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长安城的建设工程主要集中于高祖、惠帝、武帝、王莽执政时四个时期。分为初、中、晚三个部分。本文选取汉代初期、中期、晚期各一项重点工程来阐述汉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主要特征,它们分别为始建于西汉初期的汉代长安城、汉武帝时期重新修整的上林苑和汉代晚期新建的礼制建筑王莽九庙。
关键词:汉代建设工程;特征;分析探讨
一、西汉初期的未央宫和长乐宫
汉代初期,由于经历长时期的战争,财力物力大量耗费,加之城市的建设所需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资源,在汉长安城建城的伊始,汉高祖和辅政大臣们曾对是否要大张旗鼓的建设城市有诸多争议,但最终采纳了丞相萧何的建议。萧何也成为了汉初营建长安城的总指挥和设计师。他云:“非壮丽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其目的就是通过新建城池来树立统治者的政治威信和形象,建造成壯丽伟大,使后代不可企及的宫殿。这就确立了汉长安城的定位,不仅要建造,而且要建造得壮丽、威重,成为汉代皇权的标志。
影响汉长安城总体布局、建设和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西汉的两宮制度。它是君权和后权并存的二元政治框架下的产物。太皇太后不仅可以干预朝政,还可以以长辈的身份管教皇帝,从而形成“人主未央,长乐奉母”的东西两宮制度,同时,这种制度也决定了长乐宫的特质和建制,及其与未央宫在都城中形成东西并列的格局。
二元政治框架也决定了皇宫与太后宫有着相同的建筑布局及设施。汉高祖时期的长安城主要宫殿就是长乐宫和未央宫,太后所居住的长乐宫占地6km2,占汉长安城六分之一面积,皇帝居住的未央宫占地5km2占长安城七分之一面积;两个宫殿皆有宫墙、宫墙上四面皆有“公车司马门”,主要宫门之外建双阙。汉代中期和晚期汉宫不断修缮和新建,逐步将汉宫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大宫是长乐、未央、建章;二级宫殿包括桂宫、北宫、光明宫等;三级宫殿是更次一级的宫殿。
汉长安城从城市建设体制、建制数量、分布布局、知道城市规模、规划格局、乃至具体营建措施,都发生了突破周旧制约束的现象。有专家认为,这种“违制”实质上是对“周法”的突破,实行社会革新。同时,仍旧保留了“周法”中都城建造的思想和自古积累下来城池建造经验。
汉长安城中的未央宫是汉代君王的宫殿。宫城选址最高处,意为君临天下;未央宫是汉长安城的中心式宫城,自惠帝起,开始以其为皇宫,直到西汉未改。后来前赵、前秦、西魏、和北周等王朝的皇宫都设置于此处,其历史长久,声名及影响巨大。未央宫中的“前殿”是宫殿布局的核心、也是规划基点,前殿的遗址是目前中国古代保存的最完整、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且年代最早的高台宫殿建筑遗址。据记载,它可能是利用了秦朝的章台宫旧址。四座宫门均有道路通至宫城中央的前殿;前殿形制严谨、以南北中轴线纵深布局,体量巨大的南、中、北三座宫殿渐次递上,其间有宏大的庭,气势恢弘,景象十分壮观。庭和南殿为举行大朝、婚丧、大典之用;中殿、北殿为内朝,符合“前朝后寝”的布局配置。
二、汉武帝时期的上林苑
上林苑占地面积2460km2(上海市区面积约2000km2),堪称中国古代最大、最美的皇家园林。它不仅拓展了皇室成员的活动空间,把皇宫内部所需的功能延伸到皇宫之外,同时,也维系着首都长安城居民生活的正常运转。上林苑南部为山地,北部是苔原和河流阶地,种植名果异树,林木参天,树龄在千年和万年;还有各种珍禽异兽。也有种植的林园、田园、果园、花园为宫廷生活供应水果、坚果、香料、药材、包括建材、饲养马匹的饲料等,并由专员看管维护。
实际上,上林苑的功能是汉长安城内部功能的向外延伸和扩展,各个景区形成苑中苑和苑中离宫别馆,在大园林中造小苑,小园林中建别馆。比如建章宫集朝拜、祈神求仙和休闲游览于一体;建章宫和甘泉宫都是汉武帝时期新建的,甘泉宫是避暑离宫;昆明池作为总蓄水库,供应汉城内外各宫殿区用水,也是重要旅游区,同时还作为军队训练水师的基地;宜春苑有一处自然天然湖泊,构成风景宜人自然景区,是主要休闲游乐之处;长杨、五柞一带则是皇家理想的游猎区;鼎湖宮除了休闲疗养外,是国家重要的祭祀场所;建章宫的西北处有一个大型娱乐建筑平乐观,作为大型演出活动载体主要用于对外礼宾,借此张扬国威;同时也是彰显国家的开放性和公共性,以此标榜帝王的亲民思想。
三、汉晚期的礼制建筑
汉代晚期在长安城的南郊建设了大量大型的礼制建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王莽九庙”。虽说“九庙”但实际建筑的数量是12座而不是九座,关于“王莽九庙”建造目的的说法有许多,众说纷云,尚未确切定论。但有一个目的是比较明确,也是可以众多专家学者可以达成共识的,即王莽建造这些大型礼治建筑,借以向天下表明他遵从天命和以新朝取代刘氏皇权的合法性,以示正宗。王莽九庙的形制与大土门遗址的明堂辟雍是相似的。明堂辟雍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皇家礼制建筑之一。实际上,明堂辟雍是同一座建筑包含的两层含义,明堂是古代帝王颁布政令,祭祀天地神和祖先的场所;辟雍是明堂外圆形环绕的水沟,环水为雍,圆形如辟(辟即璧,是皇帝专用的玉制礼器),以此象征王道教化的圆满不衰。辟雍也是古代的学宫,成年贵族男子在其中学习各种技艺与礼仪。
圆形水沟以内是围墙封闭的方形院子,围墙每面正中各辟阙门三间。院内四角有曲尺形配房四座,正中位圆形夯土台,土台中是折角方形的主体建筑。房屋为方形,带短脊。环形水沟与方形院落、圆形夯土台与台上主体建筑,形成外圆内方的格局,以体现法天象地理念。建筑整体布局规整均匀,总体上是一个轴对称的构图,但处于功能的要求或是造型要求,南北两面并不完全相同而南面显然是主要的正面,这样又形成一个镜面对称构图。整个设计显示出圆中有方,方中有变,符合儒家哲学思想。
四、结语
本文阐述了汉代城市建设初期、中期、晚期的三项重要城市建设项目,总结汉代城池和建筑建设和发展的几个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点:①今日遗址所见的汉长安城的建设并不是完全根据《周礼·考工记》城市建设制度而来的,它的建设实际上是在朝代更替中逐步完成的;②城市建造和宫殿的格局深受国家制度的影响,汉代当朝执政的不同思想对城市建造所产生巨大的影响;③汉代城池建筑的建设充满了帝皇权利的象征意义;④上林苑的离宫别苑和苑中苑为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者简介:
李鑫,华东师范大学2014级研究生。
关键词:汉代建设工程;特征;分析探讨
一、西汉初期的未央宫和长乐宫
汉代初期,由于经历长时期的战争,财力物力大量耗费,加之城市的建设所需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资源,在汉长安城建城的伊始,汉高祖和辅政大臣们曾对是否要大张旗鼓的建设城市有诸多争议,但最终采纳了丞相萧何的建议。萧何也成为了汉初营建长安城的总指挥和设计师。他云:“非壮丽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其目的就是通过新建城池来树立统治者的政治威信和形象,建造成壯丽伟大,使后代不可企及的宫殿。这就确立了汉长安城的定位,不仅要建造,而且要建造得壮丽、威重,成为汉代皇权的标志。
影响汉长安城总体布局、建设和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西汉的两宮制度。它是君权和后权并存的二元政治框架下的产物。太皇太后不仅可以干预朝政,还可以以长辈的身份管教皇帝,从而形成“人主未央,长乐奉母”的东西两宮制度,同时,这种制度也决定了长乐宫的特质和建制,及其与未央宫在都城中形成东西并列的格局。
二元政治框架也决定了皇宫与太后宫有着相同的建筑布局及设施。汉高祖时期的长安城主要宫殿就是长乐宫和未央宫,太后所居住的长乐宫占地6km2,占汉长安城六分之一面积,皇帝居住的未央宫占地5km2占长安城七分之一面积;两个宫殿皆有宫墙、宫墙上四面皆有“公车司马门”,主要宫门之外建双阙。汉代中期和晚期汉宫不断修缮和新建,逐步将汉宫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大宫是长乐、未央、建章;二级宫殿包括桂宫、北宫、光明宫等;三级宫殿是更次一级的宫殿。
汉长安城从城市建设体制、建制数量、分布布局、知道城市规模、规划格局、乃至具体营建措施,都发生了突破周旧制约束的现象。有专家认为,这种“违制”实质上是对“周法”的突破,实行社会革新。同时,仍旧保留了“周法”中都城建造的思想和自古积累下来城池建造经验。
汉长安城中的未央宫是汉代君王的宫殿。宫城选址最高处,意为君临天下;未央宫是汉长安城的中心式宫城,自惠帝起,开始以其为皇宫,直到西汉未改。后来前赵、前秦、西魏、和北周等王朝的皇宫都设置于此处,其历史长久,声名及影响巨大。未央宫中的“前殿”是宫殿布局的核心、也是规划基点,前殿的遗址是目前中国古代保存的最完整、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且年代最早的高台宫殿建筑遗址。据记载,它可能是利用了秦朝的章台宫旧址。四座宫门均有道路通至宫城中央的前殿;前殿形制严谨、以南北中轴线纵深布局,体量巨大的南、中、北三座宫殿渐次递上,其间有宏大的庭,气势恢弘,景象十分壮观。庭和南殿为举行大朝、婚丧、大典之用;中殿、北殿为内朝,符合“前朝后寝”的布局配置。
二、汉武帝时期的上林苑
上林苑占地面积2460km2(上海市区面积约2000km2),堪称中国古代最大、最美的皇家园林。它不仅拓展了皇室成员的活动空间,把皇宫内部所需的功能延伸到皇宫之外,同时,也维系着首都长安城居民生活的正常运转。上林苑南部为山地,北部是苔原和河流阶地,种植名果异树,林木参天,树龄在千年和万年;还有各种珍禽异兽。也有种植的林园、田园、果园、花园为宫廷生活供应水果、坚果、香料、药材、包括建材、饲养马匹的饲料等,并由专员看管维护。
实际上,上林苑的功能是汉长安城内部功能的向外延伸和扩展,各个景区形成苑中苑和苑中离宫别馆,在大园林中造小苑,小园林中建别馆。比如建章宫集朝拜、祈神求仙和休闲游览于一体;建章宫和甘泉宫都是汉武帝时期新建的,甘泉宫是避暑离宫;昆明池作为总蓄水库,供应汉城内外各宫殿区用水,也是重要旅游区,同时还作为军队训练水师的基地;宜春苑有一处自然天然湖泊,构成风景宜人自然景区,是主要休闲游乐之处;长杨、五柞一带则是皇家理想的游猎区;鼎湖宮除了休闲疗养外,是国家重要的祭祀场所;建章宫的西北处有一个大型娱乐建筑平乐观,作为大型演出活动载体主要用于对外礼宾,借此张扬国威;同时也是彰显国家的开放性和公共性,以此标榜帝王的亲民思想。
三、汉晚期的礼制建筑
汉代晚期在长安城的南郊建设了大量大型的礼制建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王莽九庙”。虽说“九庙”但实际建筑的数量是12座而不是九座,关于“王莽九庙”建造目的的说法有许多,众说纷云,尚未确切定论。但有一个目的是比较明确,也是可以众多专家学者可以达成共识的,即王莽建造这些大型礼治建筑,借以向天下表明他遵从天命和以新朝取代刘氏皇权的合法性,以示正宗。王莽九庙的形制与大土门遗址的明堂辟雍是相似的。明堂辟雍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皇家礼制建筑之一。实际上,明堂辟雍是同一座建筑包含的两层含义,明堂是古代帝王颁布政令,祭祀天地神和祖先的场所;辟雍是明堂外圆形环绕的水沟,环水为雍,圆形如辟(辟即璧,是皇帝专用的玉制礼器),以此象征王道教化的圆满不衰。辟雍也是古代的学宫,成年贵族男子在其中学习各种技艺与礼仪。
圆形水沟以内是围墙封闭的方形院子,围墙每面正中各辟阙门三间。院内四角有曲尺形配房四座,正中位圆形夯土台,土台中是折角方形的主体建筑。房屋为方形,带短脊。环形水沟与方形院落、圆形夯土台与台上主体建筑,形成外圆内方的格局,以体现法天象地理念。建筑整体布局规整均匀,总体上是一个轴对称的构图,但处于功能的要求或是造型要求,南北两面并不完全相同而南面显然是主要的正面,这样又形成一个镜面对称构图。整个设计显示出圆中有方,方中有变,符合儒家哲学思想。
四、结语
本文阐述了汉代城市建设初期、中期、晚期的三项重要城市建设项目,总结汉代城池和建筑建设和发展的几个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点:①今日遗址所见的汉长安城的建设并不是完全根据《周礼·考工记》城市建设制度而来的,它的建设实际上是在朝代更替中逐步完成的;②城市建造和宫殿的格局深受国家制度的影响,汉代当朝执政的不同思想对城市建造所产生巨大的影响;③汉代城池建筑的建设充满了帝皇权利的象征意义;④上林苑的离宫别苑和苑中苑为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者简介:
李鑫,华东师范大学2014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