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校期中检测和期末考试,考前领导总要强调不能让学生批阅试卷,可总有那么一个(也许是一些)备课组,还是偷偷摸摸让学生照批不误。此事可谓三令五申,为什么不起作用呢?由此笔者思考:干事情如果只是说说而已,三令五申何用?纵使三十令五十申也是徒劳!可见,三令五申不如说一不二。
我国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携带《孙子兵法》去见吴王。吴王看过之后说:“你的十三篇兵法,可否拿我的军队试试?”孙武说可以。于是吴王召集一百八十名宫中美女,请孙武训练。孙武将她们分为两队,让吴王最宠爱的两个妃子当队长。孙武向女兵再三交代训练的要求,谁知她们仍然不按要求去做,结果孙武把吴王的两名宠妃砍了头,孙武再次发令时,所有的宫女都整齐认真地操练,不敢当作儿戏了。后来,人们把孙武向女兵再三解释的做法,引申为“三令五申”,即反复多次向人告诫的意思。由这个故事可见,三令五申是不管用的,只有说一不二,严格执行命令,才能收到实效。
教育管理实践中,三令五申的事太多了,诸如,某地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教师不得进行有偿家教,但收效甚微;某些地方教育减负令三令五申,但如同一纸空文等。为什么要三令五申而不是说一不二呢?从领导的角度看,其原因恐怕是:
第一,领导的信用意识不强。有令不行,表面看是群众不听领导的命令,实质上是领导不讲信用造成的。领导光说不做,群众自然会越来越大胆,越来越不听,越来越习惯于我行我素。如果领导的信用意识差,再三令五申也无用;如果领导的信用意识强,就会选择说一不二,而非选择三令五申。
第二,领导执行不严。有令当行,有禁当止,这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为什么非要三令五申呢?这与领导执行不严有很大关系。有的领导怕得罪人,怕对方不高兴,怕对方有意见,往往碍于情面,往往姑息迁就,往往为了息事宁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由于执行命令不严,自然有令不行。
第三,领导对工作不负责任。三令五申,看似某些领导对某件事情非常重视,其实,这恰恰是对工作不负责任的表现。现在,一些领导不作为、不负责任,习惯于提提要求,喊喊口号,发发号令,到底群众听不听、做不做、办不办,便不再了解、不再关心、不再追究。“反正这件事情我讲了,做不做那是你的事”,如果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工作,自然不会令行禁止,自然会经常有三令五申。
第四,领导的能力不强。应该说,许多领导对某件事情的三令五申,是迫不得已的,自己对某件事的要求也是真心实意的,也是希望解决问题的,但是由于能力不强、魄力不够,对有的人得罪不起,得罪不了,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解决问题,因此就只能三令五申,反复强调了。其实,这样的三令五申还不如不令、不申!
第五,领导的威信不高。为什么领导三令五申,有人就是不听呢?这是领导的威信不高造成的。如果领导威信高,人们就不愿不听,就不能不听,就不敢不听。有的领导个人表率作用差,对自己要求不严,要求群众做到的事,自己往往做不到,要求群众不去做的事,自己反而带头去做。这样的领导自然威信不高,他所能做的也就只能是三令五申了。
与其三令五申,不如说一不二。领导者要避免三令五申的尴尬,避免三令五申的低效甚至无效,达到说一不二的要求,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不要轻易下令。领导不可把下令作为儿戏而轻易下令,下令必须严肃认真。要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实际情况后再去下命令,不可盲目下命令。命令必须清晰、明确,不可模棱两可、模模糊糊,更不可朝令夕改。
第二,下令后就要坚决执行。命令一旦下达,就要见行动,有落实;就要铁面无私,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在执行过程中,要注意不折不扣,切忌讨价还价、搪塞推诿。对执行好的,要及时表扬奖励,对执行不好的,就要坚决进行批评甚至惩罚,决不能讲情面、顾面子,姑息迁就,更不能袒护包庇。
第三,要强化责任意识。既然处在领导岗位上,就要积极承担领导责任。要想承担好责任,就要对工作充满热情,干工作有一股闯劲,有一股拼劲,有自我牺牲精神,有自我奉献精神;就要 敢于得罪人,如果对方做得不对,或不按要求去做,该批评的就批评,该惩罚的就惩罚,决不能怕得罪人;就要敢于碰硬,对拒不执行命令的,决不姑息,决不手软,决不可畏首畏尾,决不可前怕狼后怕虎。
第四,要提高领导能力。社会不断发展,对领导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领导要达到说一不二的要求,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领导能力从哪里来?一是从学习中来,领导应该不断加强学习,学习管理理论,学习教育理论,学习他人的领导经验。二是从实践中来,领导要深入群众,深入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自己管理的经验教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领导能力,才能避免三令五申。
第五,要树立威信。一个有较高威信的领导,是用不着三令五申的。领导的威信从哪里来?一是从自己的工作作风中来。领导要有雷厉风行、说一不二、令行禁止的作风,一旦有了这种工作作风,那就用不着三令五申了。二是从自己的生活作风中来。领导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远离灯红酒绿,远离吃喝玩乐,远离安逸享受,远离腐化堕落。一旦有了这样的生活作风,自然就会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干事情也就用不着三令五申了。三是从自己的管理智慧中来。管理是需要智慧的。一个领导在处理事情时,如果充满智慧,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处理得细致周到、科学严谨,处理得令人心服口服,甚至处理得使人佩服得五体投地,领导的威信自然就会产生出来。四是从自己的示范作用中来。“舍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领导做事应该以身作则、身体力行。领导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服从的,自己首先自觉服从;要求别人做好的,自己首先率先垂范、把事情做好。这样自然会有说服力、感知力,不但领导的威信有了,而且也用不着三令五申了。
综上所述,三令五申不如说一不二,领导者应该少把心思放在三令五申上,而是应该在怎样做到说一不二上狠下工夫。
(作者单位:山东临沂实验中学)
我国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携带《孙子兵法》去见吴王。吴王看过之后说:“你的十三篇兵法,可否拿我的军队试试?”孙武说可以。于是吴王召集一百八十名宫中美女,请孙武训练。孙武将她们分为两队,让吴王最宠爱的两个妃子当队长。孙武向女兵再三交代训练的要求,谁知她们仍然不按要求去做,结果孙武把吴王的两名宠妃砍了头,孙武再次发令时,所有的宫女都整齐认真地操练,不敢当作儿戏了。后来,人们把孙武向女兵再三解释的做法,引申为“三令五申”,即反复多次向人告诫的意思。由这个故事可见,三令五申是不管用的,只有说一不二,严格执行命令,才能收到实效。
教育管理实践中,三令五申的事太多了,诸如,某地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教师不得进行有偿家教,但收效甚微;某些地方教育减负令三令五申,但如同一纸空文等。为什么要三令五申而不是说一不二呢?从领导的角度看,其原因恐怕是:
第一,领导的信用意识不强。有令不行,表面看是群众不听领导的命令,实质上是领导不讲信用造成的。领导光说不做,群众自然会越来越大胆,越来越不听,越来越习惯于我行我素。如果领导的信用意识差,再三令五申也无用;如果领导的信用意识强,就会选择说一不二,而非选择三令五申。
第二,领导执行不严。有令当行,有禁当止,这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为什么非要三令五申呢?这与领导执行不严有很大关系。有的领导怕得罪人,怕对方不高兴,怕对方有意见,往往碍于情面,往往姑息迁就,往往为了息事宁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由于执行命令不严,自然有令不行。
第三,领导对工作不负责任。三令五申,看似某些领导对某件事情非常重视,其实,这恰恰是对工作不负责任的表现。现在,一些领导不作为、不负责任,习惯于提提要求,喊喊口号,发发号令,到底群众听不听、做不做、办不办,便不再了解、不再关心、不再追究。“反正这件事情我讲了,做不做那是你的事”,如果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工作,自然不会令行禁止,自然会经常有三令五申。
第四,领导的能力不强。应该说,许多领导对某件事情的三令五申,是迫不得已的,自己对某件事的要求也是真心实意的,也是希望解决问题的,但是由于能力不强、魄力不够,对有的人得罪不起,得罪不了,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解决问题,因此就只能三令五申,反复强调了。其实,这样的三令五申还不如不令、不申!
第五,领导的威信不高。为什么领导三令五申,有人就是不听呢?这是领导的威信不高造成的。如果领导威信高,人们就不愿不听,就不能不听,就不敢不听。有的领导个人表率作用差,对自己要求不严,要求群众做到的事,自己往往做不到,要求群众不去做的事,自己反而带头去做。这样的领导自然威信不高,他所能做的也就只能是三令五申了。
与其三令五申,不如说一不二。领导者要避免三令五申的尴尬,避免三令五申的低效甚至无效,达到说一不二的要求,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不要轻易下令。领导不可把下令作为儿戏而轻易下令,下令必须严肃认真。要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实际情况后再去下命令,不可盲目下命令。命令必须清晰、明确,不可模棱两可、模模糊糊,更不可朝令夕改。
第二,下令后就要坚决执行。命令一旦下达,就要见行动,有落实;就要铁面无私,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在执行过程中,要注意不折不扣,切忌讨价还价、搪塞推诿。对执行好的,要及时表扬奖励,对执行不好的,就要坚决进行批评甚至惩罚,决不能讲情面、顾面子,姑息迁就,更不能袒护包庇。
第三,要强化责任意识。既然处在领导岗位上,就要积极承担领导责任。要想承担好责任,就要对工作充满热情,干工作有一股闯劲,有一股拼劲,有自我牺牲精神,有自我奉献精神;就要 敢于得罪人,如果对方做得不对,或不按要求去做,该批评的就批评,该惩罚的就惩罚,决不能怕得罪人;就要敢于碰硬,对拒不执行命令的,决不姑息,决不手软,决不可畏首畏尾,决不可前怕狼后怕虎。
第四,要提高领导能力。社会不断发展,对领导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领导要达到说一不二的要求,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领导能力从哪里来?一是从学习中来,领导应该不断加强学习,学习管理理论,学习教育理论,学习他人的领导经验。二是从实践中来,领导要深入群众,深入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自己管理的经验教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领导能力,才能避免三令五申。
第五,要树立威信。一个有较高威信的领导,是用不着三令五申的。领导的威信从哪里来?一是从自己的工作作风中来。领导要有雷厉风行、说一不二、令行禁止的作风,一旦有了这种工作作风,那就用不着三令五申了。二是从自己的生活作风中来。领导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远离灯红酒绿,远离吃喝玩乐,远离安逸享受,远离腐化堕落。一旦有了这样的生活作风,自然就会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干事情也就用不着三令五申了。三是从自己的管理智慧中来。管理是需要智慧的。一个领导在处理事情时,如果充满智慧,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处理得细致周到、科学严谨,处理得令人心服口服,甚至处理得使人佩服得五体投地,领导的威信自然就会产生出来。四是从自己的示范作用中来。“舍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领导做事应该以身作则、身体力行。领导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服从的,自己首先自觉服从;要求别人做好的,自己首先率先垂范、把事情做好。这样自然会有说服力、感知力,不但领导的威信有了,而且也用不着三令五申了。
综上所述,三令五申不如说一不二,领导者应该少把心思放在三令五申上,而是应该在怎样做到说一不二上狠下工夫。
(作者单位:山东临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