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发生在1940年的事情。
新郎姓王,名永安,是新四军的一位兵站站长。
这年的暮春时节,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派出了一位科长,前往兵站检查工作。使这位科长大惑不解的是,兵站站长竟然在贴有大红喜字的新房里接待他并向他汇报工作;尤其使这位科长惊讶的是,兵站站长的“工作汇报”中,居然有一条堂而皇之的内容——说自己结婚了。要知道,在当时抗战的大背景下,部队干部战士结婚都有严格规定,并必须得到组织的批准,因此,这位科长以为自己听错了,当得到站长重复肯定的回答之后,来了一位漂亮的姑娘,步履轻盈地径自入屋;她见屋里有外人,又听王说是“上级派来检查工作的领导”,顿现畏惧之态,并慌里慌张地夺门而逃……
于是,这位科长不再听取汇报,也无心再做了解,立即赶回领导机关,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做了如下汇报:在远离领导、独处一隅的偏僻环境,当过白军的王永安,恶习不改,旧病复发,强迫民女与之成婚……
科长既是目睹耳闻,判断又极合乎逻辑:傻大黑粗的“广西蛮子”(王是广西人),又是个残疾人(少了一只手),是不可能被标致的江南女子相中而自愿成婚的,用不着问,定是强迫。那姑娘见了王永安拔腿就跑,这不是再明显不过的证明吗?!
“强占民女?这还了得!马上派人去,把王永安捆绑关押,等候处理!”与粟裕一起听取汇报的陈毅大发雷霆。众人也无不意外气愤。在随即召开的全体科以上干部专就此事讨论处理意见的会上,有人提出,为了严肃军纪、党纪,挽回政治影响,取信于民,对王必须立即开除党籍、军籍,就地宣判执行枪决。当时规定,干部和战士都不准结婚,身居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正、副指挥的陈毅和粟裕也均未结婚。何况处于敌后极为艰难之时,伪顽和国民党部队与我又时有摩擦,人心的向背直接决定着我军的胜负,群众纪律尤显重要。所以,当时对此事所持的严厉态度,实为维护党纪军纪所必需。
粟裕在大家发言时,一直沉思不语。陈毅在大家发言后征询他的意见。他想了想,说道,党纪军纪必须严肃,对人的处理也必须慎重。开除和枪毙一个同志,更要考虑再三,不可匆忙决定。王永安是当过白军,但那是被迫的嘛!才十岁刚出头的孩子,被白军抓了去,给一个连长当勤务兵,不过是一年多一点的时间;白军“围剿”井冈山的时候,他的右手就负了伤,不得不截掉。按规定,伤好了,发路费,劝他回家去的,可是他不走,坚决不走。他对红军医院尽心尽力为他治伤,心里非常感激,又看到红军官兵平等,团结友爱,心里非常羡慕,更不想走了。没有右手,打不了枪,他就到炊事班去帮忙做饭、烧火、背锅、担米;还冒着枪林弹雨送水送饭,抢救伤员,表现是很突出的。我们部队开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在极其艰难险恶的环境,他吃苦耐劳、勇敢坚定,博得了大家的喜爱;经他再三请求,部队领导才批准收留他参加了红军。在三年游击战争中进一步受到了考验和锻炼,入了党,从战士到炊事班长,再到直属机关指导员、兵站站长,从来没有听说过他有什么“恶习”“旧病”呀,是不是我们这些人太官僚了呢?这个同志也不是没有远离领导执行过任务,将近十年斗争环境的生死考验,证明是一个很不错的同志嘛!怎么突然之间会是这个样子呢……
根据粟裕的建议,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决定:再次派那位科长前去兵站,专就“强迫成婚”一事,重做深入调查。并郑重要求:务必倾听群众反映和当事人(新娘及其父母)申诉。
二次受命的这位科长,重返兵站,再做调查之后,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他这次赶回指挥部复命的急切心情,比上次更加急切。他向陈、粟等首长再次汇报此事时,面有愧色,十分内疚;同时也洋溢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和兴奋——王永安在兵站工作克勤克俭,忠于职守,深得兵站同志和驻地群众的信赖。当时我军皆借住在老百姓家里,王的房东是世世代代勤劳耕种的贫农,老两口看着这位“老百姓的贴心人”——新四军兵站站长,为了抗日工作而起早贪黑忙里忙外,却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料理好自己的生活,难得吃上一顿热饭,连洗脸毛巾也拧不干。房东老两口对他是既喜欢又同情,于是跟村里的一些老人一起商量,為了使王站长能更好地做好革命工作,为老百姓办事,想把自己的独生女儿许配给他,以方便照料他的生活。村民们对王永安无不称颂,都说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谁家姑娘嫁给这位新四军“独臂将军”是谁家姑娘的福气。而姑娘本人,因为平时就遵双亲之命,对王负有关心照顾之责,见他忠厚老实,待人和气,体魄健壮,虽然只有一只手,却比有两只手的人还能干,早有敬慕之心,也就大大方方地接受了这门亲事。由于兵站驻地距上级领导很远,敌人又封锁很严,于是,在“始终没有来得及报告新四军首长”的情况下,就在全村敲锣打鼓,欢呼祝贺声中,热热闹闹地举行了婚礼。
当得知王永安为此惹怒上级,新娘和她的双亲心急如焚;村里人们更是愤愤不平,议论纷纷。为此事第二次进村调查的科长,被村中一位最年长的老人(也是主婚人)拉住质问:“为什么说是强迫成婚呢?如果硬要说是强迫,决不是你们新四军强迫,而是我们老百姓强迫!王站长身残志坚,恪尽职守,日夜操劳,多有不便;全村人都心疼他,房东两口子信得过他,房东的独生女又真心喜欢他——军民结成百年之好,真可谓天赐良缘,岂料喜事刚办完,祸从天降!请问劳苦功高的王站长何罪之有?新四军和老百姓还是不是一家人……”
根据上述情况,全体科以上干部再次开会讨论时,大家一致认为,不经请示批准而结婚,毕竟是错误的,应该给予批评教育。但此事的发生,又确有它的特殊性,实属特殊环境特殊情况所致;尤其重要的是,非但谈不上什么“强迫”,未造成不良影响,反倒极其生动地体现了新四军和老百姓难解难分的鱼水之情。因此会议决定:解除关押,免予处分。
会议刚要结束,披红挂绿的新娘在其父母陪伴下,由一群村民簇拥着,急匆匆地赶了来“要求晋见新四军首长!”陈毅闻声,当即离座出迎,并当众宣布了会议决定,立即下令释放新郎,还具体指示警卫员给王永安洗脸刮胡子,换上新军服,整整齐齐、高高兴兴地来向岳父母施以大礼,同新娘子夫妻团聚……
“不枪毙王永安了!王永安放出来了!”消息传开,群情沸腾。后来,王永安又担负了新四军后方医院院长的重任。他的妻子,在父母积极支持下,也参加了新四军,组织上安排她在王永安任院长的医院工作。
新郎姓王,名永安,是新四军的一位兵站站长。
这年的暮春时节,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派出了一位科长,前往兵站检查工作。使这位科长大惑不解的是,兵站站长竟然在贴有大红喜字的新房里接待他并向他汇报工作;尤其使这位科长惊讶的是,兵站站长的“工作汇报”中,居然有一条堂而皇之的内容——说自己结婚了。要知道,在当时抗战的大背景下,部队干部战士结婚都有严格规定,并必须得到组织的批准,因此,这位科长以为自己听错了,当得到站长重复肯定的回答之后,来了一位漂亮的姑娘,步履轻盈地径自入屋;她见屋里有外人,又听王说是“上级派来检查工作的领导”,顿现畏惧之态,并慌里慌张地夺门而逃……
于是,这位科长不再听取汇报,也无心再做了解,立即赶回领导机关,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做了如下汇报:在远离领导、独处一隅的偏僻环境,当过白军的王永安,恶习不改,旧病复发,强迫民女与之成婚……
科长既是目睹耳闻,判断又极合乎逻辑:傻大黑粗的“广西蛮子”(王是广西人),又是个残疾人(少了一只手),是不可能被标致的江南女子相中而自愿成婚的,用不着问,定是强迫。那姑娘见了王永安拔腿就跑,这不是再明显不过的证明吗?!
“强占民女?这还了得!马上派人去,把王永安捆绑关押,等候处理!”与粟裕一起听取汇报的陈毅大发雷霆。众人也无不意外气愤。在随即召开的全体科以上干部专就此事讨论处理意见的会上,有人提出,为了严肃军纪、党纪,挽回政治影响,取信于民,对王必须立即开除党籍、军籍,就地宣判执行枪决。当时规定,干部和战士都不准结婚,身居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正、副指挥的陈毅和粟裕也均未结婚。何况处于敌后极为艰难之时,伪顽和国民党部队与我又时有摩擦,人心的向背直接决定着我军的胜负,群众纪律尤显重要。所以,当时对此事所持的严厉态度,实为维护党纪军纪所必需。
粟裕在大家发言时,一直沉思不语。陈毅在大家发言后征询他的意见。他想了想,说道,党纪军纪必须严肃,对人的处理也必须慎重。开除和枪毙一个同志,更要考虑再三,不可匆忙决定。王永安是当过白军,但那是被迫的嘛!才十岁刚出头的孩子,被白军抓了去,给一个连长当勤务兵,不过是一年多一点的时间;白军“围剿”井冈山的时候,他的右手就负了伤,不得不截掉。按规定,伤好了,发路费,劝他回家去的,可是他不走,坚决不走。他对红军医院尽心尽力为他治伤,心里非常感激,又看到红军官兵平等,团结友爱,心里非常羡慕,更不想走了。没有右手,打不了枪,他就到炊事班去帮忙做饭、烧火、背锅、担米;还冒着枪林弹雨送水送饭,抢救伤员,表现是很突出的。我们部队开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在极其艰难险恶的环境,他吃苦耐劳、勇敢坚定,博得了大家的喜爱;经他再三请求,部队领导才批准收留他参加了红军。在三年游击战争中进一步受到了考验和锻炼,入了党,从战士到炊事班长,再到直属机关指导员、兵站站长,从来没有听说过他有什么“恶习”“旧病”呀,是不是我们这些人太官僚了呢?这个同志也不是没有远离领导执行过任务,将近十年斗争环境的生死考验,证明是一个很不错的同志嘛!怎么突然之间会是这个样子呢……
根据粟裕的建议,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决定:再次派那位科长前去兵站,专就“强迫成婚”一事,重做深入调查。并郑重要求:务必倾听群众反映和当事人(新娘及其父母)申诉。
二次受命的这位科长,重返兵站,再做调查之后,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他这次赶回指挥部复命的急切心情,比上次更加急切。他向陈、粟等首长再次汇报此事时,面有愧色,十分内疚;同时也洋溢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和兴奋——王永安在兵站工作克勤克俭,忠于职守,深得兵站同志和驻地群众的信赖。当时我军皆借住在老百姓家里,王的房东是世世代代勤劳耕种的贫农,老两口看着这位“老百姓的贴心人”——新四军兵站站长,为了抗日工作而起早贪黑忙里忙外,却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料理好自己的生活,难得吃上一顿热饭,连洗脸毛巾也拧不干。房东老两口对他是既喜欢又同情,于是跟村里的一些老人一起商量,為了使王站长能更好地做好革命工作,为老百姓办事,想把自己的独生女儿许配给他,以方便照料他的生活。村民们对王永安无不称颂,都说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谁家姑娘嫁给这位新四军“独臂将军”是谁家姑娘的福气。而姑娘本人,因为平时就遵双亲之命,对王负有关心照顾之责,见他忠厚老实,待人和气,体魄健壮,虽然只有一只手,却比有两只手的人还能干,早有敬慕之心,也就大大方方地接受了这门亲事。由于兵站驻地距上级领导很远,敌人又封锁很严,于是,在“始终没有来得及报告新四军首长”的情况下,就在全村敲锣打鼓,欢呼祝贺声中,热热闹闹地举行了婚礼。
当得知王永安为此惹怒上级,新娘和她的双亲心急如焚;村里人们更是愤愤不平,议论纷纷。为此事第二次进村调查的科长,被村中一位最年长的老人(也是主婚人)拉住质问:“为什么说是强迫成婚呢?如果硬要说是强迫,决不是你们新四军强迫,而是我们老百姓强迫!王站长身残志坚,恪尽职守,日夜操劳,多有不便;全村人都心疼他,房东两口子信得过他,房东的独生女又真心喜欢他——军民结成百年之好,真可谓天赐良缘,岂料喜事刚办完,祸从天降!请问劳苦功高的王站长何罪之有?新四军和老百姓还是不是一家人……”
根据上述情况,全体科以上干部再次开会讨论时,大家一致认为,不经请示批准而结婚,毕竟是错误的,应该给予批评教育。但此事的发生,又确有它的特殊性,实属特殊环境特殊情况所致;尤其重要的是,非但谈不上什么“强迫”,未造成不良影响,反倒极其生动地体现了新四军和老百姓难解难分的鱼水之情。因此会议决定:解除关押,免予处分。
会议刚要结束,披红挂绿的新娘在其父母陪伴下,由一群村民簇拥着,急匆匆地赶了来“要求晋见新四军首长!”陈毅闻声,当即离座出迎,并当众宣布了会议决定,立即下令释放新郎,还具体指示警卫员给王永安洗脸刮胡子,换上新军服,整整齐齐、高高兴兴地来向岳父母施以大礼,同新娘子夫妻团聚……
“不枪毙王永安了!王永安放出来了!”消息传开,群情沸腾。后来,王永安又担负了新四军后方医院院长的重任。他的妻子,在父母积极支持下,也参加了新四军,组织上安排她在王永安任院长的医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