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城苏州是老苏州,高新区是新苏州,工业园区是洋苏州。”在雅致的园林城市苏州,这个形象的说法非常流行。
奚正刚也非常认同这一说法,他清晰地记得,10年前,苏州城东的金鸡湖周围还是一大片水泽农田;如今,这里已经被连成片的高楼大厦和现代化的厂房所取代。
身为苏州工业园区建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的奚正刚,恰好亲身经历了“洋苏州”这10年的组建及建设历程;他的公司,更是建造了大半个“洋苏州”。
——徜徉在工业园区的住宅区,可能随便哪个吸引你目光的住宅楼,就是出于建屋之手。随便一个当地人,随口都能给你说上一串建屋开发的住宅小区:新城花园、新加花园、万杨香樟、加城国际、加城花园……,听名字都透着洋气和舒适。
建屋的“大手笔”,还不止这些。他们的商业地产同样引人注目,“洋苏州”最早的甲级写字楼——加城大厦就是其一;湖滨新天地、金鸡湖商业广场,则被打造得像是北京的“东方新天地”,骨子里都流淌着丰富的时尚元素。
谦逊而低调的奚正刚,更乐意将之理解为:园区日新月异的发展给了建屋实现跨越发展的机遇。但是,听一听建屋的口号,你会更容易作出判断:“缔造城市光荣,引领未来生活”。
看,一语道破天机了吧,建屋实际上更想做“苏州房地产发展的推动者”与“苏州金鸡湖商圈的缔造者”!
——只不过,在中国,企业家表现得谦虚而低调,更容易赢得公众的好感。
什么是“建屋奇迹”?
奚正刚最初接手建屋的时候,这个公司的资产规模不过3亿元,——充其量只能算个国企中的“小字辈”。
谁也不会想到,3年后,公司的资产规模就达到令人咂舌的124亿元。
如果你不愿意通过枯燥的数字了解这一奇迹的话,那么你不妨到“洋苏州”转一圈。
在金鸡湖东,你可以看到纯英伦风情的伊顿小镇,以及美式风格的玫瑰庄园,还有23万平方米的欧洲城,以及为青年人量身定做的10多万平方米的自由都市;在金鸡湖商业广场这个大型商圈里走走,你会真切地体会到苏州CBD的高水准。
当然,你还可以去感受一下豪华的建屋国际酒店。如果那种整洁、宽敞、美观而舒适的感觉让你倾心的话,你还可以听听奚正刚的计划:未来两三年内,将建成六七个酒店项目;其中,在“中央酒店区”将建成3家高档酒店和2个酒店式公寓,而在这3家高档酒店中,由美国LOHAN公司建筑设计的建屋凯悦酒店,将是苏州数一数二的五星级酒店。
那个气势恢弘的“洋苏州”地标式建筑——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是2003年建屋集团最重要的项目,它的“身价”是22亿元,总体设计建筑面积为25.5万平方米。
在现代化的制造业基地,建屋还建设了80余万平方米的各类厂房。这无疑是棵“梧桐树”,引得飞利浦、松下、AMD、施耐德等60多家外资“金凤凰”纷纷驻足安家。
如果你遇到一位白领,他或许会是“星海体育休闲中心”的会员,或是“星海游泳馆”的常客,——毫无意外,那也是建屋的产业。
……
涉足这么多领域,奚正刚的想法其实挺简单。“建屋的核心产业就是地产,包括工业地产、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这是核心,其他的产业都是围绕这个核心产生的延伸。”
做这样的延伸,仅仅是为了使客户可以在建屋得到全方位的服务。“你可以在这里买新房,也可以卖旧房;可以买车,围绕买车的所有服务我都帮你做;节假日,你可以利用我的旅游产业,周末可以用我的俱乐部的游艇;我有这么多酒店,高端的低端的都有,你来了客人住宿不成问题;你要创业,我有写字楼,还有标准厂房;你出行,我有车队,有公交公司;当然,我们还有健身俱乐部。”
正是这样一种思路,成就了“洋苏州”的“建屋奇迹”。
而且,奇迹还在延续!
但奚正刚还是不愿意把功劳完全归于自己,他对《中国新时代》记者说,“这里有政府的一些支持;当然,去掉这些因素,至少我们的品牌树立得不错。”
“每个角色我都喜欢”
走进奚正刚宽敞的办公室,你会立刻被造型各异的帆船模型和飞机模型所吸引。
尽管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但随和的奚正刚还是会耐心地为客人讲讲那些模型的趣味所在。
“那个帆船据说有100多年历史了。”他指着一个竹制的帆船说,至少看起来,那条小船确实很有年头了。“那架直升飞机,可以装上电池,能飞起来。”
这些模型,实际上更能让客人了解办公室的主人,——奚正刚曾经当过10年的船舶工程师。“我是学工科的,学造船的,年纪大了,从亲身体验到了只能看的地步,现在就是看看书啊、欣赏欣赏船模啊。没有特别的爱好,我对所有的机械,包括各种新兴手机都感兴趣。”
那之后,他当过负责科技园招商引资的老总,再到园区规划建设局的副局长、建屋集团的董事长兼总裁。
在被问及“你最喜欢扮演哪个角色”时,奚正刚陷入了回忆之中,“每一个特定的情况下,每一个角色我都挺喜欢的。比如,我做工程师的时候在北京,学习了很多,在机关里也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这是这个阶段的收获;来到工业园区后,换了个环境,到现在企业越做越大,做到董事长、总裁,担子更大了,以前只要做好自己的事,不用操心,有周末。现在手下有那么多人跟你一起,更具有挑战性,更累。我们整个公司基本上都没有周末,我从过来就没有完整地休过2天的周末。”
出于要把每个角色都做好的考虑,奚正刚还特别喜欢学习。他曾经专门到中欧工商管理学院读过EMBA,受他的影响,建屋的管理层先后有6个到中欧工商管理学院读EMBA,另有3个去交大学习,还有3个去同济深造。
不过,谈及那段经历,他又表现得非常谦虚,“通过这些学习,多多少少掌握了一些现代企业管理的经验吧。”
谦虚的奚正刚,创造了建屋独特而有效的企业文化。从组建至今,除了第一年因为夫妻分居而流失了1名员工外,建屋再没流失过一个人;与民营企业及外资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似乎并不十分诱人,但是奚正刚却改写了这一规则。
非但如此,建屋还吸引了一批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摩纳哥的“海外员工”。
尽管非常赞赏那些对社会有强烈责任感的企业家,但奚正刚更乐意把自己定位于“职业经理人”。毕竟,为国家打理一家百亿元规模的国有企业并非易事,奚正刚坦言,“这对我来说既是挑战、光荣,同时也是痛苦。最得意的是我的上级对我很信任,在过去的10年里,放手让我搞发展,发展到今天的程度,这当然也是我的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回顾自己过去10年的感受,他最终用的是“战战兢兢,如履博冰”这8个字来形容。
奚正刚也非常认同这一说法,他清晰地记得,10年前,苏州城东的金鸡湖周围还是一大片水泽农田;如今,这里已经被连成片的高楼大厦和现代化的厂房所取代。
身为苏州工业园区建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的奚正刚,恰好亲身经历了“洋苏州”这10年的组建及建设历程;他的公司,更是建造了大半个“洋苏州”。
——徜徉在工业园区的住宅区,可能随便哪个吸引你目光的住宅楼,就是出于建屋之手。随便一个当地人,随口都能给你说上一串建屋开发的住宅小区:新城花园、新加花园、万杨香樟、加城国际、加城花园……,听名字都透着洋气和舒适。
建屋的“大手笔”,还不止这些。他们的商业地产同样引人注目,“洋苏州”最早的甲级写字楼——加城大厦就是其一;湖滨新天地、金鸡湖商业广场,则被打造得像是北京的“东方新天地”,骨子里都流淌着丰富的时尚元素。
谦逊而低调的奚正刚,更乐意将之理解为:园区日新月异的发展给了建屋实现跨越发展的机遇。但是,听一听建屋的口号,你会更容易作出判断:“缔造城市光荣,引领未来生活”。
看,一语道破天机了吧,建屋实际上更想做“苏州房地产发展的推动者”与“苏州金鸡湖商圈的缔造者”!
——只不过,在中国,企业家表现得谦虚而低调,更容易赢得公众的好感。
什么是“建屋奇迹”?
奚正刚最初接手建屋的时候,这个公司的资产规模不过3亿元,——充其量只能算个国企中的“小字辈”。
谁也不会想到,3年后,公司的资产规模就达到令人咂舌的124亿元。
如果你不愿意通过枯燥的数字了解这一奇迹的话,那么你不妨到“洋苏州”转一圈。
在金鸡湖东,你可以看到纯英伦风情的伊顿小镇,以及美式风格的玫瑰庄园,还有23万平方米的欧洲城,以及为青年人量身定做的10多万平方米的自由都市;在金鸡湖商业广场这个大型商圈里走走,你会真切地体会到苏州CBD的高水准。
当然,你还可以去感受一下豪华的建屋国际酒店。如果那种整洁、宽敞、美观而舒适的感觉让你倾心的话,你还可以听听奚正刚的计划:未来两三年内,将建成六七个酒店项目;其中,在“中央酒店区”将建成3家高档酒店和2个酒店式公寓,而在这3家高档酒店中,由美国LOHAN公司建筑设计的建屋凯悦酒店,将是苏州数一数二的五星级酒店。
那个气势恢弘的“洋苏州”地标式建筑——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是2003年建屋集团最重要的项目,它的“身价”是22亿元,总体设计建筑面积为25.5万平方米。
在现代化的制造业基地,建屋还建设了80余万平方米的各类厂房。这无疑是棵“梧桐树”,引得飞利浦、松下、AMD、施耐德等60多家外资“金凤凰”纷纷驻足安家。
如果你遇到一位白领,他或许会是“星海体育休闲中心”的会员,或是“星海游泳馆”的常客,——毫无意外,那也是建屋的产业。
……
涉足这么多领域,奚正刚的想法其实挺简单。“建屋的核心产业就是地产,包括工业地产、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这是核心,其他的产业都是围绕这个核心产生的延伸。”
做这样的延伸,仅仅是为了使客户可以在建屋得到全方位的服务。“你可以在这里买新房,也可以卖旧房;可以买车,围绕买车的所有服务我都帮你做;节假日,你可以利用我的旅游产业,周末可以用我的俱乐部的游艇;我有这么多酒店,高端的低端的都有,你来了客人住宿不成问题;你要创业,我有写字楼,还有标准厂房;你出行,我有车队,有公交公司;当然,我们还有健身俱乐部。”
正是这样一种思路,成就了“洋苏州”的“建屋奇迹”。
而且,奇迹还在延续!
但奚正刚还是不愿意把功劳完全归于自己,他对《中国新时代》记者说,“这里有政府的一些支持;当然,去掉这些因素,至少我们的品牌树立得不错。”
“每个角色我都喜欢”
走进奚正刚宽敞的办公室,你会立刻被造型各异的帆船模型和飞机模型所吸引。
尽管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但随和的奚正刚还是会耐心地为客人讲讲那些模型的趣味所在。
“那个帆船据说有100多年历史了。”他指着一个竹制的帆船说,至少看起来,那条小船确实很有年头了。“那架直升飞机,可以装上电池,能飞起来。”
这些模型,实际上更能让客人了解办公室的主人,——奚正刚曾经当过10年的船舶工程师。“我是学工科的,学造船的,年纪大了,从亲身体验到了只能看的地步,现在就是看看书啊、欣赏欣赏船模啊。没有特别的爱好,我对所有的机械,包括各种新兴手机都感兴趣。”
那之后,他当过负责科技园招商引资的老总,再到园区规划建设局的副局长、建屋集团的董事长兼总裁。
在被问及“你最喜欢扮演哪个角色”时,奚正刚陷入了回忆之中,“每一个特定的情况下,每一个角色我都挺喜欢的。比如,我做工程师的时候在北京,学习了很多,在机关里也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这是这个阶段的收获;来到工业园区后,换了个环境,到现在企业越做越大,做到董事长、总裁,担子更大了,以前只要做好自己的事,不用操心,有周末。现在手下有那么多人跟你一起,更具有挑战性,更累。我们整个公司基本上都没有周末,我从过来就没有完整地休过2天的周末。”
出于要把每个角色都做好的考虑,奚正刚还特别喜欢学习。他曾经专门到中欧工商管理学院读过EMBA,受他的影响,建屋的管理层先后有6个到中欧工商管理学院读EMBA,另有3个去交大学习,还有3个去同济深造。
不过,谈及那段经历,他又表现得非常谦虚,“通过这些学习,多多少少掌握了一些现代企业管理的经验吧。”
谦虚的奚正刚,创造了建屋独特而有效的企业文化。从组建至今,除了第一年因为夫妻分居而流失了1名员工外,建屋再没流失过一个人;与民营企业及外资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似乎并不十分诱人,但是奚正刚却改写了这一规则。
非但如此,建屋还吸引了一批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摩纳哥的“海外员工”。
尽管非常赞赏那些对社会有强烈责任感的企业家,但奚正刚更乐意把自己定位于“职业经理人”。毕竟,为国家打理一家百亿元规模的国有企业并非易事,奚正刚坦言,“这对我来说既是挑战、光荣,同时也是痛苦。最得意的是我的上级对我很信任,在过去的10年里,放手让我搞发展,发展到今天的程度,这当然也是我的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回顾自己过去10年的感受,他最终用的是“战战兢兢,如履博冰”这8个字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