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解读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系统宣传重庆英才引育政策,组织开展产业发展调研……2020年12月23日至25日,2020年重庆英才爱国奋斗研修班在巴南区委党校举行。研修期间,75名重庆英才既上了“思想课”,又上了“实践课”。这次研修就像一块多棱镜,折射出重庆人才工作的“轮廓”。
人才研修不止“研修”
引领
——面对新时期,迈入新征程,要持续激发人才的家国情怀,引导人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建功立业
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系列论述,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思想课”是本次重庆英才爱国奋斗研修班的重头戏。
上完“思想课”,研修班学员、重庆铁路运输技师学院教师梁攀说:“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互动
——暖“才”心,聚“才”智,要让人才了解人才工作、人才政策、人才服务,感受到敬才爱才惜才的浓厚氛围
从人才政策体系到人才服务内容,研修期间,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相关负责人围绕人才工作,作了全面、系统的解读。
据了解,2020年,重庆人才生态持续向好:推出“重庆英才服务卡”,重庆人才服务部门由6个扩大至12个,新增人才服务联络员265人;出台《重庆市人才安居实施意见》,人才居住条件得到持续改善……
“我深切地感受到,市委、市政府越来越重视人才工作。”研修班学员、重庆市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李长洪说,“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才能够到美丽的山水之城重庆扎根。”
碰撞
——要尊重人才的想法、征询人才的意见,把引育人才、服务人才的“好事”办好
“加强紧缺人才的引育,构建跨学科人才的培养机制。”
“搭建更多的人才交流平台,让各类人才、各类单位充分沟通、相互支持。”
……
研修期间,研修班学员围绕如何做好人才工作、怎样深化川渝两地人才协同发展等问题,开展讨论,提出建议。
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相关负责人说:“我们愿意与重庆英才一起,着力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打造人才发展平台、优化人才服务保障,为大家干事创业提供更大支持。”
致用
——人才是发展的智力支撑,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专业优势,为他们建言献策疏通渠道,为他们服务基层搭建平台,使地区与人才互促共进
根据专业背景,本次研修班的学员被分成4组,分赴重庆国际生物城、重庆高职城、重庆公路物流基地和重庆巴南经济园区开展调研。
调研过程中,研修班学员围绕生物医药、信息科技、智慧物流等产业问题,提出了50余条高质量建议;多家單位与研修班学员在技术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这些建议非常实用。”巴南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通过调研,重庆英才既可以为我们出谋划策,又能够寻找合作机会。”
传承
——向先进典型学习,向身边榜样看齐,人才要做矢志不渝报国兴国的表率,把“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奋进”的精神传承下去
研修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主任卞修武,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原儿保科主任郑惠连,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主任杨新民,重庆兆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秦兆宏,重庆市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李长洪,重庆市巴蜀小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马宏等6名重庆英才代表作了先进事迹报告,倾情讲述了他们求学致知、科研攻关、服务基层的经历。
报告会上,掌声连连。来自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的许磊说:“聆听这些故事,深受震撼,这就是偶像的模样。我要向他们看齐,立足岗位,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
他们是这座城市的“新偶像”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卞修武时刻准备着;开创重庆儿科事业,郑惠连努力奋斗着……因为深受感染,研修期间,重庆英才代表的先进事迹报告会成为现场“追星会”。他们是这座城市的“新偶像”。
卞修武:“时刻准备着”
建立新冠肺炎样本库、领衔重庆病理学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主任卞修武扎根医学世界,解锁疾病背后的秘密。
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卞修武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从全国各地紧急筹措物资,“三天集成负压尸检方舱”、“两天建立红区病理科”、“两小时获批尸检机构资质”、“开展同期全球最多的新冠肺炎病例尸检”……他们的研究发现被纳入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
谈及那段时光,卞修武说:“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但是,为了国家安全、人民健康,作为军医,我们必须勇敢向前,担当责任,时刻准备着。”
郑惠连:“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奋斗”
1956年,郑惠连乘坐轮船,从上海来到重庆,参与重庆市首家儿童医院的筹建。那时候,这座城市的医疗卫生事业基础薄弱,一些领域尚属“白纸”。
从搬运器材到改建病房,4个月时间,重庆市首家儿童医院被郑惠连和同事创建起来。此后60多年里,编写儿科著作、医治患病儿童……郑惠连扎根重庆,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山城儿科医生。
郑惠连将她这一辈子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到了儿科事业上。如今,94岁的她,依旧坚持坐诊。
“退休后,我坚持每天看书。”郑惠连说,“在这样好的时代里,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奋斗,用奋斗创造美好明天。我想,这就是西迁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
杨新民:“我们为什么不努力做好”
2020年除夕夜,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主任杨新民得知不少医务工作者正千里奔驰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也有些“坐不住”。他说:“抗疫,我必须做点什么。” 在运筹学领域,杨新民深耕30余年。对他而言,数学就是最有力的“武器”。
当天晚上,杨新民决定,跟学统计学的儿子联手,通过数据计算、推演,对武汉、重庆等地的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随后,重庆师范大学数学学院、计算机学院的教师也加入其中,一个14人的线上研究团队被组建起来。
然而,这项工作并不容易。
“起初,我们的预测不够精准,部分团队成员有些灰心。”回忆当时的情景,杨新民讲述,“我鼓励大家说,在抗疫一线,那么多工作人员在努力,我们为什么不努力做好。”
2020年2月11日,杨新民和团队实现了对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趋势的预测,研究结果为重庆市政府相关科学决策提供了支持。
秦兆宏:“我是农民,我骄傲”
2008年,在城里工作的秦兆宏作出一个重大决定:辞掉工作,卖掉房产,携带妻女,回乡做农民。
那时候,秦兆宏的家乡荣昌区清流镇马草村,是一个漫山荒野、贫困落后的村庄。可在他心里,乡村不缺前景,只缺垦荒人。回乡做农民,秦兆宏想带着乡亲们改变生活。
开办农业公司、种植晚熟柑橘……经过多年拼搏,秦兆宏种植的血柑,已出口到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等地。
回顾那段拼搏的日子,秦兆宏自豪地说:“带着乡亲们改变生活,我做到了!我是农民,我骄傲!”
李长洪:“认真做好我能做的事”
524名精神障碍患者、300名空巢老人、1200名无人抚养儿童……这是重庆市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12年的服务人数。
重庆市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重庆市首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李长洪是这里的主任,也是重庆市最早一批职业社会工作者。
“这组数据凝聚着社会工作者的爱。”李长洪说,“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尽管长期与父母分离,但从未缺失温暖,得到过许多人的帮助。因此,我想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带着温暖,这些年来,帮助智障患者融入社會、陪伴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李长洪始终践行着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她说:“社会工作是一个有爱的职业,它用专业抚平内心的创伤,用热情缔造生活的美好。而我只想认真做好我能做的事。”
马宏:“教育是‘做’的哲学”
1986年,马宏到重庆市巴蜀小学校执教。从那时起,她开始探索教育之道,决心把教书这件事做好。
担任重庆市巴蜀小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之后,马宏开始带着全校教职工总结教学经验、梳理校园文化……倡导“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的教育理念。
而后,“律动教育”的实践研究被马宏提上日程:以每3年为一个周期,每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不断丰富学校的律动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30多年来,一步一个脚印,马宏推动着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专心把教书这件事做好。她说:“教育是‘做’的哲学,如今,‘实做’已成为巴蜀人的生活方式。”
重庆把人才当家人
人才研修不止“研修”
引领
——面对新时期,迈入新征程,要持续激发人才的家国情怀,引导人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建功立业
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系列论述,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思想课”是本次重庆英才爱国奋斗研修班的重头戏。
上完“思想课”,研修班学员、重庆铁路运输技师学院教师梁攀说:“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互动
——暖“才”心,聚“才”智,要让人才了解人才工作、人才政策、人才服务,感受到敬才爱才惜才的浓厚氛围
从人才政策体系到人才服务内容,研修期间,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相关负责人围绕人才工作,作了全面、系统的解读。
据了解,2020年,重庆人才生态持续向好:推出“重庆英才服务卡”,重庆人才服务部门由6个扩大至12个,新增人才服务联络员265人;出台《重庆市人才安居实施意见》,人才居住条件得到持续改善……
“我深切地感受到,市委、市政府越来越重视人才工作。”研修班学员、重庆市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李长洪说,“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才能够到美丽的山水之城重庆扎根。”
碰撞
——要尊重人才的想法、征询人才的意见,把引育人才、服务人才的“好事”办好
“加强紧缺人才的引育,构建跨学科人才的培养机制。”
“搭建更多的人才交流平台,让各类人才、各类单位充分沟通、相互支持。”
……
研修期间,研修班学员围绕如何做好人才工作、怎样深化川渝两地人才协同发展等问题,开展讨论,提出建议。
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相关负责人说:“我们愿意与重庆英才一起,着力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打造人才发展平台、优化人才服务保障,为大家干事创业提供更大支持。”
致用
——人才是发展的智力支撑,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专业优势,为他们建言献策疏通渠道,为他们服务基层搭建平台,使地区与人才互促共进
根据专业背景,本次研修班的学员被分成4组,分赴重庆国际生物城、重庆高职城、重庆公路物流基地和重庆巴南经济园区开展调研。
调研过程中,研修班学员围绕生物医药、信息科技、智慧物流等产业问题,提出了50余条高质量建议;多家單位与研修班学员在技术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这些建议非常实用。”巴南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通过调研,重庆英才既可以为我们出谋划策,又能够寻找合作机会。”
传承
——向先进典型学习,向身边榜样看齐,人才要做矢志不渝报国兴国的表率,把“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奋进”的精神传承下去
研修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主任卞修武,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原儿保科主任郑惠连,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主任杨新民,重庆兆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秦兆宏,重庆市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李长洪,重庆市巴蜀小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马宏等6名重庆英才代表作了先进事迹报告,倾情讲述了他们求学致知、科研攻关、服务基层的经历。
报告会上,掌声连连。来自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的许磊说:“聆听这些故事,深受震撼,这就是偶像的模样。我要向他们看齐,立足岗位,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
他们是这座城市的“新偶像”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卞修武时刻准备着;开创重庆儿科事业,郑惠连努力奋斗着……因为深受感染,研修期间,重庆英才代表的先进事迹报告会成为现场“追星会”。他们是这座城市的“新偶像”。
卞修武:“时刻准备着”
建立新冠肺炎样本库、领衔重庆病理学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主任卞修武扎根医学世界,解锁疾病背后的秘密。
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卞修武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从全国各地紧急筹措物资,“三天集成负压尸检方舱”、“两天建立红区病理科”、“两小时获批尸检机构资质”、“开展同期全球最多的新冠肺炎病例尸检”……他们的研究发现被纳入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
谈及那段时光,卞修武说:“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但是,为了国家安全、人民健康,作为军医,我们必须勇敢向前,担当责任,时刻准备着。”
郑惠连:“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奋斗”
1956年,郑惠连乘坐轮船,从上海来到重庆,参与重庆市首家儿童医院的筹建。那时候,这座城市的医疗卫生事业基础薄弱,一些领域尚属“白纸”。
从搬运器材到改建病房,4个月时间,重庆市首家儿童医院被郑惠连和同事创建起来。此后60多年里,编写儿科著作、医治患病儿童……郑惠连扎根重庆,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山城儿科医生。
郑惠连将她这一辈子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到了儿科事业上。如今,94岁的她,依旧坚持坐诊。
“退休后,我坚持每天看书。”郑惠连说,“在这样好的时代里,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奋斗,用奋斗创造美好明天。我想,这就是西迁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
杨新民:“我们为什么不努力做好”
2020年除夕夜,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主任杨新民得知不少医务工作者正千里奔驰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也有些“坐不住”。他说:“抗疫,我必须做点什么。” 在运筹学领域,杨新民深耕30余年。对他而言,数学就是最有力的“武器”。
当天晚上,杨新民决定,跟学统计学的儿子联手,通过数据计算、推演,对武汉、重庆等地的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随后,重庆师范大学数学学院、计算机学院的教师也加入其中,一个14人的线上研究团队被组建起来。
然而,这项工作并不容易。
“起初,我们的预测不够精准,部分团队成员有些灰心。”回忆当时的情景,杨新民讲述,“我鼓励大家说,在抗疫一线,那么多工作人员在努力,我们为什么不努力做好。”
2020年2月11日,杨新民和团队实现了对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趋势的预测,研究结果为重庆市政府相关科学决策提供了支持。
秦兆宏:“我是农民,我骄傲”
2008年,在城里工作的秦兆宏作出一个重大决定:辞掉工作,卖掉房产,携带妻女,回乡做农民。
那时候,秦兆宏的家乡荣昌区清流镇马草村,是一个漫山荒野、贫困落后的村庄。可在他心里,乡村不缺前景,只缺垦荒人。回乡做农民,秦兆宏想带着乡亲们改变生活。
开办农业公司、种植晚熟柑橘……经过多年拼搏,秦兆宏种植的血柑,已出口到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等地。
回顾那段拼搏的日子,秦兆宏自豪地说:“带着乡亲们改变生活,我做到了!我是农民,我骄傲!”
李长洪:“认真做好我能做的事”
524名精神障碍患者、300名空巢老人、1200名无人抚养儿童……这是重庆市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12年的服务人数。
重庆市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重庆市首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李长洪是这里的主任,也是重庆市最早一批职业社会工作者。
“这组数据凝聚着社会工作者的爱。”李长洪说,“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尽管长期与父母分离,但从未缺失温暖,得到过许多人的帮助。因此,我想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带着温暖,这些年来,帮助智障患者融入社會、陪伴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李长洪始终践行着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她说:“社会工作是一个有爱的职业,它用专业抚平内心的创伤,用热情缔造生活的美好。而我只想认真做好我能做的事。”
马宏:“教育是‘做’的哲学”
1986年,马宏到重庆市巴蜀小学校执教。从那时起,她开始探索教育之道,决心把教书这件事做好。
担任重庆市巴蜀小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之后,马宏开始带着全校教职工总结教学经验、梳理校园文化……倡导“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的教育理念。
而后,“律动教育”的实践研究被马宏提上日程:以每3年为一个周期,每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不断丰富学校的律动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30多年来,一步一个脚印,马宏推动着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专心把教书这件事做好。她说:“教育是‘做’的哲学,如今,‘实做’已成为巴蜀人的生活方式。”
重庆把人才当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