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临床中原发性痛经是妇科门诊比较多见的病例类型,在我国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女性发病。超过半数的女性在青春期有痛经的症状,这对于平时的学习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痛经临床中有寒凝血瘀型、气滞血瘀型、气血虚弱型、湿热瘀阻型、肝肾亏损型等五类。本文就痛经的病因、病理,结合中医对痛经的辩证分型来进行探讨,研究原发性痛经中医症型与代谢产物的关系。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症候类型;代谢产物【中图分类号】R271.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號】1672-8602(2014)03-0201-01
原发性痛经临床中发病率比较高,在妇科门诊中经常可见。流行性病学对该病症进行研究线束,有20%到90%的发病率[1-2],该疾病对于女性来说是会影响其正常的生活的。因为该疾病的发病率比较高,因此得到的关注程度也是越来越高,可是关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研究还不是很清楚。中医中将原发性痛经归类为气滞血瘀、气虚血弱等等导致的体内气血运行不畅,胞脉失养而发病的疾病。在刘玉祁等[3]在原发性痛经病因研究中显示,寒邪是痛经的主要病因,特别是中度以上程度的原发性痛经患者。该疾病的病因比较多,主要是虚实二端所引起的,中医中认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这也是该疾病最好的表述[4]。以下开始对痛经的发病机理以及治疗相关问题来进行痛经中医症型和代谢产生的联系。
我国中医对于痛经的研究比较久,根据古医中对经期延长的研究以及现代痛经病因和机理研究来将痛经分类,主要有气滞血瘀型,寒凝血瘀型,湿热瘀阻型,气血虚弱型,肝肾亏损型五类。而本次探讨的原发性痛经则是属于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所导致的发病,一般临床中气血亏虚和肝肾亏虚类型的患者比较少[8]。原发性痛经患者在古代的时候大部分是血瘀偏寒体质,现在则是血瘀偏热体质[5]。
1 不同证型的痛经中激素代谢物的水平
1.1 气滞血瘀型:这种类型的痛经常表现为在经前或经期时小腹的胀痛并拒按,血量较少,经行不畅,血色暗紫且有块物,经前乳房胀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 程萍等[6]的研究说明气滞血瘀型的E2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四型,有统计学意义(P<0.005),说明E2和气滞血瘀型有关。陈群,杨爱萍[7]发现,在瘀血舌象患者的外周血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活性明显增高,血清抗B-糖蛋白抗体浓度也明显升高,PAF-AH活性却明显降低。所以,我们得出结论,PAF-AH与PAF之间失去平衡是引起原发性痛经淤血舌象的主要因素,可是这些因素之间却没有什么相关性。还有就是月经过少患者的研究中,何慧的研究显示,女性血清性激素水平有很大的不同,黄体激素与卵泡刺激素的分布则没有差异性。对女性的雌激素和催乳素进行研究显示,血瘀组患者比起其他的患者要高出不少,而其孕激素则比其他组要低;痰湿组的孕酮水平比较高。
1.2 寒凝血瘀证(寒湿凝滞) :这种类型的痛经常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获热痛减,后经期血量减少,经血黯淡而有瘀块或如黑豆汁样,怕寒,手足冷,带下量多,舌苔白或腻,脉弦或沉紧。
1.3 湿热瘀阻型: 这种类型的痛经常为经前或者经期的小腹阵痛并且拒按,腹部灼热感,伴腰骶胀痛,平常感小腹疼痛、经期加剧,前期量多或经期的延长,经血黯红质稠有块,带下黄稠,阴痒,小便短黄,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冯伟峰研究表明,痰湿内蕴证患者血浆中的脂类物质(主要是VLDL和LDL)、乙醇等含量有所增加;痰癖互结证血中的乙醇、乳酸、柠檬酸、谷氨酸、琥珀酸、葡萄糖、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等)、VLDL、LDL、等含量会增加。并通过比较发现,痰湿内蕴证的乙酸、乙醇的含量较高,痰瘀互结证的乳酸、柠檬酸、谷氨酸、玻拍酸、支链氨基酸的含量较高,得知不同证型之间确实存在不同方式的生物代谢通路。
1.4 肝肾亏损型:这种类型的痛经患者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绵绵作痛,腰腿酸软,经色淡红,量少质稀薄,潮热,头晕目眩,耳鸣,舌淡苔薄白或薄黄,脉细弱。
2 讨论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临床中的原发性痛经是因多个因素所导致的,中医中对于患者气血运行不畅,经血不通的情况认为是主要病因。西医中主张患者的前列腺素与加压素的升高理论,这些会让患者的子宫收缩过度,引起局部缺血和疼痛;临床中患者的情绪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像是紧张、恐惧、忧郁等等[9-10]。根据对痛经中医症型以及激素和代谢产物相关性的研究显示,中医治疗主要是针对气血瘀滞而进行的活血化瘀治疗,和西医使用性激素有所不同,中西结合的方法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临床中对原发性痛经患者使用中药复方治疗的时候,应该要以辩证分型来作为配伍组方的依据[11]。
参考文献
[1] Jamieson DJ,Steege JF.The prevalence of dysmenorrhea,dyspareunia,pelvic pain,and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n primary care practicesJ. Obestet Gynecol,1996,87:55.
[2] Davis AR ,Westhoff CL.Primary dysmenorrhea in adolescent girls and treatment with oral contraceptivesJ.J Pediatr Adolesc Gynecol, 2001,14(1):3.
[3] 刘玉祁,佘延芬,朱江,等.基于调查的中重度原发性痛经中医病因病机探讨[T].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54-58.
[4] 张玉珍.中医妇科学(2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1.
[5] 沈宏春.原发性痛经中医脏腑辨证、证型规律的古今对照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
[6] 程萍.痛经的中医分型与性激素的关系[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 ,31(3),319.
[7] 陈群,杨爱萍.原发性痛经疾病中医证型分布及其舌象特征的相关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8] 何慧,程慧莲。月经过少中医证型间血清性橄素水平的差异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8.
[9] 张红梅,刘玉兰,杨错.痛经的治疗.实用药物与临床,2004,7(3):43.
[10] 明海霞,邱桐,苏韫.原发性痛经发病机制与治疗新进展.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4,21(l):55.
[11] 郑玉珍.痛经与缓解疼痛药的应用.中国药房,2004, 15(3):1.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症候类型;代谢产物【中图分类号】R271.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號】1672-8602(2014)03-0201-01
原发性痛经临床中发病率比较高,在妇科门诊中经常可见。流行性病学对该病症进行研究线束,有20%到90%的发病率[1-2],该疾病对于女性来说是会影响其正常的生活的。因为该疾病的发病率比较高,因此得到的关注程度也是越来越高,可是关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研究还不是很清楚。中医中将原发性痛经归类为气滞血瘀、气虚血弱等等导致的体内气血运行不畅,胞脉失养而发病的疾病。在刘玉祁等[3]在原发性痛经病因研究中显示,寒邪是痛经的主要病因,特别是中度以上程度的原发性痛经患者。该疾病的病因比较多,主要是虚实二端所引起的,中医中认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这也是该疾病最好的表述[4]。以下开始对痛经的发病机理以及治疗相关问题来进行痛经中医症型和代谢产生的联系。
我国中医对于痛经的研究比较久,根据古医中对经期延长的研究以及现代痛经病因和机理研究来将痛经分类,主要有气滞血瘀型,寒凝血瘀型,湿热瘀阻型,气血虚弱型,肝肾亏损型五类。而本次探讨的原发性痛经则是属于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所导致的发病,一般临床中气血亏虚和肝肾亏虚类型的患者比较少[8]。原发性痛经患者在古代的时候大部分是血瘀偏寒体质,现在则是血瘀偏热体质[5]。
1 不同证型的痛经中激素代谢物的水平
1.1 气滞血瘀型:这种类型的痛经常表现为在经前或经期时小腹的胀痛并拒按,血量较少,经行不畅,血色暗紫且有块物,经前乳房胀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 程萍等[6]的研究说明气滞血瘀型的E2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四型,有统计学意义(P<0.005),说明E2和气滞血瘀型有关。陈群,杨爱萍[7]发现,在瘀血舌象患者的外周血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活性明显增高,血清抗B-糖蛋白抗体浓度也明显升高,PAF-AH活性却明显降低。所以,我们得出结论,PAF-AH与PAF之间失去平衡是引起原发性痛经淤血舌象的主要因素,可是这些因素之间却没有什么相关性。还有就是月经过少患者的研究中,何慧的研究显示,女性血清性激素水平有很大的不同,黄体激素与卵泡刺激素的分布则没有差异性。对女性的雌激素和催乳素进行研究显示,血瘀组患者比起其他的患者要高出不少,而其孕激素则比其他组要低;痰湿组的孕酮水平比较高。
1.2 寒凝血瘀证(寒湿凝滞) :这种类型的痛经常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获热痛减,后经期血量减少,经血黯淡而有瘀块或如黑豆汁样,怕寒,手足冷,带下量多,舌苔白或腻,脉弦或沉紧。
1.3 湿热瘀阻型: 这种类型的痛经常为经前或者经期的小腹阵痛并且拒按,腹部灼热感,伴腰骶胀痛,平常感小腹疼痛、经期加剧,前期量多或经期的延长,经血黯红质稠有块,带下黄稠,阴痒,小便短黄,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冯伟峰研究表明,痰湿内蕴证患者血浆中的脂类物质(主要是VLDL和LDL)、乙醇等含量有所增加;痰癖互结证血中的乙醇、乳酸、柠檬酸、谷氨酸、琥珀酸、葡萄糖、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等)、VLDL、LDL、等含量会增加。并通过比较发现,痰湿内蕴证的乙酸、乙醇的含量较高,痰瘀互结证的乳酸、柠檬酸、谷氨酸、玻拍酸、支链氨基酸的含量较高,得知不同证型之间确实存在不同方式的生物代谢通路。
1.4 肝肾亏损型:这种类型的痛经患者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绵绵作痛,腰腿酸软,经色淡红,量少质稀薄,潮热,头晕目眩,耳鸣,舌淡苔薄白或薄黄,脉细弱。
2 讨论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临床中的原发性痛经是因多个因素所导致的,中医中对于患者气血运行不畅,经血不通的情况认为是主要病因。西医中主张患者的前列腺素与加压素的升高理论,这些会让患者的子宫收缩过度,引起局部缺血和疼痛;临床中患者的情绪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像是紧张、恐惧、忧郁等等[9-10]。根据对痛经中医症型以及激素和代谢产物相关性的研究显示,中医治疗主要是针对气血瘀滞而进行的活血化瘀治疗,和西医使用性激素有所不同,中西结合的方法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临床中对原发性痛经患者使用中药复方治疗的时候,应该要以辩证分型来作为配伍组方的依据[11]。
参考文献
[1] Jamieson DJ,Steege JF.The prevalence of dysmenorrhea,dyspareunia,pelvic pain,and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n primary care practicesJ. Obestet Gynecol,1996,87:55.
[2] Davis AR ,Westhoff CL.Primary dysmenorrhea in adolescent girls and treatment with oral contraceptivesJ.J Pediatr Adolesc Gynecol, 2001,14(1):3.
[3] 刘玉祁,佘延芬,朱江,等.基于调查的中重度原发性痛经中医病因病机探讨[T].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54-58.
[4] 张玉珍.中医妇科学(2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1.
[5] 沈宏春.原发性痛经中医脏腑辨证、证型规律的古今对照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
[6] 程萍.痛经的中医分型与性激素的关系[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 ,31(3),319.
[7] 陈群,杨爱萍.原发性痛经疾病中医证型分布及其舌象特征的相关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8] 何慧,程慧莲。月经过少中医证型间血清性橄素水平的差异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8.
[9] 张红梅,刘玉兰,杨错.痛经的治疗.实用药物与临床,2004,7(3):43.
[10] 明海霞,邱桐,苏韫.原发性痛经发病机制与治疗新进展.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4,21(l):55.
[11] 郑玉珍.痛经与缓解疼痛药的应用.中国药房,2004,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