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师成长的研训一体化培训策略研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9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师资队伍现状,以“以人为本,打造精良师资队伍;特色立校,构建教师教育平台”为办学宗旨,以“理论家和实干家有机结合的教师培训队伍”为主线,突出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理念,尝试研训一体化的思路。要求培训教师明确研训双重任务,充分整合教研、科研、培训等方面资源,探索促进培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构建研训平台,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丰富研训形式,促进教师优化发展;围绕研训课题,增强教师科研意识;彰显研训成果,激发教师成长欲望。
  关键词:研训一体化;培训者;专业发展
  众所周知,教育发展,师资先行。优秀的师资培训队伍是取得良好培训效果的前提和基础。多年来,学校以“以人为本,打造精良师资队伍;特色立校,构建教师教育平台”为办学宗旨,以“厚德、博学、笃志、知行”为校训,针对我校培训师资队伍现状,以“理论家和实干家有机结合的教师培训队伍”为主线,突出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理念,有效整合学习、反思、开放、交流、研究等现代学校文化的基本要素,尝试研训一体化(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的思路,使培训教师明确自己角色,完成研训双重任务。充分整合教研、科研、培训等方面资源,为培训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完成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对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搭建研训平台,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每个县区只有一所教师培训机构,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培训者外出培训、参与高级教学研究活动机会较少,提升锻炼的平台不够。许多教师培训视野狭窄,感觉力不从心,培训工作“穿新鞋,走老路”。长期的老面孔,老一套,学生视觉疲劳。再加上随着学员自身素质的提升、眼界的开阔,总感觉培训课程新意不足,吸引力不够,学员不买账。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中,不外乎有自修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三种模式。在促进我校培训队伍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很好地借用这三种模式,很好地搭建了校级——县级——市级——省级研训平台,充分发挥教育资源共享共建,有效地推动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自身的发展与队伍建设。
  校级研训平台我们借助于培训项目,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训活动。其操作流程有自主备课——课前说课——完善备课——观课议课——反思提升。
  县级研训平台,我们借助于地方培训项目,充分发挥县域内的名师、骨干教师的优势,充分开展参与式培训,让辅导教师、学员都成为培训中的资源,学思结合,演绎动人的教师培训之歌。
  市级研训平台,我们在郑州市教育局的组织下,集各县市优秀团队之力,依托共同培训项目,开展颇具实效的区域学科研修活动。从而很好地促进区域共研与区域教育资源共享,帮助学科教师创新培训思路,促进教师对关键教学问题和初步的教学经验进行科学、深入地提炼。对培训教师的专业成长分享具有重要、深远的影响。
  省级研训平台,我们在河南省教育厅的组织下积极参加河南省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优质课大赛和教师教育论文、教学成果评比活动。以活动促发展,以评比促成长。不同学科的教师参加大赛,不同方面的教师教育优秀成果涌现,对培训机构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很好的锻炼作用。
  二、丰富研训形式,促进教师优化发展
  (1)校外学者与校内专家相结合。为了提高我校培训教师的专业素养,我校特聘了校外知名学者及特级教师,定期到学校听课和举行讲座,传播新课程理念,引领新课程实践。如我校先后聘请河南省教育学院任民教授、李迎春教授、河南省名师孟江涛、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徐万山老师来学校开展专题讲座。要求培训教师积极参加,并开展学后集中交流活动。同时,充分发挥我校教学实践丰富,教学风格鲜明,特级教师、名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师徒帮带活动、教研科研指导活动、基本功优质课大赛辅导等系列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培训教师科研水平、教学实践能力和培训管理能力的提升,尤其是策划设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研究指导能力、评估服务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促进了培训者的专业发展。
  (2)校外观摩与校内交流相结合。近些年,我们先后组织教师去重庆、北京、上海、新乡、开封、郑州等地,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班主任、新课程、教育技术、国培计划等培训活动。我们还积极组织培训教师去省会参加教学研讨、观摩优质教学课、聆听专家讲座等活动。对于外出培训教师,学校在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全力支持,解决教师后顾之忧。回来后,外出教师采用讲座与上课相结合的形式,向校内教师作专题汇报,传递新观念、新信息和新方法。教师们再结合校情、班情,择优采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3)校内培训与校本研修相结合。如果说,当教师不容易,那么指导教师的人更不容易,对他们的要求更高,条件更苛刻——既是“理论家”,更是“实干家”。我们的培训教师虽在理论上有些优势,但许多人缺乏基层工作经验,我们要求专职培训教师要建立自己的实验基地,深入基层磨砺自我。去基层学校调研培训,要送课、讲座、合作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在这样不断送教下乡的过程中,使教师对基层现状从最初的陌生到熟悉,进而有针对地提供指导服务,使培训双方都得以共同提高。
  几年来,校本研修组成员人均下乡100多天,人均听、评课200多节,开展专题讲座100多次,上示范课和研讨课200多节。人均帮带青年教师30多名,组织了多次网络教研活动,主办《校本研修通讯》100 多期,开发了丰富的数字化资源。这些指导工作为基层学校的教育教学、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科研等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4)现场研训与网络研训相结合。为使研训的实效性增强,除对全体教师进行现场研训外,我校还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建立以学校网站教育科研专栏、教师博客等网络媒体为支撑的教学交流机制。学校教师利用QQ实现组内交流研修,网上对话,使教师在交流中达到思想的碰撞,观念的提升。
  三、围绕研训课题,增强教师科研意识
  近些年,我们坚持探索“培训、教研、科研一体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之路。我们以郑州市课题“基于研训一体化的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策略研究”为载体,课题组成员开展读书学习活动,课题资料搜集展评活动、课题阶段成果交流活动。在课题组内大力开展岗位练兵,以“自我备课 同伴互助 亲身实践”模式开展素质提升活动,扎实开展课题研究、集体备课、说课、评课等培训团队研修活动,并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强化培训后的总结反思,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教学实践能力和培训管理能力,尤其是策划设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研究指导能力、评估服务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促进了培训者的专业发展。这些活动使培训教师在相互交流、沟通、学习、反思中不断成长起来。
  四、彰显研训成果,激发教师成长欲望
  成功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彰显成果有助于激发个体发展内驱力,唤起个体的成长欲望。教科研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及时总结及有效反思。我们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情况、教育科研情况、教师教育培训情况、校本研修指导情况、青年教师帮带情况,纳入到教师的学期综合考核,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为每个教师建立成长档案袋,实施发展性评价。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校青年教师在各级课题项目中参与人数越来越多,课题成果日趋丰富,在全国教育类杂志公开发表文章100多篇。在河南省举办的前五届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优质课大赛中10人获得河南省一等奖,2人获河南省二等奖,3次获得优胜组织单位。郑州优质课大赛二等奖以上十多人,郑州市基本功大赛二等奖以上十多人。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对教学研究投入的时间在增多,热情在增长,成果在显现,教师主动成长的欲望愈发强烈,教师的科研能力明显提高。
  总之,我校实施“研训一体化”管理模式和行为模式,创设了民主交流、合作探究的研训氛围。给培训教师提供亲身实践的机会和交流展示的平台,引导教师实现由“文本”观念向“行动”实践的转化,促使教师在反思中研讨,在研讨中行动,在行动中磨砺,在磨砺中提升,有效地促进了培训者队伍的专业成长。
  (河南新密市教师进修学校)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临床实验探究地塞米松联合柳氮磺吡啶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9月我院接收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2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
鹤壁电厂#1、#2机组共安装6台由武汉水泵厂生产的48sh-22型循环水泵.图1示出该泵的结构图.水平放置,双面进水的叶轮保证泵流量较大,且能自动平衡轴向推力.在相同效率下,双面
当前,国家把稳就业放在“六稳”工作之首。高校毕业生是就业的重点群体之一。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深化,“就业难”和“用工荒”并存。高校要切实做好毕业生就
顾野王的代表作《玉篇》在我国辞书学史上占有不可忽略的地位,然其名字,不像其它辞书,一见其名,便知其义。顾野王"玉篇"得名之由,与道教文化和语言文化有密切关系。
有这样一道例题:同室四人各写1张贺卡,先集中起来再进行分配,规定每个人不能拿自己写的贺卡,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分配方法?
“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心理学家盖耶如此认为。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并不可怕,就看我们有没有及时准确捕捉错误资源的
介绍了神钢7100履带吊臂杆桁杆的修理过程,提出臂杆更换中的注意要点,为起重机臂杆桁杆修理提供借鉴.
以STM3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蓝牙通信、GPS高精度定位、TF Mini LiDAR精准测距以及重量感应等高新技术集于一体的基于蓝牙模块的自动跟踪行李箱系统,实现了自动跟踪、定位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狭窄的课堂教学状态。具体说来,课本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唯一的信息源,教师在课堂内向学生传授课本内的知识。针对这种弊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摘要]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 27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手术并发症分为两组,分析影响手术并发症相关因素。 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存在子宫内膜移位症以及手术类别是影响发生术后并发症影响因素(P <0.01)。 结论 影响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包括是否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和手术类别。  [关键词] 妇科;腹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