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如何看待生成的问题,应在两个方面下工夫:一是对自身学术,自身素质的要求;二是对学生深入地研究,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关键词:预设;生成;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2-019-001
经过这几年的课改实践,我认为对待“新生成问题”应坦然、从容、理智。下面我就谈一谈我的做法与收获。
一、精心预设
预设对于课堂固然重要,但不能限于预设而不敢越雷池半步。我想调节课堂节奏、教学进度的—个根本标准不是教案,而应是学生当时的学习状况。我们要激发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究,有时,这种研究、探索正好可以生成新的知识。
在初二的新教材《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节里,教材里并没有涉及回声的知识,但在各种教辅用书里都出现了关于回声的练习题,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到了回声的知识,本想提完即可,没想到刚讲完回声是怎么形成的时候,意外就发生了:学生用一连串的问题表现出他们对回声的浓厚兴趣,有不少学生在小声说:教室里有墙壁,那我们为什么听不到回声?
我解释说:是因为人耳把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了,区分不开。作为一名教师,面对他们的兴趣和质疑,情绪不能不受到激发,我决定不按照我的预设内容讲下去了,临时调整了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计算离障碍物至少多远才能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提出了一个更能诱发学生思考能力的问题:你能用这个知识测两地的距离吗?你能用这个知识测声速吗?
课本上并没有这段知识内容的文字描述,学生通过讨论把这两个问题全都解决了。虽然预案设计没有完成,但聆听着他们的讨论与交流,我得到了预案之外的喜悦,学生得到了预案之外的收获。
从某种角度讲,预设是造成教师授课“思维定势”的原因。我们要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在学生需要时大胆地跳出教案,只有这样才能更艺术化地调节教学过程的轻重缓急。
二、兼容兼顾
非预设生成是指在教师预想之外而又有意义的学习生成。所以,我们教师要对课堂发生的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根据学生的需要以及问题的价值及时调整授课方案。
新教材八年级下册《浮力》一节,其重点是计算浮力大小的两种方法,即:阿基米德原理和示数差法。课本上的“橡皮泥小船”实验是为了引导学生猜想浮力的大小与V#有关而设计的。我在备课时是这样安排的:先让学生利用橡皮泥进行造“船”比赛,之后提出:你猜测一下,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然而当做完“橡皮泥”实验时,学生对“浮力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这个问题并不感兴趣,而是一致对“橡皮泥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这个问题感兴趣。因为根据他们的生活经验橡皮泥在水中是沉底的,而实验中为什么就浮在水面上了呢?解释这个问题需用下一节“物体浮沉条件”的知识。所以,对学生的这个疑惑完全可以用“下一节再探讨”的方式处理,从而继续我的教学,但如果置学生的疑问于不顾,那么学生心中的这个疑问必定会对下面的学习过程产生一种干涉。
转念一想,下一节内容里的“物体的浮沉条件”很易理解,即使没有这节课的基础也可以明白,只需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即可。所以,我就及时调整了授课方案,来了一个“乾坤大挪移”:引导学生从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人手分析物体上浮、下沉的原因,进而得出漂浮时浮力和重力的关系。当学生明白了这一问题时,我就提出:把橡皮泥做成船状的就能浮在水面上,证明船状的比实心的受到的浮力大还是小?做成船状时,橡皮泥的哪方面发生了变化?质量、体积还是密度?然后结合“造船”比赛引导学生对浮力的大小决定因素进行猜想。学生此时基本上都想到了可能是体积的原因。
“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一插曲看似与这节课无关,而实际上既解决了学生的疑惑又生成了薪的知识,还为下一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要善于抓住课堂上的瞬间机遇,从学生的认知需要出发,打破教材的局限,克服预设的束缚,力求课堂实效的最优化。
三、有备无患
现在的课堂我们很多时候让学生交流事例或观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具备“明辨是非”的资源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造就生成之美。
我曾听过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公开课。教师引导学生举出可以说明液体能传声的事例,学生举的事例广泛、精彩,教师对每一事例都给予了客观的评价,学生的情绪高涨,课堂内容丰富。其中,有个学生举出这样一个事例:“我们可以听见青蛙在水中的叫声,说明液体可以传声。”教师当即肯定他的答案,而且还表扬学生善于观察。事实上,青蛙是靠鸣囊发声的,它的发声必须在空气中进行,即使在水中也是浮在水面上叫而不是在水里叫,所以这个事例不能证明液体可以传声。
由此可见,作为一名物理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物理知识储备,还要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多涉猎一些其他学科知识,这样才能应对学生的“广阔视野”。
四、有效证实
在课堂教学中,我也时常会遇到“新生问题”,开始我畏惧、逃避,致使课堂“卡壳”。后来我慢慢地根据实际情况跳出预案,机智地调整课堂节奏,创设出一个个引发师生灵感的新机遇,沿着新机遇启示的思路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获得探究的思路、方案或结论等。我现在的每节教案都留有一定的“生成空间”。实践证明,从这样的课堂中走出来的学生才能真正学会“从物中学理”、“从理中明物”。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关注生成的问题,或者说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把握住生成的问题,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如何看待生成的问题,并不是教师与生俱来的,或者说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一种技能。教师应在两个方面下工夫:一是对自身学术,自身素质的要求,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业务进修,总结教学心得等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二是对学生深入地研究,研究他们的喜好、特长、个性、心理特点,真正做到有地放矢,因材施教,运用自己的所学,使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这才是最大的生成的成功,也是自己的教育的最大成功。
关键词:预设;生成;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2-019-001
经过这几年的课改实践,我认为对待“新生成问题”应坦然、从容、理智。下面我就谈一谈我的做法与收获。
一、精心预设
预设对于课堂固然重要,但不能限于预设而不敢越雷池半步。我想调节课堂节奏、教学进度的—个根本标准不是教案,而应是学生当时的学习状况。我们要激发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究,有时,这种研究、探索正好可以生成新的知识。
在初二的新教材《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节里,教材里并没有涉及回声的知识,但在各种教辅用书里都出现了关于回声的练习题,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到了回声的知识,本想提完即可,没想到刚讲完回声是怎么形成的时候,意外就发生了:学生用一连串的问题表现出他们对回声的浓厚兴趣,有不少学生在小声说:教室里有墙壁,那我们为什么听不到回声?
我解释说:是因为人耳把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了,区分不开。作为一名教师,面对他们的兴趣和质疑,情绪不能不受到激发,我决定不按照我的预设内容讲下去了,临时调整了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计算离障碍物至少多远才能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提出了一个更能诱发学生思考能力的问题:你能用这个知识测两地的距离吗?你能用这个知识测声速吗?
课本上并没有这段知识内容的文字描述,学生通过讨论把这两个问题全都解决了。虽然预案设计没有完成,但聆听着他们的讨论与交流,我得到了预案之外的喜悦,学生得到了预案之外的收获。
从某种角度讲,预设是造成教师授课“思维定势”的原因。我们要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在学生需要时大胆地跳出教案,只有这样才能更艺术化地调节教学过程的轻重缓急。
二、兼容兼顾
非预设生成是指在教师预想之外而又有意义的学习生成。所以,我们教师要对课堂发生的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根据学生的需要以及问题的价值及时调整授课方案。
新教材八年级下册《浮力》一节,其重点是计算浮力大小的两种方法,即:阿基米德原理和示数差法。课本上的“橡皮泥小船”实验是为了引导学生猜想浮力的大小与V#有关而设计的。我在备课时是这样安排的:先让学生利用橡皮泥进行造“船”比赛,之后提出:你猜测一下,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然而当做完“橡皮泥”实验时,学生对“浮力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这个问题并不感兴趣,而是一致对“橡皮泥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这个问题感兴趣。因为根据他们的生活经验橡皮泥在水中是沉底的,而实验中为什么就浮在水面上了呢?解释这个问题需用下一节“物体浮沉条件”的知识。所以,对学生的这个疑惑完全可以用“下一节再探讨”的方式处理,从而继续我的教学,但如果置学生的疑问于不顾,那么学生心中的这个疑问必定会对下面的学习过程产生一种干涉。
转念一想,下一节内容里的“物体的浮沉条件”很易理解,即使没有这节课的基础也可以明白,只需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即可。所以,我就及时调整了授课方案,来了一个“乾坤大挪移”:引导学生从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人手分析物体上浮、下沉的原因,进而得出漂浮时浮力和重力的关系。当学生明白了这一问题时,我就提出:把橡皮泥做成船状的就能浮在水面上,证明船状的比实心的受到的浮力大还是小?做成船状时,橡皮泥的哪方面发生了变化?质量、体积还是密度?然后结合“造船”比赛引导学生对浮力的大小决定因素进行猜想。学生此时基本上都想到了可能是体积的原因。
“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一插曲看似与这节课无关,而实际上既解决了学生的疑惑又生成了薪的知识,还为下一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要善于抓住课堂上的瞬间机遇,从学生的认知需要出发,打破教材的局限,克服预设的束缚,力求课堂实效的最优化。
三、有备无患
现在的课堂我们很多时候让学生交流事例或观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具备“明辨是非”的资源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造就生成之美。
我曾听过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公开课。教师引导学生举出可以说明液体能传声的事例,学生举的事例广泛、精彩,教师对每一事例都给予了客观的评价,学生的情绪高涨,课堂内容丰富。其中,有个学生举出这样一个事例:“我们可以听见青蛙在水中的叫声,说明液体可以传声。”教师当即肯定他的答案,而且还表扬学生善于观察。事实上,青蛙是靠鸣囊发声的,它的发声必须在空气中进行,即使在水中也是浮在水面上叫而不是在水里叫,所以这个事例不能证明液体可以传声。
由此可见,作为一名物理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物理知识储备,还要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多涉猎一些其他学科知识,这样才能应对学生的“广阔视野”。
四、有效证实
在课堂教学中,我也时常会遇到“新生问题”,开始我畏惧、逃避,致使课堂“卡壳”。后来我慢慢地根据实际情况跳出预案,机智地调整课堂节奏,创设出一个个引发师生灵感的新机遇,沿着新机遇启示的思路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获得探究的思路、方案或结论等。我现在的每节教案都留有一定的“生成空间”。实践证明,从这样的课堂中走出来的学生才能真正学会“从物中学理”、“从理中明物”。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关注生成的问题,或者说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把握住生成的问题,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如何看待生成的问题,并不是教师与生俱来的,或者说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一种技能。教师应在两个方面下工夫:一是对自身学术,自身素质的要求,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业务进修,总结教学心得等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二是对学生深入地研究,研究他们的喜好、特长、个性、心理特点,真正做到有地放矢,因材施教,运用自己的所学,使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这才是最大的生成的成功,也是自己的教育的最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