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八苦与佛教生死观浅析

来源 :新生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gbmnma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佛教说众生皆苦,人生有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种种苦让众生不得解脱,佛教追求空、破执。在尘世间因果业报伴随一生,修行寻求身心的解脱,度苦厄求解脱,寻求来世生一个好人家,求一个好前途。佛教的生死观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对待苦的思想和态度。
  【关键字】:苦 轮回 因果
  引言 自释迦牟尼创教后,在原始佛教时期僧团稳定发展。随着佛教不断发展壮大,在佛教史上第一次五百比丘集会中产生了《阿含经》等一批小乘经典,佛教的许多基本原理也都包含其中,奠定了佛教日后发展的基础。[1]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五蕴、三法印等皆是佛教的基础。而在此基础上佛教又经历众多时期,并且传播开来。佛教讲求因缘际会、因果轮回,认为众生皆困于六道轮回之中,在轮回中又少不了业。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前世的因造就了今生的果。
  一、佛教八苦简述
  佛陀说众生皆苦。芸芸众生在红尘世间争渡,红尘业障加身,看不透的人太多也就造就了众生的苦。佛家讲求开悟,只有悟到了才是自己的。佛陀讲经的时候也是针对性的讲,比丘、比丘尼、阿罗汉和菩萨,只有开悟了才能成就相应的果位,对比丘、比丘尼就不能将阿罗汉对应的法。佛教的终极意义是空,破的是执,因看不破所以苦。佛教说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正是因为人生有如此之多的苦,因而才会说修行佛法寻求解脱。
  人一出生便都会面临生、老、病、死。“善男子,生者出相,所谓五中:一者、初出,二者、至终,三者、增长,四者、出胎,五者、种类生”。生苦意为婴儿从母亲身体中孕育并从诞生起便开始沾染红尘气息,并开始饱受冷热寒暑等,还会受老、病、死等苦交集逼迫。
  大涅槃经中有云:“何等为老?老有二种:一、念念老,二、终身老。复有二中:一、增长老,二、灭坏老。是名为老。”[2]人的一生可以战胜病痛而自然老去便很不易,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健康的生活而老去。但佛教认为老亦是一种苦,老苦是指人至老年身体衰弱,体力下降,引起种种苦因。人的身体每况愈下,思维渐渐迟缓、行动不便,不仅对自身而言是一种苦,无疑也增加了家庭的负担。
  人活着便免不了疾病的困扰,生病不仅仅是对人肉体的一种折磨更是对人精神上的一种考验。病苦即身体染病伤及身心与精神,人处于病痛之中,家人也会处于担心的情绪之中。
  当一个人由生到死的时候,这一世所造的业便会成就来世的果,根据这个人生前的种种而步入六道轮回之中。死苦即生命弥留之际受身心极难忍受之痛苦。但死又并非是终结,又是下一次生的开始,完成一个轮回。
  所爱之人或物,不得共处,不能团聚,是谓爱别离。《大涅槃经-第十二》云:“何等为爱别离苦?所爱之物破坏离散。” [2]爱别离是一种无奈,或为谋求衣食,或因迫于形势,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感到痛苦。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万法无常,爱别离之苦是从古至今谁都无法避免的。便如同苏轼的那首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何等名为怨憎会苦?所不爱者而共聚集。” [2]与爱别离相对应则是怨憎会苦。人有七情六欲,佛教倡导要戒律己身,控制自己的七情六欲。但人有悲欢离合,生活中不免会遇到让人感到气愤、不平的事,但这些事或与我们本人有关或许无关。因而人的一生怨憎会苦不离身,看不破便会痛苦。
  “何等名为求不得苦?求不得苦复有二种:一者,所希望处求不能得;二者,多役功力不得果报。如是则名求不得苦。” [2]都说人往高处走,这便或可称为一种诉求,但是终究只是少部分人可以得偿所愿。所谓山谷易满,人心难平,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满足,即有所求,求而不得,便徒增苦恼。
  五蕴炽盛苦。五蕴是佛教对精神与物质现象的进一步分析。蕴也译为“阴”,有“积聚”“覆盖”的意思,佛陀将一切精神与物质现象分为色、受、想、行、识“五蕴”。五蕴也即指人的身心,也是人生一切痛苦的汇集,人生的痛苦都归结为五蕴之苦。
  二、佛教的生死观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是哲学上的终极追问,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人们不愿过多的谈论生与死的问题。因为对人们来说,生有生的痛苦,死有死的恐怖。人们总是追求美好的生活,但是生死问题却又是避不开的话题,同时也是人们所面临的的最突出的问题。许多的宗教都会谈论并试图解释它。生死问题不仅是人类面临的最终问题,同时也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宗教之所以能被众多的信仰者痴迷的尊崇,部分原因就在于其中都包含了对人类最深沉的、也是最原始的心理——对死亡的终极解释。对现实的态度将决定一个宗教的生死观以及其他方面的许多问题。佛教讲求出世,它以现世生活为虚幻、为苦海,而以彼岸世界的生活为幸福和永恒。佛教的理论处处显示了一种脱离现世,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人们的来世——即彼岸世界之中。
  佛教眼里的“生”是运动规律的产物,因众生在六道轮回之中受苦,既有轮回转世便有生死。而在面对“死”的问题上则与“因果报应”相联系,更加强调众生个体选择和道德责任。
  佛教在传入中国的初期,所宣讲的内容也是“灵魂不死”、“因果报应”种种。佛教把人生看作一大苦海,人来到世间,便要遭受苦难。人既活在红尘之中便无法将其摆脱。人之所以不能避开种种苦难,是因不觉悟而引发。佛教教人如何脱离苦海,若想要脱离苦海就要进行修行,使得自身向佛。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相互融合,使得佛教成为了一种普通百姓也可以领悟的大众宗教,并随之迅速传播,这也使得佛教的生死观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而佛教中所提到死后会进入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为众生提供了一个死后的“归宿”。人从出生后便历经生老病死,而这对于人来说又是痛苦的。但是过了“死苦”后便能得到另一個开始,或是成佛上天,或是等待重新投胎重新步入六道轮回。再加上佛教的因果报应论,今生所受之苦,今生所行之事会在来生得到反应,以此看来生命的终结或许也是新的幸福的开始,死亡也不再只是带来恐惧,也会给社会底层的人带来一丝希望,祈求今生所受之苦可以在来世得以回报。   佛教所宣讲的人死精神不灭,随复受形,生时多行善,恶皆有报应,也就是所谓的神形问题。佛教主张“形尽神不灭”,在精神与肉体结合时,人们得不到解脱,这时必然要在其中受苦受难。人最终不免要从生走向死亡,人生的过程就是在受苦难,而在诸种苦难中的“生老病死”,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与逃脱的。
  有生必有死,佛教主张“不生”,通过解决生死问题来求解脱而“成佛”。佛教认为,人生痛苦的根源就在“有生”;而“有生”则是精神和肉体的结合体,形尽也就是肉体灭亡了;神不灭,也就是精神会永生,人们要想得到解脱,必须一步一步的修养精神,使自己有觉悟,这样才能达到神与形离,脱离六道轮回。可见,佛教“形尽神灭”的思想是基于把神形看作两回事,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实体,在人生的这个轮回中,形神既不能离,但又不是同一种实体,而是各有其愈。
  三、佛教八苦与佛教生死观
  佛教有命浊的说法。人类共同的恶业增长、炽盛,会引起短寿的果报,此为末世之际的命浊。唐玄奘的弟子窥基大师在《妙法莲华经玄赞》卷四解说道:“今世人多皆短寿,极长百岁,是名命浊。此以本识名言种子,由业所引,功能差别,命根为体,善业力弱,命根渐短,由杀生业之所感故。”
  人对于自己,有三种不同的看法,这就是一世论,二世论,三世论。佛教最终倡导的三世论,三世论者,是印度宗教的特色,而佛教最为究竟。[ 印顺法师《论三世因果的殊胜》。]人类与一切众生,是无限生命的延续:不是神造的,也不是突然而有的,也不是一死完事的。这如流水一样,激起层层波浪;生与死,只是某一阶段、某一活动的现起与消散。依据这种三世论的信念,便摆脱了神权的赏罚,而成为自作自受的人生观,肯定了人生的真意义。
  印顺法师在《论三世因果的殊胜》中提到“我们在前生,思想与行为,如向于自利利人的、善良而非邪恶的,今生才能感到褔乐的善果。这样,如今生而不再勉力向善,一死便会陷入黑暗的悲惨境遇”。正是因为佛教面对生与死的问题上讲求因果循环,故而使得信徒在面对大是大非面前会有相应的选择。也正是因为佛教提出的人生八苦,故而人在面对生死问题时,想要超脱、逃离。
  佛教说众生皆苦,众生在红尘中争渡而不得解脱。因人生而俱八苦,故而佛陀讲经说法期盼能指引世人摆脱红尘疾苦。佛教从八苦再到教义,就是让人顿悟、破执。破了执念也就解脱,大彻大悟。佛教提倡三世轮回,今生的果是前世的因,今生的业报则会转入下一世中,因而人们祈求来世能够摆脱人生疾苦,故而今生则会苛求己身寻求顿悟而让来世摆脱苦难。故而佛教的苦是与其生死观密而不可分的。个中关系繁杂不可思议。
  注释:
  1.引自大涅槃经第十二卷-圣行品第七之二
  2.转引自余秋胤,《基督教·佛教生死观及其价值研究》,《改革与开放》2011年16期:192。
  3.杨翰灵,《中国佛教与心理学之生死观比较研究》,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05期:162-163.
  4.印顺法师《论三世因果的殊胜》。
  5.印顺法师《论三世因果的殊胜》。
  【参考文献】
  【1】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2:  220-221。
  【2】大涅槃經第十二卷-圣行品第七之二。
  作者简介:陆和天,云南民族大学宗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要】:2013年1月开始实施的新《民事诉讼法》结束了我国数十年来公益诉讼的立法空白及公益诉讼在司法中的尴尬境地,将“公益诉讼”条款正式纳入到民事诉讼法律规定中。但新民诉法对公益诉讼的规定仍不够完善,采取何种方式来丰富完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又成为摆在面前的突出问题。立法和实践两个层面来分析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欠缺与不足,并借鉴国外民事公益诉讼的成功经验,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使之与我国的现实国情相适
期刊
【摘要】: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是幼儿世界的通用语言,幼儿在游戏中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发现、不断地练习、不断地表现。自主游戏能够培养幼儿对社会的认知,是对幼儿性格和道德观念的初步培养。作为幼儿教师就需要理解幼儿的游戏,通过解读幼儿的游戏,看到游戏行为背后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与规律,并适宜地支持、推进幼儿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自主性 存在问题 问题策略  窗体顶端  自主游戏能够培养幼儿对
期刊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我国的建筑领域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并且后续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也都非常好。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们对生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住房方面,人们更为关注住房的各项功能以及舒适度,在人们的迫切需求下智能建筑得以诞生并迅速发展起来,建筑电气技术也相应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被广泛应用到建筑领域当中。本文通过对建筑电气技术应用于智能建筑中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建筑电气技术
期刊
【摘要】:从我国工业信息化的发展历史来看,我国物理电子信息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物理电子信息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这是因为物理学科中的电路学等知识起到了较大的作用。笔者首先对我国物理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就物理电子信息技术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物理电子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应用  前言  近年来,我国在人工智能方面获得了较大进展,特别
期刊
【摘要】:终身监禁制度起源于英美法系,是一种剥夺人身自由的刑罚,2015年我国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引入了该制度,一方面是为了响应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要求,另一方面也是立法者在顺应死刑废除的国际趋势下做出的立法改变。在我国,该制度适用于法律规定的特定罪名,即贪污罪、受贿罪,在满足于一般的法定刑构成要件以外还须达到贪污数额特别巨大,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等犯罪情节,由此经人民法院依法做出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颜氏家训·教子》对当下家庭教育的启示,提出当下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树立规则,做到言传身教;把握教育时机,及早教育;树立威严,不溺爱不偏宠。  【关键词】:颜氏家训 家庭教育 颜之推  《颜氏家训》就是一本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观念的教子、治家的书,虽然这本书不可避免的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是,这本书的家庭教育思想仍然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探究与总结,吸取其中的精华
期刊
【摘要】:随着近几年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呈“井喷式”爆发,涉及该类案件的争议焦点问题越来引发舆论关注。本文从笔者单位办理的一起案件为分析原型,探讨分析该类案件的犯罪主体之争议和对被告人亲戚的集资是否应剔除之争议问题,进而提出笔者粗陋观点。  【关键词】:非法吸收 单位犯罪 数额剔除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统一对该类案件犯罪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正在向着信息化的方向迈进。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加速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提高档案服务信息水平的必经之路,是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有效服务的重要举措。本文就此提出一些建议以对档案管理进行探索。  1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思路  “互聯网+档案管理”的工作模式中,互联网+环境下工程档案工作具有档案记录来
期刊
【摘要】:为了以最高质量实现国防知识产权战略目标,在国防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其中的各种复杂关系,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之中蕴含着许多的潜在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会出现知识产权纠纷,所以,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国防知识产权战略的正常实施,一旦要分歧其中几种重要的关系,进而达到提升国防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的目的。本文对国防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中的几个重要关系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国防知识产
期刊
Abstract: Charles Dickens is one of the most greatest critical writers in the world. As his representative masterpiece, Oliver Twist presents his unique language skills. This paper will give more det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