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材料题(这里指历史主观题)在高考历史试题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设问灵活、考查范围广、所占分值大。在历年高考中,历史材料题得分率相对偏低。考生成绩不够理想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没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是最主要的原因。下面我以典型试题为例,探寻材料题的有效解答方法,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例1】(2016年江苏省高考历史卷第22题节选)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先驱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学。中国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元曲”的课目,指元曲为“亡国之音”,认为不当讲授。陈独秀反对这一看法。他还公开承认,钱玄同廢除汉字的主张过于急切,是对传统语言文字用了“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
——摘编自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
——摘编自李新《中华民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原因。
分析解读:该题有两个问题。从题头、材料、材料出处可以判断史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新文化运动。在解答第一问时,可从材料一中抓住“并未全盘否定儒学”“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等关键信息,得出传统文化中存在积极有益成分,不能全盘否定。可从材料二中抓住关键词“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得出传统文化中存在封建落后因素,不能全盘肯定。在解答第二问时,可结合教材中有关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背景的叙述得出:抵制尊孔复古逆流的需要,受到启蒙思想(民主思想)影响。
解读方法:认真阅读史料,正确判断史料中所反映的史实,把史料和教材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抓住关键词进行梳理。
【例2】(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Ⅲ第40题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苦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
分析解读:解答该题的关键信息主要有“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明律规定”“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
解读方法:解读、分析史料,按段落、标点符号把史料分成若干部分,并进行梳理、解读。梳理时,要抓住关键词,对史料信息进行归纳、概括。
【例3】(2015年高考浙江文综卷第38题节选)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
材料二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材料三 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提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
(4)综上,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所贯穿的主题。
分析解读:通读三则材料后很容易得出答案:“外争国家主权”或“收回国家主权”。
解读方法:先归纳概括每一个材料的主题,最后进行总体归纳。
总之,同学们的答案要有条理性、层次性、逻辑性。不能用口头语,要用历史学科术语,切忌凌乱无序。语言表述要流畅,言简意赅,字迹要工整,答案内容要“精、少、细、全”。
【例1】(2016年江苏省高考历史卷第22题节选)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先驱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学。中国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元曲”的课目,指元曲为“亡国之音”,认为不当讲授。陈独秀反对这一看法。他还公开承认,钱玄同廢除汉字的主张过于急切,是对传统语言文字用了“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
——摘编自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
——摘编自李新《中华民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原因。
分析解读:该题有两个问题。从题头、材料、材料出处可以判断史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新文化运动。在解答第一问时,可从材料一中抓住“并未全盘否定儒学”“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等关键信息,得出传统文化中存在积极有益成分,不能全盘否定。可从材料二中抓住关键词“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得出传统文化中存在封建落后因素,不能全盘肯定。在解答第二问时,可结合教材中有关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背景的叙述得出:抵制尊孔复古逆流的需要,受到启蒙思想(民主思想)影响。
解读方法:认真阅读史料,正确判断史料中所反映的史实,把史料和教材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抓住关键词进行梳理。
【例2】(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Ⅲ第40题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苦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
分析解读:解答该题的关键信息主要有“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明律规定”“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
解读方法:解读、分析史料,按段落、标点符号把史料分成若干部分,并进行梳理、解读。梳理时,要抓住关键词,对史料信息进行归纳、概括。
【例3】(2015年高考浙江文综卷第38题节选)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
材料二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材料三 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提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
(4)综上,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所贯穿的主题。
分析解读:通读三则材料后很容易得出答案:“外争国家主权”或“收回国家主权”。
解读方法:先归纳概括每一个材料的主题,最后进行总体归纳。
总之,同学们的答案要有条理性、层次性、逻辑性。不能用口头语,要用历史学科术语,切忌凌乱无序。语言表述要流畅,言简意赅,字迹要工整,答案内容要“精、少、细、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