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改中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x58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使语文课堂发生了新的变化: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思维活跃了,语文学科的内容联系拓宽了、增强了、沟通了。然而,有些语文课堂也出现了一些“失度”、“失控”的现象。如何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已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
  
  一、要强调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
  
  1、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部分”,明确提出了“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广大教师对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精神有了新的感悟,阅读教学中远离文本,无限度延伸和无限度发挥的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教师通过反复实践与反思,要把握好教材,运用好教学资源。
  2、力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已成为当前阅读教学的主流。要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语文观。传统的“双基”教学,具有很强的优势。从传统意义上来说,语文的基本知识的训练不可少。
  3、教育改革的推进给语文“双基”的训练赋予了新的内涵:要打好文化基础。如获取语文字、词、句、段、篇基础知识,有初步的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积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听、说、读、写能力等;要打好精神底子,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与人合作,与人相处,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二、要提倡“返朴归真”的语文教学实践
  
  1、阅读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创新教学活动,首先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两者的关系。强调语文教育观的现代化,不能割裂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只有在继承和发扬优秀语文传统经验的基础上,才会健康地发展。改革要抛弃以往不合理的东西,如:死读书、读死书、死记硬背、搞题海战术、填鸭式教学等等,都应抛弃。如何使这一条好的经验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相适应,达到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教学效率,这正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语文教师应该把这一问题当课题进行研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要根据自身实际和本校本班实际,走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2、语文教学应该要“回归常态”,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学生是幼苗,需要知识的甘露滋润;学生更是火炬,需要教学智慧的点燃。语文教师的职责就是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语文教师的职责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导读、导思、导练,使他们爱学语文,并逐渐学会语文,学会做人。
  3、加强学习策略的研究与指导。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是指导工作,是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地读书,通过潜心默读和放声朗读,培养语感,使学生能做到理解地读、有体验地读、传情达意地读,能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因此,教师不要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要科学合理地处理 “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三、既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新的课程理念强调“自主学习”。但在学生“自主”的同时,教师究竟应当处于什么位置,却令人深感困惑。要么一统就死,要么放任自流,信马由僵。在处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两者关系时,容易步入误区。
  2、怎样鼓励学生体验,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例如学习《狐狸和乌鸦》,分析完课文后,老师鼓励学生谈谈与众不同的想法。学生纷纷发言,学生说:“你想得到一样东西,如果直接向人家要,人家可能不给,你得想办法和他兜圈子,骗他高兴,让他自动送上门来。”老师说:“你的想法有创意,能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真聪明!”很明显,执教老师只想到让学生自己体验而忽视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所以,在鼓励学生体验的同时,更要重视文本价值取向的正确与否。
  3、在阅读教学中,多数教师力求使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定位准确。无论是作为教学活动中组织者、引导者,还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伙伴,教师都没有放弃自己应尽的职责,该传授的就传授,该启发引导的就启发引导,使学生主人翁的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发挥得淋漓尽致。
  总之,在语文学科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获得更多、更准确的有关阅读教学改革的信息,只有认真研究教法并付诸实践,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与课程改革同步成长》——崔 峦
  《处理好阅读教学中的几个关系》——吴立岗
  《思索 探究 求真 务实》——陈先云
  (作者单位:551800贵州省金沙县清池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教学需要创新,只有这样,才会有生命力,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固有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也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生机。《故都的秋》这篇文章的课型设计,就是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多元智力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可以说,是我在语文教学中的一次探索。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多元智力理论 故都的秋     语文教学需要创新,只有这样,才会有生命力,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固有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也给语文教
期刊
所谓调控艺术,就是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变量进行适当的、合理的调节控制,即通过整体的控制、信息的筛滤、情感的合度以及节奏的调节,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张弛有度、协调和谐、意趣昂然的生动格局。    一、整体控制    整体控制,是指对课堂教学整体上的构思与设计。整体控制是否全面、合理,虽然难以划定绝对界限与尺寸,但是,仍有标准可循,我们可用以下三项指标进行评估:  1、结构合理度  这是指课堂结构形式对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今的教学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正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开展好计算机教学是我们广大计算机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计算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初步了解计算机文化、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其学科特点,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教学呢?我谈点初浅的看法:    一、认
期刊
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较多的是学习习惯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前,不知道预习;课后,除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不知道复习;拿到一篇文章,不知主动阅读……诸如此类的问题,实在不胜枚举。更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就始学语文,到初、高中乃到大学一直都在学习,总有为数不少的人语文素质不高,写不出一手好字,讲不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更写不出一篇好文章。究其原因,恐怕还是语
期刊
【摘要】当前,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常常遇到学生的冷淡和抵触等不合作反应,这在教育心理学上被称为“逆反心理”,究其原因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主观方面主要是由于学生生理和心理发育不平衡所导致;客观方面是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体制所导致。正确认识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不仅有利于思想教育工作的顺畅,而且更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从而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逆反心理 逆反行为 心理健康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已认识到,对事物感兴趣是做好事情的前提。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也说过:“追求优异的成绩,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系,而且同我们怎样教和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是一种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语
期刊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是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对话,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对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往往理解很肤浅,这就需要教者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把读和想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文章内容,从而达到小学中年级语文的阅读学习要求。  怎样有效地把读和想结合起来呢?我认为应该从学习方式、加强阅读、联系时代背景、联系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来进行把握。    
期刊
有人把老师分四种类型:智慧爱心型、爱心操劳型、操劳良心型、良心应付型。班主任都有这样的体验: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下面,是我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教师的体会,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开学三步曲    在新生入校的第一天,我设计了三个活动:  1、自我介绍。就是给每个同学一分钟
期刊
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提出: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学生智力的核心部分。因此,语文教学要注意学生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使命。   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创新活动中,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时机,启动创新思维,产生创新方法。因此,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成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目前在阅读教学领域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对学生阅读活动本质的认识,对阅读教学本质的认识,阅读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等方面都有值得研究的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实践表明,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从尊重、信任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发和唤起学生阅读的热情,积极鼓励学生,根据生成性的反馈信息,进行点拨和引导,从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