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精神的特点
学校精神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积累下来的,被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作为一种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学校精神是通过学校成员共同的实践活动并经由历史的积淀、选择、凝聚发展而成的。强烈的学术任务感、对学生高度的期望感、牢固的师生亲密关系感、高度的教职员工之间的同心协力与积极肯定个人学术的卓越表现,构成学校精神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来看,学校精神具有两大特点。
一是“积极性”。学校精神作为一种“群体显意识”,凸显的是一种理想和积极精神文化。这种文化以校园主体积极而良好的精神状态为表象特征和信息表达方式,具有单向性,直接指向积极意义,从根本上否定消极意义的存在。充满生机活力,蓬勃向上是学校精神的本质特征。
二是“场效应”。学校精神具有强大的“场效应”,其作用犹如液体渗透般,细润无声而又不可抗拒,通过校园主体的内化机制而逐渐浸染成一个强大的氛围,这种精神浸染和氛围形成的过程,一般是按照社会规范要求,淘汰了糟粕之后保留下来的,是被校园主体这一特定群体所认同的某些思想观念的积淀,是校园优秀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最佳整合,而这些思想观念就是他们共同的行为准则。
学校精神的价值
作为一种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学校精神附着于领导方式、教风学风、人际关系、学校道德准则等校园精神文化样式上,它以其特有的精神特质赋予学校以“个性魅力”,从而使生活其中的每个校园人都深受影响,以共同的价值规范折射出学校成员的目标追求、价值体系和精神风貌,凸现出凝聚力、耐力、战斗力等精神的核心内容。显然,学校精神成熟后,对教师群体具有团结协作之功效;对学生群体,则具有至诚关爱和潜移默化之功能。尤为重要的是,在这种积极的生机勃勃的表象后面,折射出丰富而深远的精神价值:
其一,折射出“公正团体”的学校形象和管理理念。自由、公正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追求。“公正”就是要求公平正直,没有偏私。“公正团体”作为人类对人群关系及其管理理念的一种向往,它以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心理环境表达出来,是学校精神得以弘扬的思想根源。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曾于1974年进行过“公正团体”的教育实验,力图使学校和班级成为一个充满民主氛围、由大家共同管理的“公正团体”。这是一种追求公正、平等、民主的大同式管理思想——在人人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向管理学校的目标迈进。
其二,折射出以利他主义为特征的价值本位论。学校精神的背后支撑物中,价值观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它起着支持和调节的作用。价值即客体对主体的效用性。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关系的认识和看法,由自我、社会秩序、价值规范、价值、价值本位等五维组成。如上所述。学校精神作为一种“群体显意识”,凸显的是一种理想和积极的精神文化,它所倡导的价值以利他为特征,以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为要旨——这种价值本位论是学校精神得以滋生的认识根源,以对人热诚认真的态度和对己慎独自律的品格表现出来。
其三,映现出学校文化特色和团体优越感。学校精神是每个学校在自己特定的文化背景上所酿就出来的“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这就是同级同类学校状态不同的原因,它昭示着一所学校的风格和自成一体的行为准则,并在共同目标的追求和行为模式中始终如一地保持本色的一贯性。与此同时,这种校园文化的个性特色还会衍生出一种学校优越感。由于校园主体始终处在自身习以为常的文化情境中,因而总认为自己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是最正确的、最好的,从而使校园主体对学校精神所倡导的准则保持信心,并自发地产生一种自豪感和维护欲。校园中常常见到的“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体现的就是这样的精神。
校园精神文化提升和弘扬的正是人性中的“神性”和善良之光,是人类的“普世性价值”。
脉源:学校精神生成的心理机制
就其内涵而言,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在教学活动中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和承载精神文化的物质形态。从外延来说,校园文化由物化层、制度层、观念层等部分构成,而学校精神就是对观念形态校园文化的一种抽象概括,它依附于学校全体成员所共同持有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人际关系、行为模式、校风传统等文化形态上,最终以目标追求的同一性、角色分工的层次性和规范约束的效能性等特点,表达出全体学校人员奋发协作的精神风貌,并自然地成为校园文化的主导与核心。
从纵深角度来说,学校精神是学校个性特色所在,它代表校园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长期发挥着复制与创造功能。在历史文化的嬗传中,学校除了把按社会规范建立起来的群体文化意识一代代复制传授给学生个体外,也必然造就教职工和学生的同类文化意识和行为模式,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它的发生机制是,外部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逐渐浸染作用于个体而沉淀成个体无意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无意识逐渐地分别地上升为个体有意识,无数的个体有意识逐渐汇集为某种群体心理——群体无意识,这种群体心理积淀越来越厚,积聚成一种强大的认知物和心理氛围,于不知不觉中对全体学校成员的行为起着统一规范的作用。这种群体无意识的浸染与渗透力经沉淀和凝聚后,再由特定个体往往是身为学校领导的某些个体和群体的有意选择,概括提炼出共同的行为准则,把群体意识转变成可概括、可预期的群体意识,这种群体意识经个体认同后保留延续下去便成为学校精神。众所周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周易》中的卦辞,但它是我国著名学府清华大学的校训,是清华精神的高度体现。这一校园精神就是在清华师生的酝酿积聚基础上,经由梁启超先生的阐发而提炼出来,进而为广大清华人认同而扬名海内外的。
以上从宏观角度阐述了个体无意识——个体意识——群体无意识——群体意识的转变过程。那么从微观角度来看,个体趋同于群体意识的心理机制又是什么呢?心理研究表明,人在归属动机的驱使下,会积极地与同辈团体所倡导的观念相协同,渴求归属和被集体所接纳。处于特定文化氛围中的人际交往模式,通过个体模仿和潜移默化在观念形态中保留下来,形成个体无意识,无数个体无意识再积聚而成为集体的无意识,两者的交互作用通过同化与顺应机制来完成。所以归属、从众、模仿、同化顺应是个体趋同群体意识的心理发生机制。在这一过程中,和谐的人际心理环境是外部环境中的关键因素。
显然,学校精神的初始状态是自发而模糊的,不加概括和引导是不会自觉形成精神的。当学校精神走出无意识的黑箱状态之后,它就上升到人们的意识域中,由无意到有意,从模糊到明确,由自发到自觉,走向可意图、可设计状态,以此标志着学校精神的发展从自发孕育期走向有意识的整合期。学校精神的生成过程说明了它具有某种转化性,而这一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尤其是领导者对校园文化的认识程度。其中精英群体的观念形态对其生成具有把关或定向作用。学校管理者要从学校精神赖以生长的心理机制和生存环境人手,以自身言行为导向,自觉培育、倡导和发扬学校精神。
需要说明的是,“学校精神”与人们常说的“校训”和“校风”的关系。校风是校园主体在长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群体心理定势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外在化的群体行为倾向。校训是学校主办者(尤其是创立者或学校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对学校师生员工特别是学生发展目标的风格的期望和训诫。校风反映的是一种现实的倾向性存在,校训裘征的是一种心理的期许性要求。而学校精神则是隐涵于其内其后的校园主体的精神追求,学校精神必须通过或经由校风和校训来体现。
学校精神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积累下来的,被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作为一种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学校精神是通过学校成员共同的实践活动并经由历史的积淀、选择、凝聚发展而成的。强烈的学术任务感、对学生高度的期望感、牢固的师生亲密关系感、高度的教职员工之间的同心协力与积极肯定个人学术的卓越表现,构成学校精神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来看,学校精神具有两大特点。
一是“积极性”。学校精神作为一种“群体显意识”,凸显的是一种理想和积极精神文化。这种文化以校园主体积极而良好的精神状态为表象特征和信息表达方式,具有单向性,直接指向积极意义,从根本上否定消极意义的存在。充满生机活力,蓬勃向上是学校精神的本质特征。
二是“场效应”。学校精神具有强大的“场效应”,其作用犹如液体渗透般,细润无声而又不可抗拒,通过校园主体的内化机制而逐渐浸染成一个强大的氛围,这种精神浸染和氛围形成的过程,一般是按照社会规范要求,淘汰了糟粕之后保留下来的,是被校园主体这一特定群体所认同的某些思想观念的积淀,是校园优秀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最佳整合,而这些思想观念就是他们共同的行为准则。
学校精神的价值
作为一种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学校精神附着于领导方式、教风学风、人际关系、学校道德准则等校园精神文化样式上,它以其特有的精神特质赋予学校以“个性魅力”,从而使生活其中的每个校园人都深受影响,以共同的价值规范折射出学校成员的目标追求、价值体系和精神风貌,凸现出凝聚力、耐力、战斗力等精神的核心内容。显然,学校精神成熟后,对教师群体具有团结协作之功效;对学生群体,则具有至诚关爱和潜移默化之功能。尤为重要的是,在这种积极的生机勃勃的表象后面,折射出丰富而深远的精神价值:
其一,折射出“公正团体”的学校形象和管理理念。自由、公正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追求。“公正”就是要求公平正直,没有偏私。“公正团体”作为人类对人群关系及其管理理念的一种向往,它以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心理环境表达出来,是学校精神得以弘扬的思想根源。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曾于1974年进行过“公正团体”的教育实验,力图使学校和班级成为一个充满民主氛围、由大家共同管理的“公正团体”。这是一种追求公正、平等、民主的大同式管理思想——在人人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向管理学校的目标迈进。
其二,折射出以利他主义为特征的价值本位论。学校精神的背后支撑物中,价值观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它起着支持和调节的作用。价值即客体对主体的效用性。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关系的认识和看法,由自我、社会秩序、价值规范、价值、价值本位等五维组成。如上所述。学校精神作为一种“群体显意识”,凸显的是一种理想和积极的精神文化,它所倡导的价值以利他为特征,以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为要旨——这种价值本位论是学校精神得以滋生的认识根源,以对人热诚认真的态度和对己慎独自律的品格表现出来。
其三,映现出学校文化特色和团体优越感。学校精神是每个学校在自己特定的文化背景上所酿就出来的“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这就是同级同类学校状态不同的原因,它昭示着一所学校的风格和自成一体的行为准则,并在共同目标的追求和行为模式中始终如一地保持本色的一贯性。与此同时,这种校园文化的个性特色还会衍生出一种学校优越感。由于校园主体始终处在自身习以为常的文化情境中,因而总认为自己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是最正确的、最好的,从而使校园主体对学校精神所倡导的准则保持信心,并自发地产生一种自豪感和维护欲。校园中常常见到的“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体现的就是这样的精神。
校园精神文化提升和弘扬的正是人性中的“神性”和善良之光,是人类的“普世性价值”。
脉源:学校精神生成的心理机制
就其内涵而言,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在教学活动中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和承载精神文化的物质形态。从外延来说,校园文化由物化层、制度层、观念层等部分构成,而学校精神就是对观念形态校园文化的一种抽象概括,它依附于学校全体成员所共同持有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人际关系、行为模式、校风传统等文化形态上,最终以目标追求的同一性、角色分工的层次性和规范约束的效能性等特点,表达出全体学校人员奋发协作的精神风貌,并自然地成为校园文化的主导与核心。
从纵深角度来说,学校精神是学校个性特色所在,它代表校园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长期发挥着复制与创造功能。在历史文化的嬗传中,学校除了把按社会规范建立起来的群体文化意识一代代复制传授给学生个体外,也必然造就教职工和学生的同类文化意识和行为模式,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它的发生机制是,外部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逐渐浸染作用于个体而沉淀成个体无意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无意识逐渐地分别地上升为个体有意识,无数的个体有意识逐渐汇集为某种群体心理——群体无意识,这种群体心理积淀越来越厚,积聚成一种强大的认知物和心理氛围,于不知不觉中对全体学校成员的行为起着统一规范的作用。这种群体无意识的浸染与渗透力经沉淀和凝聚后,再由特定个体往往是身为学校领导的某些个体和群体的有意选择,概括提炼出共同的行为准则,把群体意识转变成可概括、可预期的群体意识,这种群体意识经个体认同后保留延续下去便成为学校精神。众所周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周易》中的卦辞,但它是我国著名学府清华大学的校训,是清华精神的高度体现。这一校园精神就是在清华师生的酝酿积聚基础上,经由梁启超先生的阐发而提炼出来,进而为广大清华人认同而扬名海内外的。
以上从宏观角度阐述了个体无意识——个体意识——群体无意识——群体意识的转变过程。那么从微观角度来看,个体趋同于群体意识的心理机制又是什么呢?心理研究表明,人在归属动机的驱使下,会积极地与同辈团体所倡导的观念相协同,渴求归属和被集体所接纳。处于特定文化氛围中的人际交往模式,通过个体模仿和潜移默化在观念形态中保留下来,形成个体无意识,无数个体无意识再积聚而成为集体的无意识,两者的交互作用通过同化与顺应机制来完成。所以归属、从众、模仿、同化顺应是个体趋同群体意识的心理发生机制。在这一过程中,和谐的人际心理环境是外部环境中的关键因素。
显然,学校精神的初始状态是自发而模糊的,不加概括和引导是不会自觉形成精神的。当学校精神走出无意识的黑箱状态之后,它就上升到人们的意识域中,由无意到有意,从模糊到明确,由自发到自觉,走向可意图、可设计状态,以此标志着学校精神的发展从自发孕育期走向有意识的整合期。学校精神的生成过程说明了它具有某种转化性,而这一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尤其是领导者对校园文化的认识程度。其中精英群体的观念形态对其生成具有把关或定向作用。学校管理者要从学校精神赖以生长的心理机制和生存环境人手,以自身言行为导向,自觉培育、倡导和发扬学校精神。
需要说明的是,“学校精神”与人们常说的“校训”和“校风”的关系。校风是校园主体在长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群体心理定势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外在化的群体行为倾向。校训是学校主办者(尤其是创立者或学校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对学校师生员工特别是学生发展目标的风格的期望和训诫。校风反映的是一种现实的倾向性存在,校训裘征的是一种心理的期许性要求。而学校精神则是隐涵于其内其后的校园主体的精神追求,学校精神必须通过或经由校风和校训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