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而不研则浅”
宫本武藏是日本历史上一流的剑客,柳生又寿郎拜他为师。学剑前,柳生就如何成为一流剑客请教老师:“以我的资质,练多久才能成为一流剑客呢?”武藏说:“至少10年。”“我不能等那么久!”柳生急了,“我愿意下任何苦功夫达成目的,甚至当你的仆人跟随你,那需要多长时间?”“那,也许需要20年。”武藏说。柳生更急了:“如果我不怕任何辛苦,夜以继日地练剑,需要多少时间?”“如果那样,你这辈子再没希望成为一流剑客了。”柳生懵了!“你的眼睛全盯着‘一流剑客’,哪里还有眼睛看你自己呢?”武藏平和地说,“要想成为一流剑客,就必须留一只眼睛给自己。一个剑客如果只重视剑道,不知道反观自我,就永远成不了一流剑客。”
学剑如此,教学也是如此。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是区别作为技术人员的经验型教师与作为研究者的专家型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一个普通教师能否成长为优秀教师,奥妙就在于能否有效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教师只有跳出教育看教育,才能不断超越自我。惟有不满,才有创新;惟有耕耘,才有收获。“教而不研则浅”,综观任何一位特级教师的成长经历,没有一个是不注重教学反思的。一堂课下来,随手记下得失感悟;一天下来,忙里偷闲,写一段教学随笔,让心灵在纸上放飞,让思想在键音中流淌;一段时间,审视自己的足迹,就可以避免走弯路。思广则能活,思活则能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反思,使人的思想不甘于平庸;反思,使人的大脑变得富有智慧;反思,使可遇不可求的灵感倏忽而至;反思,使人有思想而最终伟大。
(《中国教育报》2006.1.17 经守红/文)
公开课的十大通病
公开课作为一种教学研究的方式,对于促进广大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研究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手段、探讨教学模式,以及在介绍先进的教育理念、推广成功的教学经验、引导教研教改方向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其他方式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近些年来,公开课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些不良的模式,阻碍了教学研究的良性发展,引起了听课者、授课者以及社会的非议。
公开课有以下十大通病:一是为活动而活动,学生缺乏自主性;二是为多媒体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缺乏实用性;三是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授课教师缺乏机智性;四是为联系实际而联系实际,教学目标缺乏专注性;五是为轰动而轰动,教学举例缺乏生活性;六是为问答而问答,师生关系缺乏平等性;七是为优秀而优秀,教学过程缺乏真实性;八是为公开课而公开课,观摩者缺乏可学性;九是为赏识而赏识,课堂评价缺乏准则性;十是为权威而权威,评课主体缺乏多元性。任何教学过程一旦走入形式主义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教学是一种艺术,艺术的高境界是朴实,是无法之法,无艺之艺。
(《基础教育参考》2005.11 陈吉君/文)
和谐教育呼唤“绿色惩罚”
当今教育的主旋律是努力打造和谐教育。承认“和谐”,意味着对教育中各种因素之间差异的承认。真正的教育是差异上的和谐,适度的惩罚也应该是和谐的教育惩罚。这种适度、和谐的惩罚用环保上的一个概念概括,即“绿色惩罚”。
尊重与信任是绿色惩罚的前提 如果师生长期相处并建立了尊重与信任的情感关系,学生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反抗情绪,相对冷静地面对惩罚。尊重与信任有利于教师在惩罚学生时冷静思考,做到有理、有节、有度。
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是绿色惩罚的目的 绿色惩罚必须遵循因果必然性和教育性的原则,让学生在惩罚中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最终成为一个理想的“道德个人”。
绿色惩罚是适度惩罚 绿色惩罚是有程度限制的,以不伤害学生身心为底线,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耐受性、性别作出科学的规范。
绿色惩罚是和谐惩罚 绿色惩罚的结果是,学生不仅愿意接受教师的批评,还可能会更加主动地与教师交流,积极要求改正自己未发现的缺点,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
教育性是绿色惩罚的生命线 如果单纯为惩罚而惩罚,绿色惩罚的教育性就容易失去。
(《思想理论教育·新德育》2005.7~8 薛小娟/文)
“面向生活”的教育研究对传统知识观的挑战
传统知识观认为,知识应是一种得到充分证据支持的可靠信念,个体经验不是合法知识,只有上升到理性才能成为“知识”。这种知识理念不仅在理论上难以立足,而且在实践上也会产生消极后果,使教育研究远离教育实践。而面向生活的教育研究注重“生活体验”,是在真实教育情境中,以个体的生活体验为基础,在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建立起的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是研究者作为主体积极参与的一种价值负载活动。从知识观的角度出发,面向生活的教育研究对传统的知识观提出了挑战,具体体现为:由学者生产知识转向教师生产知识,由重视普遍知识转向重视个体知识,由重视显性知识转向重视默会知识,由追求教育本质转向追求教育真实。总之,面向生活的教育研究的最大特点是跨越了理论与实践的鸿沟,使教育研究走向实践,指导实践。可以预见,它必将为我国教育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其创新之处与重要意义在于,在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融合中寻求教育理论新的生长点;同时,它必将引起教育研究方法论与评价机制的重要变革。
(《天津师大学报》2006.1 魏宏聚/文)
儿童看世界的方法与科学家相似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脑研究人员发现,学龄前儿童对世界的看法其实与科学家非常相似:他们不相信偶然性,而深信偶然事件背后都有隐藏的确定的因果解释。
研究人员对14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试验。试验者展示一种可以让带铃铛的玩具变亮的开关。一半孩子看到,只要一按开关,玩具便会变亮。另一半孩子看到,按开关时玩具只会偶尔变亮。所有孩子都看到,去除玩具上的铃铛之后玩具便不会变亮了。然后试验者拿走开关,把玩具给孩子,让他们设法把亮起来的玩具熄灭。看到开关始终有效的孩子会拆除玩具上的铃铛;看到开关有时有效的孩子会猜想试验者有另外的手段控制玩具的明灭,他们会拿起试验者手中藏着的东西(一个闪光的可挤压的钥匙链),并试图用这个东西来控制玩具的亮或灭。
(《中国青年报》2006.4.5)
孙云晓:“80后”并不是问题成堆的一代
“‘80后’并不是问题成堆的一代。说他们自私、缺乏责任感、贪图眼前利益是社会判断的偏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将“80后”的性格特征概念化是缺乏科学性的。“人是环境的产物,‘70后’与‘80后’之间的差别肯定比‘80后’与‘90后’之间的差别大得多。原因就在于,生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差异变小了。”孙云晓认为,讨论人的性格时应该考虑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但是,以10年为时间段来划分是不合适的——社会发展不是割裂的,而是一个延续的、长期的过程。因此,人为地强化这一点并不合理。”
在孙云晓看来,“80后”是优点突出、缺点也突出的一代,他们有着前辈身上并不明显的特点,前辈们无法解释这些现象时就产生了偏见。“‘80后’说话时更多地讲‘我’怎么样,而他们的父辈则更多地用‘我们’这个词。”孙云晓说,这就是时代特点在一代人身上的体现。“因此,与家庭相比,社会环境对人的性格、思想的影响更具有本质性、渗透性。”他说,根据社会学理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同伴对他们的影响要超过家庭,尤其是在青春期阶段——这也是出现青年文化的原因。“无论社会上流行什么,都能集中、鲜明地体现在年轻人身上。当然,家庭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人格的形成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孙云晓说,“家庭和社会对人的影响是一个矛盾体,人就是在不断寻找平衡点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可以说,每个人身上都是既有时代特征,又有家庭特色,只不过比重大小各异而已。”
之所以“80后”受到如此强烈的社会关注,孙云晓认为,这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经历的大变革有着密切关系。“他们从小接触的外来文化、新鲜事物等,都是以往几代人不曾想到的。正因如此,时代特征更容易固化到这一代人身上。”孙云晓指出,“但是,我们同样应该看到,个体之间的差异更能让这个社会色彩缤纷。”
(《扬子晚报》2006.4.3李丽/文)
宫本武藏是日本历史上一流的剑客,柳生又寿郎拜他为师。学剑前,柳生就如何成为一流剑客请教老师:“以我的资质,练多久才能成为一流剑客呢?”武藏说:“至少10年。”“我不能等那么久!”柳生急了,“我愿意下任何苦功夫达成目的,甚至当你的仆人跟随你,那需要多长时间?”“那,也许需要20年。”武藏说。柳生更急了:“如果我不怕任何辛苦,夜以继日地练剑,需要多少时间?”“如果那样,你这辈子再没希望成为一流剑客了。”柳生懵了!“你的眼睛全盯着‘一流剑客’,哪里还有眼睛看你自己呢?”武藏平和地说,“要想成为一流剑客,就必须留一只眼睛给自己。一个剑客如果只重视剑道,不知道反观自我,就永远成不了一流剑客。”
学剑如此,教学也是如此。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是区别作为技术人员的经验型教师与作为研究者的专家型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一个普通教师能否成长为优秀教师,奥妙就在于能否有效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教师只有跳出教育看教育,才能不断超越自我。惟有不满,才有创新;惟有耕耘,才有收获。“教而不研则浅”,综观任何一位特级教师的成长经历,没有一个是不注重教学反思的。一堂课下来,随手记下得失感悟;一天下来,忙里偷闲,写一段教学随笔,让心灵在纸上放飞,让思想在键音中流淌;一段时间,审视自己的足迹,就可以避免走弯路。思广则能活,思活则能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反思,使人的思想不甘于平庸;反思,使人的大脑变得富有智慧;反思,使可遇不可求的灵感倏忽而至;反思,使人有思想而最终伟大。
(《中国教育报》2006.1.17 经守红/文)
公开课的十大通病
公开课作为一种教学研究的方式,对于促进广大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研究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手段、探讨教学模式,以及在介绍先进的教育理念、推广成功的教学经验、引导教研教改方向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其他方式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近些年来,公开课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些不良的模式,阻碍了教学研究的良性发展,引起了听课者、授课者以及社会的非议。
公开课有以下十大通病:一是为活动而活动,学生缺乏自主性;二是为多媒体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缺乏实用性;三是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授课教师缺乏机智性;四是为联系实际而联系实际,教学目标缺乏专注性;五是为轰动而轰动,教学举例缺乏生活性;六是为问答而问答,师生关系缺乏平等性;七是为优秀而优秀,教学过程缺乏真实性;八是为公开课而公开课,观摩者缺乏可学性;九是为赏识而赏识,课堂评价缺乏准则性;十是为权威而权威,评课主体缺乏多元性。任何教学过程一旦走入形式主义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教学是一种艺术,艺术的高境界是朴实,是无法之法,无艺之艺。
(《基础教育参考》2005.11 陈吉君/文)
和谐教育呼唤“绿色惩罚”
当今教育的主旋律是努力打造和谐教育。承认“和谐”,意味着对教育中各种因素之间差异的承认。真正的教育是差异上的和谐,适度的惩罚也应该是和谐的教育惩罚。这种适度、和谐的惩罚用环保上的一个概念概括,即“绿色惩罚”。
尊重与信任是绿色惩罚的前提 如果师生长期相处并建立了尊重与信任的情感关系,学生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反抗情绪,相对冷静地面对惩罚。尊重与信任有利于教师在惩罚学生时冷静思考,做到有理、有节、有度。
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是绿色惩罚的目的 绿色惩罚必须遵循因果必然性和教育性的原则,让学生在惩罚中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最终成为一个理想的“道德个人”。
绿色惩罚是适度惩罚 绿色惩罚是有程度限制的,以不伤害学生身心为底线,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耐受性、性别作出科学的规范。
绿色惩罚是和谐惩罚 绿色惩罚的结果是,学生不仅愿意接受教师的批评,还可能会更加主动地与教师交流,积极要求改正自己未发现的缺点,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
教育性是绿色惩罚的生命线 如果单纯为惩罚而惩罚,绿色惩罚的教育性就容易失去。
(《思想理论教育·新德育》2005.7~8 薛小娟/文)
“面向生活”的教育研究对传统知识观的挑战
传统知识观认为,知识应是一种得到充分证据支持的可靠信念,个体经验不是合法知识,只有上升到理性才能成为“知识”。这种知识理念不仅在理论上难以立足,而且在实践上也会产生消极后果,使教育研究远离教育实践。而面向生活的教育研究注重“生活体验”,是在真实教育情境中,以个体的生活体验为基础,在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建立起的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是研究者作为主体积极参与的一种价值负载活动。从知识观的角度出发,面向生活的教育研究对传统的知识观提出了挑战,具体体现为:由学者生产知识转向教师生产知识,由重视普遍知识转向重视个体知识,由重视显性知识转向重视默会知识,由追求教育本质转向追求教育真实。总之,面向生活的教育研究的最大特点是跨越了理论与实践的鸿沟,使教育研究走向实践,指导实践。可以预见,它必将为我国教育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其创新之处与重要意义在于,在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融合中寻求教育理论新的生长点;同时,它必将引起教育研究方法论与评价机制的重要变革。
(《天津师大学报》2006.1 魏宏聚/文)
儿童看世界的方法与科学家相似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脑研究人员发现,学龄前儿童对世界的看法其实与科学家非常相似:他们不相信偶然性,而深信偶然事件背后都有隐藏的确定的因果解释。
研究人员对14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试验。试验者展示一种可以让带铃铛的玩具变亮的开关。一半孩子看到,只要一按开关,玩具便会变亮。另一半孩子看到,按开关时玩具只会偶尔变亮。所有孩子都看到,去除玩具上的铃铛之后玩具便不会变亮了。然后试验者拿走开关,把玩具给孩子,让他们设法把亮起来的玩具熄灭。看到开关始终有效的孩子会拆除玩具上的铃铛;看到开关有时有效的孩子会猜想试验者有另外的手段控制玩具的明灭,他们会拿起试验者手中藏着的东西(一个闪光的可挤压的钥匙链),并试图用这个东西来控制玩具的亮或灭。
(《中国青年报》2006.4.5)
孙云晓:“80后”并不是问题成堆的一代
“‘80后’并不是问题成堆的一代。说他们自私、缺乏责任感、贪图眼前利益是社会判断的偏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将“80后”的性格特征概念化是缺乏科学性的。“人是环境的产物,‘70后’与‘80后’之间的差别肯定比‘80后’与‘90后’之间的差别大得多。原因就在于,生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差异变小了。”孙云晓认为,讨论人的性格时应该考虑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但是,以10年为时间段来划分是不合适的——社会发展不是割裂的,而是一个延续的、长期的过程。因此,人为地强化这一点并不合理。”
在孙云晓看来,“80后”是优点突出、缺点也突出的一代,他们有着前辈身上并不明显的特点,前辈们无法解释这些现象时就产生了偏见。“‘80后’说话时更多地讲‘我’怎么样,而他们的父辈则更多地用‘我们’这个词。”孙云晓说,这就是时代特点在一代人身上的体现。“因此,与家庭相比,社会环境对人的性格、思想的影响更具有本质性、渗透性。”他说,根据社会学理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同伴对他们的影响要超过家庭,尤其是在青春期阶段——这也是出现青年文化的原因。“无论社会上流行什么,都能集中、鲜明地体现在年轻人身上。当然,家庭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人格的形成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孙云晓说,“家庭和社会对人的影响是一个矛盾体,人就是在不断寻找平衡点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可以说,每个人身上都是既有时代特征,又有家庭特色,只不过比重大小各异而已。”
之所以“80后”受到如此强烈的社会关注,孙云晓认为,这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经历的大变革有着密切关系。“他们从小接触的外来文化、新鲜事物等,都是以往几代人不曾想到的。正因如此,时代特征更容易固化到这一代人身上。”孙云晓指出,“但是,我们同样应该看到,个体之间的差异更能让这个社会色彩缤纷。”
(《扬子晚报》2006.4.3李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