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题: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函数是初中数学当中研究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我们知道世界万物都是处在不断变化和运动的状态之中,宇宙中的星球随时间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它所处的位置;人身体中的细胞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温度随海拔而变化等都是一个量是随着另外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这种变化过程一般就用函数来表示,所以学好函数至关重要。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继正比例函数之后的一节内容,所以本人在讲这节之前,首先简单的重复一下函数的概念,“既在一个变化过程当中有两个变量x和y,其中对于x的每一个固定的值y都有唯一对应的一个值。这时,我们就说x是变量,y 是x的函数。”接着,我要花4-5分钟的时间重点讲一下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我们把形如y=kx(中k≠0,k是常数)的函数称为正比例函数,因为它是一个特殊的一次函数,所以学生们为了系统性地掌握一次函数,学好并在实践中运用一函数,首先必须要学好正比例函数,熟练地掌握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只有学好了正比例函数,才能更好地去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所以老师在复习引入的时候要重点讲解k>0时函数图像的性质,和k<0时函数图像的性质,在具体的作图过程当中紧扣住一次函数图像的三个步骤,即:列表、描点、连线,并简单举个例子绘y=2x的图像,绘好图之后利用图像指导学生k>0时y随x变化的情况和k<0时, y随x变化的情况,这是学习的重点,接着教师给出形如y=kx+b的函数,并会给学生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形如y=kx+b,如y=2x+2这个是函数吗?如果是函数的话,请同学们猜一下这是什么函数?进而进入这堂课的正题: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般地,形如y=kx+b(k和b是常数,k≠0)的函数叫一次函数,前面所说的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y=kx+b中当b=0时的一种特殊形式,所以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一种特殊形式。这样学生们就会把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有机地联系起来,这对一次函数的教学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在以上的复习引入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听课情况,讲的同时教师的眼睛要不停地扫视到每一个学生,以便让学生集中去听课,尽力使全体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讲课上,以提高复习引入的效果。接下来,利用10-12分钟的时间进入例题的讲解,画出函数y=2x和y=2x+3、y=2x-3的图像,绘图过程中紧扣绘函数图象的三个步骤:列表、描点和连线,先师生共同绘制y=2x的图像,然后利用平移的方法教给学生绘制y=2x+3和y=2x-3的图像的方法,这样只要会作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一次函数的图像就可以通过上下平移来完成。这样就突出了这节课的重点:“一次函数的作图方法”。接下来利用8-10分钟的时间进入一次函数性质,分四种情况进行讨论:
(1)k>0,b>0时图像的性质;
(2)k>0,b<0时图像的性质;
(3)k<0,b>0时图像的性质;
(4)k<0,b<0时图像的性质;
绘图说明性质的同时同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做详细的比较,指出这两个函数图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1)两个函数都 是一条直线;
(2)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不同点:(1)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要么在1、3象限,要么在2、4象限
(2)而一次函数的图像它不经过原点,且分布在三个象限中,即经过三个象限,而正比例函数只过二个象限。
这样一比较之后,学生们会对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接下来利用4-5分钟的时间做课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个一次函数之后,让学生利用上面的四种情况区分 这个函数经过那些象限?并说出y随x变化的情况。做课堂练习的时候老师指导学生先绘草图,然后根据所绘的大致图形回答以上问题,回答完之后教师做必要的补充和强调,进而突破这节课的难点。
接下来的环节,便是课堂小结,利用3分钟时间围绕以上四种情况做系统的小结,紧扣重点:函数的作图方法(平移正比例函数图像),理解函数图像的性质,突破这节课的难点。
最后利用1分钟时间给学困生和其他学生布置提前设计好的不同难度的作业,这样有利于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对症下药。
函数是初中数学当中研究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我们知道世界万物都是处在不断变化和运动的状态之中,宇宙中的星球随时间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它所处的位置;人身体中的细胞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温度随海拔而变化等都是一个量是随着另外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这种变化过程一般就用函数来表示,所以学好函数至关重要。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继正比例函数之后的一节内容,所以本人在讲这节之前,首先简单的重复一下函数的概念,“既在一个变化过程当中有两个变量x和y,其中对于x的每一个固定的值y都有唯一对应的一个值。这时,我们就说x是变量,y 是x的函数。”接着,我要花4-5分钟的时间重点讲一下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我们把形如y=kx(中k≠0,k是常数)的函数称为正比例函数,因为它是一个特殊的一次函数,所以学生们为了系统性地掌握一次函数,学好并在实践中运用一函数,首先必须要学好正比例函数,熟练地掌握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只有学好了正比例函数,才能更好地去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所以老师在复习引入的时候要重点讲解k>0时函数图像的性质,和k<0时函数图像的性质,在具体的作图过程当中紧扣住一次函数图像的三个步骤,即:列表、描点、连线,并简单举个例子绘y=2x的图像,绘好图之后利用图像指导学生k>0时y随x变化的情况和k<0时, y随x变化的情况,这是学习的重点,接着教师给出形如y=kx+b的函数,并会给学生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形如y=kx+b,如y=2x+2这个是函数吗?如果是函数的话,请同学们猜一下这是什么函数?进而进入这堂课的正题: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般地,形如y=kx+b(k和b是常数,k≠0)的函数叫一次函数,前面所说的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y=kx+b中当b=0时的一种特殊形式,所以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一种特殊形式。这样学生们就会把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有机地联系起来,这对一次函数的教学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在以上的复习引入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听课情况,讲的同时教师的眼睛要不停地扫视到每一个学生,以便让学生集中去听课,尽力使全体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讲课上,以提高复习引入的效果。接下来,利用10-12分钟的时间进入例题的讲解,画出函数y=2x和y=2x+3、y=2x-3的图像,绘图过程中紧扣绘函数图象的三个步骤:列表、描点和连线,先师生共同绘制y=2x的图像,然后利用平移的方法教给学生绘制y=2x+3和y=2x-3的图像的方法,这样只要会作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一次函数的图像就可以通过上下平移来完成。这样就突出了这节课的重点:“一次函数的作图方法”。接下来利用8-10分钟的时间进入一次函数性质,分四种情况进行讨论:
(1)k>0,b>0时图像的性质;
(2)k>0,b<0时图像的性质;
(3)k<0,b>0时图像的性质;
(4)k<0,b<0时图像的性质;
绘图说明性质的同时同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做详细的比较,指出这两个函数图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1)两个函数都 是一条直线;
(2)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不同点:(1)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要么在1、3象限,要么在2、4象限
(2)而一次函数的图像它不经过原点,且分布在三个象限中,即经过三个象限,而正比例函数只过二个象限。
这样一比较之后,学生们会对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接下来利用4-5分钟的时间做课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个一次函数之后,让学生利用上面的四种情况区分 这个函数经过那些象限?并说出y随x变化的情况。做课堂练习的时候老师指导学生先绘草图,然后根据所绘的大致图形回答以上问题,回答完之后教师做必要的补充和强调,进而突破这节课的难点。
接下来的环节,便是课堂小结,利用3分钟时间围绕以上四种情况做系统的小结,紧扣重点:函数的作图方法(平移正比例函数图像),理解函数图像的性质,突破这节课的难点。
最后利用1分钟时间给学困生和其他学生布置提前设计好的不同难度的作业,这样有利于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