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潘天寿(1897-1971),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浙江宁海人。曾得陈子渊、李叔同等人指导,勤学苦练,将画、诗、书法、金石熔于一炉,书画都达到了炉火纯青之境地。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山人,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等。潘天寿与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一起,被国内美术史学界誉为“20世纪传统中国画四大家”。
自学成才,结缘吴昌硕
潘天寿生在农村,幼时的经历与齐白石有相似之处,但学养却近似于黄宾虹。求学时,曾得识李叔同——虽然中年出家,却是一位旷世奇才;在人生品格、治学态度诸方面受其影响极深。在绘画上,潘天寿走的却是自学之路。他说:“中国画是可以自学的,我一生就是自学的。但须注意多读书、多鉴赏,否则,就不懂艺术的雅俗高低,难以深入。”所以,他博采古今,用自己的天赋和阅历统驭画笔,开拓了一条蹊径。在传统方面,潘天寿下过很深的功夫。对于马远、夏圭的雄健,戴进的强劲,沈周的老辣,八大山人的奇崛,吴昌硕的朴茂,他都有很深的研究。他边取边舍,不断铸造自己的风格,不断完善自己的绘画理念。李叔同赠他的谒语:“学无古人,法无一可,竟似古人,何处看我?”与他的个性可以说是完全相契。
1923年,27岁的潘天寿由诸闻韵介绍到上海美专任教,并认识了年已80的吴昌硕。谈论之间,吴昌硕非常欣赏这位朴实而又有才华的年轻人。看过潘天寿的作品后,吴昌硕大为吃惊,叹其笔法老辣、构图大胆,并特书篆联“天惊地怪见落笔,巷语街谈总入诗”赠送与他。
吴昌硕不仅看到潘天寿绘画创作出奇制胜的特点,同时也看到了他因缺乏正规的训练,在创作中存在着“行不由径的”毛病。于是便告诫他:“只求荆棘丛中行太速,一跌须防坠深谷。”吴昌硕的指教,使潘天硕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不由径”,并加强了对传统的钻研,但并未改变他做出的基本选择。后来,他在题卷中写到:“予不懂画,故敢乱画,说是画好,说不是画亦好,不妄自批评,被讥蜀大。”这般牛劲,可见一斑。
与吴昌硕结缘,使得潘天寿更加清晰了自己的道路。他不仅水平大增,在个人风格上也得以强化与改变。1944年,潘天寿赴四川磐溪,接任国立艺专校长。约在上世纪40年代末,潘天寿的艺术逐渐走向成熟,在50年代后期进入了高峰期。1950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民族美术研究室”主任。1958年,潘天寿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1959年,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1971年逝世于杭州。
艺术风格中的气势与骨力
潘天寿的绘画成就很高,其绘画风格和构图艺术之所以值得高度肯定,主要在于他绘画艺术的独特性和独创性。他善于捕捉那些强大的、奇特的东西,如气势峥嵘崎岖的危岩怪石、劲松、威猛的秃鹫、露气的荷花、深山幽谷的龙湫一角等;就是极平常的山花野草,蛛网青蛙,在他笔下也是显得是那样的粗豪、雄强,那样的有气势、有骨力。
潘天寿的艺术风格可以用“强其骨”“一味霸悍”“不雕”来概括。其中,“强其骨”就是突出力的美,而体现骨力的根本手段就是线。所以,他笔下的线力求方折、挺拔、生辣和雄劲。这些特点也体现在他对构图措意的处置上。他多取近景,多选择出奇制胜的视角,多强调物象配置的对比差,而极少画重峦叠嶂或平远杳杳的景色,也是潘天寿绘画的显著特色。
一般而言,出色的艺术家都是将独特的气质个性发挥到极致,才成就了自己。而潘天寿在古典规范之内把“险绝”“霸悍”诸类特色,推到极端,也正是极端发挥了他主观个性的结果。他的作品大气磅礴、至奇至险,这与他的理性思索是分不开的。
教学主张与见解
潘天寿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中国画大师,也是一位杰出的美术教育家。潘天寿认为,中国画创造来自意象,与“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一脉相承。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画最基本的创作原则。同时,借助于书法的书写性与表意性及提款印章的运用,使得中国画在形式上有了很强的装饰性。
潘天寿认为,中国的绘画有它独特的传统和风格。学习中国的艺术,应以中国的方法为基础。中国画的基础训练,对入学新生,首先要讲的两点是:一要集中精力埋头学画,有为艺术奉献一生的精神;二要博彩众长,不能存在偏见、不要自我满足,要不断地创造。要牢记:艺术的重复等于零!他的这些主张与清代大家石涛不谋而合。在学习方法上,他明确提出:一要重点练习基础;二要研习诗文、书法和金石并加以运用;三要学习中国绘画史及绘画原理;四要自身的不断修养。在注意以上几点的同时还要持之以恒、不急功近利。注意观察身边的生活,吸收古人的技法,把身边的题材加以表达,提炼其精华。
(作者系山东省阳谷县第二中学教师)
自学成才,结缘吴昌硕
潘天寿生在农村,幼时的经历与齐白石有相似之处,但学养却近似于黄宾虹。求学时,曾得识李叔同——虽然中年出家,却是一位旷世奇才;在人生品格、治学态度诸方面受其影响极深。在绘画上,潘天寿走的却是自学之路。他说:“中国画是可以自学的,我一生就是自学的。但须注意多读书、多鉴赏,否则,就不懂艺术的雅俗高低,难以深入。”所以,他博采古今,用自己的天赋和阅历统驭画笔,开拓了一条蹊径。在传统方面,潘天寿下过很深的功夫。对于马远、夏圭的雄健,戴进的强劲,沈周的老辣,八大山人的奇崛,吴昌硕的朴茂,他都有很深的研究。他边取边舍,不断铸造自己的风格,不断完善自己的绘画理念。李叔同赠他的谒语:“学无古人,法无一可,竟似古人,何处看我?”与他的个性可以说是完全相契。
1923年,27岁的潘天寿由诸闻韵介绍到上海美专任教,并认识了年已80的吴昌硕。谈论之间,吴昌硕非常欣赏这位朴实而又有才华的年轻人。看过潘天寿的作品后,吴昌硕大为吃惊,叹其笔法老辣、构图大胆,并特书篆联“天惊地怪见落笔,巷语街谈总入诗”赠送与他。
吴昌硕不仅看到潘天寿绘画创作出奇制胜的特点,同时也看到了他因缺乏正规的训练,在创作中存在着“行不由径的”毛病。于是便告诫他:“只求荆棘丛中行太速,一跌须防坠深谷。”吴昌硕的指教,使潘天硕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不由径”,并加强了对传统的钻研,但并未改变他做出的基本选择。后来,他在题卷中写到:“予不懂画,故敢乱画,说是画好,说不是画亦好,不妄自批评,被讥蜀大。”这般牛劲,可见一斑。
与吴昌硕结缘,使得潘天寿更加清晰了自己的道路。他不仅水平大增,在个人风格上也得以强化与改变。1944年,潘天寿赴四川磐溪,接任国立艺专校长。约在上世纪40年代末,潘天寿的艺术逐渐走向成熟,在50年代后期进入了高峰期。1950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民族美术研究室”主任。1958年,潘天寿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1959年,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1971年逝世于杭州。
艺术风格中的气势与骨力
潘天寿的绘画成就很高,其绘画风格和构图艺术之所以值得高度肯定,主要在于他绘画艺术的独特性和独创性。他善于捕捉那些强大的、奇特的东西,如气势峥嵘崎岖的危岩怪石、劲松、威猛的秃鹫、露气的荷花、深山幽谷的龙湫一角等;就是极平常的山花野草,蛛网青蛙,在他笔下也是显得是那样的粗豪、雄强,那样的有气势、有骨力。
潘天寿的艺术风格可以用“强其骨”“一味霸悍”“不雕”来概括。其中,“强其骨”就是突出力的美,而体现骨力的根本手段就是线。所以,他笔下的线力求方折、挺拔、生辣和雄劲。这些特点也体现在他对构图措意的处置上。他多取近景,多选择出奇制胜的视角,多强调物象配置的对比差,而极少画重峦叠嶂或平远杳杳的景色,也是潘天寿绘画的显著特色。
一般而言,出色的艺术家都是将独特的气质个性发挥到极致,才成就了自己。而潘天寿在古典规范之内把“险绝”“霸悍”诸类特色,推到极端,也正是极端发挥了他主观个性的结果。他的作品大气磅礴、至奇至险,这与他的理性思索是分不开的。
教学主张与见解
潘天寿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中国画大师,也是一位杰出的美术教育家。潘天寿认为,中国画创造来自意象,与“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一脉相承。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画最基本的创作原则。同时,借助于书法的书写性与表意性及提款印章的运用,使得中国画在形式上有了很强的装饰性。
潘天寿认为,中国的绘画有它独特的传统和风格。学习中国的艺术,应以中国的方法为基础。中国画的基础训练,对入学新生,首先要讲的两点是:一要集中精力埋头学画,有为艺术奉献一生的精神;二要博彩众长,不能存在偏见、不要自我满足,要不断地创造。要牢记:艺术的重复等于零!他的这些主张与清代大家石涛不谋而合。在学习方法上,他明确提出:一要重点练习基础;二要研习诗文、书法和金石并加以运用;三要学习中国绘画史及绘画原理;四要自身的不断修养。在注意以上几点的同时还要持之以恒、不急功近利。注意观察身边的生活,吸收古人的技法,把身边的题材加以表达,提炼其精华。
(作者系山东省阳谷县第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