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學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科学方法,这些科学研究方法也很好的融到了初中物理教材的编写中,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由简到难、循序渐进渗透、由隐性向显性的逐渐过渡、从单一到综合应用的渗透。
关键词:研究方法;初中物理;教学
中国分类号:G633.7
一、科学研究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意义
在新课程物理课标中明确指出:“要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为他们的素质发展“奠定必要的科学方法、科学能力和科学品质基础。”在教育中我们一直追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境界。同时,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是极为重要的品质。为了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切实得到提升,科学研究方法的授予和渗透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物理不仅仅是获得物理知识,同时也是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物理学习讲究“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学生在掌握了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
对教学而言,物理中有许多微观的或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现象、概念和规律,仅凭教师的讲解、描述和学生的想象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若教师在指导学生研究这些抽象物理现象、概念或规律时注意引导他们,有意识地尝试运用相应的科学方法去认识和理解,不仅会大大提高学生对这些物理现象、概念或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能力,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习惯,提高科学素质会大有裨益,从而达到促进学生知识学习、培养能力和提高科学素质的目的。
二、物理教材中的科学研究方法
根据物理教材中出现的科学研究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将其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叫具体的科学研究方法。比如观察法,实验法等。在物理教材中很多物理结论、定理的引出都基于实验探究和对物理现象的观察总结。第二层次叫逻辑方法。例如归纳法、类比法,运用逻辑方法进行思考,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第三个层次是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如理想化方法、等效法、模型法、假设法等。
三、科学研究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
科学研究方法作用在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然界的基本原理。同时,物理学的发展史表明,物理学家们之所以能在某一领域做出重大贡献,除当时的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外,与他们所运用的正确科学方法是分不开的。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在物理教学中融入科学方法科学方法的教育重在“潜移默化”和“渗透”。
1、科学研究方法由简到难、循序渐进渗透
在中学阶段,学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对“新鲜”的物理现象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由于学生还未接触过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的锻炼,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由简到难的科学研究方法的渗透,根据物理知识的特点和内容进行观察和实验方法的使用;对部分科学思维方法只能隐性渗透,如在认识电流、电压的概念、研究电源的作用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等概念或规律时,与水流水压模拟实验、抽水机的作用和水渠对水流的影响等物理现象进行类比,会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抽象的物理概念或规律产生其他方法无法替代的作用。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此时可以再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思维方法进行训练。
2、科学研究方法由隐性向显性的逐渐过渡
在物理教学中,科学研究方法的渗透不宜直接向学生展示,因为一方面,这些方法在概念上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对于学生而言,科学研究方法是帮助其深入理解知识的手段,生硬的将方法直接介绍给学生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的负担。另一方面,对于同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在教学中可能多次用到,这也给学生学习提供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以控制变量法为例,教材中多次用到,在讲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一般不作介绍和强调;在讲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时,可适度介绍这一方法;在讲决定电阻大小因素时,让学生初步应用这一方法选择合适电阻丝研究,得出结论后反观这一方法,使学生理解这一方法;在学欧姆定律时,可先启发学生认识到导体中的电流跟电压和电阻有关,再问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究竟有什么关系?如何研究呢?学生自觉运用这一方法设计研究方法和实验过程,进而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3、科学研究方法从单一到综合应用的渗透
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往往需要用到多种科学研究方法,这就要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渗透和运用多种科学方法有机结合解决问题的思想。以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为例,从牛顿第一定律的推导过程中就运用了多种科学方法,从总体上来讲是实验方法和科学推理的有机结合。具体分析,理想实验中每次让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后向另一高度不同的斜面上运动就是运用的控制变量法;而平面越光滑小球运动距离越大,速度减小越慢,当平面绝对光滑时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合理外推的方法;而平面绝色光滑则是理想化方法。在如,在学习串联电路的电阻时,在实验探究中,首先,让学生运用不同层次的多种科学方法探究问题。先是引导学生猜想,串联电阻比每个电阻都大,总电阻可能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然后根据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其中用到观察、数据记录与处理等具体的科学方法,归纳得出结论;最后用数学方法加以推导。几乎经历了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使学生深刻体会了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的重要性。
四、结束语
在物理教学中,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指导学生研究物理现象、概念和规律时,潜移默化地渗透科学研究方法更有深远的意义。而从学生成长和发展来看,如果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这些方法不仅受用于学习也将伴随他的生活,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从而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史大伟.使学生从物理课学到一些研究方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6)
[2]孙水生.引入物理学史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J].科技资讯.2007(29)
[3]蔺立强.小议物理教学与学生的思维训练[J].科学大众.2007(08)
[4]曹开铮.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技意识的基本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2)
[5]徐德营.浅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本方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2)
关键词:研究方法;初中物理;教学
中国分类号:G633.7
一、科学研究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意义
在新课程物理课标中明确指出:“要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为他们的素质发展“奠定必要的科学方法、科学能力和科学品质基础。”在教育中我们一直追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境界。同时,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是极为重要的品质。为了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切实得到提升,科学研究方法的授予和渗透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物理不仅仅是获得物理知识,同时也是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物理学习讲究“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学生在掌握了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
对教学而言,物理中有许多微观的或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现象、概念和规律,仅凭教师的讲解、描述和学生的想象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若教师在指导学生研究这些抽象物理现象、概念或规律时注意引导他们,有意识地尝试运用相应的科学方法去认识和理解,不仅会大大提高学生对这些物理现象、概念或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能力,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习惯,提高科学素质会大有裨益,从而达到促进学生知识学习、培养能力和提高科学素质的目的。
二、物理教材中的科学研究方法
根据物理教材中出现的科学研究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将其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叫具体的科学研究方法。比如观察法,实验法等。在物理教材中很多物理结论、定理的引出都基于实验探究和对物理现象的观察总结。第二层次叫逻辑方法。例如归纳法、类比法,运用逻辑方法进行思考,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第三个层次是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如理想化方法、等效法、模型法、假设法等。
三、科学研究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
科学研究方法作用在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然界的基本原理。同时,物理学的发展史表明,物理学家们之所以能在某一领域做出重大贡献,除当时的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外,与他们所运用的正确科学方法是分不开的。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在物理教学中融入科学方法科学方法的教育重在“潜移默化”和“渗透”。
1、科学研究方法由简到难、循序渐进渗透
在中学阶段,学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对“新鲜”的物理现象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由于学生还未接触过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的锻炼,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由简到难的科学研究方法的渗透,根据物理知识的特点和内容进行观察和实验方法的使用;对部分科学思维方法只能隐性渗透,如在认识电流、电压的概念、研究电源的作用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等概念或规律时,与水流水压模拟实验、抽水机的作用和水渠对水流的影响等物理现象进行类比,会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抽象的物理概念或规律产生其他方法无法替代的作用。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此时可以再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思维方法进行训练。
2、科学研究方法由隐性向显性的逐渐过渡
在物理教学中,科学研究方法的渗透不宜直接向学生展示,因为一方面,这些方法在概念上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对于学生而言,科学研究方法是帮助其深入理解知识的手段,生硬的将方法直接介绍给学生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的负担。另一方面,对于同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在教学中可能多次用到,这也给学生学习提供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以控制变量法为例,教材中多次用到,在讲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一般不作介绍和强调;在讲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时,可适度介绍这一方法;在讲决定电阻大小因素时,让学生初步应用这一方法选择合适电阻丝研究,得出结论后反观这一方法,使学生理解这一方法;在学欧姆定律时,可先启发学生认识到导体中的电流跟电压和电阻有关,再问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究竟有什么关系?如何研究呢?学生自觉运用这一方法设计研究方法和实验过程,进而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3、科学研究方法从单一到综合应用的渗透
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往往需要用到多种科学研究方法,这就要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渗透和运用多种科学方法有机结合解决问题的思想。以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为例,从牛顿第一定律的推导过程中就运用了多种科学方法,从总体上来讲是实验方法和科学推理的有机结合。具体分析,理想实验中每次让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后向另一高度不同的斜面上运动就是运用的控制变量法;而平面越光滑小球运动距离越大,速度减小越慢,当平面绝对光滑时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合理外推的方法;而平面绝色光滑则是理想化方法。在如,在学习串联电路的电阻时,在实验探究中,首先,让学生运用不同层次的多种科学方法探究问题。先是引导学生猜想,串联电阻比每个电阻都大,总电阻可能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然后根据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其中用到观察、数据记录与处理等具体的科学方法,归纳得出结论;最后用数学方法加以推导。几乎经历了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使学生深刻体会了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的重要性。
四、结束语
在物理教学中,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指导学生研究物理现象、概念和规律时,潜移默化地渗透科学研究方法更有深远的意义。而从学生成长和发展来看,如果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这些方法不仅受用于学习也将伴随他的生活,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从而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史大伟.使学生从物理课学到一些研究方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6)
[2]孙水生.引入物理学史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J].科技资讯.2007(29)
[3]蔺立强.小议物理教学与学生的思维训练[J].科学大众.2007(08)
[4]曹开铮.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技意识的基本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2)
[5]徐德营.浅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本方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