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项目学习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且项目实施的时间较长,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劳,有的甚至偏离项目实施方向,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适时进行课堂小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到方向,把所学知识构建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并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
笔者多年来尝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组织实施项目式学习,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项目中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适时有效地实施课堂小结,整合知识学习,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下面,笔者将结合“校园生活微电影制作”项目,谈一谈在项目学习各个阶段如何实施课堂小结。
“校园生活微电影制作”项目要求学生制作一部5分钟左右,以校园生活为主题,有片头、片尾、故事情节音视频和字幕的作品。项目学习环节包括作品鉴赏(1课时)、确定主题及编写脚本(1课时)、采集制作素材(2课时)、合成作品(2课时)、作品交流评价(2课时)。每个项目学习环节分别采用不同方式的课堂小结进行总结、归纳、延伸,确保学生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开展有序探究,构建知识体系,培养思维能力。
互动式小结,确定微电影的评价标准
本项目环节让学生分类鉴赏历届学生制作的优秀微電影作品,通过师生互动问答、生生互动补充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在欣赏作品时思考并总结一部优秀的视频作品应包含哪些组成要素,这些要素与主题又是何种关系。
师:刚才展示的《舌尖上的侨中》微电影是多媒体作品中的一种类型,它包含哪些要素?
生:图片、文字、动画、视频、背景音乐。
师:该作品表达的主题是反映学生在校园一天的生活,视频内容是如何反映这个主题的?
生1:该作品表现的是校园周边小吃,视频内容包括三个片段:第一个片段反映的是放学后女学生走出校园到门口买山东杂粮煎饼的场景;第二个片段反映的是煎饼的制作过程,配上解说词很让人有饥饿感;第三个片段反映的是吃煎饼时的感受,用了一段洗脑音乐视频,十分搞笑,有想象空间。
生2:我觉得最后的拍摄花絮也很好看,微电影拍摄技巧让我大开眼界,学有所得。我觉得这个作品很有故事感、画面感,解说词模仿《舌尖上的中国》,很有味道。
本环节观看了五种不同类型的微电影,通过师生互动小结、生生补充小结,师生从五个角度共同总结出了一部好作品要有故事感、有艺术感、技术强、有创意、有规范,并总结出了微电影的评价标准,为后续项目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的鉴赏能力、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培养。有了评价标准,学生对微电影有了自己的理解,互动式课堂小结让学生的思维从感性上升到抽象。
问卷式小结,确定微电影主题和脚本
有了微电影评价标准后,下一个难点就是拍摄什么样的主题以及如何编写拍摄脚本。教师使用问卷星问卷的方式进行讨论,将问题放在问卷平台上,全班学生共同思考,集思广益,很快就可以总结出几种思路。
问卷1:校园生活丰富多彩,你会选用什么主题?
学生短暂思考后回复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主题,如图书馆志愿者在行动、走进侨中主题班会活动、拗九节慰问社区老人活动、忙碌一天的我的教师、侨中的阴晴圆缺等。学生对认为可以拍摄的主题点赞,选出人气最旺的五个主题,其中就有“侨中的阴晴圆缺”,因为大家都想知道这个主题可以怎么拍摄。
问卷2:如果你是《侨中的阴晴圆缺》影片的导演,你将拍摄哪些场景?
学生脑洞大开,答案富有想象力。有的说,拍四个场景,机位定在校外从大门往里拍白天晴天、阴天和晚上月圆、初月各十分钟,然后用快进合成5分钟;有的说,可以在楼顶拍白天、雨天、阴天、夜晚学生穿梭校园的场景、运动的场景,然后选择部分镜头进行快、慢处理,有远景有近景,真实反映校园生活。
通过问卷式小结,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置核心问题,根据学生头脑风暴信息逐步筛选,最后达成共识,既让所有学生都参与了讨论,又聚焦主题及时总结,解决了难点问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有效培养。
任务式小结,学习视频编辑与制作技巧
在教学会声会影软件编辑影片环节,教师先播放往届学生的作品,再下发影片作品素材(包含图片、视频、音乐)。教师精心设置了一个学习任务清单,清单内容按照完整视频编辑的先后步骤给出操作任务。例如,如何添加视频、音频、图片,视频剪切哪一段,音频声音大小调整多少,在哪段视频添加什么样式的字幕,选用何种特效何种文字的片头和片尾,如何生成视频等。学生通过清晰明了的任务式小结清单和配套的微视频进行操作实践,学习总结视频制作的一般流程和编辑技巧,培养了操作性思维。
总结式小结,展示交流作品
在作品展示环节,学生小组派代表上台总结交流,首先在影片播放前用3分钟总结概述影片的故事内容,再用2分钟总结影片拍摄的经验和视频编辑所使用的技术方法。通过总结故事情节和视频编辑方法,学生将视频制作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内化,培养了归纳能力。
投票式小结,鉴赏评价作品
在作品展示环节,学生观众要倾听影片制作者的总结陈述,观看影片,然后根据影片评价标准的作品规范、故事感、艺术感、技术性、个性创意五个维度对该影片进行评分,综合评分70~79分为合格,80~89分为良好,90~100分为优秀。有的影片可能综合评价分数不高,但影片在某方面让人感受特别深刻,可以评为最佳故事、最佳画面、最佳技术或最佳音效。最后,学生观众还要对作品给出一句话的评价,总结表达自己对影片的看法。通过投票式小结,激发全体学生对照评价标准进行思考,学生的欣赏水平、评价能力得到培养。
项目式学习对信息技术教师适应新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出适合学生特点的项目,让学生在真实、复杂、开放、层次递进的项目问题情境中有效进行思考,在真实情境中分析问题、做出决策、解决问题、归纳总结,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笔者多年来尝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组织实施项目式学习,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项目中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适时有效地实施课堂小结,整合知识学习,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下面,笔者将结合“校园生活微电影制作”项目,谈一谈在项目学习各个阶段如何实施课堂小结。
“校园生活微电影制作”项目要求学生制作一部5分钟左右,以校园生活为主题,有片头、片尾、故事情节音视频和字幕的作品。项目学习环节包括作品鉴赏(1课时)、确定主题及编写脚本(1课时)、采集制作素材(2课时)、合成作品(2课时)、作品交流评价(2课时)。每个项目学习环节分别采用不同方式的课堂小结进行总结、归纳、延伸,确保学生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开展有序探究,构建知识体系,培养思维能力。
互动式小结,确定微电影的评价标准
本项目环节让学生分类鉴赏历届学生制作的优秀微電影作品,通过师生互动问答、生生互动补充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在欣赏作品时思考并总结一部优秀的视频作品应包含哪些组成要素,这些要素与主题又是何种关系。
师:刚才展示的《舌尖上的侨中》微电影是多媒体作品中的一种类型,它包含哪些要素?
生:图片、文字、动画、视频、背景音乐。
师:该作品表达的主题是反映学生在校园一天的生活,视频内容是如何反映这个主题的?
生1:该作品表现的是校园周边小吃,视频内容包括三个片段:第一个片段反映的是放学后女学生走出校园到门口买山东杂粮煎饼的场景;第二个片段反映的是煎饼的制作过程,配上解说词很让人有饥饿感;第三个片段反映的是吃煎饼时的感受,用了一段洗脑音乐视频,十分搞笑,有想象空间。
生2:我觉得最后的拍摄花絮也很好看,微电影拍摄技巧让我大开眼界,学有所得。我觉得这个作品很有故事感、画面感,解说词模仿《舌尖上的中国》,很有味道。
本环节观看了五种不同类型的微电影,通过师生互动小结、生生补充小结,师生从五个角度共同总结出了一部好作品要有故事感、有艺术感、技术强、有创意、有规范,并总结出了微电影的评价标准,为后续项目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的鉴赏能力、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培养。有了评价标准,学生对微电影有了自己的理解,互动式课堂小结让学生的思维从感性上升到抽象。
问卷式小结,确定微电影主题和脚本
有了微电影评价标准后,下一个难点就是拍摄什么样的主题以及如何编写拍摄脚本。教师使用问卷星问卷的方式进行讨论,将问题放在问卷平台上,全班学生共同思考,集思广益,很快就可以总结出几种思路。
问卷1:校园生活丰富多彩,你会选用什么主题?
学生短暂思考后回复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主题,如图书馆志愿者在行动、走进侨中主题班会活动、拗九节慰问社区老人活动、忙碌一天的我的教师、侨中的阴晴圆缺等。学生对认为可以拍摄的主题点赞,选出人气最旺的五个主题,其中就有“侨中的阴晴圆缺”,因为大家都想知道这个主题可以怎么拍摄。
问卷2:如果你是《侨中的阴晴圆缺》影片的导演,你将拍摄哪些场景?
学生脑洞大开,答案富有想象力。有的说,拍四个场景,机位定在校外从大门往里拍白天晴天、阴天和晚上月圆、初月各十分钟,然后用快进合成5分钟;有的说,可以在楼顶拍白天、雨天、阴天、夜晚学生穿梭校园的场景、运动的场景,然后选择部分镜头进行快、慢处理,有远景有近景,真实反映校园生活。
通过问卷式小结,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置核心问题,根据学生头脑风暴信息逐步筛选,最后达成共识,既让所有学生都参与了讨论,又聚焦主题及时总结,解决了难点问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有效培养。
任务式小结,学习视频编辑与制作技巧
在教学会声会影软件编辑影片环节,教师先播放往届学生的作品,再下发影片作品素材(包含图片、视频、音乐)。教师精心设置了一个学习任务清单,清单内容按照完整视频编辑的先后步骤给出操作任务。例如,如何添加视频、音频、图片,视频剪切哪一段,音频声音大小调整多少,在哪段视频添加什么样式的字幕,选用何种特效何种文字的片头和片尾,如何生成视频等。学生通过清晰明了的任务式小结清单和配套的微视频进行操作实践,学习总结视频制作的一般流程和编辑技巧,培养了操作性思维。
总结式小结,展示交流作品
在作品展示环节,学生小组派代表上台总结交流,首先在影片播放前用3分钟总结概述影片的故事内容,再用2分钟总结影片拍摄的经验和视频编辑所使用的技术方法。通过总结故事情节和视频编辑方法,学生将视频制作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内化,培养了归纳能力。
投票式小结,鉴赏评价作品
在作品展示环节,学生观众要倾听影片制作者的总结陈述,观看影片,然后根据影片评价标准的作品规范、故事感、艺术感、技术性、个性创意五个维度对该影片进行评分,综合评分70~79分为合格,80~89分为良好,90~100分为优秀。有的影片可能综合评价分数不高,但影片在某方面让人感受特别深刻,可以评为最佳故事、最佳画面、最佳技术或最佳音效。最后,学生观众还要对作品给出一句话的评价,总结表达自己对影片的看法。通过投票式小结,激发全体学生对照评价标准进行思考,学生的欣赏水平、评价能力得到培养。
项目式学习对信息技术教师适应新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出适合学生特点的项目,让学生在真实、复杂、开放、层次递进的项目问题情境中有效进行思考,在真实情境中分析问题、做出决策、解决问题、归纳总结,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