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们常说:“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是应用。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数学知识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还是学好其他学科知识的必要条件。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的运用大多还停留在解题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应用题解题能力的高低反映了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做好小学生解题能力的教学。本文就重点谈谈:如何才能做好小学生的应用题解题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教学;教学方法
应用题教学在小学阶段占用了相当大的一部分的教学时间,但在小学生眼中,应用题仍然是最让他们头痛的题,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模式还采用旧的教学模式。教师仍普遍采用一问一答的讲解,往往以“会解题”为首要目标,注重解题技能、解题技巧的训练,忽视应用意识、应用能力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另外题材内容也比较封闭,往往是人为编造,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缺乏时代气息,缺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与沟通。学生仅仅是模仿解题,没有选择的权利,没有思考想象的机会,更没有主动探究、创新思维的时间与空间。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一、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答题步骤
一般来讲,当学生面对应用题时,应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计算。
(一)审题
想要计算应用题,第一步需要明白题目所讲的内容,也就是审题。在审题时,应认真、反复默读,一邊读一边思考题目的含义,找寻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及位置条件,可以采用简单的标记来辅助理解,从而把较为复杂、抽象的知识点提炼出来,形成简单、清晰、具体的数值。在审题过程中,让学生独立分析,找寻题目中存在的已知条件,必要是然后辅助图形进行理解,从而明白题意,为后续解题奠定基础。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二)析题
想要正确求解应用习题,就需要弄清楚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由此入手进行计算。在小学数学应用习题中,一些题目的数量关系十分简单,一目了然,而一些题目的数量关系较为隐蔽,需要学生分析之后获取答案。所以,小学数学老师应重点培养学生们分析能力,找寻题目中存在的数量关系。
(三)解题
当学生们找寻到题目中的关系以后,就可以依据关系列出计算式。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教学期间,教师应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习惯,不可以疏忽大意,例如:一些学生列式正确,但计算却是错的,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细心的习惯,防止此类情况出现。
二、提醒学生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审题审什么
不会审题是学生存在的普遍现象。由于应用题叙述中数学语言与生活化语言的差别,学生在理解题意时往往产生困难。对此,首先应该让学生做到读准题、读懂题,找准已知条件、未知条件,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要让学生搞清楚题里说的是一件什么事,给了一些什么条件,要让我们干什么。此外,我们还可以借助课件、画示意图、实物演示、学具操作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使应用题的教学更生动、丰富,使数量关系更形象直观地显现出来,这样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会更易理解,为分析作好铺垫。
2.分析题目的角度
分析数量关系,就是找出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之间的联系,是教学中的难点。数量关系反映的是数量之间本质的、普遍的、客观存在的内在联系。小学阶段的数量关系都是根据四则运算,经过对同一类数量之间关系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得到的,如速度×时间=路程、单价×数量=总价等。而在进行相关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的过程中,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也得到了初步发展,为今后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所以说,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的程度决定了他们解决问题的水平和能力。
三、注意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渠道。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运算相对来说较为复杂,主要是加、减、乘、除的综合运算。在解题过程中,理清解题思路是成功解题的前提条件,而理清解题思路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过程。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此,至少要做到三点。一是指导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掌握解答应用题的基本规律。二是通过应用题的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可在课堂上让学生做应用题的练习,只要求学生说出解答这些应用题的思路,暂不要求具体的求解运算,以集中精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快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四、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解题方法
每个学生在学习程度上都会有所差异,要引导孩子总结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比如我们常见的:画线段图,它不仅是表象和概念加以具体化的手段,也是一种使学生进行自我智力教育的手段。线段具有一定的直观性,能够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揭露隐藏着的数量关系。由于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图形是学生思维的基础。但画实物图很麻烦,它的优化形式是线段图,所以在低年级的解决问题教学中,可适当从实物图中抽象出线段图,为今后的解决问题题目分析做好铺垫,若是应用题还需要从题中找出已知数量与已知数量、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
小学数学学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实践的能力。学生要通过应用题的学习,学会处理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学会成长,这才是数学教育最终的目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每一位家长,都必须正视孩子数学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是应用题的学习。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探索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推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发展,让学生掌握更广的知识和更好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玉亚.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效率[J].小学教学参考,2014(17):91-91.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教学;教学方法
应用题教学在小学阶段占用了相当大的一部分的教学时间,但在小学生眼中,应用题仍然是最让他们头痛的题,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模式还采用旧的教学模式。教师仍普遍采用一问一答的讲解,往往以“会解题”为首要目标,注重解题技能、解题技巧的训练,忽视应用意识、应用能力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另外题材内容也比较封闭,往往是人为编造,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缺乏时代气息,缺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与沟通。学生仅仅是模仿解题,没有选择的权利,没有思考想象的机会,更没有主动探究、创新思维的时间与空间。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一、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答题步骤
一般来讲,当学生面对应用题时,应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计算。
(一)审题
想要计算应用题,第一步需要明白题目所讲的内容,也就是审题。在审题时,应认真、反复默读,一邊读一边思考题目的含义,找寻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及位置条件,可以采用简单的标记来辅助理解,从而把较为复杂、抽象的知识点提炼出来,形成简单、清晰、具体的数值。在审题过程中,让学生独立分析,找寻题目中存在的已知条件,必要是然后辅助图形进行理解,从而明白题意,为后续解题奠定基础。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二)析题
想要正确求解应用习题,就需要弄清楚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由此入手进行计算。在小学数学应用习题中,一些题目的数量关系十分简单,一目了然,而一些题目的数量关系较为隐蔽,需要学生分析之后获取答案。所以,小学数学老师应重点培养学生们分析能力,找寻题目中存在的数量关系。
(三)解题
当学生们找寻到题目中的关系以后,就可以依据关系列出计算式。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教学期间,教师应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习惯,不可以疏忽大意,例如:一些学生列式正确,但计算却是错的,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细心的习惯,防止此类情况出现。
二、提醒学生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审题审什么
不会审题是学生存在的普遍现象。由于应用题叙述中数学语言与生活化语言的差别,学生在理解题意时往往产生困难。对此,首先应该让学生做到读准题、读懂题,找准已知条件、未知条件,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要让学生搞清楚题里说的是一件什么事,给了一些什么条件,要让我们干什么。此外,我们还可以借助课件、画示意图、实物演示、学具操作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使应用题的教学更生动、丰富,使数量关系更形象直观地显现出来,这样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会更易理解,为分析作好铺垫。
2.分析题目的角度
分析数量关系,就是找出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之间的联系,是教学中的难点。数量关系反映的是数量之间本质的、普遍的、客观存在的内在联系。小学阶段的数量关系都是根据四则运算,经过对同一类数量之间关系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得到的,如速度×时间=路程、单价×数量=总价等。而在进行相关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的过程中,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也得到了初步发展,为今后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所以说,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的程度决定了他们解决问题的水平和能力。
三、注意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渠道。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运算相对来说较为复杂,主要是加、减、乘、除的综合运算。在解题过程中,理清解题思路是成功解题的前提条件,而理清解题思路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过程。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此,至少要做到三点。一是指导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掌握解答应用题的基本规律。二是通过应用题的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可在课堂上让学生做应用题的练习,只要求学生说出解答这些应用题的思路,暂不要求具体的求解运算,以集中精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快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四、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解题方法
每个学生在学习程度上都会有所差异,要引导孩子总结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比如我们常见的:画线段图,它不仅是表象和概念加以具体化的手段,也是一种使学生进行自我智力教育的手段。线段具有一定的直观性,能够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揭露隐藏着的数量关系。由于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图形是学生思维的基础。但画实物图很麻烦,它的优化形式是线段图,所以在低年级的解决问题教学中,可适当从实物图中抽象出线段图,为今后的解决问题题目分析做好铺垫,若是应用题还需要从题中找出已知数量与已知数量、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
小学数学学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实践的能力。学生要通过应用题的学习,学会处理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学会成长,这才是数学教育最终的目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每一位家长,都必须正视孩子数学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是应用题的学习。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探索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推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发展,让学生掌握更广的知识和更好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玉亚.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效率[J].小学教学参考,2014(17):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