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题的提出
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素质教育实际上是以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为中心的国民教育,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个个思想感情、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各不相同的人。一个学校,一个班集体,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中生和优生的层面上出不了成绩,也不叫素质教育。所以我们更应该充分调动学困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揭示学习规律,教给学习方法,发展他们的能力。
我校是一所普通县小学。每个年级的数学学困生人数较多,有的班级甚至达到四分之一。这直接影响了每个班级的数学平均成绩。家长对其意见也很大,因为孩子的数学成绩往往是所有科目中最差的。老师们对学困生虽然也采取了一些辅导措施,但是效果欠佳,老师们对此也感到束手无策。所以对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的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紧迫感。
二、课题的界定
1、本课题涉及的“数学学困生"指智力正常,但由于种种原因,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成绩暂时落后的小学学生。
2、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内外因互相作用的结果。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困生成因也各有不同。只有找到本校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内因和外因才能对他们对症下药。
3、转化学困生的对策研究:探索出对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有效策略。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总结出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内因和外因,探索出对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有效策略。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总之,使他们达到课程标准的最低要求。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研究的对象:全校数学学困生。
2、研究方法:(1)资料和文献法。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作为研究的理论支撑。(2)调查法。以问卷、谈话、家访等多种形式向学困生、周围同学、学生家长调查影响学困生成绩的内因和外因。(3)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典型学困生进行跟踪研究,制定转化策略并根据转化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
五、课题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6年6月—2016年9月):完成文献资料的搜集,为课题研究做好理论准备;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16年10月—2017年3月):调查分析一至六年级数学学困生致差原因;对不同学困生实行相应的转化方法,并不断进行总结反思。
3、总结阶段(2017年4月—2017年6月)。整理研究材料,完成结题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1、形成的内因:
(1)数理逻辑智能较差。在调查中,90℅的学困生在回答為什么数学成绩不好时,都说是因为自己“笨”、“不聪明”。这实际上指的是他们的数理逻辑智能有待提高。包括计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等。通过观察我也发现学困生要么对问题感到无从下手,不能在问题和条件之间建立联系;要么好不容易列出了算式,计算又出现了错误。
(2)缺乏高效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高效的学习方法能“事半功倍”,而低效的学习方法却是“事倍功半”。学习实际上也是培养好习惯,好的习惯能使人受用一生。有些人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们有好的习惯。
上课时,学优生能做到全神贯注地听讲,积极地思考。而学困生上课好开小差,懒于回答问题;学优生是先理解后记忆,而学困生是死记硬背,记得又慢,忘得又快;学优生不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能自觉学习,而学困生的学习自觉性就很差。他们必须在家长、老师或班干部的监督下才能学一会儿。
2、形成的外因:
(1)老师方面。老师没有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道理我们每位老师都懂,但是有多少老师去真正的落实呢?每位学生能力不同,完成的作业量也应该不同,但我们老师却经常让全班同学做同样的作业,这样就导致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吃不了”的学生不仅品尝不到胜利的果实,还会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歧视。造成他们对学习无兴趣,自信心下降,成绩会越来越糟糕。
(2)家长方面。父母没有尽到管教责任。许多年轻的父母都在外地或本地工厂打工,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管教孩子,而把管教、照顾孩子的责任交给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却是疼爱有余、严厉不足。一些学习自觉性、自制力差的孩子就会由拖拉作业到不做作业,很快沦为学困生。
(3)社会方面。现在,有不少人在偷偷地开网吧,他们为了赚钱,置未成年人不准上网吧的规定于不顾。使许多学生整天沉迷于网吧,成绩就可想而知。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1、对学困生多加关心、爱护。人人都喜欢学优生,但只有像喜欢学优生那样喜欢学困生的老师才是一位好老师。我们一般老师虽然对学困生达不到喜欢的程度,但我们可以做到不歧视他们,对他们多加关心。学困生本来就因为成绩差而自卑,如果老师、同学都嫌弃他们,他们会更加没有自信心。对学困生我们要从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加以关心。让其他学生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愿意和他们交朋友。
2、提高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1)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学生如果喜欢你,他也会喜欢你所教的学科,这就是爱屋及乌的缘故。所以我们老师要把课上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平时多关心爱护他们,蹲下身来与他们交朋友。让学生愿意把他们的心里话告诉我们,做他们的知心大姐姐、知心大哥哥。(2)让学生尝到成功的甜头。虽然学困生鲜有让我们可以表扬的地方,但是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放大镜去放大他们的优点,学困生还是有不少值得表扬的地方。另外我们可以创造条件让学困生有机会感受成功。凡是学困生能回答的问题优先让他们来回答。为学困生布置与他们水平、能力相适应的作业,让他们跳一跳就能完成。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每次测验,对不及格的学生,暂缓打分。在评讲完试卷后让他们再重做一次,并以第二次为准。 3、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的习惯。要求:每天晚上要把第二天学的内容预习一下,并把不懂的内容记下来。第二天,告诉老师哪些内容理解了,哪些内容还不理解。
认真听课的习惯。要求:上课聚精会神地听讲,积极动脑,积极发言。开始时,可以要求低一些,不要求整节课都认真听讲。讲到他不懂的内容时,老师提醒他注意听讲。讲完后及时对他进行提问,检查听讲效果。课后及时和他交流意见。使他体会到认真听讲的好处。以后逐步提高要求。
复习的习惯。要求:在做作业之前,先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每天晚上要复习当天学习的内容。周末要复习本周所学的内容。为了提高复习效果,老师以提问、出题等形式对其进行跟踪检查。
认真做作业的习惯。要求:作业格式要规范,字迹工整,做每道题都要执行审题、做题、检查的程序。开始时,可以让他少做题。老师及时检查他执行的情况。让他叙述题目,讲讲思考过程,怎样检查的。
4、提高学困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一个人的成绩优差与他的逻辑思维能力的高低有很大关系,而学困生的邏辑思维能力普遍较差,所以提高学困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学困生转化工作非常重要。
多读书。读书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数学也需要阅读理解能力,如有的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连题意都读不懂,怎么做题呢?
“笨鸟先飞”。针对学困生的思维速度慢的特点,让他们提前预习新课。针对他们的困难之处,老师提前辅导。这样在课堂上,他们的思维就会跟上其他同学的思维节奏。
调动学困生思考的积极性。逻辑思维能力是习得的,必须靠学困生的许多次积极思维实践才能提高。如果学困生对思维没有兴趣,那老师是毫无办法的。就像学游泳,教练把游泳方法讲得再具体,只要学生不想游,他是永远学不会游泳的。所以老师要想法设法调动起他们动脑的积极性。如:用讲故事的方法给他们讲动脑的好处。让学困生体会到动脑的成果。只要学困生能回答的就优先让他们回答。对他们的回答,多正面肯定,回答对的大力赞扬;回答错的,也要对他们积极回答问题的行为加以中肯地表扬,让他们明白只要动脑就有收获。
重结果、更重过程。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学生光知道结果是学不会思维的。他们只有在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学会思考。从这一点来说,过程比获得知识、解决问题更重要。所以,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知识,积极解决问题,去进行思维的碰撞。
5、争取家长的配合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对孩子影响时间最长的一位老师。学困生的家长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教育方法上或多或少都有其不科学的地方。如果不改变家长对待学生的态度、教育方法,那么老师对学困生的转化效果就大打折扣。所以,老师一定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家长、老师拧成一股绳,共同搞好学困生转化工作。教师要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措施。
七、存在的问题和实践启示
虽然研究学困生取得一定成绩,但仅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中去研究比较单薄。学困生的出现并不单是教学内部造成的,因为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影响的因素较复杂,既有学生自己的知识、技能基础,智力与能力结构;非智力因素水平,学习心理准备状态及身体状况等内因,也有教育和环境的外因。学困生的出现是由学校、社会、家庭综合教育失误造成的,农村家长不太重视教育,大多都外出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抚养,他们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转化学困生不能只是老师孤军奋战,要老师、家长共同努力。
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素质教育实际上是以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为中心的国民教育,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个个思想感情、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各不相同的人。一个学校,一个班集体,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中生和优生的层面上出不了成绩,也不叫素质教育。所以我们更应该充分调动学困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揭示学习规律,教给学习方法,发展他们的能力。
我校是一所普通县小学。每个年级的数学学困生人数较多,有的班级甚至达到四分之一。这直接影响了每个班级的数学平均成绩。家长对其意见也很大,因为孩子的数学成绩往往是所有科目中最差的。老师们对学困生虽然也采取了一些辅导措施,但是效果欠佳,老师们对此也感到束手无策。所以对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的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紧迫感。
二、课题的界定
1、本课题涉及的“数学学困生"指智力正常,但由于种种原因,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成绩暂时落后的小学学生。
2、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内外因互相作用的结果。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困生成因也各有不同。只有找到本校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内因和外因才能对他们对症下药。
3、转化学困生的对策研究:探索出对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有效策略。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总结出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内因和外因,探索出对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有效策略。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总之,使他们达到课程标准的最低要求。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研究的对象:全校数学学困生。
2、研究方法:(1)资料和文献法。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作为研究的理论支撑。(2)调查法。以问卷、谈话、家访等多种形式向学困生、周围同学、学生家长调查影响学困生成绩的内因和外因。(3)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典型学困生进行跟踪研究,制定转化策略并根据转化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
五、课题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6年6月—2016年9月):完成文献资料的搜集,为课题研究做好理论准备;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16年10月—2017年3月):调查分析一至六年级数学学困生致差原因;对不同学困生实行相应的转化方法,并不断进行总结反思。
3、总结阶段(2017年4月—2017年6月)。整理研究材料,完成结题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1、形成的内因:
(1)数理逻辑智能较差。在调查中,90℅的学困生在回答為什么数学成绩不好时,都说是因为自己“笨”、“不聪明”。这实际上指的是他们的数理逻辑智能有待提高。包括计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等。通过观察我也发现学困生要么对问题感到无从下手,不能在问题和条件之间建立联系;要么好不容易列出了算式,计算又出现了错误。
(2)缺乏高效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高效的学习方法能“事半功倍”,而低效的学习方法却是“事倍功半”。学习实际上也是培养好习惯,好的习惯能使人受用一生。有些人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们有好的习惯。
上课时,学优生能做到全神贯注地听讲,积极地思考。而学困生上课好开小差,懒于回答问题;学优生是先理解后记忆,而学困生是死记硬背,记得又慢,忘得又快;学优生不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能自觉学习,而学困生的学习自觉性就很差。他们必须在家长、老师或班干部的监督下才能学一会儿。
2、形成的外因:
(1)老师方面。老师没有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道理我们每位老师都懂,但是有多少老师去真正的落实呢?每位学生能力不同,完成的作业量也应该不同,但我们老师却经常让全班同学做同样的作业,这样就导致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吃不了”的学生不仅品尝不到胜利的果实,还会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歧视。造成他们对学习无兴趣,自信心下降,成绩会越来越糟糕。
(2)家长方面。父母没有尽到管教责任。许多年轻的父母都在外地或本地工厂打工,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管教孩子,而把管教、照顾孩子的责任交给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却是疼爱有余、严厉不足。一些学习自觉性、自制力差的孩子就会由拖拉作业到不做作业,很快沦为学困生。
(3)社会方面。现在,有不少人在偷偷地开网吧,他们为了赚钱,置未成年人不准上网吧的规定于不顾。使许多学生整天沉迷于网吧,成绩就可想而知。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1、对学困生多加关心、爱护。人人都喜欢学优生,但只有像喜欢学优生那样喜欢学困生的老师才是一位好老师。我们一般老师虽然对学困生达不到喜欢的程度,但我们可以做到不歧视他们,对他们多加关心。学困生本来就因为成绩差而自卑,如果老师、同学都嫌弃他们,他们会更加没有自信心。对学困生我们要从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加以关心。让其他学生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愿意和他们交朋友。
2、提高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1)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学生如果喜欢你,他也会喜欢你所教的学科,这就是爱屋及乌的缘故。所以我们老师要把课上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平时多关心爱护他们,蹲下身来与他们交朋友。让学生愿意把他们的心里话告诉我们,做他们的知心大姐姐、知心大哥哥。(2)让学生尝到成功的甜头。虽然学困生鲜有让我们可以表扬的地方,但是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放大镜去放大他们的优点,学困生还是有不少值得表扬的地方。另外我们可以创造条件让学困生有机会感受成功。凡是学困生能回答的问题优先让他们来回答。为学困生布置与他们水平、能力相适应的作业,让他们跳一跳就能完成。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每次测验,对不及格的学生,暂缓打分。在评讲完试卷后让他们再重做一次,并以第二次为准。 3、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的习惯。要求:每天晚上要把第二天学的内容预习一下,并把不懂的内容记下来。第二天,告诉老师哪些内容理解了,哪些内容还不理解。
认真听课的习惯。要求:上课聚精会神地听讲,积极动脑,积极发言。开始时,可以要求低一些,不要求整节课都认真听讲。讲到他不懂的内容时,老师提醒他注意听讲。讲完后及时对他进行提问,检查听讲效果。课后及时和他交流意见。使他体会到认真听讲的好处。以后逐步提高要求。
复习的习惯。要求:在做作业之前,先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每天晚上要复习当天学习的内容。周末要复习本周所学的内容。为了提高复习效果,老师以提问、出题等形式对其进行跟踪检查。
认真做作业的习惯。要求:作业格式要规范,字迹工整,做每道题都要执行审题、做题、检查的程序。开始时,可以让他少做题。老师及时检查他执行的情况。让他叙述题目,讲讲思考过程,怎样检查的。
4、提高学困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一个人的成绩优差与他的逻辑思维能力的高低有很大关系,而学困生的邏辑思维能力普遍较差,所以提高学困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学困生转化工作非常重要。
多读书。读书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数学也需要阅读理解能力,如有的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连题意都读不懂,怎么做题呢?
“笨鸟先飞”。针对学困生的思维速度慢的特点,让他们提前预习新课。针对他们的困难之处,老师提前辅导。这样在课堂上,他们的思维就会跟上其他同学的思维节奏。
调动学困生思考的积极性。逻辑思维能力是习得的,必须靠学困生的许多次积极思维实践才能提高。如果学困生对思维没有兴趣,那老师是毫无办法的。就像学游泳,教练把游泳方法讲得再具体,只要学生不想游,他是永远学不会游泳的。所以老师要想法设法调动起他们动脑的积极性。如:用讲故事的方法给他们讲动脑的好处。让学困生体会到动脑的成果。只要学困生能回答的就优先让他们回答。对他们的回答,多正面肯定,回答对的大力赞扬;回答错的,也要对他们积极回答问题的行为加以中肯地表扬,让他们明白只要动脑就有收获。
重结果、更重过程。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学生光知道结果是学不会思维的。他们只有在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学会思考。从这一点来说,过程比获得知识、解决问题更重要。所以,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知识,积极解决问题,去进行思维的碰撞。
5、争取家长的配合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对孩子影响时间最长的一位老师。学困生的家长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教育方法上或多或少都有其不科学的地方。如果不改变家长对待学生的态度、教育方法,那么老师对学困生的转化效果就大打折扣。所以,老师一定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家长、老师拧成一股绳,共同搞好学困生转化工作。教师要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措施。
七、存在的问题和实践启示
虽然研究学困生取得一定成绩,但仅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中去研究比较单薄。学困生的出现并不单是教学内部造成的,因为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影响的因素较复杂,既有学生自己的知识、技能基础,智力与能力结构;非智力因素水平,学习心理准备状态及身体状况等内因,也有教育和环境的外因。学困生的出现是由学校、社会、家庭综合教育失误造成的,农村家长不太重视教育,大多都外出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抚养,他们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转化学困生不能只是老师孤军奋战,要老师、家长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