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出身、一路不断奋斗登上皇权地位最高峰的第一人。作为一个文化程度很低的草根皇帝,为了大明王朝的延续,他很重视对子孙后代的教育,不仅自己撰写史书,也注重言传身教。但是纵观整个靖难之役事件和朱允炆、朱棣的对比,大概也很难硬性的评一个对错,但是延续了二三百年的明朝也许给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答案。
【关键词】:朱元璋;教育;靖难之役;启示
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被称为是一个草根皇帝,建立了我国最后一个汉族王朝:明朝。朱元璋本身没读过什么书,但他很重视皇子的教育,不管是言传身教还是编写各种各样的史书,力度大,范围广。本文拟就靖难之役来浅析朱元璋教育的成败。
一、朱元璋的教育
重视教师。朱元璋在辅教太子和诸王的问题上,把慎选师傅放在第一位,《明史·宋濂传》称洪武初,帝“征召四方儒士张唯等数十人,择其年少俊异者,皆擢编修,令入禁中文华堂肄业,命濂为之师,濂傅太子先后十余年,凡一言一动,皆以礼法讽劝,使归于道”[1]卷128。太子朱标的师傅就是宋濂。朱元璋认为儒家经典自然是最好的选择,他以身作则,十分赞同老师对诸王严加管教。
编写史书。朱元璋在位期间编写了大量的史书,根据学者统计大约有二百多部, “成于洪武、永乐两朝者超过半数,洪武一朝又几于两倍永乐”[2]。至正年间,朱元璋命人编写《公子书》, “他日纵学无成,亦知古人行事可以劝戒”[1]卷21。该书从洪武二年(1369年)起用时六年、七易其稿才完成。朱元璋还亲自为该书作序:“祖训一编,立为家法。凡七謄錄稿。”可见其认真郑重的程度,洪武六年(1373)命大臣“可劝诫者”编为一书,并亲自命名为《昭鉴录》[3]卷80,又如洪武十三年命“翰林儒臣纂录历代诸侯王、宗戚、宦官之属悖逆不道者,凡二百十二人……赐名曰《臣鉴录》”[3]卷132。这是朱元璋编史中的目的,即劝诫、警示,以此来达到其教育子孙后代的目的。
联系现实。吴元年(1367)朱元璋命朱标省临濠墓,“观闾阎生业以知衣食艰难,察民情好恶以知风俗美恶,识之于心,以知吾创业不易” [1]卷115。这说明朱元璋还是很重视对子孙的实际能力的培养的。同年十一月,朱元璋带了年仅十三岁的世子朱标一起去集庆圜丘祭天地。他对朱标说:农民一生 “其所居不过茅茨草户,所服不过练裳布衣,所饮食不过菜羹粝饭。”[3]卷27。这是在告诫后代子孙,要懂得民间的疾苦,并告诫后代不可得意忘形,要懂得居安思危。
二、朱棣、朱允炆叔侄
待人处事。建文帝“颖慧好学,性至孝”,“天资仁厚”[1]卷4,“性聪颖,善读书,然仁柔少断”[4]卷16。相比较叔叔朱棣来讲,朱允炆算得上是在温室中长大的,与书为伴,与文人儒士交好,性格温厚淳朴,生活波澜不惊,也就是缺少一份上进的野心。
建文三年(1401)朱棣到京师进行朝拜, “行皇道入,登陛不拜”[3]卷16,监察御史曾风就曾上折子弹劾朱棣,但是建文帝说:“至亲勿问”。这就是朱棣的和朱允炆最大的不同,前者激进、无视规则,后者保守、懦弱。在战争时期,建文帝还力求“毋负朕有杀叔之名”[3]卷16。即使到了战争的最后阶段,他还是抱有妇人之心,与建文帝的举棋不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然这也是由于他的懦弱性格决定的。两军对垒,前怕狼后怕虎,这是自古兵家之大忌。
朱棣接受的是完全的封建正统教育。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受封燕王,他早年曾居凤阳,对当地军、民情也颇有所知晓。洪武十三年朱棣正式就藩于北平,两次率师北征以及多次受命参预北方军事活动,使朱棣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铸就了他的胆识和野心,加强了他在军队中的影响,“其至北平者皆听燕王调用,燕王自此益强”[3]卷13。而朱棣本人更是“智虑绝伦,雄才大略,酷类先帝”[1]卷141,虚心求教,军纪严明,赏罚得当。战场上也常常“亲战阵,冒矢石,身先士卒”[1]卷5。
用人谋略。纵观建文一朝的历史可以看出,在朱允炆在位期间内无出谋划策之人,外无能征善战之将,“元功诸将相继尽矣”+。“中言才能之士,数年来幸存者百无一二”[1]卷139。“当年随着朱元璋打天下的、能征善战的元勋将领已经被杀的差不多了,幸存者寥若晨星”+,所以从战争一开始建文帝可用的人才就不多,老将如耿炳文、魏国公徐辉祖,其他的年轻将领,有建文帝表兄弟李景隆、张信、顾成,以及朝廷内部与朱棣相勾结的徐增寿、王宁等,原本就不稳固的朝廷也因此更加风雨飘摇了。但就是这样的局面下,建文帝对耿炳文、徐辉祖等人也不甚信任,甚至还让李景隆代替耿炳文为大将军。
三、教育的成败启示
明初,朱元璋规定皇储:“所宜尊礼师傅,讲习经传,博古通今,识达机宜”[6]p169。其实这种教育机制在最开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错就错在朱元璋在后来走上了极端,对皇储的教育产生了偏差,他觉得“蓄养德行,博古通今,庶可以承籍天下国家之重”。这种错误的认识直接导致了朱元璋教育的歧途并越走越远,于是以德行和学习经史知识来代替治国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出现了,他认为:“己德即修,自然足以服人,贤者汇进而不肖者自去。能以德进业,则天下未有不治”。
但是真正对皇储进行教育的人都是儒者文人,齐泰、黄子澄等人也不例外,一群只会说教的人又能把朱允炆给调教的多么优秀呢?此外,建文帝登基时的大明王朝并不像朱元璋所说的那样“你可以做太平皇帝了”,直到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北方依然不稳定,元顺帝遁走北漠,在内地尚有遗留下来的两支军事力量,一是云南的梁王,一是东北的纳哈出,这两股势力各据一方,蠢蠢欲动,是新王朝的心腹大患,以至于朱元璋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才慢慢平定。但是直到朱元璋去世北方仍旧有蒙古人蠢蠢欲动。
朱元璋为了确保朱家王朝的延续,从洪武三年就开始把他二十多个儿子和孙子分封到各地,要他们“夹辅皇室”[3]卷14,在军事权力上对诸王的限制并不强,甚至还有所增加。诸王不但享有军事统帅权,而且还有指挥权,《皇明祖训》规定:“凡朝廷调兵,须有御宝文书与守镇官,守镇官既得御宝文,又得王令,方许发兵。”。在权利和欲望的指使下,国家的守望者变成了皇权的挑战者。几十年的发展使得藩王的势力尾大不掉,最后只得是“削亦反,不削亦反”。时势使然,靖难之役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大概很难对朱元璋的教育定一个明确的对错,从整个明朝的发展轨迹来讲明朝的皇子大多庸庸无为,没什么大的功绩,有的皇帝甚至直到几十岁都没有读过几天书。单就明朝二百多年的历史看,朱棣的成功也许是明朝教育的另一种的“成功”吧。
参考文献:
[1](明)张廷玉等撰:《明史》[M].中华书局:1974年版.
[2]顾颉刚:《明代敕撰书专序》,《明代敕撰书专考》卷首,燕京大学图书馆1932年版.
[3]《明实录》(太祖实录),[M].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本.
[4]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7.
[5]娄曾泉,颜章炮.明朝史话[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6](明)焦竑.国朝献徵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关键词】:朱元璋;教育;靖难之役;启示
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被称为是一个草根皇帝,建立了我国最后一个汉族王朝:明朝。朱元璋本身没读过什么书,但他很重视皇子的教育,不管是言传身教还是编写各种各样的史书,力度大,范围广。本文拟就靖难之役来浅析朱元璋教育的成败。
一、朱元璋的教育
重视教师。朱元璋在辅教太子和诸王的问题上,把慎选师傅放在第一位,《明史·宋濂传》称洪武初,帝“征召四方儒士张唯等数十人,择其年少俊异者,皆擢编修,令入禁中文华堂肄业,命濂为之师,濂傅太子先后十余年,凡一言一动,皆以礼法讽劝,使归于道”[1]卷128。太子朱标的师傅就是宋濂。朱元璋认为儒家经典自然是最好的选择,他以身作则,十分赞同老师对诸王严加管教。
编写史书。朱元璋在位期间编写了大量的史书,根据学者统计大约有二百多部, “成于洪武、永乐两朝者超过半数,洪武一朝又几于两倍永乐”[2]。至正年间,朱元璋命人编写《公子书》, “他日纵学无成,亦知古人行事可以劝戒”[1]卷21。该书从洪武二年(1369年)起用时六年、七易其稿才完成。朱元璋还亲自为该书作序:“祖训一编,立为家法。凡七謄錄稿。”可见其认真郑重的程度,洪武六年(1373)命大臣“可劝诫者”编为一书,并亲自命名为《昭鉴录》[3]卷80,又如洪武十三年命“翰林儒臣纂录历代诸侯王、宗戚、宦官之属悖逆不道者,凡二百十二人……赐名曰《臣鉴录》”[3]卷132。这是朱元璋编史中的目的,即劝诫、警示,以此来达到其教育子孙后代的目的。
联系现实。吴元年(1367)朱元璋命朱标省临濠墓,“观闾阎生业以知衣食艰难,察民情好恶以知风俗美恶,识之于心,以知吾创业不易” [1]卷115。这说明朱元璋还是很重视对子孙的实际能力的培养的。同年十一月,朱元璋带了年仅十三岁的世子朱标一起去集庆圜丘祭天地。他对朱标说:农民一生 “其所居不过茅茨草户,所服不过练裳布衣,所饮食不过菜羹粝饭。”[3]卷27。这是在告诫后代子孙,要懂得民间的疾苦,并告诫后代不可得意忘形,要懂得居安思危。
二、朱棣、朱允炆叔侄
待人处事。建文帝“颖慧好学,性至孝”,“天资仁厚”[1]卷4,“性聪颖,善读书,然仁柔少断”[4]卷16。相比较叔叔朱棣来讲,朱允炆算得上是在温室中长大的,与书为伴,与文人儒士交好,性格温厚淳朴,生活波澜不惊,也就是缺少一份上进的野心。
建文三年(1401)朱棣到京师进行朝拜, “行皇道入,登陛不拜”[3]卷16,监察御史曾风就曾上折子弹劾朱棣,但是建文帝说:“至亲勿问”。这就是朱棣的和朱允炆最大的不同,前者激进、无视规则,后者保守、懦弱。在战争时期,建文帝还力求“毋负朕有杀叔之名”[3]卷16。即使到了战争的最后阶段,他还是抱有妇人之心,与建文帝的举棋不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然这也是由于他的懦弱性格决定的。两军对垒,前怕狼后怕虎,这是自古兵家之大忌。
朱棣接受的是完全的封建正统教育。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受封燕王,他早年曾居凤阳,对当地军、民情也颇有所知晓。洪武十三年朱棣正式就藩于北平,两次率师北征以及多次受命参预北方军事活动,使朱棣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铸就了他的胆识和野心,加强了他在军队中的影响,“其至北平者皆听燕王调用,燕王自此益强”[3]卷13。而朱棣本人更是“智虑绝伦,雄才大略,酷类先帝”[1]卷141,虚心求教,军纪严明,赏罚得当。战场上也常常“亲战阵,冒矢石,身先士卒”[1]卷5。
用人谋略。纵观建文一朝的历史可以看出,在朱允炆在位期间内无出谋划策之人,外无能征善战之将,“元功诸将相继尽矣”+。“中言才能之士,数年来幸存者百无一二”[1]卷139。“当年随着朱元璋打天下的、能征善战的元勋将领已经被杀的差不多了,幸存者寥若晨星”+,所以从战争一开始建文帝可用的人才就不多,老将如耿炳文、魏国公徐辉祖,其他的年轻将领,有建文帝表兄弟李景隆、张信、顾成,以及朝廷内部与朱棣相勾结的徐增寿、王宁等,原本就不稳固的朝廷也因此更加风雨飘摇了。但就是这样的局面下,建文帝对耿炳文、徐辉祖等人也不甚信任,甚至还让李景隆代替耿炳文为大将军。
三、教育的成败启示
明初,朱元璋规定皇储:“所宜尊礼师傅,讲习经传,博古通今,识达机宜”[6]p169。其实这种教育机制在最开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错就错在朱元璋在后来走上了极端,对皇储的教育产生了偏差,他觉得“蓄养德行,博古通今,庶可以承籍天下国家之重”。这种错误的认识直接导致了朱元璋教育的歧途并越走越远,于是以德行和学习经史知识来代替治国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出现了,他认为:“己德即修,自然足以服人,贤者汇进而不肖者自去。能以德进业,则天下未有不治”。
但是真正对皇储进行教育的人都是儒者文人,齐泰、黄子澄等人也不例外,一群只会说教的人又能把朱允炆给调教的多么优秀呢?此外,建文帝登基时的大明王朝并不像朱元璋所说的那样“你可以做太平皇帝了”,直到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北方依然不稳定,元顺帝遁走北漠,在内地尚有遗留下来的两支军事力量,一是云南的梁王,一是东北的纳哈出,这两股势力各据一方,蠢蠢欲动,是新王朝的心腹大患,以至于朱元璋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才慢慢平定。但是直到朱元璋去世北方仍旧有蒙古人蠢蠢欲动。
朱元璋为了确保朱家王朝的延续,从洪武三年就开始把他二十多个儿子和孙子分封到各地,要他们“夹辅皇室”[3]卷14,在军事权力上对诸王的限制并不强,甚至还有所增加。诸王不但享有军事统帅权,而且还有指挥权,《皇明祖训》规定:“凡朝廷调兵,须有御宝文书与守镇官,守镇官既得御宝文,又得王令,方许发兵。”。在权利和欲望的指使下,国家的守望者变成了皇权的挑战者。几十年的发展使得藩王的势力尾大不掉,最后只得是“削亦反,不削亦反”。时势使然,靖难之役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大概很难对朱元璋的教育定一个明确的对错,从整个明朝的发展轨迹来讲明朝的皇子大多庸庸无为,没什么大的功绩,有的皇帝甚至直到几十岁都没有读过几天书。单就明朝二百多年的历史看,朱棣的成功也许是明朝教育的另一种的“成功”吧。
参考文献:
[1](明)张廷玉等撰:《明史》[M].中华书局:1974年版.
[2]顾颉刚:《明代敕撰书专序》,《明代敕撰书专考》卷首,燕京大学图书馆1932年版.
[3]《明实录》(太祖实录),[M].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本.
[4]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7.
[5]娄曾泉,颜章炮.明朝史话[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6](明)焦竑.国朝献徵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