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刮痧排毒疗法治疗痧病1500例临床观察

来源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wq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201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作者简介:牙廷艺(1956~),男,本科,广西名中医,壮医主任医师,从事壮医科研、临床、教学工作32年。
  关键词:刮痧排毒疗法;痧病;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4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7-0081-02
  痧、瘴、蛊、毒是岭南和壮族地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痧病排在首位。临床上,痧病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也可以是其它疾病的合并症状。如果痧病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可诱发其它疾病。刮痧疗法是壮族民间使用最多、流传最广、疗效显著的治病方法。壮医刮痧排毒疗法是笔者在传统刮痧疗法基础上,结合30余年对壮医痧病的发掘、整理和临床研究,独创的一种壮医特色疗法。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该疗法列为“民族医药文献整理和适宜技术筛选推广项目”。笔者自2011年12月~2012年7月,将该疗法进行临床技术推广致基层医生临床应用,系统观察1500例痧病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源自于2011年12月~2012年7月广西壮医医院、百色市中医院、武鸣县中医院、宾阳县中医院及区内多家诊所门诊及住院痧病患者共1500例。其中,男827例,女673例;平均年龄(4370±1332)岁病程1个月以内的占799%,1~3月内的占161%,4~12月的占33%,1 a以上的占07%。
  12 诊断标准 参照钟鸣主编的《中国壮医病证诊疗规范》(2009年),庞声航等主编的《中国壮医内科学》(2004年)制定。(1)恶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全身疲倦、肢体酸胀;(2)刮痧可见痧斑或细纤毛;(3)舌下静脉充盈青紫;(4)叩击胸大肌可见皮下肌肉蚂蝗样隆起或蛇形串行;(5)嚼生黄豆无腥臭味,觉甘甜可口;(6)目诊可见白睛血管变粗或变细,充血或色暗。
  13 壮医辨病 (1)热痧证(阳证):发热重,恶寒轻,口苦咽干,头晕头痛,全身酸痛,食欲不振,舌边尖红,苔微黄,脉浮数等;(2)寒痧证(阴证):恶寒重,发热轻,口苦,头身胀痛,全身困倦,食欲不振,舌质淡,苔薄白,脉浮或浮紧等;暑痧证:寒热不明显,口淡,头身胀痛,全身困倦,食欲不振,舌质淡,舌边齿印,苔厚腻,脉濡滞。
  14 入选标准 ①符合壮医痧病症候诊断标准患者;②年龄17~75岁;③无其他脏器明显疾患及精神疾病者。
  2 治疗方法
  采用壮医刮痧排毒疗法:刮痧+刺血+拔罐。5 d治疗1次,连续治疗2次为1疗程。
  21 具体操作步骤 第1步:刮痧。①涂刮痧油:将刮沙油均匀涂抹于刮痧区域之皮肤上,以刮沙油不滴出为度。②持刮痧板:用手握住刮痧板,刮痧板的底边横靠在手掌心部位,大拇指及4个手指呈弯曲状,分别放在刮痧板两侧。③刮法:手握刮痧板在选定的部位、穴位进行推刮,刮痧板与皮肤成45°~80°角,刮痧时应遵循由上到下,由轻到重,由近到远,先中间后两边,不得逆刮的原则,以局部感觉发热,刮痧部位出现痧疹或痧斑为度。每个部位各刮4~5 min。第2步:刺血。选择痧疹点或痧斑、双侧太阳穴、人中、风池、大椎、天突、人迎、上脘、中脘、下脘、天枢、关元、气海及肺俞、心俞、脾俞、胃俞、大肠俞等进行刺血。先用络合碘将刺血部位进行消毒,右手戴灭菌乳胶手套,拇指、食指、中指持刺血针,针尖垂直朝下使针尖露出02~03 cm,快速刺入皮肤,深达皮下。第3步:拔罐。用闪火法,在刺血点进行拔罐,拔罐时间为10~12 min。取罐左手拇指挤压罐缘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右手将罐取出,并用消毒卫生纸擦净血迹,再用络合碘消毒刺血点。
  22 观察指标
  221 基本资料 性别、年龄、病程等。
  222 主要疗效指标 壮医病症积分变化,即发热、恶寒、头痛等症状积分变化,舌脉不予统计。具体见表1。
  23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比较同组前后非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采用非参数检验,校验水准α=005。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尼莫地平疗效标准判定。①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症候积分减少≥95%;②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症候积分减少≥70%;③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症候积分减少≥30%;④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症侯积分减少<30%。
  32 治疗结果
  321 总体疗效比较 治疗5 d后的有效率为877%,治疗后第10天的有效率为946%,而治疗1次的痊愈率为80%,治疗2次则为824%,提示痧病疗程以2次为宜,具体见表2。
  322 寒、热痧疗效比较 治疗5 d后寒、热痧的有效率分别为879%、875%;治疗10 d后寒、热痧的有效率分别为949%、941%。说明刮痧排毒疗法对不同类型的痧症均有较好的疗效,且疗效相当。具体见表3。
  323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5 d后、10 d后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提示壮医刮痧排毒疗法在改善整体临床症状方面有明显疗效。具体见表4。
  324 不良反应 共有69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其中38人出现一种不良反应,21人出现2种或2种以上,发生率以瘙痒、水泡、疼痛、红肿为主。对于一般不良反应,如红肿、疼痛,无需作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搔痒明显者,予无极膏外涂;出现水泡者,予75%酒精消毒后,无菌针头刺破。具体见表5。
  4 评价
  41 壮医刮痧排毒疗法临床疗效 历史上,壮医刮痧疗法缺乏统一规范的理论和操作方法。本技术在发掘整理和临床不断实践基础上优化诊疗方法,将民间刮痧、挑痧、拔罐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具有“简、便、验、廉”的效果,适合农村基层推广使用。通过对38名基层医生完成的1398份临床观察表分析,该疗法对痧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1次治疗(5 d)总有效率为877%,2次治疗(10 d)总有效率为946%,因此认为该疗法是治疗痧病的理想方法。
  42 壮医刮痧排毒疗法特色 壮医刮痧排毒疗法是在壮医阴阳为本学说、三气同步学说、壮医生理病理观和壮医病因病机指导下的壮医特色疗法,壮医刮痧疗法与传统的中医刮痧疗法在指导理论、应用人群和地域、操作方法、治疗范围有着本质的区别,如在操作方面,壮医刮痧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先中间后两边,重点刮肌肉、骨关节,不能逆刮等,治疗范围广泛;而中医多循经刮痧,以保健为主。通过对该适宜技术进行推广,进一步发挥了该疗法的特色和优势。
  43 问卷调查结果 对实施课题的医生和接受治疗的患者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由调查结果得知,97%的医生认为人口学资料完整,99%的医生认为基线记录完整,95%的医生认为有效性指标记录完整,不良事件及安全性信息记录完整率为96%,92%的医生认为合并用药记录完整,95%的医生认为研究完成情况记录完整。98%的患者认为治疗后无明显不适,94%的患者认为疾病痊愈,955%患者认为无创伤,96%患者认为治疗方法能明显减轻医疗负担,95%患者表示愿意继续接受该疗法治疗,96%患者推荐他人治疗,98%的患者对总体疗效较满意。
  44 研究意义 本项目对痧症患者进行了壮医辨证分型观察,分为寒痧和热痧,然后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结果显示,根据证型不同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干预,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本研究对深化壮医对痧病的认知,指导临床对该病辨证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45 研究亮点 本研究通过临床研究的实施,制定完善了壮医刮痧排毒疗法治疗痧病的技术规范,包括刮痧治疗方案的适用范围和禁忌症确定、刮痧前的准备、刮痧操作步骤、取穴方法的规范、疗法的注意事项及意外事故的预防和处理等多项技术规范。
  综上所述,本研究提示壮医刮痧排毒疗法治疗痧病,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副作用低,花费低,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关键词:婴幼儿尿布湿疹;紫黄软膏;预防  中图分类号:R27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5-0029-02  紫黄软膏是本院自拟处方配制的纯中药制剂,批准文号:滇药制剂(Z)20102809A。本品性寒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燥湿之功效。用于防治婴幼儿尿布湿疹、烧伤、烫伤等。在本院应用时间已经超过30年,经长期临床验证,疗效较好,治疗婴儿尿布湿疹总有效率90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4例U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进行西医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硝酸异山梨酯用量、心电图疗效以及血液流变学参数、纤维蛋白原(FIB)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钟兰教授的临床病例介绍,列举了铺棉灸结合针灸、火罐等方法治疗各类皮肤病的临床经验,探讨铺棉灸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原理,总结了该疗法配针、灸、皮肤针及罐法等在皮肤病针灸治疗中的运用。  关键词:钟兰;临证经验;铺棉灸;皮肤病  中图分类号:R245.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8-0001-03  钟兰教授为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
期刊
作者简介:陈艳林,女,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医风湿病研究防治研究。Email:ynkmpzj@126com  通信作者:吴生元,男,主任医师、教授,研究方向:从事中医风湿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中图分类号:R25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7-0002-03  吴生元教授,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随父亲 ——云南著名中医学家吴佩衡先生学习中医,为吴佩衡
期刊
作者简介:黄修解(197110~),男,湖南隆回县人,在读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主要从事老年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加用丹葛五苓散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葛五苓散,均为4周1疗程。治疗前后分别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塞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10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其它治疗方法2组一致。结果:2 组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57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82%,P<005;2组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药多途径外治法治疗妇科癌症术后并发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妇科癌症术后尿潴留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拔管前定期夹管训练膀胱功能、盆底肌功能锻炼、膀胱冲洗等妇科术后留置导尿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药多途径治疗进行治疗。2组于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统计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30例,痊愈20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30例,痊愈10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加味参附颗粒对急性心梗介入治疗患者术后炎症及心功能指标的影响。 方法:将43例急性心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与对照组21例,对照组予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加味参附颗粒,疗程2周。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测定血清B型利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并行彩超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估心功能。 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CRP、LV
期刊
摘要:目的:对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根中的酚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谱学数据对分离所得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从雷公藤根中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tripterinin(1)、3,4dimethoxyphenylβDglucoside(2)、3,4,5trimethoxyphenylβDglu
期刊
摘要: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痛舒片中野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用waters XTerra C18柱(5μm,4.6×250 m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四氢呋喃-0.1%磷酸溶液(14:14:72);检测波长335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进样量5 μL。结果:对照品线性范围为0.1316μg~2.632μg,相关系数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0.64%,RSD=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