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上海自贸区。未来外商投资的自由度将更大,这也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国际接轨的第一步。
在上海自贸区获批之前,获得“风声”的相关个股早已经开始飙升。上港集团(600018.SH)从8月23日起连续拉出6个涨停板,12个交易日内10次涨停;截至9月13日的16个交易日内,上港集团涨幅达到155%。
此外,外高桥(600648.SH)也是连续11个交易日涨停;华贸物流(603128.SH)在20个交易日内上涨了1.86倍;即使涨幅较小的中海集运(601866.SH),15个交易日内涨幅也超过了70%。最近一个月以来,Wind上海自贸区指数上涨了1.17倍,而同期上证指数涨幅只有8.96%。
除了“高烧不退”的上海自贸区,被视为全球航运业晴雨表的BDI指数(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进入9月份以来连续大涨,也成为港口航运企业股价上涨的催化剂之一。8月份BDI指数还在1000点附近徘徊,可进入9月份仅10个交易日便飙涨至1636点,并创近20个月的最高纪录。
进入三季度以来,上海自贸区政策的逐渐明朗点燃了市场对相关概念股的炒作热情。但从目前航运市场表现来看,相关企业全年能否盈利都不乐观,仅仅一个自贸区概念究竟能给相关企业带来多少利好更是不得而知。
对于自贸区给上港集团带来的好处,瑞银证券分析师饶呈方认为有三点:如果实施15%的所得税试点,则可能增厚上港业绩约7%;长期来看有望提升上港的箱量增长空间;或带来上港相关土地价格升值。在这三点中,所得税政策立竿见影,货物吞吐量和土地变现则无法考量。
但是,上港集团的业绩并没有股价表现得那么优异。2013年上半年,公司完成货物吞吐量2.68亿吨,同比增长6.9%;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632.6万标准箱,同比仅微增2.9%。
按照此前发布的《上海市海洋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到2015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将保持在6.5亿吨左右,集装箱吞吐量增至3300万标准箱。
自2010年集装箱吞吐量跃居世界第一以来,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增速逐年降低。
2010-2012年,上港集团货物吞吐量分别为4.28亿吨、4.84亿吨、5.02亿吨,同比增速从17.4%一路降至13.1%和3.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2906.9万标准箱、3173.9万标准箱、3252.9万标准箱,同比增速更是从16.3%分别降至9.2%和2.5%
上述增速是在上海港保税区已经实施多年情况下实现的增长,相对于传统的自由贸易区,目前规划的上海自贸区更多地带有试验的性质。
“不能以过去的业绩来衡量现在的股价,毕竟股价反映的是未来的预期,但现在就说上海自贸区能给上港集团带来质的变化,恐怕为时尚早。”一位券商研究员表示,上海自贸区显然会给公司带来货物吞吐量、税收等方面的积极变化,但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公司业绩还需要时间考量。
“上海自贸区建设的目的包括完善自由贸易功能,更重要的是试点投资和金融的自由化。”申银万国分析师李慧勇指出。可以预期的是,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金融市场产品创新、离岸业务、金融业对外开放以及内资外投和外资内投等可能在上海自贸区优先进行试点。
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国内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等的区别在于更优惠的政策,在出口加工区已经实行零部件免关税的情况下,金融领域的试点无疑最惹人关注,包括开放人民币资本项目、构建离岸中心等最为市场所期待。
“长远来看,自贸区将是上海建设金融、航运、贸易、经济中心的重要窗口。上港集团主要受益于实体货量的增长和费率的提升,不太可能出现爆发性增长。”招商证券明确表示,上港集团现有集装箱港口吞吐能力增长空间已较为有限(约10%),货量提升面临天花板。李慧勇还表示,短期受自贸区概念炒作影响,公司估值偏高,安全边际不足。
在上海自贸区获批之前,获得“风声”的相关个股早已经开始飙升。上港集团(600018.SH)从8月23日起连续拉出6个涨停板,12个交易日内10次涨停;截至9月13日的16个交易日内,上港集团涨幅达到155%。
此外,外高桥(600648.SH)也是连续11个交易日涨停;华贸物流(603128.SH)在20个交易日内上涨了1.86倍;即使涨幅较小的中海集运(601866.SH),15个交易日内涨幅也超过了70%。最近一个月以来,Wind上海自贸区指数上涨了1.17倍,而同期上证指数涨幅只有8.96%。
除了“高烧不退”的上海自贸区,被视为全球航运业晴雨表的BDI指数(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进入9月份以来连续大涨,也成为港口航运企业股价上涨的催化剂之一。8月份BDI指数还在1000点附近徘徊,可进入9月份仅10个交易日便飙涨至1636点,并创近20个月的最高纪录。
进入三季度以来,上海自贸区政策的逐渐明朗点燃了市场对相关概念股的炒作热情。但从目前航运市场表现来看,相关企业全年能否盈利都不乐观,仅仅一个自贸区概念究竟能给相关企业带来多少利好更是不得而知。
对于自贸区给上港集团带来的好处,瑞银证券分析师饶呈方认为有三点:如果实施15%的所得税试点,则可能增厚上港业绩约7%;长期来看有望提升上港的箱量增长空间;或带来上港相关土地价格升值。在这三点中,所得税政策立竿见影,货物吞吐量和土地变现则无法考量。
但是,上港集团的业绩并没有股价表现得那么优异。2013年上半年,公司完成货物吞吐量2.68亿吨,同比增长6.9%;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632.6万标准箱,同比仅微增2.9%。
按照此前发布的《上海市海洋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到2015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将保持在6.5亿吨左右,集装箱吞吐量增至3300万标准箱。
自2010年集装箱吞吐量跃居世界第一以来,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增速逐年降低。
2010-2012年,上港集团货物吞吐量分别为4.28亿吨、4.84亿吨、5.02亿吨,同比增速从17.4%一路降至13.1%和3.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2906.9万标准箱、3173.9万标准箱、3252.9万标准箱,同比增速更是从16.3%分别降至9.2%和2.5%
上述增速是在上海港保税区已经实施多年情况下实现的增长,相对于传统的自由贸易区,目前规划的上海自贸区更多地带有试验的性质。
“不能以过去的业绩来衡量现在的股价,毕竟股价反映的是未来的预期,但现在就说上海自贸区能给上港集团带来质的变化,恐怕为时尚早。”一位券商研究员表示,上海自贸区显然会给公司带来货物吞吐量、税收等方面的积极变化,但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公司业绩还需要时间考量。
“上海自贸区建设的目的包括完善自由贸易功能,更重要的是试点投资和金融的自由化。”申银万国分析师李慧勇指出。可以预期的是,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金融市场产品创新、离岸业务、金融业对外开放以及内资外投和外资内投等可能在上海自贸区优先进行试点。
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国内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等的区别在于更优惠的政策,在出口加工区已经实行零部件免关税的情况下,金融领域的试点无疑最惹人关注,包括开放人民币资本项目、构建离岸中心等最为市场所期待。
“长远来看,自贸区将是上海建设金融、航运、贸易、经济中心的重要窗口。上港集团主要受益于实体货量的增长和费率的提升,不太可能出现爆发性增长。”招商证券明确表示,上港集团现有集装箱港口吞吐能力增长空间已较为有限(约10%),货量提升面临天花板。李慧勇还表示,短期受自贸区概念炒作影响,公司估值偏高,安全边际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