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场作文中如果熟练运用分析议论方法,就可以高效快速地作文,并获得高分。
也许有人说,不是所有的作文都要分析议论。这话没错,在“话题作文”盛行的年代,可以允许各种文体“百花齐放”,但这却导致了评分标准的多样性和尺度的不统一性。而今,高考作文题型基本上以材料作文为主,要求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自选一个角度,确定一个中心,进行写作。这一来,绝大部分考生便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进行议论了。而写议论文,分析议论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了深入独到的理性分析,就能使联想到的论据和中心论点成为有机的统一体,揭示出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使文章产生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
既然分析议论很重要,那我们在写作训练中就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将其落到实处。
(一)分析概念不跑题 将论点中的关键概念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理解整个论点的含义,写作时就不会跑题。议论文写作中常常将对论点的阐释作为重要的一个段落、层次,以便为下文的论述打下基础。如阅读邵雍的《心安吟》“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心与身俱安,何事能相干。谁谓一身小,其安若泰山。谁谓一室小,宽如天地间。”后,有感而发,写议论性文章,要说理准确,必先弄清“心安”这个概念的内涵。材料中围绕“心安”层层展开,写出了“心安”的诸多好处。其实,“心安”是一种心态,而心态决定着人生的苦与乐。所以,生活中,高兴也好,忧愁也好,关键要调整好心态。心安是远离烦恼的秘诀,心安是遇事不糊涂的药方,心安是我们每一个寻求快乐的人都应具有的精神境界。经过对概念的分析,习作者可以从诸多义项中选出一个独特新颖的观点,拓展阐述道理。如果仅从字面上对“心安”的意义面面俱到地进行解释,不作深入地分析,就做不到审题准确、以理服人了。
(二)分析因果究根源 分析因果、探究根源往往是探究事物的本质、意义。因果分析法,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事出必有其因。我们可以依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由因推果,或由果推因,揭示出一定的生活规律,从而有力地证明观点。比如“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论点,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分析有“自知之明”的难处,说明“自知之明”的“难能”(因而可贵),这当中便得借助于原因分析;第二方面,分析具有“自知之明”所能受到的益处,比如取得学习、工作方面的进步,搞好人际关系等,这是结果分析。通过因果分析,中心论点便可以分解为若干分论点。这样展开议论,脉络分明,条理井然。任何一个材料都要交代事情的结果,并由果寻因,常常会分析出材料的主旨,从而确立正确的立意。同样,有些材料是具有对照性的,如果我们在由果寻因的基础上,再根据材料的对比性特征,全面分析材料,就好对材料作出更加全面正确的分析,也就在写作中避免了片面性。
(三)比较分析显条理 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在论说文写作中,从整理材料到构思立意,从阐释论证论点到具体表达,都需要运用比较的方法。因此,在写作训练中,灵活地运用比较分析,可以使文章更有条理。
比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对比;二是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比较分析是将中心论点展开为分论点时常用的、比较简易的一种方法。比如论述“人才对辅国安邦的重要性”,可以从两方面对比论证:一是重视人才如何使国家安定富强,二是不重视人才如何导致国家危亡。
任何事物既不可能完全相同,也不可能完全不同,所以寻找相同点、寻找共同点、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往往可以综合运用。如作文《高分和高质量》,其中既指出“高分和高质量不是一回事”,既找出两者的不同点,又指出两者之间的联系,即相同点,最后得出结论说:“高质量是高分的充分条件,而高分则是高质量的必要条件。”分析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可顺理成章地展开论述了。
(四)类比分析更有效 类比分析指把本质上有相同点的两个事物拿来进行比较,在比较中,通过揭示甲事物的某种属性,来说明乙事物的属性的一种证明方法。类比要得当,重要的是找准类比点,善于展开相似联想。例如有段材料如下:18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把盲目地堆积材料的方式称作蚂蚁的方式,把主观随意地创造体系的方式称作蜘蛛的方式。他认为真正的哲学家应像蜜蜂一样,它们从花园和田野里采集材料,但是用它们自己的一种力量来改变和消化材料。通过对蚂蚁、蜘蛛、蜜蜂对待材料方式的不同分析,可以类比出如何对待学习和思考的关系问题。根据所提供的材料,经过类比,可以选择三个角度论述:从蚂蚁谈起,否定“只学习,不思考”,揭示其危害;从蜘蛛谈起,否定“只思考,不学习”,揭示其危害;从蜜蜂谈起,肯定“既学习,又思考”。综合来看,就可以将文章主题定为“既要注重学习,又要注重思考”。类比分析可以让习作者有效地切合主题展开论述。
(五)辩证分析更深刻 辩证分析的主要内容是用联系、发展和矛盾的观点来分析问题,这样会使我们的论证更严密、更科学、更深刻。在日常生活中,看似简单的生活现象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这就需要考生运用全面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辩证分析问题是考生必备的基本素养,也是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分析近三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大多蕴含某种哲理,具有象征意义和较浓的思辨色彩。如2010年高考辽宁卷的作文材料意在探讨“舍与得”的辩证关系,2011年高考江苏卷的作文题让考生认识“平凡”与“平庸”的不同,2012年高考江西卷的作文题不仅是一道思辨考题,也是一道促使考生对人生进行思考的题目。考生如果没有联系的意识、发展的眼光、理性的思维,就很难将问题说深、说透。所以,运用辩证观点分析问题,可以使论述在矛盾中求得统一,从而形成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进而写出上乘的文章来。
也许有人说,不是所有的作文都要分析议论。这话没错,在“话题作文”盛行的年代,可以允许各种文体“百花齐放”,但这却导致了评分标准的多样性和尺度的不统一性。而今,高考作文题型基本上以材料作文为主,要求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自选一个角度,确定一个中心,进行写作。这一来,绝大部分考生便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进行议论了。而写议论文,分析议论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了深入独到的理性分析,就能使联想到的论据和中心论点成为有机的统一体,揭示出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使文章产生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
既然分析议论很重要,那我们在写作训练中就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将其落到实处。
(一)分析概念不跑题 将论点中的关键概念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理解整个论点的含义,写作时就不会跑题。议论文写作中常常将对论点的阐释作为重要的一个段落、层次,以便为下文的论述打下基础。如阅读邵雍的《心安吟》“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心与身俱安,何事能相干。谁谓一身小,其安若泰山。谁谓一室小,宽如天地间。”后,有感而发,写议论性文章,要说理准确,必先弄清“心安”这个概念的内涵。材料中围绕“心安”层层展开,写出了“心安”的诸多好处。其实,“心安”是一种心态,而心态决定着人生的苦与乐。所以,生活中,高兴也好,忧愁也好,关键要调整好心态。心安是远离烦恼的秘诀,心安是遇事不糊涂的药方,心安是我们每一个寻求快乐的人都应具有的精神境界。经过对概念的分析,习作者可以从诸多义项中选出一个独特新颖的观点,拓展阐述道理。如果仅从字面上对“心安”的意义面面俱到地进行解释,不作深入地分析,就做不到审题准确、以理服人了。
(二)分析因果究根源 分析因果、探究根源往往是探究事物的本质、意义。因果分析法,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事出必有其因。我们可以依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由因推果,或由果推因,揭示出一定的生活规律,从而有力地证明观点。比如“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论点,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分析有“自知之明”的难处,说明“自知之明”的“难能”(因而可贵),这当中便得借助于原因分析;第二方面,分析具有“自知之明”所能受到的益处,比如取得学习、工作方面的进步,搞好人际关系等,这是结果分析。通过因果分析,中心论点便可以分解为若干分论点。这样展开议论,脉络分明,条理井然。任何一个材料都要交代事情的结果,并由果寻因,常常会分析出材料的主旨,从而确立正确的立意。同样,有些材料是具有对照性的,如果我们在由果寻因的基础上,再根据材料的对比性特征,全面分析材料,就好对材料作出更加全面正确的分析,也就在写作中避免了片面性。
(三)比较分析显条理 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在论说文写作中,从整理材料到构思立意,从阐释论证论点到具体表达,都需要运用比较的方法。因此,在写作训练中,灵活地运用比较分析,可以使文章更有条理。
比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对比;二是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比较分析是将中心论点展开为分论点时常用的、比较简易的一种方法。比如论述“人才对辅国安邦的重要性”,可以从两方面对比论证:一是重视人才如何使国家安定富强,二是不重视人才如何导致国家危亡。
任何事物既不可能完全相同,也不可能完全不同,所以寻找相同点、寻找共同点、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往往可以综合运用。如作文《高分和高质量》,其中既指出“高分和高质量不是一回事”,既找出两者的不同点,又指出两者之间的联系,即相同点,最后得出结论说:“高质量是高分的充分条件,而高分则是高质量的必要条件。”分析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可顺理成章地展开论述了。
(四)类比分析更有效 类比分析指把本质上有相同点的两个事物拿来进行比较,在比较中,通过揭示甲事物的某种属性,来说明乙事物的属性的一种证明方法。类比要得当,重要的是找准类比点,善于展开相似联想。例如有段材料如下:18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把盲目地堆积材料的方式称作蚂蚁的方式,把主观随意地创造体系的方式称作蜘蛛的方式。他认为真正的哲学家应像蜜蜂一样,它们从花园和田野里采集材料,但是用它们自己的一种力量来改变和消化材料。通过对蚂蚁、蜘蛛、蜜蜂对待材料方式的不同分析,可以类比出如何对待学习和思考的关系问题。根据所提供的材料,经过类比,可以选择三个角度论述:从蚂蚁谈起,否定“只学习,不思考”,揭示其危害;从蜘蛛谈起,否定“只思考,不学习”,揭示其危害;从蜜蜂谈起,肯定“既学习,又思考”。综合来看,就可以将文章主题定为“既要注重学习,又要注重思考”。类比分析可以让习作者有效地切合主题展开论述。
(五)辩证分析更深刻 辩证分析的主要内容是用联系、发展和矛盾的观点来分析问题,这样会使我们的论证更严密、更科学、更深刻。在日常生活中,看似简单的生活现象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这就需要考生运用全面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辩证分析问题是考生必备的基本素养,也是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分析近三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大多蕴含某种哲理,具有象征意义和较浓的思辨色彩。如2010年高考辽宁卷的作文材料意在探讨“舍与得”的辩证关系,2011年高考江苏卷的作文题让考生认识“平凡”与“平庸”的不同,2012年高考江西卷的作文题不仅是一道思辨考题,也是一道促使考生对人生进行思考的题目。考生如果没有联系的意识、发展的眼光、理性的思维,就很难将问题说深、说透。所以,运用辩证观点分析问题,可以使论述在矛盾中求得统一,从而形成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进而写出上乘的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