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思维是具有抽象性,这是很多学生对数学的一个普遍认知。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来减轻这种数学抽象性思维带来的学习影响,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面临的问题。数学建模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学习转化方式,它可以实现由抽象思维到具体模型的转变,利于学生将抽象的思维具体化。针对此,本文将针对建模思想下的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模思想;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生的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成熟阶段,数学思维的联想和转化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教师通过课堂上的口述的方式来达到帮助学生理解透彻数学知识是十分困难的。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利用数学的建模思想的辅助,进一步完善小学数学教学的设计。
一、以建模思想为基础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1.感知数学模型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要懂得利用生活中的模型,并采取恰当的方式将其带入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教学情境创设这一教学环节。
比如,在讲表内乘法时可以借助生活场景来展现数学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告诉同学们:“咱们班要构建图书角,因此需要花费班费来购进各种杂志读物,这次的预算是100元。已知需要购买画板杂志是6元一本,我是小学生是5元一本,卡通世界是8元一本,连环画是7元一本。计划买五本画板杂志和五本我是小学生,买三本卡通世界和两本画板杂志。请问大家一百元的预算够不够买这些图书,如果不够的话,可以怎样来买呢?你还有哪一种购书计划呢?”然后教师要求同学们先用加减法的算法根据所给出的价格计算所需花费,即五本画板杂志共5+5+5+5+5=25元,我是小学生和画板杂志是一样的,三本卡通世界8+8+8=24元,连环画是7+7=14元,总共为25+25+24+14=88元,由此看来100元预算是足够的。然后教师在加减法的基础上根据表内乘法的学习要求学生写出乘法算式,即5×5=25元,3×8=24,2×7=14.在計算完成后,教师可以要求同学自己设计图书的买法,然后写出乘法算式。
这种做法既可以体现出数学的生活化,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们也更加愿意配合教师的课程讲解,又使得学生在复习了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乘法的再次学习。
2.模型建构
数学模型的感知仅仅只是一个起点,而真正的重点是模型的建构,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模型建构对于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锻炼是有益的,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但在模型建构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彼此配合到后继的模型验证过程过程。以下将以一年级上册的认识图形(一)作为示例讲解。
首先,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设备将几张图片展现给学生,图片内容为学生日常接触到的物品。比如说,上课用到的教材,铅笔盒、篮球、黑板擦等物品。然后教师问同学们:“ 你们知道这些物品都是什么形状吗?”这些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接着教师可以提问:“还有哪些物品的形状和这些图片是一样的,它们分别都是什么图形呢?” 教师可以留一部分时间让学生们小组讨论,同时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同学们可以简单的说一下什么是图形吗?”这一步非常重要,这一步是学生们思考建构模型的重要阶段。在学生们讨论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自由发表并对他们部分有所偏差的地方进行纠正。这样一来,既加深了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印象,又节省了讲课时间,提升了教学效果。
3.模型应用
既然建构了数学模型,那就要让它发挥应有的作用。师生共同参与到数学模型的应用学习当中去有利于进一步地巩固教学成果。
以数学广角为例,教师提出“假设小明家里来客人了,小明妈妈让他烧水给客人沏茶。已知烧水需要八分钟,洗水壶需要一分钟,洗茶杯需要二分钟,接水需要一分钟,找茶叶需要一分钟,沏茶一分钟。怎样安排时间比较合理并且省时间呢?”在学生思考的同时,教师可以提醒是学生哪些事是可以同时做的呢?然后,教师要进一步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
4.巩固已建立的模型
模型的巩固相对简单,完全可以利用最后的课堂总结的时间进行,将模型的感知与建构进行回顾和归纳。教师可以借助课后作业的形式,围绕着学习重点进行。例如,可以借助上文的数学广角的时间安排与学生们交谈,如何合理的安排利用自己的时间,哪些浪费时间的行为是必须改正的。最后,给学生安排一个小任务,每人绘制一张自己的时间安排表格,看看谁的时间安排最合理。
二、结语
以建模思想为基础的的小学教学设计有助于帮助学生转化抽象的数学思维,让数学知识更加的具体化。学生在建模思想的教学设计下能够更加快速的接纳新的知识的输入。在进行模型建构与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符合教材,要求贴合实际教学内容,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丽丽. 小学数学教学中建模思想的渗透及应用分析[J]. 试题与研究,2021,(20):3-4
[2]石玥. “模”力课堂——小学数学教学中建模思想的有效应用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2021,(50):83-84.
[3]赵希启. 重视建模教学,发展数学思维——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建模思想的渗透[J]. 试题与研究,2021,(16):89-90.
关键词:建模思想;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生的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成熟阶段,数学思维的联想和转化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教师通过课堂上的口述的方式来达到帮助学生理解透彻数学知识是十分困难的。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利用数学的建模思想的辅助,进一步完善小学数学教学的设计。
一、以建模思想为基础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1.感知数学模型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要懂得利用生活中的模型,并采取恰当的方式将其带入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教学情境创设这一教学环节。
比如,在讲表内乘法时可以借助生活场景来展现数学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告诉同学们:“咱们班要构建图书角,因此需要花费班费来购进各种杂志读物,这次的预算是100元。已知需要购买画板杂志是6元一本,我是小学生是5元一本,卡通世界是8元一本,连环画是7元一本。计划买五本画板杂志和五本我是小学生,买三本卡通世界和两本画板杂志。请问大家一百元的预算够不够买这些图书,如果不够的话,可以怎样来买呢?你还有哪一种购书计划呢?”然后教师要求同学们先用加减法的算法根据所给出的价格计算所需花费,即五本画板杂志共5+5+5+5+5=25元,我是小学生和画板杂志是一样的,三本卡通世界8+8+8=24元,连环画是7+7=14元,总共为25+25+24+14=88元,由此看来100元预算是足够的。然后教师在加减法的基础上根据表内乘法的学习要求学生写出乘法算式,即5×5=25元,3×8=24,2×7=14.在計算完成后,教师可以要求同学自己设计图书的买法,然后写出乘法算式。
这种做法既可以体现出数学的生活化,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们也更加愿意配合教师的课程讲解,又使得学生在复习了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乘法的再次学习。
2.模型建构
数学模型的感知仅仅只是一个起点,而真正的重点是模型的建构,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模型建构对于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锻炼是有益的,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但在模型建构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彼此配合到后继的模型验证过程过程。以下将以一年级上册的认识图形(一)作为示例讲解。
首先,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设备将几张图片展现给学生,图片内容为学生日常接触到的物品。比如说,上课用到的教材,铅笔盒、篮球、黑板擦等物品。然后教师问同学们:“ 你们知道这些物品都是什么形状吗?”这些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接着教师可以提问:“还有哪些物品的形状和这些图片是一样的,它们分别都是什么图形呢?” 教师可以留一部分时间让学生们小组讨论,同时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同学们可以简单的说一下什么是图形吗?”这一步非常重要,这一步是学生们思考建构模型的重要阶段。在学生们讨论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自由发表并对他们部分有所偏差的地方进行纠正。这样一来,既加深了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印象,又节省了讲课时间,提升了教学效果。
3.模型应用
既然建构了数学模型,那就要让它发挥应有的作用。师生共同参与到数学模型的应用学习当中去有利于进一步地巩固教学成果。
以数学广角为例,教师提出“假设小明家里来客人了,小明妈妈让他烧水给客人沏茶。已知烧水需要八分钟,洗水壶需要一分钟,洗茶杯需要二分钟,接水需要一分钟,找茶叶需要一分钟,沏茶一分钟。怎样安排时间比较合理并且省时间呢?”在学生思考的同时,教师可以提醒是学生哪些事是可以同时做的呢?然后,教师要进一步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
4.巩固已建立的模型
模型的巩固相对简单,完全可以利用最后的课堂总结的时间进行,将模型的感知与建构进行回顾和归纳。教师可以借助课后作业的形式,围绕着学习重点进行。例如,可以借助上文的数学广角的时间安排与学生们交谈,如何合理的安排利用自己的时间,哪些浪费时间的行为是必须改正的。最后,给学生安排一个小任务,每人绘制一张自己的时间安排表格,看看谁的时间安排最合理。
二、结语
以建模思想为基础的的小学教学设计有助于帮助学生转化抽象的数学思维,让数学知识更加的具体化。学生在建模思想的教学设计下能够更加快速的接纳新的知识的输入。在进行模型建构与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符合教材,要求贴合实际教学内容,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丽丽. 小学数学教学中建模思想的渗透及应用分析[J]. 试题与研究,2021,(20):3-4
[2]石玥. “模”力课堂——小学数学教学中建模思想的有效应用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2021,(50):83-84.
[3]赵希启. 重视建模教学,发展数学思维——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建模思想的渗透[J]. 试题与研究,2021,(16):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