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政治局委员、原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在广东省教育工作会议上庄严提出“举全省之力,打造我国南方教育高地”的战略抉择,这对促进我国南方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及动员指导意义。以广东高等教育为切入点,结合广东高等教育实际现状的分析,对南方教育高地建设的策略作一初步探讨。
南方教育高地 建设策略广东高等教育
在当今以科技、技术、信息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基石,是提高人民素质、促进人们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进程下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举措。
本文以广东高等教育为切入点,结合南方教育实际现状的分析,对南方教育高地建设的策略作一初步探讨。
一、广东高等教育现状分析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广东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程的快速进步以及社会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目前广东高等教育仍存在一些令人堪忧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人才培养方式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教育的基本功能有两个:一是提升全民素质;二是为国家培养各种类型和各种层次的人才。当前,我国一般性人才已基本满足需要,而在3000多万专业技术人才中,能跻身国际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却极度缺乏。同样,这一矛盾在广东高等教育中也较为突出。因此,广东高等教育在实现教育高地建设中,必须从人才培养模式着手,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进行大胆探索和改革,培养出符号国家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2.教育管理体制不适应新时期南方教育发展格局
目前,在广东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同样存在一系列不完善的地方,不适应新时期南方教育的发展格局。一是在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存在条块分割,专业过窄,规模过小的弊端,低水平重复设置高等院校和专业,产学研脱节,包得过多,统得过死,从而使教育资源难以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影响了整体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二是在办学体制上,仅仅依靠政府的投入来开办学校,以国有化的办学体制为主,从而长期处于被动位置,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得不到提升,教育规模狭小。三是在教育开放合作格局上,不重视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的智力引进、办学合作和学术交流等活动的开展,固步自封,严重制约着高校教育理念的突破,教育视野狭窄、落后。
3.教育内涵式发展难以实施实质性举措
从目前广东高等教育现状来看,尽管许多高校将教育内涵式发展作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和战略目标,却在实践中难以实施实质性举措,教育内涵发展未取得整体性、突出性实效。这主要是因为在教育内涵式发展进程中,教育的社会属性及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决定了学校内涵发展影响因素的广泛性。
二、南方教育高地建设的策略
结合教育高地的理论实质以及广东高等教育现状,南方教育高地建设应在人才培养方式、教育管理体制以及教学内涵式发展等方面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整体部署,凝聚各方力量,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南方教育高地建设的战略目标,促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体策略如下:
1.全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南方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还不能完全适应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快速发展新形势的问题,在教育高地建设中,南方教育应全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首先,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其次,打破传统课程结构框架,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培养生产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
最后,立足学校优势基础学科,全面实施励耘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建立拔尖学生重点培养的体制机制,实现从单一趋同性向突出培养特色和优势的多样性和综合性的转变,争取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
2.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增强南方教育的生机与活力
一是在教育资源配置上,针对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现有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以及重复、分散建设的问题,应在科学调整教育布局结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的基础上,结合教育本身的规律,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探索、并建立教育经济学,形成“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基本资源配置模式。从而打破条块分割、重复办学的局面,实现优势互补,教育资源的合理重组、配置和充分利用,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是在办学体制上,应解放观念,转变思想,可在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主体多元、产权多元、模式多元的办学新体制。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学校办学,使民办学校的办学活力得到激发,促进民办教育发展。从而拓展南方教育的发展空间,为增加优质高校打下基础。
三是在教育开放合作格局上,应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台教育合作层次和水平,共同建设粤港澳台合作办学试验区,实现粤台教育交流合作机制的创新,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在资源引进、教师培训、学校交流等领域开展合作,推动区域教育共同发展。
3.推进教育内涵发展,提高南方教育质量
首先,在教育政策的影响上,南方教育应避免对教育政策的过度依赖,构建符合南方教育内涵发展的自组织机制,加强自主能力,实现教育内涵发展中的资源、规模、质量、效益四者之间关系的平衡。
其次,在社会关系的影响上,南方教育应站在世界学科发展的前沿,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部门以及企业组织建立良性的社会关系,加强实质性合作,发挥好沟通联络作用,积极促进形成实践育人合作机制,努力提高自身实力水平,利用教育的关系社会资本来促进教育的发展。
最后,在教育内部能量上,可采取拓宽师资来源,加强师资队伍培训等措施提高师资水平。同时,成立高校教师教育联盟,促进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教师教育组团发展,为教育事业特别是基础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带来新机遇,进而提高南方教育质量。
三、总结
加强南方教育高地建设,是科学发展观下促进南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在南方教育高地建设进程中,应结合广东高等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南方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管理体制以及教育内涵发展等方面整体部署,凝聚力量,实现南方教育高地建设的战略目标,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向东.“南方教育高地”视域下的广东高等教育调整布局[J].高教探索,2012,(3).
[2]卢晓中.区域教育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对南方教育高地的若干认识[J].高教探索,2012,(4).
[3]马德益.论李岚清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观[J].复旦教育论坛,2004,(2).
[4]蔡俊兰.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动性:广东与浙江的比较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南方教育高地 建设策略广东高等教育
在当今以科技、技术、信息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基石,是提高人民素质、促进人们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进程下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举措。
本文以广东高等教育为切入点,结合南方教育实际现状的分析,对南方教育高地建设的策略作一初步探讨。
一、广东高等教育现状分析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广东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程的快速进步以及社会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目前广东高等教育仍存在一些令人堪忧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人才培养方式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教育的基本功能有两个:一是提升全民素质;二是为国家培养各种类型和各种层次的人才。当前,我国一般性人才已基本满足需要,而在3000多万专业技术人才中,能跻身国际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却极度缺乏。同样,这一矛盾在广东高等教育中也较为突出。因此,广东高等教育在实现教育高地建设中,必须从人才培养模式着手,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进行大胆探索和改革,培养出符号国家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2.教育管理体制不适应新时期南方教育发展格局
目前,在广东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同样存在一系列不完善的地方,不适应新时期南方教育的发展格局。一是在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存在条块分割,专业过窄,规模过小的弊端,低水平重复设置高等院校和专业,产学研脱节,包得过多,统得过死,从而使教育资源难以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影响了整体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二是在办学体制上,仅仅依靠政府的投入来开办学校,以国有化的办学体制为主,从而长期处于被动位置,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得不到提升,教育规模狭小。三是在教育开放合作格局上,不重视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的智力引进、办学合作和学术交流等活动的开展,固步自封,严重制约着高校教育理念的突破,教育视野狭窄、落后。
3.教育内涵式发展难以实施实质性举措
从目前广东高等教育现状来看,尽管许多高校将教育内涵式发展作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和战略目标,却在实践中难以实施实质性举措,教育内涵发展未取得整体性、突出性实效。这主要是因为在教育内涵式发展进程中,教育的社会属性及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决定了学校内涵发展影响因素的广泛性。
二、南方教育高地建设的策略
结合教育高地的理论实质以及广东高等教育现状,南方教育高地建设应在人才培养方式、教育管理体制以及教学内涵式发展等方面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整体部署,凝聚各方力量,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南方教育高地建设的战略目标,促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体策略如下:
1.全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南方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还不能完全适应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快速发展新形势的问题,在教育高地建设中,南方教育应全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首先,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其次,打破传统课程结构框架,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培养生产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
最后,立足学校优势基础学科,全面实施励耘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建立拔尖学生重点培养的体制机制,实现从单一趋同性向突出培养特色和优势的多样性和综合性的转变,争取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
2.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增强南方教育的生机与活力
一是在教育资源配置上,针对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现有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以及重复、分散建设的问题,应在科学调整教育布局结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的基础上,结合教育本身的规律,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探索、并建立教育经济学,形成“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基本资源配置模式。从而打破条块分割、重复办学的局面,实现优势互补,教育资源的合理重组、配置和充分利用,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是在办学体制上,应解放观念,转变思想,可在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主体多元、产权多元、模式多元的办学新体制。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学校办学,使民办学校的办学活力得到激发,促进民办教育发展。从而拓展南方教育的发展空间,为增加优质高校打下基础。
三是在教育开放合作格局上,应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台教育合作层次和水平,共同建设粤港澳台合作办学试验区,实现粤台教育交流合作机制的创新,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在资源引进、教师培训、学校交流等领域开展合作,推动区域教育共同发展。
3.推进教育内涵发展,提高南方教育质量
首先,在教育政策的影响上,南方教育应避免对教育政策的过度依赖,构建符合南方教育内涵发展的自组织机制,加强自主能力,实现教育内涵发展中的资源、规模、质量、效益四者之间关系的平衡。
其次,在社会关系的影响上,南方教育应站在世界学科发展的前沿,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部门以及企业组织建立良性的社会关系,加强实质性合作,发挥好沟通联络作用,积极促进形成实践育人合作机制,努力提高自身实力水平,利用教育的关系社会资本来促进教育的发展。
最后,在教育内部能量上,可采取拓宽师资来源,加强师资队伍培训等措施提高师资水平。同时,成立高校教师教育联盟,促进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教师教育组团发展,为教育事业特别是基础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带来新机遇,进而提高南方教育质量。
三、总结
加强南方教育高地建设,是科学发展观下促进南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在南方教育高地建设进程中,应结合广东高等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南方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管理体制以及教育内涵发展等方面整体部署,凝聚力量,实现南方教育高地建设的战略目标,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向东.“南方教育高地”视域下的广东高等教育调整布局[J].高教探索,2012,(3).
[2]卢晓中.区域教育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对南方教育高地的若干认识[J].高教探索,2012,(4).
[3]马德益.论李岚清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观[J].复旦教育论坛,2004,(2).
[4]蔡俊兰.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动性:广东与浙江的比较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