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校园贷P2P平台规范发展的策略研究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bdh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今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学生消费群体愈发强大,是互联网消费市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随着银行对大学生发放信用卡的时代终结,学生资金来源被限制部分互联网平台为了吸引这群优质客户便推出了“校园贷”,校园贷兴起并逐步风靡大学校园。而原本可以达成共赢的产品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法律漏洞和学生未成熟心理进行不正当的宣传与营销,导致校园悲剧不断演练。按理说校园贷产品设立初心是美好的,但是为何与大学生健康的生活产生矛盾和困扰,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从校园贷的发展现状着手,研究校园贷乱象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校园贷P2P平台 发展现状 策略
  “校园贷”,即在校大学生在网上申请贷款以获取资金的一种方式,是互联网金融创新的一种延伸和发展,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目前大多数研究者将校园贷分为P2P贷款平台、分期消费平台、传统电商平台三种模式。P2P贷款平台主要为大学生教育、创业、消费等提供贷款服务,具有审查手续简单、贷款速度快、交易费用低并且不需要抵押等诸多优势,在短时间内成为最受欢迎的贷款形式之一。
  一、平台发展现状
  (一)大学生对P2P贷款平台的基本认知欠缺
  大学生了解“校园贷”的渠道较单一、分散,主要局限在网络途径上。大学生对于传统电商分期付(如:京东白条、蚂蚁花呗)的了解程度较高,而对于P2P贷款平台(如:名校贷、爱学贷等)和分期购物平台(如:分期乐、趣分期、人人分期等)的了解程度较低。校园贷舆论报道的负面消息劈天盖地,P2P贷款平台的设立初衷难以实现,导致P2P贷款平台逐渐走向没落。[1]
  (二)监管缺失,问题显著
  P2P贷款平台的社会接受度和所占市场份额较小。在该平台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监管缺位,结构畸形等因素,出现了信息泄露、巨额利息、暴力催款等风险。这些风险都成为制约P2P网络贷款平台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且不排除引发金融风险传递的可能。
  (三)负面报道多,社会认同度低
  校园贷平台由于监管运营等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层出不穷的校园贷恶性事件,影响恶劣。因此规范校园贷平台的发展,树立和培养良好的企业和品牌形象,改变校园贷平台在社会大众心中的消极印象對于该平台的发展尤为重要。[2]
  (四)征信体制不完善
  与传统金融机构对大学生消费信贷市场的风险回避行为不同,这些互联网机构通常采取的策略是短期内侧重获取大量用户流量,主动放松对申请人资质的审核并简化交易流程,对风险管理的方式是制定更高的利率和手续费以补偿可能出现的较高违约风险。在此背景下,网贷平台往往把综合借款利率制定的超出大学生能承受的水平,对大学生形成了严重的价格排斥。
  (五)催款机制暴力化
  大学生使用校园贷进行贷款大多数是没有经家长同意,受制于学生本身薄弱的经济能力,校园贷平台的资金回收少了强有力的保障。校园贷为了确保将发放出去的贷款及利息收回,往往会采取“暴力收取”的手段。这种手段严重损坏了这一行业的形象。为了解决这一恶性循环需从放贷环节着手进行改革。
  二、P2P平台规范发展的对策探究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一年来,我团队在广泛查阅相关论文资料,实地走访调研,在大胆尝试新思路新途径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案例研究,政策调研,形势预测等方式方法,初步形成一套应对体系,我们称之为“立体风暴”体系。
  (一)“立体风暴”体系的主体建构
  1.校园贷平台本身。第一,建立用户征信体系。在征信环节加大投入力度,借助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互联网技术,充分挖掘借贷双方背景信息,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资金错配现象,以达到控制借款方发生违约风险的目的。高校可以针对在校大学生的生活日常,将学费住宿费缴纳、校园卡消费等多种因素纳入考核因素,建立针对在校生群体的大数据风险模型,形成针对大学生的征信系统。
  第二,建立严格的风控体制。网贷平台应严格把关,运用大数据手段,借鉴其它相关机构的网络风控经验,对借款人的信息和借款动机、还款来源进行严格审查,加大审核的力度,提升平台的风控水平。[3]另外,建立内部风控机制,保证借贷对象具有偿还能力,主动告知借贷者借款的真实风险,以免大学生陷入过度借贷的困境致使网贷平台产生金融风险。
  2.高校层面。第一,建立校园金融中心。在学校设立统一的校园金融中心,完善校园金融征信体系建设,对学生的信用信息、贷款记录、偿还能力进行第三方评估,杜绝“一人多贷”、无力偿还等现象,为学生网上借贷“加一道安全阀”。同时,尽快将大学生网贷平台数据纳入征信系统,打破各平台之间信息封闭的现状,提高行业风险控制水平。
  第二,建立严密监管机制。第一,在校园内成立网络借贷监管组织,定期筛查,及时向当地金融监管部门、公安部门报告情况。第二,加强大学生财商教育。高校应开设一些金融理财知识课程,引导学生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第三,充分运用电话、短信、网络、校园广播等形式向学生发布预警提示信息,营造健康校园文化环境。第四,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出现非法行为,要及时通知公安、金融监管部门、网络信管局等部门依法处置。[4]
  3.监管主体层面。(1)完善监管制度和规范。第一,调整行业门槛,发挥主体监管的作用。政府应该根据现实的情况制定合理的第三方担保的风险准备金要求,将资质不合格的平台排除在行业之外。第二,审慎监管内容,借助互联网和“信联”加强行为监管力度。第三,职能部门应及时出台前置性规范,健全并细化相关法律,有效监管平台的运营业务和风控措施。第四,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校园贷”业务的监督,对信息审核不严的,应追究相应责任。
  (2)建立长效治理机制。第一,全面排查风险。公安机关要对本地区“校园贷”类P2P平台进行一次彻底的风险排查,密切关注P2P平台业务发展状况,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地区P2P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注册、运营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要上门约谈“校园贷”类P2P平台负责人,对其进行法制教育,督促P2P平台规范、守法经营。   第二,开展专项打击。公安、银监、工商、工信以及金融辦等有关部门应当联合开展打击P2P平台违规、违法专项行动,建立健全打非工作长效机制,严厉打击涉嫌暴力逼债、涉嫌非法经营、强迫交易等违规、违法行为,及时惩罚金融机构滥发贷款于前,利用暴力、连坐手段追债于后的现象,切实维护互联网金融秩序和校园安全稳定。
  第三,加强宣传警示。公安、工商、银行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要时刻关注和准确把握“校园贷”类P2P借贷平台的新动态、规律等,及时向在校大学生宣传。对“校园贷”类相关违法、违规案例进行宣传,以案释法,呼吁群众积极向金融监管、公安机关提供可疑“校园贷”平台或相关案件线索,加大查处打击力度,全社会共同防范、打击犯罪。
  第四,加强网络巡查。网安部门要加强辖区“校园贷”类P2P平台及类似P2P平台的网络巡查,提升对违法、违规“校园贷”类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查控能力,通过疑点循线追踪,剔除进行蒙蔽性、欺诈性宣传的校园贷”产品,净化互联网金融市场环境,确保大学生的贷款安全。[5]
  4.学生本身。第一,增强自身保护意识、建立正确消费观念。当涉及个人信息提交时一定要谨慎,防止一些网贷公司非法利用大学生提供的个人信息数据。第二,高校学生需主动地学习金融知识,远离不良“校园贷”行为。准确了解平台的利息和违约金,避免盲目攀比。第三,加强金融防范意识,不要盲目听信,应详细了解其利率、还款期限、逾期后果等,然后再加以比较,选择合法的校园贷平台。
  以上四个方面不是孤立、静止的平面,而是一个立体结构,在四位一体的综合体系中,他们根据各自特征与性质发挥不同作用,同时又互为合力,互相促进,形成体系严密、科学严谨的一套综合治理体系。
  (二)“立体风暴体系”的组织建构
  立体风暴体系是在专业、公正、高效、透明的评价基础上建立的规范体系。它将校园贷平台本身、高校、监管主体、社会团体以及学生主体充分融合。在各方主体当中,高校身处保卫大学校园,净化高校环境的第一线,理应肩负运营团队的统帅职能。在此基础上,由高校、社会、家长、金融机构、校园贷平台相关人员建立联合委员会,赋予各方面不同权重,共同组成评价体系的具体内容。共同监管和改进校园贷平台运营,贯彻落实“立体风暴”体系,让设想变为实际。
  1.宏观权力分配。建立有各方代表参加的防控委员会,决策权由五名常任委员享有,采取累积投票制方式选出。委员会票份共计100份,高校、社会、家长、金融机构、校园贷平台代表票份比例依次为4、2、2、1、1,每方代表原则上不少于两名。委员会选举两名以上的常任委员,委员所持的每一票份拥有与应选常委总人数相等的表决权,委员既可用所有的表决权集中投票选举一人,也可分散投票选举数人,按得票多少依次决定重大事项。实行累积投票时,委员的表决权票数等于委员所持有的股票数乘所选举的常委人数。这样,既保障高校享有较大主导权,又不至于忽视平台等方面代表的声音。委员会日常决策实行少数服从多数,但高校代表享有一票否决权。
  2.微观分工协作。第一,高校学生处主导。高校是大学生的家园,是学生健康成长护航者,在整顿校园贷乱象的战争中,高校应该充分利用人才优势,政策优势以及地位优势,坚持公正客观地监督各项措施的推进和落实,同时不为利益所动,处事不偏不倚。在与各方的接触合作中,高校不偏向任何一方,协调各方矛盾,促进立体风暴体系顺利推进。
  第二,家长积极参与。在传统校园贷中,学生的贷款活动往往是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家长在整个环节当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学生对各种诱惑和风险的识别和规避能力不足。大学教育背景下,大学老师并不能照顾学生的方方面面的需求,家长不能缺位。在校园贷运行体系中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将能更好地保护学生利益。
  第三,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配合引导,提供先进管理运营经验。银行在经营管理方面的完备经验,促使银行在整个监督体系中最能严格要求校园贷平台的发展,促进其完善。但银行不主导整个进程,其影响力将被控制在合理限度内,以保障校园贷平台的正当利益。
  第四,社会团体。校园贷相关问题出现是一个综合的社会问题,它绝不仅仅是某一环节、某一方面的责任。在这一问题上,各相关利益团体都要广泛参与,包括新闻媒体,公益组织等,全面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生活态度,正确理性看待校园贷,在生活中成长,能够做出成熟的决定,并真正承担起相应后果。
  第五,校园贷平台工作人员有限度参与。不忽视平台正当利益,但平台代表主要是及时沟通反馈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此体系的实践运行中不能忽视平台本身的积极作用。平台的整顿和规划化从长远看有利于其自身发展,且实践的各种问题也离不开目标客体的及时反馈,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
  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校园贷p2p平台因屡屡引发社会热点事件而备受争议。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常态对金融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期望和要求,经济增长的社会辐射效应愈发重要。在此背景下,作为市场经济必然产物的校园贷模式虽然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团队,并以立体暴风综合评价体系为标准,携手努力,必能在新形势与新思路下规范校园贷平台,必将真正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健康助力。
  参考文献
  [1]赵忠亮.校园贷类借贷平台监管问题研究[A].辽宁行政学院,2096-1995(2016)35-0198-02.
  [2]邹国源.大学生分期平台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现代经济信息,2016.12.
  [3]张超.针对高校学生P2P网贷分期消费模式的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4.
  [4]廖德凯.校园贷引质疑:应严格准入机制规范校园[J].检察日报,2016年06月20日.
  [5]黄志敏,熊维辉.校园贷类p2p平台面临的风险隐患及监管对策[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基金项目:本文是河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重要成果。
其他文献
根据新近发现和发掘的资料,对胡文虎1943年的东京之行进行再解读。联系他在香港沦日期间的言行作为、担任伪职,判定这一时期胡文虎在言论上、物质上和行动上,全面效忠于日本政权
摘要:随着我国研究生规模的逐年扩大,研究生工作越来越重要,但研究生秘书队伍的管理还不规范。本文从分析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和管理现状入手,结合研究生秘书的基本职责,提出了几点提高研究生秘书管理队伍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研究生秘书教学管理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实施扩招政策,近十年时间招生人数增加近400万,不断壮大的研究生队伍使得各个高校逐步将研究生的日常管理、教学、科研等下放到各二级学院,研究生队伍本
姚德怀先生在《语文散记》中提起香港基本法应用“财政司长”、“警务处处长”、“律政司长”、“审计署署长”,有时同字连用,有时同字不重复。就应该用单字或重复字,姚引用
山东坪上一带深层次构造岩发育 ,依其塑性变形矿物及其组合、同构造新晶和同构造变形晶所反映的变形特征的不同可分为石英变形相构造岩、钾长石变形相构造岩和斜长石变形相构
东南亚宗教是本地传统信仰与外来宗教的相互融化的产物,也是东南亚各国之间宗教信仰互相影响与传播的产物。丰富的宗教文化是东南亚多元文化的突出特征。东南亚历史上的政治、
对于淮剧的唱腔,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特色.唱腔的结构,是从原无伴奏高腔音乐体系演化为戏曲化、抒情性板腔音乐体系.淮剧的唱腔曲牌有数十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淮调、拉调和自
文章在评论了西方女性主义对德沃金理论观点的挑战和质询,在客观地阐述了双方的论证观点后,深入分析了二者的优长和局限,提出了超越双方见解的对性别平等的独到意见。作者认为:德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构筑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已成为增强地区竞争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企业信用作为社会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立信用体系、健全社会
把宏观透视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着力介绍《拉丁美洲史》的主要特色,以现代部分作为评介重点,如该书作者对拉美国家寻求自主性发展道路,拉美国家发展道路的特殊性,拉美国家民众主义、
摘要:针对当前民办高校面临的严峻形势,该如何求创新、求发展是我们每一个民办教育从业者应该思索的问题,本文即就此谈了几点个人感想。   关键词:民办高校创新发展内涵建设  我国的民办高校近年来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取得了很大发展;但相对于公办学校而言仍处于劣势,在很多方面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并且,很多学生家长观念陈旧,缺乏对民办高校的正确认识;民办高校的大量出现,良莠不齐,无序竞争,一些综合实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