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也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就业等诸多方面,对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目前有网民2.98亿。而据《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全部网民当中18~24岁的人群占总数的35.2%,而这个年龄段正是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在互联网帮助大学生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培养大学生现代观念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与考验,如混乱思想导致的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错位,社会主义道德的缺失,心理异常与生理异常,社会交往异化,人文素质降低,创新意识淡漠等现象。这些就必然要涉及一个重要的问题:互联网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及其对策的研究。
互联网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素质是指人本来的、内在的、稳定的性质特征。综合素质指的是人在先天遗传性质的基础上,通过接受教育和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内在和外在的主体性特征,是人思想、道德、文化、心理、生理各方面的系统整合。大学生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法律素质等。
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互联网是信息极为丰富的世界,互联网在校园内的广泛应用,使思想文化的传播方式由传统的单方向的灌输传播转变为立体交叉式的交汇传播。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思想文化都在这里汇集碰撞,在这些思想文化中,既有对社会主义拥护的声音,也有颠覆社会主义的声音;既有先进文化的传播,也有腐朽文化的侵入。
互联网在美国诞生,美国也是当今世界互联网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着“美国方式”的影响,而美国也正在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推销”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标准和所谓的“自由民主”思想。而大学阶段正是我国在校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性阶段,面对互联网上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思想文化的冲击,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误导而出现思想方面的混乱与动荡,必将对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和共产主义信念带来冲击和影响。
互联网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影响。互联网信息的共享性有助于大学生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强大的检索技术可以简便、快速地使大学生从浩如烟海的数据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无论文学、哲学、历史等人文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都可以从网络上方便地获取;无论是电子版信息还是音频素材、视频材料也都可以从网络上轻松找到;而且还可以发布观点、参加讨论,从而提高了大学生自身的审美水平、文学品位、知识储备和人文修养。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也使大学生忽略人文素质的倾向进一步加剧。重理轻文的思想已经在我国流行多年,由此造成的大学生对人文素质的忽视在短期内就很难消除。而随着互联网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现在大学生当中热衷于学习计算机技术,而忽略文、史、哲等社会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的现象比比皆是。更有甚者沉迷于网络,将自身的学业弃之不顾,完全为网络而痴迷,最终导致休学、退学的学生也大有人在。因此我们更应看到一些大学生在学校当中脱离父母与老师的监管,沉迷网络、荒废学业、过度上网而导致心理与生理异常的现象,这也是互联网对大学生文化素质影响最严重的问题。
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互联网是知识的海洋、互动的平台、娱乐的空间,网络的交流互动丰富而刺激,这对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烈、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网络聊天、网络游戏、色情网站等网络内容使一些自制能力差的大学生上网成瘾、欲罢不能进而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
网络能够放大使用者的主观性,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超越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成就和控制的需要等。而网络交流与互动的即时性、自由度高和不受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约束的特点,使大学生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实现的东西在网络世界中能逐一变成现实,于是日益对网络产生依赖感、增强依赖性。由于长期习惯于网络的生活、脱离现实,满足于虚拟现实中自我意识的膨胀,或把上网作为逃避现实生活或消极情绪发泄的工具,缺乏正常的社会沟通和人际交往,甚至将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不加区分,必然严重影响大学生们的身心健康。过度使用互联网导致个体明显的心理与社会功能的损害有:网络成瘾、网络交往障碍、网络人格心理失真、网络道德失范等心理障碍症状。
网络成瘾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性格敏感、内向、忧郁,并且社会交往能力较低,严重者甚至出现社交恐惧,妨碍了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影响人格的正常成长,导致个体自身心理成熟受到阻碍。
互联网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影响。大学生在网络时代要自觉地遵守道德与法律规范,必须以良好的法律素质为基础,法律素质是大学生网络行为依法自律的保证。然而由于网络自身的开放性、自由性、虚拟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容易导致大学生道德防线的崩溃和法律上的越线等网络行为失范现象。
网络道德与法律素质的缺失和自我监管意识的不强导致大学生网络价值观念模糊、网络言行随意放纵,有的恶意散布谣言攻击他人,有的恶意曝光他人隐私,有的发表偏离社会主流的过激言辞,有的恶意侵犯他人的隐私进行勒索,还有一部分“黑客”将破译他人密码、偷阅他人资料、制造病毒、攻击他人网络看成是对自我能力的一种体现等现象。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大学生形成乐观向上、勇于进取和承担社会责任的人生态度,这些都是网络时代给大学生道德法律素质教育带来的困难与挑战。
面对互联网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影响应采取的对策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要始终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利用网络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防止拜金主义等西方不良思想的渗透。通过加强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教育,规范其行为,提高其辨别是非、知晓荣耻的能力,树立其崇高的理想,确立明确的人生目标。
加大校园文化活动中网络文化的比重。加大校园文化活动中网络文化的比重,定期组织与网络有关的文化科技活动,应当成为“第二课堂”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如网络知识竞赛、网络创意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等,让大学生从活动中感受接受挑战、积极创新的乐趣,从而激发上进心和创造性。举办网络话题辩论赛,通过对热门话题、时尚话题的辩论,引导大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正确看待网络、利用网络;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对网络信息的辨别与应用能力。
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我们还应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科学模式,切实提高大学心理素质教育水平。通过心理素质教育普及心理知识,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和把握自身心理发展规律,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方法,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勇于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与挫折。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应针对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对有网瘾倾向的同学及早进行心理干预或心理治疗,通过有效的心理沟通与疏导,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困惑和疾病,避免出现各类网络疾病。
加强网络道德规范与法律素质教育,塑造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法律素质教育中,应与道德教育相结合,重视塑造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使大学生能在各种不同道德法律准则发生冲突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并采取正确的行为,有效地在互联网生活中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实现网络行为自律;能够正确对待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区别,塑造自己的网络道德人格,促进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本文为“2009年度吉林省社科联项目”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任兆璋、贾肖明:《突发事件中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新闻爱好者》,2003(10)。
2.李京梅、李京辉:《网络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新闻爱好者》,2009(8)。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年。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7年。
5.杨虹:《浅析网络时代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5)。
(作者单位:东北电力大学媒体技术系信息化教学中心)
编校:张红玲
互联网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素质是指人本来的、内在的、稳定的性质特征。综合素质指的是人在先天遗传性质的基础上,通过接受教育和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内在和外在的主体性特征,是人思想、道德、文化、心理、生理各方面的系统整合。大学生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法律素质等。
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互联网是信息极为丰富的世界,互联网在校园内的广泛应用,使思想文化的传播方式由传统的单方向的灌输传播转变为立体交叉式的交汇传播。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思想文化都在这里汇集碰撞,在这些思想文化中,既有对社会主义拥护的声音,也有颠覆社会主义的声音;既有先进文化的传播,也有腐朽文化的侵入。
互联网在美国诞生,美国也是当今世界互联网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着“美国方式”的影响,而美国也正在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推销”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标准和所谓的“自由民主”思想。而大学阶段正是我国在校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性阶段,面对互联网上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思想文化的冲击,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误导而出现思想方面的混乱与动荡,必将对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和共产主义信念带来冲击和影响。
互联网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影响。互联网信息的共享性有助于大学生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强大的检索技术可以简便、快速地使大学生从浩如烟海的数据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无论文学、哲学、历史等人文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都可以从网络上方便地获取;无论是电子版信息还是音频素材、视频材料也都可以从网络上轻松找到;而且还可以发布观点、参加讨论,从而提高了大学生自身的审美水平、文学品位、知识储备和人文修养。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也使大学生忽略人文素质的倾向进一步加剧。重理轻文的思想已经在我国流行多年,由此造成的大学生对人文素质的忽视在短期内就很难消除。而随着互联网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现在大学生当中热衷于学习计算机技术,而忽略文、史、哲等社会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的现象比比皆是。更有甚者沉迷于网络,将自身的学业弃之不顾,完全为网络而痴迷,最终导致休学、退学的学生也大有人在。因此我们更应看到一些大学生在学校当中脱离父母与老师的监管,沉迷网络、荒废学业、过度上网而导致心理与生理异常的现象,这也是互联网对大学生文化素质影响最严重的问题。
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互联网是知识的海洋、互动的平台、娱乐的空间,网络的交流互动丰富而刺激,这对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烈、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网络聊天、网络游戏、色情网站等网络内容使一些自制能力差的大学生上网成瘾、欲罢不能进而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
网络能够放大使用者的主观性,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超越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成就和控制的需要等。而网络交流与互动的即时性、自由度高和不受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约束的特点,使大学生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实现的东西在网络世界中能逐一变成现实,于是日益对网络产生依赖感、增强依赖性。由于长期习惯于网络的生活、脱离现实,满足于虚拟现实中自我意识的膨胀,或把上网作为逃避现实生活或消极情绪发泄的工具,缺乏正常的社会沟通和人际交往,甚至将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不加区分,必然严重影响大学生们的身心健康。过度使用互联网导致个体明显的心理与社会功能的损害有:网络成瘾、网络交往障碍、网络人格心理失真、网络道德失范等心理障碍症状。
网络成瘾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性格敏感、内向、忧郁,并且社会交往能力较低,严重者甚至出现社交恐惧,妨碍了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影响人格的正常成长,导致个体自身心理成熟受到阻碍。
互联网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影响。大学生在网络时代要自觉地遵守道德与法律规范,必须以良好的法律素质为基础,法律素质是大学生网络行为依法自律的保证。然而由于网络自身的开放性、自由性、虚拟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容易导致大学生道德防线的崩溃和法律上的越线等网络行为失范现象。
网络道德与法律素质的缺失和自我监管意识的不强导致大学生网络价值观念模糊、网络言行随意放纵,有的恶意散布谣言攻击他人,有的恶意曝光他人隐私,有的发表偏离社会主流的过激言辞,有的恶意侵犯他人的隐私进行勒索,还有一部分“黑客”将破译他人密码、偷阅他人资料、制造病毒、攻击他人网络看成是对自我能力的一种体现等现象。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大学生形成乐观向上、勇于进取和承担社会责任的人生态度,这些都是网络时代给大学生道德法律素质教育带来的困难与挑战。
面对互联网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影响应采取的对策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要始终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利用网络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防止拜金主义等西方不良思想的渗透。通过加强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教育,规范其行为,提高其辨别是非、知晓荣耻的能力,树立其崇高的理想,确立明确的人生目标。
加大校园文化活动中网络文化的比重。加大校园文化活动中网络文化的比重,定期组织与网络有关的文化科技活动,应当成为“第二课堂”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如网络知识竞赛、网络创意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等,让大学生从活动中感受接受挑战、积极创新的乐趣,从而激发上进心和创造性。举办网络话题辩论赛,通过对热门话题、时尚话题的辩论,引导大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正确看待网络、利用网络;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对网络信息的辨别与应用能力。
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我们还应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科学模式,切实提高大学心理素质教育水平。通过心理素质教育普及心理知识,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和把握自身心理发展规律,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方法,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勇于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与挫折。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应针对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对有网瘾倾向的同学及早进行心理干预或心理治疗,通过有效的心理沟通与疏导,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困惑和疾病,避免出现各类网络疾病。
加强网络道德规范与法律素质教育,塑造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法律素质教育中,应与道德教育相结合,重视塑造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使大学生能在各种不同道德法律准则发生冲突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并采取正确的行为,有效地在互联网生活中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实现网络行为自律;能够正确对待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区别,塑造自己的网络道德人格,促进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本文为“2009年度吉林省社科联项目”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任兆璋、贾肖明:《突发事件中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新闻爱好者》,2003(10)。
2.李京梅、李京辉:《网络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新闻爱好者》,2009(8)。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年。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7年。
5.杨虹:《浅析网络时代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5)。
(作者单位:东北电力大学媒体技术系信息化教学中心)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