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农村小学教育存在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教师结构不合理及教学方式难以有所突破等问题。重视农村小学教育,改善农村小学教育现状,是农村义务教育能否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加强农村小学教育力度,才能逐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关键词 体育现状 硬件设施 教师结构 教学方式 教育程度
在基础教育工程已经被列入国家教育的重中之重的当前,素质教育全面开展,课程改革已付诸实施,可是当前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又是如何呢?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对农村小学教育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农村小学的整个面貌已发生巨大的变化,得益于国家花费巨资对基础教育的投入。首先是在校舍上,由原来简陋的土坯房改建为一至二层钢筋混凝土砖房,宽敞明亮,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良的学习环境;其次是教育的硬件设施上,一改过去破旧拼凑起来的桌椅板凳,多数已经有了配套的桌椅;再次是图书各科教学仪器,以及部分文体器材有相应的配备。尽管硬件设施有很大的改观,但由于学校自然条件以及规模的制约,软件设施令人堪忧。目前村级学校现状呈以下几种特点:
一、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很大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较差距仍然很大,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大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大多是图书室、仪器室、微机室于一体的“多功能教室”,不便于管理和使用。图书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捐赠的几根跳绳、一副羽毛球拍就是农村学生奢侈的体育器材,课间玩的多数是自制娱乐工具:丢沙包、弹玻珠、滚铁环、踢毽子、跳皮筋等,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经常缺乏资金买新的。
二、农村小学教师结构不合理及教学方式难以有所突破
“爷爷奶奶教小学”是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真实写照。由于学生数急剧减少、学校规模不断缩小,村级学校仅有校舍,没有教师宿舍,无法保障新增教师的居所,致使教师流失,即使代课教师也只能找就近村寨的,教师素质难以保证,以致出现了村基层教育缺教师的局面。由于条件限制,农村小学教师的年龄结构老化,有的学校教师的平均年龄达50岁,而这些老教师又大多数是通过民办教师转正而来,他们的年轻时代为了山区的教育事业拿着微薄的工资在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和维持家庭生计中挣扎。农村小学教师结构的不合理和学校规模的不断缩小已经成为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瓶颈,有条件家庭的学生不断往条件好点的中心学校转移,部分学生还随父母外出就读。
三、农村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存在差异
农村小学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的发展,然而农村小学教育的整体性薄弱状况一直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现在农村劳动力大量外输,很多村庄都成了空心村,留守儿童和老人看守着日渐荒芜的家园,这给孩子们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心理状态是社会价值取向的一面镜子,而如今缺乏普及心理教育,孩子生活上的压力无法释放,由于长期地思念父母,慢慢的变得自我封闭,或者做出一些反常的事情来,思想极端。与此同时,学生在每天的学习过程中,繁重的学习任务还在等着他们去完成。
农村学生由于受地域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存在着接受学前教育很不规范的现象,一般都是随班就读,绝大多数幼儿只接受一年的学前教育就进入小学,错过了幼儿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小学教育由于教学点规模过小,学科课程又多,学科教师不配套,教学设施不全,教师在教学手段、方法、形式等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因此,农村学校教育特别是教学点呈现出牧歌式的“田园教育”倾向,这种教育使农村学生养成了热爱劳动、诚实善良、勇于吃苦、热爱大自然、珍惜劳动成果等良好的品质。但他们在统一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学习世界里,却表现出了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严重不足:学生远离竞争环境,信息接受少,不注重个人素质的提高;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相应的课外知识较少,视野不开阔。其实农村学生有他们的优势,能吃苦耐劳,诚实稳重,如果能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力度,他们定能创造出可喜的成绩。
四、农村学生购买的零食卫生、质量令人堪忧
学校周边都有零售食品小卖部,这些小卖部远离城镇,脱离工商管理部门的监管,进货渠道不规范,食品卫生、质量等难以保证,多数食品是“三无食品”,这些食品没有经过国家食品卫生质量检测,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尽管学校也经常教育学生少买甚至不买不正规零食,但孩子终究是孩子,知识面窄,不懂得这些食品对身体的伤害。家长对这方面的知识也欠缺,再加上监护人隔代疼爱的现象,爷爷奶奶都舍得给孩子零钱花,才使得这些商品有一定的市场。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身心健康都是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
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而农村的小学教育更是重中之重。重视农村小学教育,改善农村小学教育现状,是农村义务教育能否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加强农村小学教育,才能逐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关键词 体育现状 硬件设施 教师结构 教学方式 教育程度
在基础教育工程已经被列入国家教育的重中之重的当前,素质教育全面开展,课程改革已付诸实施,可是当前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又是如何呢?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对农村小学教育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农村小学的整个面貌已发生巨大的变化,得益于国家花费巨资对基础教育的投入。首先是在校舍上,由原来简陋的土坯房改建为一至二层钢筋混凝土砖房,宽敞明亮,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良的学习环境;其次是教育的硬件设施上,一改过去破旧拼凑起来的桌椅板凳,多数已经有了配套的桌椅;再次是图书各科教学仪器,以及部分文体器材有相应的配备。尽管硬件设施有很大的改观,但由于学校自然条件以及规模的制约,软件设施令人堪忧。目前村级学校现状呈以下几种特点:
一、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很大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较差距仍然很大,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大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大多是图书室、仪器室、微机室于一体的“多功能教室”,不便于管理和使用。图书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捐赠的几根跳绳、一副羽毛球拍就是农村学生奢侈的体育器材,课间玩的多数是自制娱乐工具:丢沙包、弹玻珠、滚铁环、踢毽子、跳皮筋等,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经常缺乏资金买新的。
二、农村小学教师结构不合理及教学方式难以有所突破
“爷爷奶奶教小学”是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真实写照。由于学生数急剧减少、学校规模不断缩小,村级学校仅有校舍,没有教师宿舍,无法保障新增教师的居所,致使教师流失,即使代课教师也只能找就近村寨的,教师素质难以保证,以致出现了村基层教育缺教师的局面。由于条件限制,农村小学教师的年龄结构老化,有的学校教师的平均年龄达50岁,而这些老教师又大多数是通过民办教师转正而来,他们的年轻时代为了山区的教育事业拿着微薄的工资在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和维持家庭生计中挣扎。农村小学教师结构的不合理和学校规模的不断缩小已经成为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瓶颈,有条件家庭的学生不断往条件好点的中心学校转移,部分学生还随父母外出就读。
三、农村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存在差异
农村小学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的发展,然而农村小学教育的整体性薄弱状况一直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现在农村劳动力大量外输,很多村庄都成了空心村,留守儿童和老人看守着日渐荒芜的家园,这给孩子们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心理状态是社会价值取向的一面镜子,而如今缺乏普及心理教育,孩子生活上的压力无法释放,由于长期地思念父母,慢慢的变得自我封闭,或者做出一些反常的事情来,思想极端。与此同时,学生在每天的学习过程中,繁重的学习任务还在等着他们去完成。
农村学生由于受地域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存在着接受学前教育很不规范的现象,一般都是随班就读,绝大多数幼儿只接受一年的学前教育就进入小学,错过了幼儿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小学教育由于教学点规模过小,学科课程又多,学科教师不配套,教学设施不全,教师在教学手段、方法、形式等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因此,农村学校教育特别是教学点呈现出牧歌式的“田园教育”倾向,这种教育使农村学生养成了热爱劳动、诚实善良、勇于吃苦、热爱大自然、珍惜劳动成果等良好的品质。但他们在统一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学习世界里,却表现出了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严重不足:学生远离竞争环境,信息接受少,不注重个人素质的提高;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相应的课外知识较少,视野不开阔。其实农村学生有他们的优势,能吃苦耐劳,诚实稳重,如果能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力度,他们定能创造出可喜的成绩。
四、农村学生购买的零食卫生、质量令人堪忧
学校周边都有零售食品小卖部,这些小卖部远离城镇,脱离工商管理部门的监管,进货渠道不规范,食品卫生、质量等难以保证,多数食品是“三无食品”,这些食品没有经过国家食品卫生质量检测,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尽管学校也经常教育学生少买甚至不买不正规零食,但孩子终究是孩子,知识面窄,不懂得这些食品对身体的伤害。家长对这方面的知识也欠缺,再加上监护人隔代疼爱的现象,爷爷奶奶都舍得给孩子零钱花,才使得这些商品有一定的市场。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身心健康都是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
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而农村的小学教育更是重中之重。重视农村小学教育,改善农村小学教育现状,是农村义务教育能否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加强农村小学教育,才能逐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