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理论在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xia8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激励理论是西方管理学中的内容。梳理激励的概念与作用,通过数据分析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学现状,说明借鉴激励理论运用到高职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以及为解决现实问题,提出激励理论在教学中以学生需求为基础、以参与为重要条件,以多元激励方式为保障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激励理论;高职形势与政策;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8-0172-03
  自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改革以来,我国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取得一定教学成果,为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提高其针对性提供了实践经验。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一部分,对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效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眼于高职院校的形势与政策教学,立足于激励原则,丰富其针对性。
  一、激励理论
  (一)激励理论的概念
  什么是激励?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种解释,第一个意思是指“激发勉励,使振作”;第二个意思是指“传递动力使其作功或活动”。从《现代汉语词典》的两个解释来看,首先这两个解释都没有明确的主语和宾语,即没有说明激励的对象。其次,“振作”表达的是一种心理活动,“做功或活动”更多倾向于物理层面。[1]在管理学的语境下,周三多认为,“激励,在管理学的一般教科书中,通常是和动机连在一起的。主要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2]朱志忠和唐和平认为,“所谓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激励是利用某种有效手段或方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3]张晔林认为,“所谓激励,顾名思义,就是激发和鼓励的意思。激发是对人的动机而言的,鼓励是指对人的行为取向加以控制”。[4]哈罗德·孔茨把激励解释的十分详细,他认为“激励是一个通用名词,应用于动力、愿望、需要、祝愿以及类似力量的整个类别。如说到主管人员激励他们的下属人员时也就是说,他们做那些他们希望做的事情,将会满足这些动力和愿望并引导下属人员按所要求的方式去行动”。[5]
  由此可以看出,在管理学语境下,每位学者对于激励的定义都有所不同,但是能总结出相同要素。第一,明确了激励的对象,即人,或者说是组织中的具体的人。第二,指出了激励过程,即未满足的需要—动机(目标)—行为的心理与实践过程。
  (二)激励理论的作用
  激励的作用主要有三个。第一,从以上激励的定义能看出来,激励的作用在于能有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通过研究证明,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受到正确而充分激励的人可以发挥到80%—90%,甚至更高。第二,激励有助于形成竞争的工作环境。从激励的对象上来看,激励直接作用于人:努力工作者嘉奖,消极怠工者给与惩戒,以一儆百。通过人与人的交往沟通间接的对整个大环境产生良好的影响,形成竞争的工作环境。第三,从对象自身来看,激励有助于提高人的能力和自身素质。激励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同时有助于形成竞争的工作环境,在这样的氛围下每个人都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有助于人提高自身素质。
  二、高职《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现状
  (一)高职《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取得的成绩
  多年来,高职院校开展形势与政策教学,取得了一定成绩。其一,国家对于该课程的关心带动各个学校对其的日益重视。其次,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根据教育部春秋两季下发的形势与政策教学要点,开始编写校本教材,着力于优化教学内容。其三,高职学生对于该课程的重要性有了初步的认识。
  (二)高职《形势与政策》课程出现的问题
  在国家的重视与一线教职人员的努力下,高职开展形势与政策教学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部分高职院校在该课程的每周教学安排上较为欠缺科学性。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平均每学期16周,每周1学时计算。但是,现实是部分高职院校将该课程安排在一个学期进行,每周4个学时,每学期这4个学时会被统一安排在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针对一个班级进行。这反映出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安排过于集中。高职院校学生存在学习行为习惯欠佳的问题。学生对于这种过于集中的课程安排,大多数表现出身心接受上的不适,认为“灌输的内容过多”,体现出集中排课不利于学生吸收知识。由此,可以看出部分院校对于该课程的安排过于集中且未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
  第二,部分教师教学未兼顾学生的现实需求,针对性不强。《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国内外形势和政策教育,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部分教师在进行当今形势与政策讲解时,在教学中更多倾向于进行单一的理论讲解、理论对理论,寥寥几语带过对现实的分析,内容空泛、单一说教、不接地气。大部分学生对此类教学感到没有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昏昏欲睡,也未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当今形势的发展、任务、成就和全面理解重大政策。学生认为课程无趣,究其原因是教学未充分考虑学生现状,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未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忽视了教学的针对性。
  第三,部分教师教学局限于单边灌输,教育刻板。部分教师的教学形式从板书—书本,变为了PPT—书本或PPT—视频的模式,讲授模式上主要还是由教师进行讲解,学生听讲;教育内容的呈现上也仅仅是由依附于板书转变为依附于ppt;教育形式得到更新,但是教学仍然是单边教学缺乏与学生的互动,没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其内在的求知欲。
  今天,高职院校的形势与政策教学的确在一些方面取得了成绩,但是依然存在着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学针对性不强、教学手法单一的问题。
  三、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学借鉴激励理论的内在逻辑
  西方的管理学与高职《形势与政策》课程看似不相关,但是把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运用到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学中,是存在一定的内在逻辑。   第一,二者的对象是具体的人。前文针对激励理论的作用分析中指出,激励理论的作用都是围绕着人这个主题,该理论的核心不能脱离具体的人的存在。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其社会成员,即社会中的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对象主要是主体更为明确的大学生。由此,激励理论与高职《形势与政策》课的对象都是具体的人。将激励理论借鉴到高职形势与政策教学中,是具有相同的逻辑起点。
  第二,激励理论的作用针对该课程的现实问题。激励理论的作用在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激发其内在需求。由上文指出,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的部分教学内容呈现出不感兴趣的状态,这是由于学生需求未得到满足。为了更好地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育目标,为了提高教育的针对性,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结合教学要求研究如满足学生需求,提高学生积极性。借鉴激励理论,恰好是现今对于该课程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法。而激励理论构建在大量的数据调查和现实运用的丰富实践上,也充分体现出其科学性,这也保障高职形势与政策教学借鉴其的科学性。
  第三,共同致力于提高人的素质。激励本身就有助于形成竞争的工作环境,有助于提高人的能力和自身素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之一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是对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回应。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分析,《形势与政策》课程根据现有教育文件中指出的其主要是旨在培育大学生辨别能力和基本的政治素质,但是回归到其作为高校思政课的部分的地位来说,其本质上还是在于促进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提高。二者在最终针对人的作用上具有相同的目的,都在于对于人的素质或人的能力有所提高。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学科之间的差异性以及我国的国情,对于激励理论并不是全方位吸收,而只是借鉴其中的合理成分。管理的职能是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激励原理是处于领导职能下。但是师生关系或者说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赤裸裸的上下级关系。我认为师生或者说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之间追求的是平等性的对话,是平等关系。但是,平等并不是对等,教育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所以,对于激励理论只是借鉴其中有的合理成分,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服务,发展出具有我国特色的教学方法。
  四、激励理论在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激励理论与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学的内在联系,促使其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在形势与政策教学中运用激励理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教师教学方法。
  (一)以学生需求为基础
  学生作为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对象,是具体的受教育者。教育同样“关键在人”,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学生进行教育,不可不忽视学生群体的需求,在形势与政策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学生的需求只是片面地完成课程目标,并未真正达成教学目的,使得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因此要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职业需求为基础,激励学生的求知欲。
  第一,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基础。从教学上要认识学生需要课程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挖掘出更多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积极性。学生对于个人的生活实际、社会现象与国家大事有着模糊的认识,有疑问有不解,这是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求知欲。在课堂教学中要更好的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从日常生活着眼,进一步到针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最后回归到国家大政方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的影响和反映。
  第二,以学生的职业需求为基础。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大部分学生追求未来拥有一份理想的工作。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进入本专业学习时,便有了较为固定的职业定向。所以,在讲解国家的政策方针时,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今后的择业与职业发展,深化教学内容对于学生职业的知识性指导、政策性指导、方向性指导等。
  (二)以学生参与为重要条件
  激励理论在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学中的运用以学生的需求为基础,在激励过程中则要以学生参与为重要条件。从激励的过程层面出发,激励过程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需求、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提高学生积极性,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一,有技巧地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塑造竞争的活动环节、设置排名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胜欲,从而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加参与感,提高对该课程的求知欲。或是组织学生在特殊节日进行相关纪念。结合教学,针对一些特殊的节日,挖掘教学内容与该节日的联系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更易留下深刻印象。比如说12月13日的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在该节日前后举行学生纪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学生在该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参与教学活动收获一定体验,在活动中获得初步认知,以便于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由浅入深地诠释知识点,促使学生更易收获知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第二,适度将教学活动设计权让渡与学生。将教学活动的设计权利让渡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设计教学活动,发挥个人能力,使他们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促进学生全方位地参与到教学中。尤其是针对国外热点问题这种远离学生生活情境的内容,学生自主设计教学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充分参与,还能使学生明晰教育目标,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的培育。
  (三)以多元的激励方法为保障
  为了激励理论在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学中的更好地运用,需要在教学中对此有保障。
  第一,审慎使用惩罚的方式。美籍华裔协管理学家奚凯元等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人们对于同等的奖励和惩罚而言,往往更倾向于奖励,因为惩罚的痛苦感远强大于同等奖励带来的幸福感。[6]这也是对于很多人喜欢通过使用惩罚达到“杀鸡儆猴”的影响。但是,对于知识性的教学,对于广大的学生来讲,教师更应关注学生的自尊和心理状态。所以在惩罚时,可以以私下批评教育为主,惩罚为主。
  第二,尝试丰富的激励手段。首先,全面的奖励。在课堂上,凡是认真参与课堂的学生,都有一定日常表现分数上的奖励。其次,定期排名机制。“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在整个教学中段和教学末段通过排名有助于学生认清自身的学习状态,保障学生的学习状态。最后,榜样激励。在教学中定期树立教学榜样,在教学中开设“光荣台”,定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平等中的首席”是美国教育家威廉姆·多尔在其著作《后现代课程观》中提出的观点。他认为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育者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构建,从外在于受教育者情景转向与情景共存。权威转入情景之中,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等.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2012年6月.
  [2]周三多.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12月第9次印刷252页
  [3]朱志忠,唐和平.组织行为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2次印刷77页.
  [4]徐光华等.人力资源管理[M].清华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次印刷191页
  [5]哈罗德·孔茨.《管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年10月第3次印刷465页
  [6][美]奚凯元.别做正常的傻瓜[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5月.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生物学课程设计和实施追求“少而精”的原则,它既要让学生获得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构建少而精的框架知识,建立“画面感”让学习知识走得进也出得来,灵活进行理性思维,科学探究,最终为形成生命观念、社会责任意识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课程设计和实施;少而精;画面感;走得进出得来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也面临着新的要求,目前的英语课堂教学没能有效地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使得其信息化教学在应用过程之中仍然存在着问题。本文将针对目前高等职业院校英语课堂中应用信息化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提出加强信息化教学在高等职业院校英语课堂中应用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够在理论上给予一些思考。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英语教学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信息化教
摘 要:本文依据实践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目前我国高职高专的教学模式,从测绘类专业课程的视角探讨分析测绘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坚持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融通性与综合性人才为目的,坚持以教学改革为主体,以实践为基础,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参与测绘实践活动。本文为项目的教学改革提供基础性的参考。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测绘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
我科于2008年11月13日收治1例中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右附件囊实性肿物患者,肿物切除术后七日既其孕2s+3周时自然破水,一直保胎至37周,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摘 要: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文首先论述了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施展的现状。第二部分从教师的角度谈了谈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它主要从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识规律出发,提出了以“创造”为指向的学习形式及有关的学习内容,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水平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中职学校的学生是我国劳动工作者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但是当今的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体系还不完善,在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所以中职学校的学生思想素质还有待提高。因此,本文通过对广东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在德育教育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
摘要:酒店管理专业是高职院校中的重点专业之一,实习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提高专业技能的重要环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组成部分之一。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实习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实习质量和效率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存在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174-01当前,我国旅游
摘 要: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开展移动学习的可行性以及使用微信公众平台作为移动学习的平台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微信平台进行移动学习微课程资源的要求和方法,研究了微信平台下移动学习的具体应用,最后总结出微信平台有助于学生进行移动学习。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移动学习  一、高职院校开展移动学习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4G网络的普及、一系列“提速降费”政策施行、移动终端设备价格下降及wifi的广泛铺设,
摘 要:文中对国内职业教育专业教材开发建设现状进行了总结,对职业教育专业教材开发程序进行了研究,初步拟定了职业教育专业教材开发的流程及教材更新模式。  关键词:职业教育;专业教材;开发程序  中图分类号:P20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170-02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合理的课程体系实现的,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组成部分,教材是课程的信
作者简介:郦姝绮(1989.06-),女,汉族,浙江诸暨人,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讲师,硕士,会计、税法。  摘要:在学校面临转型的背景下,为了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各门课程也不应再局限于传统的理论授课模式。《Business Planning: Taxation》即税收筹划课程是ACA专业的专业阶段课程,相对难度较大,而英国作为判例法系国家,其税收条款更是繁琐细碎,单纯的理论讲述只能让学生通俗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