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战场上的佛寺
在高平市区东部有一座米山镇,相传这里的历史即是源自长平之战。
此地周围群山低缓,连绵无际,中部则有一片高峰突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在大战之初,赵国统帅廉颇便在山中存放粮草,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这里只是为迷惑秦军而设置的假粮仓,真的粮仓辎重则囤积在伯方村旁的车辋谷里,但此地日后就以粮得名被称为大粮山,山下的镇子定名为米山镇。
在米山镇以北有一座千年古刹名日定林寺,其背靠七佛山面南而建,处于大山环抱之中。风光旖旎,景色壮美,林丛掩映之间楼阁耸立,飞檐迭起,好似一座点缀于山水画卷中的仙家府第。
这座定林寺始建年代已不可考,但寺内的金代大定二年(1162年)碑刻上记载,此寺于五代后唐长兴年间(930-933年)就已经存在了,因此其创建于唐代是完全有可能的。
这里曾经名为永德寺,后因在寺旁有一眼终年不竭的定林古泉,遂更名为定林寺。
据现有所能查到的记载,自金、元两代起至明、清时期多次对定林寺进行修缮,寺中现存的大部分建筑都是明清遗留。
定林寺修建在山坡上,规模相当大,全寺南北狭长,跨度近百米,寺内建筑依地势层叠上升,蔚为壮观。最前端为观音阁,此阁面阔进深均为三间,总共有两层,是座重檐歇山顶式楼阁,一层正中央开门,前后通透,内外均出报厦,兼具寺院山门的功能。左右连建有出前廊的两座掖门和砖木结构的三层钟、鼓楼,这组建筑庄严肃穆,气势恢宏,有先声夺人之感。
走进山门,迎面为定林寺的正殿——雷音殿,取“佛音说法,声如雷震”之意,西天佛祖居住在大雷音寺,这里的雷音殿也意为佛祖居处。此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平面呈正方形,前后明间设板门,正面两次间开直棂窗,体量小巧,造型娟秀,下部建在米许的石台基上,前边连建有月台,修缮题记明确地记载了重修于元朝“延祐四年(1317年)四月初十日”。
月臺前原本陈列有两尊北宋时期刊刻的石经幢,可惜已经被盗,仅余下少量构件残存。左右分别有面阔三问悬山顶的东、西配殿以及廊房等建筑,其中两座配殿也是元代遗构,与正殿均为定林寺内现存年代最早的建筑了。
正殿后边原有三佛殿,可惜现在已经毁掉,只留下了空荡荡的庭院,北端建有一座高近5米的巨大条石平台,中央设门洞和石阶可登到台顶,左右两旁另开设有“止涓”“门津”二洞。平台顶端又是一片规模不小的殿宇,整座寺院的后半部分建筑几乎都修建在这座平台之上,由七佛殿和两旁的配殿以及廊庑、亭阁等组成。站在台顶扶栏下望,寺院前部建筑和周围群山以及远方的米山镇等景致皆入眼帘,美不胜收。
定林寺的东西两路还建有跨院、僧舍等附属建筑,整体格局保存完整,早年间也是因为被改作学校而幸存下来;可惜各殿内的塑像都已经遭到了灭顶之灾,后来所补塑的佛像再难追古人技艺之万一。
山下的米山镇上还保存有大面积的老街巷和清代古民居以及铁佛寺、显圣观等庙宇,是一处值得细细寻访和品味的好地方。
小贴士长平之战
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泰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战争中的赵国由于连年战争,国内粮草消耗严重。秦国方面虽然战线更长,但国力远强于赵,赵王怕再拖下去对赵更加不利,遂弃用偏于防守的名将廉颇,而起用赵括代替廉颇。赵括遵照赵王意图,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史,组织进攻。泰国暗中换帅名将白起,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赵军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经此一战赵国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编辑/周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