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观摩课教程

来源 :中国教师与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en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题: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函数是初中数学当中研究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我们知道世界万物都是处在不断变化和运动的状态之中,宇宙中的星球随时间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它所处的位置;人身体中的细胞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温度随海拔而变化等都是一个量是随着另外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这种变化过程一般就用函数来表示,所以学好函数至关重要。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继正比例函数之后的一节内容,所以本人在讲这节之前,首先简单的重复一下函数的概念,“既在一个变化过程当中有两个变量x和y,其中对于x的每一个固定的值y都有唯一对应的一个值。这时,我们就说x是变量,y 是x的函数。”接着,我要花4-5分钟的时间重点讲一下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我们把形如y=kx(中k≠0,k是常数)的函数称为正比例函数,因为它是一个特殊的一次函数,所以学生们为了系统性地掌握一次函数,学好并在实践中运用一函数,首先必须要学好正比例函数,熟练地掌握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只有学好了正比例函数,才能更好地去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所以老师在复习引入的时候要重点讲解k>0时函数图像的性质,和k<0时函数图像的性质,在具体的作图过程当中紧扣住一次函数图像的三个步骤,即:列表、描点、连线,并简单举个例子绘y=2x的图像,绘好图之后利用图像指导学生k>0时y随x变化的情况和k<0时, y随x变化的情况,这是学习的重点,接着教师给出形如y=kx+b的函数,并会给学生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形如y=kx+b,如y=2x+2这个是函数吗?如果是函数的话,请同学们猜一下这是什么函数?进而进入这堂课的正题: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般地,形如y=kx+b(k和b是常数,k≠0)的函数叫一次函数,前面所说的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y=kx+b中当b=0时的一种特殊形式,所以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一种特殊形式。这样学生们就会把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有机地联系起来,这对一次函数的教学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在以上的复习引入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听课情况,讲的同时教师的眼睛要不停地扫视到每一个学生,以便让学生集中去听课,尽力使全体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讲课上,以提高复习引入的效果。接下来,利用10-12分钟的时间进入例题的讲解,画出函数y=2x和y=2x+3、y=2x-3的图像,绘图过程中紧扣绘函数图象的三个步骤:列表、描点和连线,先师生共同绘制y=2x的图像,然后利用平移的方法教给学生绘制y=2x+3和y=2x-3的图像的方法,这样只要会作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一次函数的图像就可以通过上下平移来完成。这样就突出了这节课的重点:“一次函数的作图方法”。接下来利用8-10分钟的时间进入一次函数性质,分四种情况进行讨论:
  (1)k>0,b>0时图像的性质;
  (2)k>0,b<0时图像的性质;
  (3)k<0,b>0时图像的性质;
  (4)k<0,b<0时图像的性质;
  绘图说明性质的同时同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做详细的比较,指出这两个函数图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1)两个函数都 是一条直线;
  (2)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不同点:(1)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要么在1、3象限,要么在2、4象限
  (2)而一次函数的图像它不经过原点,且分布在三个象限中,即经过三个象限,而正比例函数只过二个象限。
  这样一比较之后,学生们会对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接下来利用4-5分钟的时间做课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个一次函数之后,让学生利用上面的四种情况区分 这个函数经过那些象限?并说出y随x变化的情况。做课堂练习的时候老师指导学生先绘草图,然后根据所绘的大致图形回答以上问题,回答完之后教师做必要的补充和强调,进而突破这节课的难点。
  接下来的环节,便是课堂小结,利用3分钟时间围绕以上四种情况做系统的小结,紧扣重点:函数的作图方法(平移正比例函数图像),理解函数图像的性质,突破这节课的难点。
  最后利用1分钟时间给学困生和其他学生布置提前设计好的不同难度的作业,这样有利于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对症下药。
其他文献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极力倡导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而新教材为师生的发展提供了平台,教材不再是教育的目的和结果,而是作为可以利用的工具和手段。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  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没有真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没有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数学
期刊
[摘要]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研究,是在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背景下,立足解决农村小学学校现有的德育问题应运而生。研究主要是调查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搜集、整理、分析坊前镇九处村小学生行为习惯数据,摸清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找到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及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的方法,培养了农村小学生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家庭生活习惯、校园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期刊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对基础教育中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诚然,听、说、读、写是语言学科教学的核心,高中英语教学的重心也明显向读写能力倾斜,但听说能力同步发展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把听说教学放在英语教学的首位,强调听说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有效的手段之一。其中,听是获得语言信息和语言感受最主要的途径,是其他技能的基础。故而如何有效地组织听力教学与训练,大面积提
期刊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教师要因势利导,指导趣味作文,引导学生紧扣写作话题,大胆地走进生活,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找到写作的素材让学生自由命题,让他们喜欢说什么就写什么,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写作天地。就笔者多年作文教学,谈谈自己对作文教学的几点策略:  1. 析作文教学现状 ,领悟作文教学策略  作文是一项创造性、实践性很强的活
期刊
设而不求的思想是高中数学中一种常用的思想方法,也是我们解决解析几何题的基本技巧之一,它能使很多数学问题得到简化。这种思想特别在圆锥曲线中有关中点坐标问题、对称问题、定点问题、弦长问题和根与系数的关系问题等方面的应用表现得比较突出。本文就它的应用和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作一归纳解析。  1. “设而不求”的数学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1) 与弦中点有关的问题  例1、P(1,1)为椭圆x24+
期刊
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除了应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历史重任。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忽视情意教学目标、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从而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负担过重,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匮乏,极大妨碍了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传统的
期刊
数学课后练习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完成时,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形成技能,由教师指定学生在课外完成的习题。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课后练习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上,导致课后练习陷入了题型呆板、形式单调、内容封闭的误区,这样严重禁锢了学生潜能的发展。如何能使课后练习丰富起来,达到促进学生的发展的目的呢?现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布置学生课后练习的一些布置策略
期刊
【摘要】课堂的导入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它能将学生的兴趣点和思维点集中于教学内容上,沟通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强烈的内驱力,做好课堂教学的铺垫。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增强思想品德课的魅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导入艺术  On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thought moral qualiti
期刊
数学学困生,指在知识、能力、方法、技巧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根据该界定,我们假设,如果对数学学困生进行认真系统的教育转化,就一定能充分挖掘出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在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取得进步。  1. 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形成。  1.1 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高中
期刊
现代社会中随着独生子女人数的不断增加,孩子成了家庭中人人关注的中心,他们的健康和安全更是时刻牵动着父母和祖辈的心。小学生的安全及安全教育成为我国各小学高度关注的问题。如何做好小学生安全工作,抓好小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保障小学生人身财产安全,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确保学校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是摆在每个班主任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班主任如何做好小学生安全自护教育呢?我认为应从以下父母做起:  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