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态课堂,促进全面发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ma51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课堂是指在自然、和谐、民主的环境中,师生从事各种教育学习活动,是教师、学生、环境三者之间形成的一种动态平衡关系。存在于课堂中的生态因素包括人的因素、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呈多元互动的关系。生态的课堂是以人为本的课堂,关注人性,突出发展,是学生成长的乐园;是由认知领域到生命全域,让学生有个性地、自主地实现课程、师生、知识、社会多元多向多层次的互动,使师生不断开发潜能、创造自我、改善和发展生命,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多年的实践与发现,笔者试图对传统课堂中存在的“非生态”现象进行透视,并针对如何更好地构建生态课堂提出看法。
  一、“非生態”传统课堂的现象透视
  1.教师对课程知识存在误解。新课程虽已实施近十年,但不少处在一线教师,还是没有领会其所倡导的课程论的精神。认为书本上有什么,我就直接教什么,并且要让学生牢牢掌握,认为这种客观性、确定性的知识传递得越多越好,以知识占有量实现人的发展。学生也不怀疑老师传授的知识,长此以往,形成思维的惰性。
  2.教师行为方式处于失衡状态。很多课堂教学以理性为核心,其目标指向知识本身。在这一情境中教师往往处于绝对的中心地位,按照自己所理解、预设的知识目标规范学生的学习,在有些学生偏离或者无法达到预订的教学目标时,会采取强制性的措施来约束学生,课堂上经常呈现出严肃、严格、严厉,甚至于严酷的气氛,而课堂教学的独特性、意外性、复杂性、创造性、情感性,更多地指向学生生命发展的因素却被忽略,对学生缺乏人文关怀。这种与学生生命脱节,片面注重外在专业性和技术性的训练,忽视了学生自身的生命参与,使学生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3.教师忽略课堂氛围营造。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水分、土壤,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课堂教学要取得实效有赖于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开放、共生的氛围,它丰富复杂而且易于变化,产生于人,作用于人,影响课堂教学。虽然很多老师都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但真正落实到课堂上却大打折扣,封闭必然导致僵化,而开放则易于发展和搞活,因而师生自由开放的心态可以使其情绪高涨,思维活跃,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机制得以形成,从而显示出生态平衡的生机活力。
  二、“生态课堂”的构建
  生态课堂主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特别关注构建和实施多样化教学策略,主要内容如下。
  1.情境创设策略。构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联系生活、激发兴趣、发现问题、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能使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活起来,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具体路径有:创设生活情境——让教学回归生活;创设故事情境——引学生入情入境;创设游戏情境——让师生在互动中快乐学习;创设实践情境——让学生动手动脑,学会创新等。
  2.预习指导策略。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扶到放、由易到难,帮助学生学会预习。课内预习侧重于具体指导,传授预习方法,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在课内课外结合的常态预习环节中,教师则要采用编制预习学案、预习提纲等方式,提高预习效率。
  3.目标协同策略。教学目标因为有了学生的参与,更具有针对性,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将教学目标内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具体路线是:预习(发现问题)——确立目标(分析问题)——实现目标(解决问题),即学生通过预习找出本节课学习内容中不懂的问题,师生协同分析归纳,将问题转化为课堂教学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师生协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4.自主合作策略。围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态课堂提出“三步”自主合作法,即“引导”——习得方法;“放手”——发展能力;“合作”——情智共生。习得方法指的是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导学、导思、导行,授之以渔,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习得方法。发展能力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大胆放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自主学习、自主体验,通过自学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情智共生指的是生态主体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流通所产生的积极效果。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营造和谐的合作交往的课堂教学氛围,催生教学智慧,提高思维力和创造力。
  5.及时反馈策略。教学反馈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的过程,是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教与学和谐统一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生态课堂从五个方面细化了及时反馈策略。
  (1)课堂观察。从学生的动作、表情等情绪反应中获取信息,整体的、局部和个别的;或扫视、或凝视;既观察面上情况,又观察点的情况,为及时反馈提供依据。
  (2)课堂巡视。了解学生学习结果的正确程度与掌握速度,发现学生学习的疑点与难点或带普遍性的问题。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过程,既顾及全面性和普遍性又注意典型性与个别性,尤其注重学生提出的创新性问题。
  (3)课堂讨论。在重难点处、关键处、知识衔接处设计讨论题。重点是抓住大多数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在讨论中,若学生离题,教师就应及时进行引导,排除无关信息;若兴趣下降、思维受阻、注意力涣散,出现所谓“冷场”现象,教师就应及时进行调整、点拨激发,使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4)课堂提问。学生回答错误或答非所问时,教师要弄清学生出错的具体原因,“对症下药”。切忌发火批评,冷嘲热讽。教师提问后,学生处于暂时沉默状态时,应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耐心引导。学生思考不够全面时,教师要让学生把话说完,倾听、鼓励、提示关键词,疏理思路,帮助其补充完善。
  (5)课堂练习。教师通过练习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引导学生“扪心自问”,一问“错在哪里”,二问“为什么错”,三问“该怎么改”。“三问”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及时矫正,学会正确归因,当堂巩固消化,提升学习能力。
其他文献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病,严重危胁着人类的健康,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中药复方芪丹通脉片,是以传统中医理论气血相关学说为基础,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建立起来的复方制剂。既往研究表明,该药能够增加Ca2+-ATPase,Mg2+-ATPase活性,抑制Ca2+内流,降低心肌细胞及线粒体中Ca2+含量,减轻钙超载;可减少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
摘 要: 诗意不仅仅是风花雪月的吟唱,更不是一种人文情怀。诗意的心灵,是美好道德和品质的创造者。一个学生一旦具有了诗意情懷,就会热爱生活,尊重生命,完善自我,让自己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文修养,以及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灵。而班主任首先得成为一个拥有诗意情怀的智者,寓教育于通俗的故事、游戏或诗般的语言中,让学生学会沟通、学会宽容、学会控制、学会爱书,从而不断完善学生的性格。  关键词: 诗化教
摘 要: “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每个老年人的生活向往,而老年声乐教学是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重要途径,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老年声乐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仍存在着种种问题,影响了声乐教学效果。本文对我国老年声乐教学的现状、问题等进行分析,提高老年声乐教学效率。  关键词: 老年人 声乐教学 心理特征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
摘 要: 后勤档案是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后勤档案管理工作对推动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后勤档案管理的现状仍不容乐观,加强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后勤档案管理仍需不断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 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后勤档案管理 加强措施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被评为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我校被评为广西示范性中等
摘 要: 一个人的成功固然有诸多因素,但没有任何一位成功者不是通过实现通过自我管理获得成功的。多年的教育教学经历,作者深刻感悟到抓学生自我教育,实现自我管理,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关键词: 高中教育 自我教育 条件  什么叫做自我管理?《学〈论语〉做好员工》一书的作者陈立军是这样定义的:指个体对自己的思想、目标、和行为等表现进行的管理。  自我管理的意义是什么?每一个有丰富潜
摘 要: “以问题为导向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问题导学”和“合作学习”两种教学理论有效融合为理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教师为引导者,学生为主体的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活动规范形式。本文拟从概念界定、理论依据、基本流程、主要功能、实施策略等方面阐述模式建构的初步尝试。  关键词: 问题导向 小组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模式  一、概念界定  “以问题为导向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
酒泉丁家闸五号壁画墓距今已有1500多年,从墓的形制和规模来看,其主人无疑是河西五凉时期当地一个地位极高的人.墓穴中的壁画内容分为天上、人间、地下三大部分.在三重世界里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高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  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