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对面孔认知加工的影响

来源 :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探讨文化对面孔认知加工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启动范式,以白族、彝族建筑为启动刺激,外部信息具有白族、彝族典型特色的面孔为目标刺激,要求被试判断面孔性别。结果发现:1)建筑、面孔一致的条件下,建筑促进了面孔的认知加工速度;(2)建筑、面孔不一致的条件下,建筑阻碍了面孔的认知加工速度。
  关键词:文化 认知加工 面孔外部信息 白族 彝族
  1.引言
  面孔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刺激,人类对面孔的识别过程被称之为面孔的认知加工[1]。通过对面孔进行认知加工可以得到面孔中包含性别、种族、情绪等信息[1]。同时,这些信息也影响着面孔的加工过程,有研究发现女性面孔比男性更容易被记住[2],同种族面孔比异族更容易被记住[3],愤怒面孔能吸引更多的注意[4],为探索不同面孔信息是如何影响面孔认知加工的,研究者常常把面孔信息加以分类。在面孔识别研究中,常把额、眉、眼、鼻、嘴、下颌和脸颊等部位称为内部特征,而把头发、脖子、耳朵和饰品等部位叫做外部特征[5]。已有研究发现,女性在面孔识别中更多关注面孔外部特征中的信息,除去外部特征会降低女性对面孔再认的优势[6],这说明外部特征影响着面孔加工。此外,不同民族的发饰、帽子、首饰可以表达该民族所蕴含的的文化特点,这说明外部特征具备文化信息。来自跨文化的研究发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的认知加工特点也不同[7]:相比欧洲人,南非土著不理解三维图形;相比英国人,巴布几内亚土著不容产生缪勒一莱尔错觉[7],这说明文化影响着人类的认知加工过程[8]。因此,有理由推断面孔加工过程也受到文化的影响。
  有研究者指出,最能体现不同文化特点就是不同民族间的服饰、建筑,并且同民族服饰、建筑也存在文化一致性[9, 10]。据此,本研究拟采用不同民族建筑为启动刺激,外部信息具有民族特色的面孔为目标刺激探讨文化对面孔认知加工的影响。为避免面孔识别种族效应,实验刺激选取同从属于蒙古人种,且同隶属于氐羌氏族的白族、彝族面孔;为避免性别效应,对实验刺激与被试进行性别平衡。
  2.研究方法
  2.1被试
  被试选取云南师范大学29名本科生(18男18女),平均年龄21.70±2.10岁,均为右利手,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精神病或神经症史,经筛选,不具备识别彝族与白族的民族特征的能力(识别概率与随机概率50%无差异,p>0.05)。实验结束后给予小礼品。
  2.2实验材料
  穿戴民族服装的白族、彝族彩色面孔图片各10张,表情呈中性,男女各半;白族、彝族建筑彩色图片各10张。所有面孔、建筑图片经不参与正式实验,且具备识别彝族与白族的民族特征能力的37名本科生评定,典型性评分≥85%。所有图片白平衡、亮度、对比度,大小均为260*300像素。
  2.3实验程序
  实验设计为2建筑民族(白族、彝族)*面孔民族(白族、彝族)2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实验程序:首先呈现500毫秒“+”注视点,然后呈现1000毫秒民族建筑图片,接着呈现500毫秒“+”注视点,最后呈现5000毫秒民族面孔图片,要求被试又快又好地判断面孔性别,男性按F,女性按J,若被试做出判断或在5000ms内仍未做出判断,图片将消失,自动进入下一个trail。共进行420个trails,呈现顺序在被试间平衡,按键F、J平衡。
  3.5结果与分析
  在删除错误反应后,对反应时进行重复测量分析,建筑民族主效应显著F(1,35)=5.55,p=0.02,ηp2=0.14,SP=0.63,白族建筑作启动材料被试634.19ms反应速度显著快于彝族建筑作为启动材料692.28ms。面孔民族主效应不显著F(1,35)=0.00,p=0.94。建筑民族与面孔民族交互作用显著F(1,35)=53.57,p=0.00,ηp2=0.61,SP=1;事后检验发现,白族建筑作启动材料时,被试对白族面孔的反应速度545.61ms显著快于对彝族面孔的反应速度722.78ms;彝族建筑作启动材料时,被试对白族面孔的反应速度799.00ms显著慢于对彝族面孔的反应速度605.56ms。
  4.讨论
  本研究显示,相比彝族建筑,白族建筑作为启动刺激被试反应更快。这也许与不同民族建筑、头饰风格存在很大关系。一方面,彝族建筑在装饰结构上更多的表现有大线条的几何图案,在色彩上多以红色、黄色、黑色为主,白族建筑结构以简约为主,辅以细节装饰,色彩多为白墙青瓦[11, 12],由于彝族建筑在结构与色彩方面比白族建筑更复杂,因此有理由推断被试加工彝族建筑比白族建筑占用了更多的认知资源,影响到了后续面孔刺激的加工,造成彝族建筑为启动刺激的反应变慢。另一方面,虽然彝族头饰在结构上与建筑保持了一致的风格,但是在色彩上却以黑色为主,红色、黄色所占比重较小,其中,黑色与白族建筑中的藏青色很接近;白族头饰在结构上与彝族建筑不一致,而与本族一致,在色彩上也异于彝族建筑色彩,而与本族一致[13]。由于白族、彝族建筑特点的差异,造成了白族建筑作为启动刺激被试反应时更快的结果。
  本研究还显示,当建筑与面孔民族保持一致时,被试反应更快。这说明文化影响到了面孔的认知加工。由于本研究任务要求为“对面孔进行民族识别”,因此被试对民族的民族信息进行了主动的加工,当建筑所表达的文化背景与面孔中外部信息的文化背景保持了一致,因此促进了被试对面孔认知加工速度。以往研究发现由于成长过程中存在更多的女性面孔,相比西方被试,中国被试表现出对女性面孔更强的识别能力[14];由于成长过程中存在更多的异族面孔,在西方国家长大的亚洲儿童比亚洲原著儿童对西方面孔有更强的面孔再认能力,这些研究说明文化背景影响了认知加工的[15]。而本研究以未知文化为角度,考察其对认知加工的影响,结果发现未知文化对面孔认知加工也存在影响,这说明文化本身不仅具有对个体的发展性塑造能力,同时也具有对个体的即时加工影响力。但未知文化对认知加工影响是由文化的外部物理属性所决定,还是文化的内涵意义所决定,还有待考证。   参考文献:
  [1] Bruce. Understanding face recognition[J]. Br J Psychol. 1986, 77: 303-327.
  [2] Rehnman J. The role of gender in face recognition[J]. 2007.
  [3] Crookes K, Favelle S, Hayward W G. Holistic processing for other-race faces in Chinese participants occurs for upright but not inverted faces[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13, 4.
  [4] 郭锐,陈晓宇,李文辉. 面孔加工中性别和表情交互作用的研究[J]. 社会心理科学. 2014(1): 35-38.
  [5] 彭小虎,罗跃嘉,魏景汉,等. 面孔内外特征对东西方面孔识别影响的ERP研究[J].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03(02): 123-127.
  [6] 吕勇,于乐,刘亚平. 面孔再认能力性别差异的实验研究[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0, 8(1): 18-22.
  [7] 刘毅. 文化与认知的研究及其趋势[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02): 39-44.
  [8] 周荃,刘建平,刘佳明. 文化认知: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J]. 社会心理科学. 2013(02): 10-14.
  [9] 张京京.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美与图腾崇拜——海南黎族服饰[J]. 才智. 2013(28): 237.
  [10] 周长军,申玉红,杨启祥. 德宏傣族日常生活中的几何因素探析[J]. 贵州民族研究. 2010(06): 76-79.
  [11] 张兴莲. 大理喜洲白族传统民居外墙装饰研究[D]. 云南艺术学院, 2012.
  [12] 李泰运. 大理白族民居的现代变迁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 2012.
  [13] 张启睿,和秀梅,张积家. 彝族、白族和纳西族大学生的基本颜色词分类[J]. 心理学报. 2007(01): 18-26.
  [14] 吕勇,刘亚平,罗跃嘉. 记忆面孔,男女有别:关于面孔再认性别差异的行为与ERP研究[J]. 科学通报. 2011, 56(14): 1112-1123.
  [15] Kelly D J, Quinn P C, Slater A M, et al. Three‐month‐olds, but not newborns, prefer own‐race faces[J]. Developmental science. 2005, 8(6): F31-F36.
  作者简介:田宇(1989.10-),男,云南昆明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2012级基础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过程。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融合涉及跨行业行为和关系,既改变其它产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催生新业态和新价值增值环节,又促使区域内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转变,是提升制造等产业、促进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推动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是调结构、促增长,实现转型升级的战略性选择。  关键词:文化产业 其它产业 融合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实体经济依然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是我国经济增长和转型的
期刊
摘要:本文试图从音乐理论、音乐体裁两方面,去探究中世纪音乐的发展脉络。通过两个时期音乐形式所发生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使我们清晰的看到中世纪音乐体裁、音乐理论的变化,以及为后世西方音乐的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世纪;新艺术;宗教音乐;世俗音乐  中世纪由于延续古罗马古希腊的宗教神学观,教会音乐在中世纪始终占据主要地位,而世俗音乐的发展则是在“新艺术”时期。文章从音乐理论、音乐体裁的角度出发
期刊
摘要:在当前新形势下,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如何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好地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切实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本企业的中心工作落到实处,推进党支部建设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就新形势新时期怎样抓好支部建设,提高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方法。  关键词:加强党支部建设 提高凝聚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
期刊
摘 要:宋人作词引用、化用前人尤其是晚唐人诗句是一种很广泛、普遍存在的现象,屡见不鲜,其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本文试从晚唐诗歌与宋词在总体特征上的相似、在与音乐结合且具有娱乐佐酒功能上的一致以及“倚声填词”的需要和从接受对象的角度看,引化唐诗有助于词的传播与接受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晚唐诗;宋词;引化  宋代文人作词引用、化用前人尤其是晚唐人诗句是一种很普遍的创作现象,前人多有论及:况周颐《蕙
期刊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遽然而至,使世界陷入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转眼这一年已接近尾声,尽管中国已经率先走出疫情,世界经济的复苏却远非乐观。疫情引起的跨国产业链断裂、跨国投资的大幅下降、地缘政治风险的急速加剧,以及各国经济刺激政策背后隐藏的各类风险,都进一步挤压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空间。如何快速调整经济发展方向以应对全球经济衰退,需要对中国经济当前所处的环境及未来的发展空间进行深度理论
期刊
摘 要: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了特定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对健全完善我国刑事没收制度,加大惩治和预防贪污贿赂、恐怖活动等犯罪具有重要意义。但从司法实践看,该程序的规定过于原则,在程序定性、适用范围及案件管辖等方面缺乏明确规定,需要进一步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完善。  关键词:违法所得;没收;特别程序;完善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新增“特别程序”中明确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
期刊
自步入近代以来,在西方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独特的思想文化的刺激下,中国开启了对西方国家和西方文明的不断加深的认识过程。那么,今天为什么要提“重新认识西方”?  一方面,这是因为历史并未终结,西方自身仍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之中。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西方国家近年来浮现的诸多政治、经济、社会问题进一步加剧和恶化。这要求我们必须回到西方自身的政治、社会、经济发展脉络和背景中,重新全面地认识西方现代化进
期刊
摘要:白居易在中唐诗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他创作的众多诗歌中,白居易偏爱讽喻一类。他一生创作了172首讽喻诗,这类诗歌中最重要的情感特征就是贯穿始终的“兼济”情怀。而这种“兼济”之志又与诗人的思想变化密切相关,在不同类型的诗歌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同时,白居易的讽喻诗又有着不同于其他诗人的讽喻诗的独特性。  关键词:白居易;讽喻诗;“兼济”情怀;理论基础;独特性  白居易一生创作了2914首诗歌,
期刊
提要:“先例”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与一定的民族文化背景知识相关联。先例现象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经常出现在广告语言中。先例现象具有情感评价和广告功能,因此在当代俄语广告篇章中,它已经成为广告语言实现其感染能力、追求特殊表现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广告文本、先例现象、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在现代社会,广告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告是生产者向消费者推销产品的重要渠道,市场经济的
期刊
在过去的2020年,世界各国相继发起针对互联网平台巨头的反垄断调查。2021年初,推特、脸书等社交媒体强制关停特朗普账号的行为,再次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于互联网平台权力边界的讨论。早在2016年,《文化纵横》就曾策划专题探讨互联网平台帝国的崛起过程及其内在逻辑。几年过去,互联网平台已经从当年“庞大但无序”的新生现象,发展为拥有实质性“权力”和“领地”的技术巨头。它们集中了大量技术、数据和财富,并持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