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顺卿小传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_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顺卿,原名张小顺,1922年9月出生于今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下辖的一座古镇——古荥镇。
  在他的童年记忆里,家里的物质生活条件一直都是非常艰苦的。爷爷和父辈都是贫农,靠给地主家打长工维持生计,全家人吃不饱饭是常有的事。一家十一口人挤在三间半破旧的茅草房里,冬不遮寒,夏不避暑,下雨的时候还时常漏雨。一到下雨天,屋里都摆满了大盆小罐,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虽然当时条件很艰苦,但一家人相依为命、相濡以沫,日子过得还算温馨,起码能平平安安地过日子。
  193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上了古荥镇高小。
  1942年9月初开始,全家人经过商量决定,父亲、母亲和小妹留守老家,而他带着奶奶、妻子还有八岁的三妹向西逃荒,投奔远在洛阳的姑姑家。姑姑和姑父当时在张茅火车站附近居住,生活条件也很拮据,住的地方又小,根本容不下那么多人。为了不给姑姑家增添太多负担,张顺卿和奶奶、妻子还有妹妹就在附近的一座山坡后面挖了一个山洞,暂时寄居在那里。就这样,他们一家四口“安身”于这个只有丁点儿大的山洞里,靠每天在火车上卖饭维持生计,一日一日相依为命,艰难地苦撑着……
  张顺卿在铁路上做临时工时,认识了共产党员秦岱——他是郑州地下党负责人。1948年12月,经秦岱介绍,他到郑州文化教育局合作社上班。
  1950年,张顺卿开始带领职工搞运输,主要负责从粮食公司往大同合作社运送面粉和大米。当时,他一心想报答党、报答人民,想多为大家做些实际的事儿,因此干劲十足,经常亲自驾着马车,一次可以运送两千多斤。此外,他还联合郑州的监狱系统,办了一个制服厂。他负责买布,然后让监狱的制服厂来进行加工,这样做出的衣服不仅质量有保证,而且便宜,还可以给学校的教职工们穿。
  1952年5月底,张顺卿在市委党校学习,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1952年夏,通过认真、系统地学习,张顺卿顺利结业,终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一刻的兴奋和激动,让他至今难以忘怀。
  1953年,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张顺卿成为了二七区组织委员,干劲更足了。自此之后,合作社也给了他更多的机会和更宽广的空间为家乡人民做事。
  从1953年到1959年,张顺卿连续七年被评为“郑州市财贸系统劳动模范”。
  1953年,郑州市开会表彰劳动模范,他又被评为“河南省抗美援朝模范”。省长将亲自为劳模们逐个颁发劳模证书,进行鼓励。颁奖地点定在了郑州人民广场。
  1954年3月,郑州水产局成立;同年12月,张顺卿调到水产局上班,担任水产局储运公司副科长,负责保管冷库、经营运输。从这一年开始,直到1977年6月,他这24年的工作生涯都与水产业有着密切关系,这也正值他人生的黄金时期。
  从1955年5月开始,张顺卿大部分的工作精力都用在了抓渔业生产上。他把它当成一项工作来努力做,认真做,并不断地积累经验。
  1957年,组织机构调整,水产局更名为水产科,改为郑州市直管,张顺卿依然主要负责生产科的工作事务。建渔场、抓生产依然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任务。
  1957年的主要任务是建渔场,他一方面抓郊区的渔业生产,一方面到各县抓渔场建设。通常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仔细勘察、调查建场的厂址等情况,继续推动郑州郊区和下属各县的渔场建设工作。
  1959年5月,水产局的工作恢复,李书林任书记,他任副书记和渔场总经理。局下分为四个科,人事科、业务科、财务科和生产科,分别由李同、刘文安、王子祥和赵明进担任科长。这一时期水产部门的机构设置已经初具规模,大家的分工也更加明确了,这样非常有利于水产局工作的展开。
  1959年10月,张顺卿又以郑州市人民政府的名义,带领河南的代表团到上海、杭州、宁波、山东的微山湖等地区进行逐个考察、交流。
  1964年,为了继续扩大渔业生产,他提出了“机关养鱼”的做法。
  到1965年,各机关养鱼的做法已经相当成熟,渔业生产量也提高了,不仅满足了自身的需求,还为各机关单位增加了额外收入,用于更多的建设和发展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1974年,第二次水产会议在南京召开。在王均智市长的动员下,张顺卿和水利厅厅长冯子俊、技术员唐国庆等人一起参加了会议。
  1976年6月,水产公司与食品公司重新分开,成为独立的公司,由杨保春、刘德全、冯亚荣和张顺卿组成新的领导班子,张顺卿任经理和副书记一职,依旧一手抓生产,一手抓业务。
  1978年,由于生产发展的需要,他们决定集中力量筹备建立一个大饲料厂。
  1985年他离休了,根据市里领导安排,没有离开单位,继续负责粮食局办公楼的建设,成为了粮食局劳动服务公司的顾问。
  市里建立郑州市人民政府老龄委员会后,张顺卿开始在这里上班,但依然要负责粮食局的部分工作。
  在此期间,粮食局要建设办公大楼,但供电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作为顾问,张顺卿又义不容辞担起了这个重担。经过一系列的多方面的协商和沟通,顺利解决了供电问题。
  1990年,老年宫的建设任务暂告一段落,开始准备建设郑州市老龄商店,老伴儿岳秀英任经理。经营老龄商店时,张顺卿的原则是确保“货真价实、价格优惠”。很多客户是一周来进一次货,而旺季时几乎天天来进货。由于货真价实,他们大多数是口口相传,慕名而来的,无形之中就积累了很多忠实的老客户。由于货源充足,供货质量有保证,所以人们都愿意到他们店里来进货。张顺卿和老伴儿尽心尽力地,就像哺育自己的孩子一样经营着商店,每一个工作流程都事必躬亲,所以进货、售货都费力劳神。
  家和万事兴。庆幸的是他拥有着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因为有了妻子,他们的家才永远那么温馨,就算是在动荡的年代最艰苦的岁月里,家也是张顺卿和孩子们最向往的温暖港湾。他这一辈子最幸运的事情就是遇到了她。妻子名叫岳秀英,出身于旧社会的她,身世很是凄惨,四岁便痛失母亲,失去母爱呵护的她小小年纪就尝到了人世的艰辛。
  1941年,他们七八个月大的女儿患肝炎,由于没钱看病,最终不幸夭折,妻子几乎肝肠寸断,可是生活的重担不允许她一味地沉浸在丧女的悲痛之中。1944年,他们的大儿子出生。家里又多了一份重担,妻子既又要哺育孩子,又要洗衣做饭、照顾老人,非常辛苦。年纪轻轻的她就已经担负起了家里最重的责任。
  后来,张顺卿常年在外工作,妻子继续用她稚嫩的肩膀撑起整个家。她不想让丈夫在工作上分心,希望他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因此家里的事情,无论大小,能独自扛下来她就绝不吭声,一直照顾着他生病的双亲,养育儿女们,料理家务事儿。
  提到几个孩子,他们都是张顺卿的骄傲,个个都很孝顺,工作都很努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无怨无悔地勤劳付出。儿子、女儿、孙子、孙女孝顺体贴,小重孙们活泼可爱。他们是家庭血脉的延续,看到他们健康快乐的生活,张顺卿感到很幸福、满足。
  编者: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拓宽史志内容,用根亲文化凝聚中华民族的向心力,用孝文化记述追慕先贤功德,反映一个时代孝文化的历史足迹,传承祖辈先贤的良好家风,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时代报告杂志社、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联合编撰《百姓史志》大型系列丛书。
  《百姓史志》主要记载两方面人物:为有成就的已故老人树碑立传,便于子孙后代了解、追念先辈;为60岁以上有成就的老人立传,以彰显其一生功德、业绩。
  本期,本刊继续精选《百姓史志》人物小传刊发,以激励、鞭策、启迪后人。同时,本刊向全社会发出号召,欢迎社会各界提供可入选《百姓史志》的人物线索。
其他文献
追求幸福是人类的天性。但获得幸福的路途并非一帆风顺,伴随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对此更有体会:读书时“文革”了,青春时下乡了,生育时计划了,养家时下岗了。  14年半的知青生活  这是一个奇女子。人们都千方百计避开磨难,她却迎头而上。1982年10月,一位女知青斗胆上书,请求把下乡知青的农龄改为工龄,此信惊动了当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胡耀邦对这封信作了重要批示。1988年6月,中央365号文
身为政治人物,你需要实际  如果你能选择一项奢侈品带到荒岛,你要带什么?新上任的英国首相特蕾莎.梅不加思索地表示:订阅终身《Vogue》杂志。  豹纹鞋、红色鱼嘴高跟鞋、大红色马靴,特蕾莎.梅的穿着打扮在深黑、蓝、灰色西装充斥的国会里,反映着她性格的特立独行,就如同她一路参政的过程。  担任内政大臣六年(2010年-2016年)的她,是英国50年来在此职位时间最长的政治人物。2002年她公开指出,
中医日渐式微,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高先生每周开诊仅半日,总部容不下,只能屈就于偏僻的浦东分院,境况如龙困浅滩。  刚陷商海时我四处奔忙,常依赖安眠药小睡半宿才得以应付日常事务。自感身虚体弱,每到夏季手脚发热,炽气淤脑。西医无策一推了之,亚健康,多休息。西医治百病,却不屑一顾大病降临前的亚健康,就像消防局对冒烟并不过问,要等到大火冲天才会出动救火。于是转求中医,上海滩有名的中医门诊逐家拜求,医师的口径
自从1910 年12 岁的周恩来离开故乡江苏淮安,从此便再没有回去过。周恩来的秘书王伏林曾回忆说:“总理离家后,虽然没有回过一次,但他经常思念淮安,思念家乡。那年,总理从广州飞北京,快到淮安上空时,特意走到驾驶舱中,从飞机上看淮安。”  那是1959 年元月,当时驾驶员降低了飞行高度,在淮安上空盘旋了三圈。周总理的卫士长成元功当时也在机上,他将总理扶回座位,总理一言未发,陷入沉思。后来,周总理对身
李春芳,1935年生,河南省巩义市(原巩县)西村镇堤东村人。父亲李天德,农民,1914 年生,卒于2000年,享年86岁;母亲王凤枝,生于1909年,是当今西村地区最为年长的老寿星。老伴王肖,1932年生,农民,被李春芳誉为“坎坷相辅、患难与共、兴家立业、爱心助人的贤内助”。  李春芳出身贫困之家,7岁入学读书,节假日就跟着大人纺线卖钱;10岁赶毛驴驮煤挣“脚力”;灾荒年帮父母磨面、蒸馍,和姐姐一
我校是济南市外来务工子弟定点学校,学生大多来自外来务工家庭,存在着学习基础差、底子薄、自卑感强、心理障碍多等现象,作为老师应该给孩子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使他们时刻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