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声水起。
2013年,互联网大佬们向传统金融业务进军。借助新技术和平台,互联网金融从一落地,就掀起了一股热潮,并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特征。
互联网和金融本属两个不同的类别,前者具有开放性、多元化和互动性,依靠海量信息赢得消费者和市场的关注;后者关系着百姓的民生问题,受国家严格监管,承担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特殊使命是其具有的特点之一,而且对中国金融业的创新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互联网金融来了。强调基于互联网平台和技术为市场带来金融服务的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之间是什么关系?未来两种产业将走向何方?
互联网金融促进了传统金融业互联网化的速度,而传统金融的创新,又作用于互联网企业搭建更多的平台。两者之间本非对手,而应牵手,共同助推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高歌猛进。
作为传统银行业的代表之一,中国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以下简称光大信用卡)在金融创新的路上,不疾不徐,用自己的速度和深度,为互联网金融创新增添热度。
从传统银行业务向互联网金融挺进,光大信用卡中心已经迈出了一大步。在互联网金融路上,光大信用卡中心不是一个独孤的行者,借助互联网,信用卡行业的互联网金融之应用超出想象。
赋予光大信用卡中心互联网金融创新标签,不是偶然。在行进的路上,放眼于远处的风景,用金融创新为客户的生活蓝图搭建云端,在互联网金融创新主战场,光大信用卡中心正在向自我发起挑战。
身为光大信用卡中心女高管,总经理戴兵女士从事银行业多年,对金融互联网化、互联网金融化的融合趋势有着独到的理解和分析。对于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径和模式,戴兵做了详细解读。
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金融
数字商业时代:2013年互联网金融之火爆超出预期,如果说上半年是互联网企业撬动互联网金融,那么2013年下半年以后,传统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向互联网渗透明显加快。您觉得互联网金融概念的兴起,主要原因是什么?
戴兵:在国内,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近几年不断升温,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业界各大机构纷纷涉水,竞争态势愈演愈烈,学术界也发起互联网金融论坛、沙龙,讨论声此起彼伏。但是在其发源地欧美国家,互联网金融却并不像国内这样受到如此高的关注,并非欧美国家不热衷互联网金融,也并非他们的互联网金融不发达,而是他们更依托于金融的创新。
目前内地市场上引发互联网金融狂潮,究其原因,与中国的特殊环境有关。
一是因为历史的原因。受宏观经济、利率政策、监管制度、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银行业净息差总体水平较高。近几年,随着《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的出台,200余家第三方支付公司获得支付牌照,第三方支付业务规模飞速增长。一些第三方支付公司在从事支付业务过程中,不断接触金融业务,被银行业利润所吸引,却忽略了其潜在的风险,于是纷纷涉足金融领域。
二是因为借贷方信息不对称,个人客户与小微企业信用评估难度大,单位操作成本高,造成了小微贷款的难题。个人客户与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通过传统金融机构不能得到满足,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下通过互联网找到了一个出口。
三是互联网快速发展,使公众的生活、社交方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处于互联网中的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金融资讯并进行交易处理,让金融服务的微型化和碎片化成为可能。
四是相较于发达国家,互联网金融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法律规定还是监管标准都不完善,并且监管机构期望金融融入新的元素,对互联网金融给予了更多的宽容。
数字商业时代:美国网络银行的兴起,对于美国乃至全球推动互联网金融都有积极的意义和示范效应。同样是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但中国互联网金融的提出,似乎金融和互联网两个行业存在对立情绪,您怎么看?
戴兵:美国网络银行的发起、成长,和传统金融一脉相承,并且与传统金融紧密合作;但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似乎与传统金融有所对立,这样的舆论导向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而且容易让市场产生误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依然是其金融属性,要发展互联网金融,必须要消除这样的偏见和对市场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美国消费者热衷网上银行业务。有数据显示,2010年,美国消费者选择通过网上银行进行转账业务、查询账户结余、购买银行研究产品的用户比例分别从2005年的34%、44%、46%急剧增加到67%、76%、77%。
艾瑞咨询根据ForeSee发布的2010年美国网上金融服务研究报告发现,在美国的各项网络服务中,美国消费者对网上银行的满意度最高,满意度得分为81分;网上购物平台位居第二,满意度得分为79分。
如果将这个结果一分为二的来看,说明美国金融创新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得到认可;而从互联网技术来看,因为安全、便捷,让消费者对互联网金融产生了路径依赖。所以说,互联网金融跟传统金融不是对立的,不应该过分强调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挑战和颠覆,这种观点相对于互联网金融本质的认识上,是存在误区的。双方应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
数字商业时代: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是互联网技术还是金融
戴兵: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我认为还是金融。
金融的核心是存款、贷款和支付结算。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目前众说纷纭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大致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金融产品的互联网化,主要有: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化,如网上银行、支付宝、余额宝等;网络融资,如阿里金融、京东供应链金融等;金融互联网中介,如P2P、众筹等。第二类是围绕金融的互联网服务模式,例如金融产品搜索,典型的如融360、91金融超市等。 当然,目前的这些互联网金融模式与传统金融机构关注的客户,以及服务的渠道与方式存在着许多不同,但是这并没有脱离金融存、贷、汇的本质。因此,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互联网赋予了金融绚丽的色彩。
数字商业时代:如果从信用卡的发展来看,在互联网金融创新手段上,互联网对信用卡的影响和促进体现在哪些方面?
戴兵:应该说,信用卡是最早做到金融互联网化的金融产品,信用卡业务本身也是依赖互联网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业务。互联网对于信用卡来说,是行业发展的技术平台,也是诞生新兴业务的基础平台。
具体说来,互联网对信用卡支付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最初的时候,信用卡主要用的离线交易,这种离线交易是基于早期并没有互联互通的技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信用卡逐渐与高新技术高度融合,交易从线下POS、ATM机具发展到线上的网银支付或者同非金融机构合作等网上支付方式,支付介质从有形的磁条、芯片逐步向无形的手机支付、声波、指纹支付演变,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便捷、安全及多样化的体验。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围绕的核心始终是账户和平台,这一点始终没有变过。从这个范围来看,信用卡已经做到了互联网金融化,也正是这样,才使得信用卡可以走遍全球。
从光大信用卡的经验来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功不可没。我们一直以来追求快捷服务的理念,推出了10分钟实时申请、实时审批和实时放款的“瞬时贷”业务。2013年,我们开始和一些互联网企业合作,创立 “网络瞬时贷”模式,让10分钟的“神话”在互联网上进行复制,使得快捷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借助互联网更上一层楼。
因此,从个人来看,信用卡的互联网化,促进了信用卡在市场上的快速扩张,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升与改进,又反过来促进了信用卡功能的多元化和服务的多样性。两者之间的影响和促进是正能量的。
互联网金融的未来之路在于融合
数字商业时代:互联网金融要发展,究竟该走什么样的道路?
戴兵:应该是融合。互联网金融的未来之路在于融合。
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核心业务是存款、贷款和支付结算,而互联网企业在支付方式、信息的沉淀与处理、长尾理论下的客户积累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因此,双方应当相互协作、相互融合才能协调发展。例如,银行在互联网支付方面应用不足,完全可以交由互联网企业来做,共同开发新的产品与服务;反过来,互联网企业如果要开展银行业务,就要受到资本金、拨备、安全、风险管理和尽职调查等一系列约束,其竞争力不如在此领域耕耘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银行。因此,这就需要双方强强联合,取长补短,实现融合发展。希望互联网金融跟传统金融业未来能够加强合作,相互支持,成为互利双赢的共同体。
数字商业时代: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戴兵:在目前的情况下,没有专门针对互联网金融出台相关的游戏规则,一旦大面积普及,就会有很多隐藏的风险。因此,当务之急是加强监管。
金融行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700年来,存活百年的企业不足万分之一。上世纪30年代,美国超过42%的银行倒闭;上世纪80年代,美国每年有近100家银行倒闭。因此,银监会前主席刘明康就曾经说过,“金融业很特殊,要有敬畏之心”。
风险管理是金融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在带来很多便利的同时,要解决客户资金的安全、信息的安全、系统的安全以及互联网金融合规风险的问题,应该有自身风险管控、行业自律和金融监管三道防线,其中金融监管是最后的,也是最必不可少的一道防线。
2013年,互联网大佬们向传统金融业务进军。借助新技术和平台,互联网金融从一落地,就掀起了一股热潮,并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特征。
互联网和金融本属两个不同的类别,前者具有开放性、多元化和互动性,依靠海量信息赢得消费者和市场的关注;后者关系着百姓的民生问题,受国家严格监管,承担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特殊使命是其具有的特点之一,而且对中国金融业的创新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互联网金融来了。强调基于互联网平台和技术为市场带来金融服务的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之间是什么关系?未来两种产业将走向何方?
互联网金融促进了传统金融业互联网化的速度,而传统金融的创新,又作用于互联网企业搭建更多的平台。两者之间本非对手,而应牵手,共同助推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高歌猛进。
作为传统银行业的代表之一,中国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以下简称光大信用卡)在金融创新的路上,不疾不徐,用自己的速度和深度,为互联网金融创新增添热度。
从传统银行业务向互联网金融挺进,光大信用卡中心已经迈出了一大步。在互联网金融路上,光大信用卡中心不是一个独孤的行者,借助互联网,信用卡行业的互联网金融之应用超出想象。
赋予光大信用卡中心互联网金融创新标签,不是偶然。在行进的路上,放眼于远处的风景,用金融创新为客户的生活蓝图搭建云端,在互联网金融创新主战场,光大信用卡中心正在向自我发起挑战。
身为光大信用卡中心女高管,总经理戴兵女士从事银行业多年,对金融互联网化、互联网金融化的融合趋势有着独到的理解和分析。对于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径和模式,戴兵做了详细解读。
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金融
数字商业时代:2013年互联网金融之火爆超出预期,如果说上半年是互联网企业撬动互联网金融,那么2013年下半年以后,传统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向互联网渗透明显加快。您觉得互联网金融概念的兴起,主要原因是什么?
戴兵:在国内,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近几年不断升温,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业界各大机构纷纷涉水,竞争态势愈演愈烈,学术界也发起互联网金融论坛、沙龙,讨论声此起彼伏。但是在其发源地欧美国家,互联网金融却并不像国内这样受到如此高的关注,并非欧美国家不热衷互联网金融,也并非他们的互联网金融不发达,而是他们更依托于金融的创新。
目前内地市场上引发互联网金融狂潮,究其原因,与中国的特殊环境有关。
一是因为历史的原因。受宏观经济、利率政策、监管制度、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银行业净息差总体水平较高。近几年,随着《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的出台,200余家第三方支付公司获得支付牌照,第三方支付业务规模飞速增长。一些第三方支付公司在从事支付业务过程中,不断接触金融业务,被银行业利润所吸引,却忽略了其潜在的风险,于是纷纷涉足金融领域。
二是因为借贷方信息不对称,个人客户与小微企业信用评估难度大,单位操作成本高,造成了小微贷款的难题。个人客户与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通过传统金融机构不能得到满足,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下通过互联网找到了一个出口。
三是互联网快速发展,使公众的生活、社交方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处于互联网中的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金融资讯并进行交易处理,让金融服务的微型化和碎片化成为可能。
四是相较于发达国家,互联网金融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法律规定还是监管标准都不完善,并且监管机构期望金融融入新的元素,对互联网金融给予了更多的宽容。
数字商业时代:美国网络银行的兴起,对于美国乃至全球推动互联网金融都有积极的意义和示范效应。同样是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但中国互联网金融的提出,似乎金融和互联网两个行业存在对立情绪,您怎么看?
戴兵:美国网络银行的发起、成长,和传统金融一脉相承,并且与传统金融紧密合作;但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似乎与传统金融有所对立,这样的舆论导向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而且容易让市场产生误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依然是其金融属性,要发展互联网金融,必须要消除这样的偏见和对市场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美国消费者热衷网上银行业务。有数据显示,2010年,美国消费者选择通过网上银行进行转账业务、查询账户结余、购买银行研究产品的用户比例分别从2005年的34%、44%、46%急剧增加到67%、76%、77%。
艾瑞咨询根据ForeSee发布的2010年美国网上金融服务研究报告发现,在美国的各项网络服务中,美国消费者对网上银行的满意度最高,满意度得分为81分;网上购物平台位居第二,满意度得分为79分。
如果将这个结果一分为二的来看,说明美国金融创新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得到认可;而从互联网技术来看,因为安全、便捷,让消费者对互联网金融产生了路径依赖。所以说,互联网金融跟传统金融不是对立的,不应该过分强调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挑战和颠覆,这种观点相对于互联网金融本质的认识上,是存在误区的。双方应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
数字商业时代: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是互联网技术还是金融
戴兵: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我认为还是金融。
金融的核心是存款、贷款和支付结算。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目前众说纷纭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大致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金融产品的互联网化,主要有: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化,如网上银行、支付宝、余额宝等;网络融资,如阿里金融、京东供应链金融等;金融互联网中介,如P2P、众筹等。第二类是围绕金融的互联网服务模式,例如金融产品搜索,典型的如融360、91金融超市等。 当然,目前的这些互联网金融模式与传统金融机构关注的客户,以及服务的渠道与方式存在着许多不同,但是这并没有脱离金融存、贷、汇的本质。因此,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互联网赋予了金融绚丽的色彩。
数字商业时代:如果从信用卡的发展来看,在互联网金融创新手段上,互联网对信用卡的影响和促进体现在哪些方面?
戴兵:应该说,信用卡是最早做到金融互联网化的金融产品,信用卡业务本身也是依赖互联网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业务。互联网对于信用卡来说,是行业发展的技术平台,也是诞生新兴业务的基础平台。
具体说来,互联网对信用卡支付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最初的时候,信用卡主要用的离线交易,这种离线交易是基于早期并没有互联互通的技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信用卡逐渐与高新技术高度融合,交易从线下POS、ATM机具发展到线上的网银支付或者同非金融机构合作等网上支付方式,支付介质从有形的磁条、芯片逐步向无形的手机支付、声波、指纹支付演变,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便捷、安全及多样化的体验。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围绕的核心始终是账户和平台,这一点始终没有变过。从这个范围来看,信用卡已经做到了互联网金融化,也正是这样,才使得信用卡可以走遍全球。
从光大信用卡的经验来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功不可没。我们一直以来追求快捷服务的理念,推出了10分钟实时申请、实时审批和实时放款的“瞬时贷”业务。2013年,我们开始和一些互联网企业合作,创立 “网络瞬时贷”模式,让10分钟的“神话”在互联网上进行复制,使得快捷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借助互联网更上一层楼。
因此,从个人来看,信用卡的互联网化,促进了信用卡在市场上的快速扩张,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升与改进,又反过来促进了信用卡功能的多元化和服务的多样性。两者之间的影响和促进是正能量的。
互联网金融的未来之路在于融合
数字商业时代:互联网金融要发展,究竟该走什么样的道路?
戴兵:应该是融合。互联网金融的未来之路在于融合。
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核心业务是存款、贷款和支付结算,而互联网企业在支付方式、信息的沉淀与处理、长尾理论下的客户积累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因此,双方应当相互协作、相互融合才能协调发展。例如,银行在互联网支付方面应用不足,完全可以交由互联网企业来做,共同开发新的产品与服务;反过来,互联网企业如果要开展银行业务,就要受到资本金、拨备、安全、风险管理和尽职调查等一系列约束,其竞争力不如在此领域耕耘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银行。因此,这就需要双方强强联合,取长补短,实现融合发展。希望互联网金融跟传统金融业未来能够加强合作,相互支持,成为互利双赢的共同体。
数字商业时代: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戴兵:在目前的情况下,没有专门针对互联网金融出台相关的游戏规则,一旦大面积普及,就会有很多隐藏的风险。因此,当务之急是加强监管。
金融行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700年来,存活百年的企业不足万分之一。上世纪30年代,美国超过42%的银行倒闭;上世纪80年代,美国每年有近100家银行倒闭。因此,银监会前主席刘明康就曾经说过,“金融业很特殊,要有敬畏之心”。
风险管理是金融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在带来很多便利的同时,要解决客户资金的安全、信息的安全、系统的安全以及互联网金融合规风险的问题,应该有自身风险管控、行业自律和金融监管三道防线,其中金融监管是最后的,也是最必不可少的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