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象力是人们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是智力活动的羽翼,是全部创新思维的前提条件。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有目的地、适时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一条可行、高效的途径,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 抓住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想象
小学生认识事物主要是从感知形象开始的,语文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插图,低年级的教材更是如此。这些都是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而精心设计的。这些图画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我在教学《送毛衣》一课时,指导学生看图,图上画的是谁?她坐在哪儿干什么?学生很快举手回答:图上画的是冬生的妈妈,她坐在床上给冬生的奶奶织毛衣。我又追问:冬生的妈妈为什么要坐在床上织毛衣?学生回答:因为夜里天气很冷。我再问:天气那么冷,为什么冬生的妈妈还要连夜赶着织毛衣呢?学生们纷纷展开想象的翅膀,有的说:冬生的妈妈白天要上班,干家务活,所以只好夜里给奶奶织毛衣。也有的说:冬生妈妈白天也织的,为了让奶奶早点穿上毛衣,所以连夜织。多么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啊,这些都是课本上没有的内容,可这些想象却能帮助学生认识冬生妈妈孝敬老人的美好心灵,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抓住相关词句,引导学生扩想
课文中许多词和句子写得比较简略,但有着丰富的内涵。教学时如能引导学生进行扩展性想象,就能使学生对词和句子的认识更加具体深入。
如《草原的早晨》一课,开头写道:“啪!啪!响亮的鞭声打破了黎明前的宁静。”我让学生想象,鞭声响起之前,草原上是怎样一种宁静的情景。学生回答:草原上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牧羊人、马儿、羊儿都还在睡觉。通过想象,学生感性地理解了“宁静”这一词语的意思。
三、抓住情节空白,引导学生补想
作品的艺术形式要求精炼含蓄,这就决定了作者对情节不能作巨细无遗的描写,这就给读者留下了一些可供想象与补充的天地。教师可抓住这些“空白点”,启发学生用想象去补充联缀。
如《奶奶的白发》一课中,奶奶说明自己头发雪白雪白的原因,“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我”听后的表现是:“我低下了头,没有吭声。”“我”虽然没有吭声,但“我”心里却想了许多,“我”都想了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们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于是同学们回答,奶奶很辛苦!奶奶为了把爸爸培养成人,操了很多心。现在又要照顾我,烧饭给我吃,帮我洗衣服,送我上学,可我有时候还淘气,不听奶奶的话,把衣服弄得很脏,学习不自觉。我真的不应该,我真的错了。通过想象,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奶奶的话,认识到奶奶的辛劳,懂得要尊敬奶奶,不能让奶奶再为自己操心,为理解下文打下了基础。
四、抓住文章结尾,引导学生续想
有些课文的结尾言虽尽但意未完,余味很浓,可引导学生按照文章的思路进行合理想象。
如《水上飞机》一文最后写道:“水上飞机渐渐地离开海面,向遥远的天边飞去。”我引导学生想象:“水上飞机到达东南海后,将怎样救援遇险的渔船?”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的脑海中马上想象出海上救护飞机救援渔船的情景。有的同学描述道:“海上救护飞机飞快地飞到东南海上方,然后快速地边飞边降,最后降落到遇险的渔船旁边。飞机上的人员向遇险的人们扔去一个个救生圈……一些靠近飞机的难民迅速登上海上救护飞机。海上救护飞机又伸出巨臂,把已经翻了,将近沉没的渔船拖到水面上,并将这艘破船拖到船舶维修公司修理。其他的同学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讨论完这个问题后,我又让学生思考,如果你长大后造水上飞机,你还想让它发挥哪些新的作用?”同学们想象开了,个个苦苦思索着,宛如一个个小发明家。过了一会儿,有的同学举手说:“我造的海上飞机能捕鱼,捕完鱼后,飞机直接起飞,将鱼送到指定地点,方便、快捷。”有的同学说:“我造的飞机不仅可以在水上行驶,在空中飞行,而且还可以潜入水中。有的可以带游客到空中,到水面上,甚至还可以到海底观光旅游。有的可以寻找海底宝藏,为人类造福。
五、抓住部分内容,引导学生逆想
想象应是多角度的,立体的,有时逆向的思维和想象更具魅力,通过对比使问题的各部分特征更加明显。学生在对比想象中,可以更清楚地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优,什么是劣;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如《放小鸟》一课,我让学生想象,如果“我”不放走小鸟,结果会怎样?学生回答:小鸟会不吃也不喝,最后饿死在笼子里。“我”放走小鸟后,小鸟跟着妈妈飞走了,它们去干什么?学生回答:它们回家团圆。以后,小鸟跟着妈妈捉害虫。我又问:那“我”放小鸟对不对?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对”。看来学生们已经明白我们应该爱护人类的好朋友———鸟。
想象力不是天生的,它是在后天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和培养起来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地挖掘各种资源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一、 抓住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想象
小学生认识事物主要是从感知形象开始的,语文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插图,低年级的教材更是如此。这些都是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而精心设计的。这些图画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我在教学《送毛衣》一课时,指导学生看图,图上画的是谁?她坐在哪儿干什么?学生很快举手回答:图上画的是冬生的妈妈,她坐在床上给冬生的奶奶织毛衣。我又追问:冬生的妈妈为什么要坐在床上织毛衣?学生回答:因为夜里天气很冷。我再问:天气那么冷,为什么冬生的妈妈还要连夜赶着织毛衣呢?学生们纷纷展开想象的翅膀,有的说:冬生的妈妈白天要上班,干家务活,所以只好夜里给奶奶织毛衣。也有的说:冬生妈妈白天也织的,为了让奶奶早点穿上毛衣,所以连夜织。多么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啊,这些都是课本上没有的内容,可这些想象却能帮助学生认识冬生妈妈孝敬老人的美好心灵,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抓住相关词句,引导学生扩想
课文中许多词和句子写得比较简略,但有着丰富的内涵。教学时如能引导学生进行扩展性想象,就能使学生对词和句子的认识更加具体深入。
如《草原的早晨》一课,开头写道:“啪!啪!响亮的鞭声打破了黎明前的宁静。”我让学生想象,鞭声响起之前,草原上是怎样一种宁静的情景。学生回答:草原上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牧羊人、马儿、羊儿都还在睡觉。通过想象,学生感性地理解了“宁静”这一词语的意思。
三、抓住情节空白,引导学生补想
作品的艺术形式要求精炼含蓄,这就决定了作者对情节不能作巨细无遗的描写,这就给读者留下了一些可供想象与补充的天地。教师可抓住这些“空白点”,启发学生用想象去补充联缀。
如《奶奶的白发》一课中,奶奶说明自己头发雪白雪白的原因,“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我”听后的表现是:“我低下了头,没有吭声。”“我”虽然没有吭声,但“我”心里却想了许多,“我”都想了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们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于是同学们回答,奶奶很辛苦!奶奶为了把爸爸培养成人,操了很多心。现在又要照顾我,烧饭给我吃,帮我洗衣服,送我上学,可我有时候还淘气,不听奶奶的话,把衣服弄得很脏,学习不自觉。我真的不应该,我真的错了。通过想象,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奶奶的话,认识到奶奶的辛劳,懂得要尊敬奶奶,不能让奶奶再为自己操心,为理解下文打下了基础。
四、抓住文章结尾,引导学生续想
有些课文的结尾言虽尽但意未完,余味很浓,可引导学生按照文章的思路进行合理想象。
如《水上飞机》一文最后写道:“水上飞机渐渐地离开海面,向遥远的天边飞去。”我引导学生想象:“水上飞机到达东南海后,将怎样救援遇险的渔船?”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的脑海中马上想象出海上救护飞机救援渔船的情景。有的同学描述道:“海上救护飞机飞快地飞到东南海上方,然后快速地边飞边降,最后降落到遇险的渔船旁边。飞机上的人员向遇险的人们扔去一个个救生圈……一些靠近飞机的难民迅速登上海上救护飞机。海上救护飞机又伸出巨臂,把已经翻了,将近沉没的渔船拖到水面上,并将这艘破船拖到船舶维修公司修理。其他的同学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讨论完这个问题后,我又让学生思考,如果你长大后造水上飞机,你还想让它发挥哪些新的作用?”同学们想象开了,个个苦苦思索着,宛如一个个小发明家。过了一会儿,有的同学举手说:“我造的海上飞机能捕鱼,捕完鱼后,飞机直接起飞,将鱼送到指定地点,方便、快捷。”有的同学说:“我造的飞机不仅可以在水上行驶,在空中飞行,而且还可以潜入水中。有的可以带游客到空中,到水面上,甚至还可以到海底观光旅游。有的可以寻找海底宝藏,为人类造福。
五、抓住部分内容,引导学生逆想
想象应是多角度的,立体的,有时逆向的思维和想象更具魅力,通过对比使问题的各部分特征更加明显。学生在对比想象中,可以更清楚地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优,什么是劣;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如《放小鸟》一课,我让学生想象,如果“我”不放走小鸟,结果会怎样?学生回答:小鸟会不吃也不喝,最后饿死在笼子里。“我”放走小鸟后,小鸟跟着妈妈飞走了,它们去干什么?学生回答:它们回家团圆。以后,小鸟跟着妈妈捉害虫。我又问:那“我”放小鸟对不对?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对”。看来学生们已经明白我们应该爱护人类的好朋友———鸟。
想象力不是天生的,它是在后天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和培养起来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地挖掘各种资源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