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写作者和他们的文学

来源 :课堂内外(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f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0后”作家语录
  “我不喜欢‘90后’作家这个标签。”
  “我从来不看韩寒、郭敬明的书。”
  “别叫我是‘90后’作家。”
  “‘90后’只是‘80后’的跟班。”
  “‘90后’要再出一个韩寒、郭敬明?不可能!”
  “市场将我们定义为‘90后’作家,就是想模仿‘80后’作家成功的路子,然后好卖书。”
  “‘90后’文学只能是对‘80后’的一种复制。”
  “现在是即使你写得很烂,但只要你在写,你就会被称为‘作家’。”
  “我们其实和‘80后’没多少差别。”
  “‘90后’不可能颠覆‘80后’,也没必要去颠覆。”
  “大多数‘90后’作家心中,网络流量大更新速度快,只有优秀的作品才能变成纸质的。”
  文学曾经一度是青春的必然理想之一,“80后”为这种理想树立了最经典的成功样板。
  但是这也成为“90后”文青无法摆脱的宿命,从一开始,他们就注定和“复制”与“被复制”扯上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前一种是“90后”自己主动想“复制”,跟着“80后”的文字按图索骥,试图从中也找到自己的成功;后一种是“被动复制”,施动者来自于市场,出版商试图将他们按照“80后”的模式去操作赚钱。
  事实上,直到今天,经历了近十年时间,两者都没有获得想象中想要的那种成功。在这一写作群体中,“平均成绩属于中等”的人很多,却缺少了当年如韩寒、郭敬明这样可以一呼百应的领军者。
  太久的等待容易消磨掉最初的激情,太远的未来容易让梦想失去最初的方向。十年之后,“90后”文学和写作者,陷入了普遍性的平庸之中,为数不多的几个成绩突出者,也尚差最后一击的爆发力。
  “90后”文学该往何处去,成为“90后”写作者的集体迷茫和焦虑。
  抛开别的暂不说,单就外面的世界而言,套用曾经流行的一句通俗歌曲来解释:“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世界变化太快!”和“80后”写作者所处的年代相比,“90后”的幸运与不幸都和网络有着紧密的关系。
  这十年来,洪水般泛滥的网络流量,让每一个喜欢写字的“90后”,在开始的时候都拥有同样广阔的平台,然而,网络带来的另一面,就是彻底瓦解了写作的经典意义。文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理想,而是沦落街头,和无数的方言俚语混杂为一体,充满了过剩的世俗快感,这也让“80后”所享有的聚焦效应不再重现,即使“90后”的写作者远多于“80后”,但在无边无际的网络世界里,他们就如不时飘落在海面的一片树叶,转眼即逝。
  “生于网络,死于市场。”也许是对这十年来“90后”文学之路比较形象的总结。
  对于成功的渴望,也让很多“90后”在泡沫遍地的网络世界里,失去了最初的镇定和从容,他们开始试图借助于网络流行的技术方式,抵达梦想之地。然而,就如只在意是否能搭上一辆车,却不管这辆车将驶向哪里一样,结果也许是离最终的目的地更远。
  从幻想到现实,从激情到平和,是每一代人的青春都会经历的过程。十年,也让“90后”们“变老了”,他们的心智日益成熟,对于现实世界的认知也更加理性。面对今天这个网络世界信息巨量过剩的现实,他们清楚地看到了自己作为一个个体的渺小和无能为力。对于文学和写作的概念,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自我的重新定义。
  他们不再强迫自己沉溺于幻想之中,把一直投射在“80后”背影上的目光收回来,开始注视自己脚下的路。
  这样的变化,让他们的思维从“个体”延伸到“群体”。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而一个群体的声音至少可以放大某种符号——中国“90后”作家联谊会就这样应运而生。
  2010年夏天,北京。“90后”作家中的佼佼者李军洋、顾文艳、李泓业、陈胜等一批人,筹划创立了属于“90后”写作者的第一个“民问组织”,提出的宗旨就是“团结所有热爱文学的‘90后’,实现‘90后’文学的抱团发展”。第一届“中国‘90后’作家论坛”也于2010年7月在北京召开。
  2011年7月,第二届中国“90后”作家联谊会年会移师重庆南川,云集了当下最具人气的全国“90后”作家近百人,除了完成联谊会改选等事务工作,在这里,“90后”作家对自身进行了迄今为止最为深刻的一次“自我批判”。
  他们对于自身的审视,既有理性的分析,也不乏犀利的言辞,安静或者张扬的表情背后,都同样是试图为一代人的青春找到解释的严肃和认真。对于“90后”文学和写作者来说,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而他们对于自身的反思、检视和解读,也在某种程度上为认识当下“90后”的真实状态,提供了最直观的视角。
其他文献
网络的一大好处,就是让大家无聊的时间少了很多,实在是没什么事情的时候,也可以在网上去制造点什么事情来开心,不管有趣还是无趣、聪明还是愚蠢、有名还是无名,只要喜欢就好。  原本默默无闻的10月10日,在今年突然身价倍增,被好事之徒冠上了一个光鲜无比的帽子——国际卖萌日,一个普通平常的日子一下就亮了。原本在网上到处流窜的各种“萌”们,也借机一下集中了,弄得网上萌味冲天。  就在遍地各种萌人萌事萌物的大
吐槽,是娱乐圈的一滴热血  娱乐圈上一次的流行,叫做“打太极”。对明星来讲,那是最容易的方式。为了保护自己的公众形象,他们往往谨小慎微,力争把话说得圆滑一些,极尽官方、极尽撇清关系之能事。  现在,“吐槽”成了新流行。被狗仔不顾一切地盯着,被不良记者编造假新闻,娱乐市场不序,正直、善良、认真付出过的明星,最终是憋不住的。2011年7月,内地音乐人张亚东在华语音乐传媒大奖的后台接受采访时,谈到中国网
老师对我们喊,没事儿就别回家吃饭了,午觉能在教室睡就在教室睡,男生头发长的全给我剪成板寸,女生最好不要留长发。一切为了高三  教室里永远是混合了高浓度咖啡、提神茶、风油精的古怪气味。我看见学习委员把风油精装在一种可以喷水的小瓶子里,想睡觉的时候,就把喷头对着自己的脸狠狠地喷风油精,像在浇灌一颗要死了的植物。  好多女生在试卷发下来的时候,用手捂住嘴巴,跑出教室大哭。  好多男生在晚自修考数学的时候
“其实我们做静态电影也是相当的偶然,去年通过朋友认识了我现在的拍挡,他是做化妆造型的,刚从深圳回来。因为我自己很早就有一些想法,要做一些事情,当时我俩一拍即合。”  2011年5月初夏的一个上午,卢安军和记者坐在一处空旷的茶楼里说这话的时候,他刚刚拍完第三部“静态电影”《哑·爱》。作品刚刚放到网上,就引来很高的关注。他说自己很享受目前这种状态,有作品的时候就拍作品,没事的时候就安静地想一些问题:“
站着看书的煎熬  2010年4月,承载着希望的梦想,我跨入了上智大学的校门,满怀憧憬地迎接了我的第一堂课。然而收到的不是新鲜,而是巨大的压力感。一上未便是一些我从没见过的数字和表格,t值、f检定、SPSS……  为什么别人懂的自己不懂?焦躁地怨天尤人。等冷静下来想想,没做过功课又怎么会突然开窍?对于一个统计学零基础的人,这些首先是我要克服的难题。而且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自跨进门的那天起,就意味着告
  
与此女的认识过程显然要轻松许多,原因是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用她的母语,除了课堂以外。和她一起工作的经历,也成了我宝贵的留学回忆。她便是赴美进修的韩国白领李尚美。    一    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一堂高等数学(貌似“线性函数”)课上,尚美身着一件黑色的韩式女风衣,咖啡色的微喇休闲裤,朱砂色的亲钻高跟鞋,让我感受到强烈的OL气息。尚美细细的眼睛,让我第一次看到她,就有九成把握认定她是韩国人,所以一张口
周末天气晴好,妈妈带着我、子瑜和晨瑶来到子瑜外婆家的菜园。春天的菜园一派生机勃勃:粉红的剪豆花,浅黄的黄花菜,翠绿的小青菜……让我目不暇接。子瑜、晨瑶和妈妈正费力地挖着红彤彤的萝卜;而我抓起镰刀走进菜地里,去割那翠绿的青菜。  割了一会儿,我便把镰刀放在萝卜地旁,跑到引水渠边,用清凉的泉水洗手。咦?不远处有一个瓜架,瓜架下还有一个茅草堆。好奇心驱使我跳进干涸的渠道,来到了瓜架。  我扒开茅草堆,一
玛可塔(Marketa Irglova)1988年出生于捷克的摩拉维亚地区,现在生活在首都布拉格。她是非常有才气的歌手,不仅演唱,还自己作词作曲,嗓音独特,个人风格突出。  2006年,爱尔兰音乐人格伦·汉塞德(Glen Hansard)在布拉格工作时结识了玛可塔,两人合作推出了音乐大碟《The Swell Season》。不久后,格伦邀请玛可塔加入电影《Once(曾经)》摄制组。没有丝毫表演经验
2010年夏天,我18岁,从西南考到了遥远的东北。  无数人问过我,报考吉林大学的原因。我说,因为它最远,因为我想去看看不同的风景,昕雪花坠落,看雾凇妖娆。  半年过去,我回到了温暖的家中,巴山蜀水秀丽依然,火锅麻将一如既往地沸腾着这座城市,故乡的一切让我觉得安稳而熟悉。回想半年来的北国生活,我终于可以自信地对着镜子中的自己点头微笑,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北城以北,我见到了18岁之前从未见过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