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八个方面精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qzgx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是未来五年乃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主动选择和必然要求。农业本身作为供给侧,亟待结构性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上需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独特的产业特性(生命特性、季节特性、产品市场特性及生产组织特性)决定了农业领域的许多具体知识、专有技能和经验都具有缄默知识的特性,需要长期积累才得以形成并不断内化。因此,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也必须因时因地因情而异,亟需从供给侧发力,进行精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启动以来,全国农广校体系上下合力,形成了以精准培育为导向、以精细管理为手段、以政策扶持为保障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培训主体地位不断巩固,培训工作质量不断提升,涌现出很多特色鲜明、成效显著、代表性强的精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经验与做法。本期聚焦这一主题,刊发一组稿件。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五化同步”发展全局,解决未来“谁来种田”“如何种好地”等问题做出的重大决策,抓住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根本和命脉。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出“将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国家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基本形成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把职业农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健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定向培养职业农民”是中央一号文件对农广校提出的更新更具体要求,确立了新时期农广校的中心任务。农广校体系作为定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主渠道、主力军,做好精准培育是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具体举措。
  一、培育对象要精准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首先要精准遴选好培育对象,主要有以下四类:一是农村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办者或领路人,他们主要来自传统农民,逐步适应了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掌握了一定的科技知识,了解了农业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化生产经营能力和水平,成为了农村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办者或领路人,其自身也渴望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二是被吸引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继承者,他们主要来自高校的大中专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学历和素质,视野开阔,立志用自己的知识和热情来打造富有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的现代农业,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三是由城里人、返乡农民工、复转军人等组成的农业返乡创业者,他们具有一定的知识文化,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受国家惠农政策的吸引,愿意在现代农业上投资创业兴业。四是留在农村的新生代农村劳动力,愿意子承父业投身于农业生产,成为新时代的职业农民。
  二、培训需求要精准
  按需施教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必须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准确把握不同对象的培训需求,这是精准培育的首要环节和首要任务。针对四类培育对象,要准确掌握其基本情况、素质情况和教育培训需求,包括年龄、文化程度、从事产业、具备的技能、培训层次、培训形式、培训内容等信息,摸准其教育培训需求,为精准分析其教育培训现状和意愿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目标要精准
  针对四类培育对象,结合其培训需求,要精准定位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能力素质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对于创办者或领路人,重点开展“学历教育 市场经营”,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开阔他们的视野,引导他们加快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农业继承者,重点开展“定向培养 创业孵化”,设立大学生创业园,提供创业实训或孵化服务,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鼓励他们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创业兴业。对于农业创业者,重点开展“创业培训 政策引导”,通过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吸引他们在现代农业上投资创业兴业,鼓励他们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办者。对于新生代农村劳动力,重点开展“技能培训 学徒教育”,引导他们扎根农村,注重在学中干、干中学,鼓励他们成为新时代的职业农民。
  四、培训内容要精准
  首先,要准确把握需求。要以需求为导向确定教学专题、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避免搞形式、走过场、空对空,要按照“干什么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充分考虑四类培育对象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和特点,按需施教,有的放矢开展教育培训,避免“一张处方治百病”。其次,要准确把握核心。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不同于其他培训,要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核心,并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设置培训课程时,要紧扣他们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社会热点问题以及他们自身在素质、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作思考谋划;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围绕问题的提出为学员提供分析问题的逻辑和学理框架,帮助学员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最后,要准确把握实践。实践是职业农民成长的最好课堂,必须进一步强化实践培训的份量,把实践中好的经验、好的做法作为鲜活教材,组织他们到第一线去学习、去实践,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五、培训师资要精准
  培训师资是精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关键,可以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的高低,有无实效,从根本上取决于师资队伍。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高效精干、类型多样的新型职业农民师资库,健全选聘管理制度,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培养制度,强化知识更新培训,不断提高新型职业农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工作水平,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要结合不同的培育对象,精准匹配不同类型的师资,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有针对性从师资库中遴选老师开展教学培训、创业孵化和跟踪服务,引导培养职业农民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投身发展现代农业事业。
  六、培训教材要精准
  培训教材是新型职业农民获取教育培训知识的重要载体,是教师开展教学的源头,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资料,更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基础和保障。教材质量高低,是影响培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要按照中央校制定的65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择好教材,发挥好30种全国通用精品教材的作用,开发好当地特色的精品教材,形成门类齐全、结构完整的教材体系,为不同的培育对象精准选配好教材。
  七、跟踪服务要精准
  跟踪服务是精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可或缺的环节,与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等密不可分,互为支撑,有机关联。要建立项目培育后的适时性跟踪服务机制,成立新型职业农民跟踪导师团,加强培训后的跟踪服务,搭建平台帮助学员开展经验交流、信息分享、技术研讨、产销对接等活动;做好农民的线上线下跟踪服务,围绕生产周期提供生产经营指导、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八、政策扶持要精准
  强化政策扶持是精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关键环节。要结合实际,协调与整合现有政策,积极创设新的政策,加快构建支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产业扶持、金融保险、人才激励、社会保障等衔接配套的政策扶持体系,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要结合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不同阶段和特征,精准地将扶持政策投向职业农民,进一步巩固培训成果,吸引广大农民积极主动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及时解决他们在资金、技术、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为他们的成长创业兴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成为职业农民变成他们的真正内在驱动力。
  天津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张大鹏 高晶琳 高 佳
其他文献
巴东多奇峰峻岭,有大河长川,更多岁月风雨……   大约三千年前,廪君西迁,拓疆巴国,烽火相接,波伏浪涌。时光转到公元第一个千年中叶,巴东始有建县历史。然自南朝开端至隋唐五代的五百年间,江上峰青,时空落寞。古人曾照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那五百年,谁是第一任县令?哪位巴东人进过中华朝堂,书写过人生诗篇?多少过客,几无可考。再向前推,大风之歌没有及时地飘进三峡,魏武之鞭挥不过长江以南——巴东,远离中原
5月初,四川雅安已经浸泡在浓郁的绿色里了。此刻我坐在汽车里,在被春雨湿润又被车轮碾压得泥泞的山路上盘旋上升。车子缓缓地停下了,一株孤零零的二三十米高的树阻止了我们前进的脚步,它伫立在因道路施工而拓开的路旁,失落中透着优雅的美丽。“看,这就是珙桐了。”印开蒲先生说道。这名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的资深研究员对植物有着狂热的喜爱,并时时感染着我们。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珙桐,尤其是在这样一种情境下。形单影只
“数学创新知识”竞赛获奖名单  由《初中生之友》编辑部举办的第二届“数学创新知识”竞赛圆满结束,非常感谢老师和同学们对本次竞赛活动的大力支持。奖品和证书将于近期寄出,请各位获奖者注意查收。现公布部分获奖同学名单。  谢小龙(南昌市昌南学校八(2)班),王 珊(南昌市迎宾中学初二(2)班),蔡万欢(南昌市冶建学校八(1)班),王 智(安福县城关中学初二(4)班),朱 强(赣县韩坊中学八(2)班),董
第一次看见西湖群山是20年前,当时只闻西湖盛名,至于围绕西湖的群山只觉得是些点缀。  今年过完年,工作变动,竟可以常驻杭州,难道是注定与这湖山相映的城市有一段妙缘?我不仅可以重走苏堤看山,更要登山瞰湖。  明代的钟禧有诗云:万顷西湖水贴天,芙蓉杨柳乱秋烟。湖边为问山多少?每个峰头住一年。无事时便摊开地图规划行程,或上网取些经验,找了个和风的日子,便挎包登山了。  西湖群山面积颇广,若在宋朝,整个临
“香成阵。欢声点破梅梢粉。”梅花开了。  宫粉、红梅、绿萼、紫梅、朱砂、玉蝶…… 光听这曼妙的名字就引人心向往之了。  非常羡慕那些会侍弄花草的朋友。这个时节,朔寒侵窗。如果室内梅梢弄晴幽香漫沁,实在是一份“芳华自相接”的惬意。园林山野踏涉赏梅自不必说了,到花卉市场买来梅枝养在清水瓶里,也是一隅雅逸闲适的心思。周末我曾从花市扛回整捆十枝的长条腊梅,贮好喷水,第二天一早,满室馥郁醉人。当时恰是阳光煌
编者按:人才是事业之基,也是兴农之本。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是促进镇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农业农村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面对农民培训的新形势、新要求,如何开展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本期互动平台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赵智奎教授,从教学的角度来谈农民职业培训,以飨读者。  当下的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
01:00 小巷中再无人迹,门口的灯笼也睡眼朦胧了,温馨的灯火中,小巷做了一个柔情似水的梦。  02:00 夜最浓的时候,新近建成的私家园林——翠园依然是灯火通明,可是在为迎接明日的访客而忙碌着?  03:00 忙碌的新区也沉静了下来,闪烁的彩灯像散落在沙滩上的珍珠,点缀着这座城市的繁华与精致。  04:00 天是浓浓的墨蓝,水畔楼阁里一只依然亮着的灯,幽幽地照着流水,照着雕花栏杆。在这一刻,这些
人物档案  李凤玉:男,58岁,中共党员,大专学历,黑龙江省克山县河南乡仁发村人,村党支部书记,克山县仁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09年与本村6名农民自筹资金850万元,组建了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民由原来的7户发展到现在的2638户,经营土地面积达到5.4万亩,入社农民亩均收益922元。曾获“全国粮食生产大户”、“黑龙江省劳动模范”、“全国十佳农民”等荣誉称号。  说起克山县仁发现
园林之于苏州,就好像是故宫之于北京、外滩之于上海一样,不一样的是,作为一张城市的名片,苏州的园林,是实实在在在人们的生活当中的,偶尔的闲庭信步,代表了千余年来苏州人散淡的性格。  苏州人造园,造了几千年,古有香山蒯祥,把步伐迈进了宏伟的故宫,今有画家叶放,把姑苏的亭亭院院造进了西方的水城威尼斯。  苏州人的造园情怀,更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也许在不经意间,你一抬头,在城市的某个角落人家,小小的一方天
自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门机构,各地农广校近年来积极探索,深入实践,逐步在精准培育上下功夫,从训前调研到宣传发动,从组织领导到实施方案,从集中培训到制度保障,从田间课堂到认定管理,从政策支持到跟踪服务,各个环节精益求精。稳步推进从“培训”向“培育”转变,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有力提升了培育质量,推动了农业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