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归有光怀人散文艺术特色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antou_2001_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江苏昆山人。明代最有名的文学家之一,世人称其散文“明文第一”,他的散文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那些怀人散文。这些作品清新质朴,感情真挚,流传甚广。有《亡儿孙圹志》《女二二圹志》,有《思子亭记》《畏垒亭记》《世美堂后记》,有《王氏画赞》《先妣事略》《项脊轩志》等,写到了祖孙情、夫妻情、母子情、父子(女)情等人间至情。钱基博先生指出,归有光突破前代大家,独树一帜的秘诀在于家常琐屑中蕴含至情,极至之情出于极淡之笔。本文将重点结合《项脊轩志》,从“至情”和“淡笔”两个角度分析归氏怀人散文的艺术特色。
   归有光重视文学的抒情作用,曾说:“夫诗者,出于情而已矣。”而“至情”就是“匹夫匹妇以为当然”。正因为归有光肯定匹夫匹妇的“至情”,所以他的怀人散文,情思绵绵,感人至深。
   母子至情,在《项脊轩志》中这样写道:“老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对话平淡无奇,一个动作“叩”,两句询问“儿寒乎?欲食乎?”却写出 了人间至情,尽显一位母亲的无限慈爱。
   《先妣事略》中,母亲出生名门望族却一生勤俭持家宽厚待人:“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罏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 ,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童仆有恩,虽至箠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母亲对儿子的教育是这样的:“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人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教子严格,不溺爱纵容,对儿子成长寄寓厚望,颇有孟母之风。
   总之,通过一系列家庭琐事的追忆,向我们展示了一位能干勤俭慈爱,宽厚而又明理有见识的母亲形象。归有光幼年丧母,可以说对母爱的感受体验并不多,只能把这深重的思念凝聚在这对母亲的回忆中,这其中有多少的哀伤与心酸。
   祖孙至情,《项脊轩志》——“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 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 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不仅写出了祖母的幽默风趣,对孙儿的关爱疼惜也溢于言表。“以手阖门”自言自语,”顷之,持一象笏至”写出了老年人特有的动作言语,表现出了对孙儿殷切的期望。对照现实,家族分崩离析科场失意。再回想祖母的那些话语,“吾家可待乎”他日汝当用之”,感慨唏嘘,“长号不自禁”了。
   夫妻至情,主要见诸《项脊轩志》和《寒花葬志》。《项脊轩志》中“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文章以补叙的方式写了这位原配妻子周孺人,“时至”轩中,“问古事”,“学书”,“述诸小妹语”,可见夫妻之间不仅亲密无间,伉俪情深,而且有共同语言。
   《寒花葬志》中“余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语言简略,只以两“笑”就写出了妻子的风貌,“魏孺人笑之”,此一笑,默许小婢女寒花的调皮,而笑话丈夫;“孺人又指予以为笑”,此二笑,是引丈夫共笑婢女。妻子的善良温和宽厚尽显,又写出了夫妻融洽、主婢和谐的家庭之乐。
   作者通过细小的家庭琐事,及栩栩如生的家人形象,将人间至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文章憎命达”,归有光一生命运多舛,幼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这种巨大的人生创痛使他对亲情这一人间至情有着别人不一样的深刻领悟,对其在人生中的意义及其在文学中的表达价值,必然是不一样的。
   正是因为充分认识到了母子、祖孙、夫妻之情的价值,在归氏散文中才会不厌其烦地倾诉这类情感,从而使归氏散文以真挚的情感保持了文学的生命原动力,并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如此致力于至情的描写,使得其散文别具一格。古文是有着“载道”传统的,归有光的这些至情之文就显得难能可贵。
   钱基博先生认为“睹物思人,此意境人人所有”,然而,以“极淡之笔”写“极至之情”,“此妙笔人人所无”。“妙笔”即“淡笔”也。本文将从抒情、选材、语言三个角度对“淡笔”进行分析:
   一、“淡笔”是情之平淡。表现在感情抒发上平淡质朴,淡处理。
   归有光一生在家庭、仕途上颇为不顺,饱受人间悲痛,但他在表达自己的悲哀苦痛时又不可能是哭天抢地、声竭力嘶的,只能把强烈的感情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融合在人物的言语行动中。抒情最忌显露。
   归有光祖上曾五世同堂,但后来家族分崩离析.”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族衰败没落,族人离心离德,作者内心是悲凉与无奈的,但字里行间没有一丝言论情绪,只是平静地用笔墨将现状一一展现出来.结尾处“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如今树在人亡,物是人非,怎不叫人肝肠寸断。字面上虽没有言及伤感,其中却包含着极深的痛苦和怀念。
   含而不露,平淡理智。“不呼天抢地,让感情一泻千里,而是娓娓道来。”不去刻意追求强烈的效果,却取得极好的抒情效果。所谓“不言情而情无限”,看是无情却有情。
   二、“淡笔”是事之细淡。表现在材料选取上,取家庭琐事,用细节叙事记人。
   归有光擅长剪裁一些生活琐事引入文中,来寄托其感情。娓娓叙之,如数家常,“不饰雕饰,而自有风味。”如文中母亲的嘘寒问暖、祖母的戏谑厚望、妻子的述诸小妹语以及自己生活过的项脊轩变化。都是用简洁疏淡的语言,描写家人亲友间的琐碎之事,或是生活中常接触之事物。随意点染,却极富感染力。    晚清林纾赞叹道,“琐琐屑屑,均家常之语,乃至百读不厌,斯亦奇矣。”“归震川,直接八家,姚惜抱谓其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语,却自风流疏淡,太史公,不可,乃是最高淡远处也。"(吴德旋《初月楼古文绪.四二》)将生活琐事,引到载道的文章中来,扩大了表现领域,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得古文更密切地和生活联系起来,使之变得更有生活气。作者还注意选择印象最深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的细节,形神兼备。动作如母亲“以指叩扉”,祖母“以手阖门”,妻子“凭几学书”。言语又如母亲“儿寒乎?欲食乎?”祖母“大类女郎也”妻子“何谓阁子也”不同的动作语言细节后面反映的是母亲的关爱,祖母的期望,妻子的活泼无拘,简简单单的生活细节,被作者一勾勒,性格鲜明的母亲祖母形象就跃然纸上,也表达出了自己深沉的思念。“一枝一叶总关情”,赋予了这些看起来平常的生活细节以不平常的意义。黄宗羲云“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盖古今来事无巨细,唯此可歌可泣之精神,长留天壤。”
   将琐事引入文内,却又不至散漫赘述,使之融为一体,得古文之精义;在具体表现上又以细节记人抒情,使文章别开生面。
   三、“淡笔”是言之清淡。表现在语言风格上,恬淡清雅,篇短言简。
   《项脊轩志》全篇没有华丽的词藻,难懂的典故,恬淡简洁。读起来清新优美,朗朗上口。如项脊轩周围环境的描写:“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用“万籁有声”“人至不去”反衬这里的静谧,有“鸟鸣山更幽”之意境。“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月明之夜,一阵微风吹得桂枝轻轻摇曳,映在墙上的斑驳树影也随风而动。此番景致静中有动,辞浅意丰。“风移影动”让人不免联想到“云破月来花弄影”。这些语言恬淡清雅,颇有诗词的韵味和意境。
   篇幅短小,语言简洁,惜墨如金。如《思子亭记》《女二二圹志》《先妣事略》等文均未超过千字,《项脊轩志》全文631字,却写出了家族的变故、轩的遭际、刻画了3位女性亲人的风貌形象,怀人抒情,篇幅短小却言简意赅,体现出了不一般的文字功力。《寒花葬志》中,仅60余字就塑造了一个小婢女寒花的形象,极为凝炼。有外貌上的稚态可爱,削荸荠时的娇态可谑,吃饭时的憨态可掬。《项脊轩志》中“妻死,室坏不修”,短短六字,足见对妻子的绵绵情思,那种痛苦万状,欲说还休的心情不言自喻。寥寥数语,蕴含着丰富的表现力。
   总而言之,“淡笔”之“淡”不是淡而无味,而是余味绵长,平淡处自有韵致。归有光以极淡之笔写平常之事,却尽显极至之情,将极淡与极至巧妙地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归有光,震川先生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2]钱基博,明代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陈静,教师,现居湖北黄梅。
其他文献
互动式教学要解决学生低效学习、教师低效教学的问题,因此就需要以问题为主线,以评价为手段,建立教学评价体系,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课前要求师生共同备课,教师备课体要现五要素:备学生、备课程、备情境、备自己和备设计;课中要求“教师搭台学生唱戏”,教师应体现五要素:即问题、对话、刺激、指导、评价,并有机地把五要素结合起来,实现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课后要求师生拓展,体现五要素:即思考、作业、展示
通过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直接看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因此作文成为学生语文能力考核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不同阶段的语文教育当中,作文都是考试考核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对作文的考核力度相当之大。在现阶段的高考当中作文共计60分,占据了总分的40%,可见作文在高考中的重要性。在最近几年的高考当中作文的分值还出现了逐渐增加的现象,例如在福建省高考当中作文已经改成了70分。但是目前阶段从总体上来看,大部分
高中语文教学的设计理念与设计特点,应该简单明了,在实施过程中怎样达成这一目标呢?   一、简明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科学、可测。“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比隔靴搔痒的教学要有效得多。如果目标太多,那么每个目标所分配的时间就较少,一节课什么都想抓,结果什么都抓不住。相反,如果目标简明,课堂上学生就会有足够的时间反复揣摩文本,获得
个性化作文,即构思具有新颖的审视角度,内容具有独特的价值判断和审美情趣,表达方式灵活多样,思想感情真实感人。从文章生成过程来看,要经过“双重转化”。首先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向作者的转化,即作者能动地、真实地将客观转化为自己的认识。然后是作者的认识向文字的转化,将头脑中的意识、情感转化为语言。可见,写作实际是物——意——文的转化过程。在这个流程中要使作文具有个性,教师应在观察、思考、表达三方面引导好
翱翔蓝天白云  掠过平原湖泊  奋飞的陣容将人字大写  最闪亮是头一个  飞雁  你是多么执着  美好的愿景将你诱惑  飞雁  你是多么蓬勃  你挥洒一道风景在天空划过  任凭气流颠簸  穿越高山大河  漫长的飞行顾不上疲惫  还哼着优美的歌  飞雁  你是多么快乐  人间的春色让你收获  飞雁  你是多么磊落  你留下一段音乐在大地传播  黎耀成,湖北黄梅县教育局,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生命的姿态千变万化,让人难以捉摸。然而,就在这或卑微渺小或高大雄壮的众生百态中,总会释放出一些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声音萦绕在我们的心靈深处,让我们对生命肃然起敬,让我们从这生命的某一时刻迸发出的强大的力量中参透生活的真谛,那是牵动心灵的天籁。  无论是“清泉石上流”抑或是“鸡鸣桑树巅”,无论是“穿林打叶声”抑或是“惊涛拍岸”声,它们都或多或少地折射出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牵绊,它们所散发出的宁静恬淡或激
每年一届的张家港市中小学、幼儿园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在金秋时节如期进行,成了港城教师学习他人、发展自身的一次盛会。正如第十九届“发现教学智慧,发展学生学力”这个主题,在课堂上,我们随时可以在师生的和谐交流中,感受智慧与智慧的碰撞产生的闪亮火花,感受到学生在智慧的碰撞中的满满收获。  张家港市暨阳高级中学沈周霄老师借班上的一堂《小说悬念制造的秘密》就是让我们见证智慧的语文课堂。  整合:教学选择的
苏轼的《游沙湖》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的推荐作品。作为选修教材中的选文,而且还是推荐篇目,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得不到重视。通常都是学生读读,教师简单地提提文言重点字词,就不了了之了。  但苏轼的《游沙湖》,如果教师不给予适当的引导,学生要想深层次地理解是比较困难的。  凡文章皆有主旨,或传情,或说理,或言志。游记散文也如此。我们学过的《游褒禅山记》告诉我们做事要尽
《老子》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正因为这样,有道德之人,皆效仿水的柔性,温良谦让,广泛施恩却不奢望报答。我曾经一直试着给教育找一份感觉,找一个定义,能用自己的独特感受去阐述教育的内涵,而“水”给了我思考的方向。   作为老师的我们是否能带着这份柔性,去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呢?   之前看过这样一个案例,给我很深的印象。教室里,同学们紧张地进行期中考试。突然,最尴尬的事情发生了——一个小
教学行为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基于自己的教学思想、人格特征、教学技能、教学实践知识与智慧,应对具体教学情境与问题的诸多因素所采取的教学操作方式的总和。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以下三种教学行为较有效,列举出来以供同仁参考。  一、发挥备课组集体优势,彰显老师个性风采  教研组是学校学科教学的一个专业性基础组织,是学校教学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学科教师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交流教学经验和教学科研成果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