之路吧!  关键词:情感链接;探究家庭环境;静待改变;用爱护航成长  爱、理解与智慧,是教师的基本素养。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具备,尤其是班主任。人们常说:“没有当班主任,就不能享受更多的乐趣。”这话是对的,但也只对了一半。因
期刊
一、辅导对象基本情况  兰兰是我班一位六年级的女同学,她长着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头发黑黑的,直直的,成绩较好,中等智商,但非常腼腆,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脸蛋涨得绯红。下课除了上厕所外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老师叫她去和同学玩,她会冲你勉强笑一下,仍坐着不动。遇到节假日,父母叫她一起外出、探亲,她哪都不去。  二、案例分析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离婚的家庭越来越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落,性情浮躁,性格孤僻。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矫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作为班主任的我,有责任、有义务为这种有心理问题的孩子送去一束特殊的阳光,帮他走出阴影,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单亲;走出心霾;教育策略  时光荏苒,不觉得参加首都师范大学小学区级骨干班
期刊
摘要:针对我校地区特点和家庭教育,要求老师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健康和人格的培养,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我校是全员心育的原则,首先开学初了解学生,分析班情,全面掌握情况,之后与家长沟通交流,同心协作,架起情感虹桥,最后有针对性的关爱帮扶,问题疏导,让我们心育工作者的工作更有意义。  关键词:山区;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我校地处偏远的山区,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单亲家庭的孩子居多,住宿的孩子
期刊
虽然孔子与弗洛伊德之间相隔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时间,但是他们两人同是代表中国和西方文化的巨人。在我们大量向西方学习处理人性问题的当儿,我们须要小心查看他们心理学和心理治疗学对中国文化的合宜性和适用性。因为弗洛伊德是西方心理治疗学的开山祖, 所以由他开始,也是理所当然的。  虽然有关佛教与弗洛伊德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是比较孔子与弗洛伊德的研究实在是罕见的。所以我们今天这个‘孔子与弗洛伊德的文化冲突’讲座将
期刊
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既是心理老师又是班主任的兼职心理老师,我会有更多的案例与大家分享。每位老师任教的每个班里都会有一些作业习惯差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出现知识断层,学习成绩落后 ,继而对学习缺乏自信,丧失学习兴趣,以致形成恶性循环。  背景资料:  我任教数学的四年级一班,有一名这样的学生,他叫王小飞,是所有教过他的老师公认的聪明孩子,但他很懒惰,讨厌做作业,经常不能按时交作业,即便是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