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教师应在备课时就确定自己的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是通过教师备课的创造性阅读来实现的。教师的备课应以导为前提,以创造为过程,这集中体现在教师对教材的学习研究及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上,并最终达到训练学生的预期目标。备课的创造性阅读要同全面了解学生,深入透彻的把握讲授内容,对教材的处理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以及对教法的有效选择等几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最终达到备好课,教好书的目的。
【关键词】 主导;备课; 创造; 阅读
[Abstract]the language teacher should when preparing a lesson determined own leading role, this kind of leading role is the creativity which prepares a lesson through the teacher reads realizes. The teacher prepares a lesson to be supposed take to lead as the premise, take the creation as a process, this centralism manifests in the teacher to the teaching material study research and in own quality unceasing enhancement, and finally achieved trains student's anticipated target.Prepares a lesson creative reading must with th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student, the thorough thorough assurance teach the content,to the teaching material processing and the creative use teaching material as well as to the teaching method effective choice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organic synthesis, finally achieved arranges the class, teaches the book the goal.
[Key word]leads; Prepares a lesson; Creation; Reading
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密切相关、互相促进的。一般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在课堂上施教时才能体现。但我认为教师应在备课时就确定自己的主导作用。因为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的,一个完整的教授过程包括:备课——施教——作业(考核)。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编导”方面,即在备课中要进行定向、立标、筛选、设计和组合等信息加工活动,并显示出独特、鲜明的创造个性。
那么,怎样才能在备课时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呢?我认为,关键是在备课时进行创造性阅读。
教师的备课是对教材的学习研究过程。虽然,教师讲授的与学生学习的是同一个材料,但教与学的角度以及提的要求却大不一样。教师除了要熟悉教材,还要善于处理教材并使学生懂得这些内容,教师的责任就是要让学主成为“作品的最后完成者”,扩大创造的空间,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素质。
语文教材只是教师训练学生语文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凭借,而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不应把课文的完整分析单向灌输给学生,因为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是作品的最后完成者,而不是知识的存储器。教师应在备课时以参与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现代教育要求教师重在指点方法,“不复需教”,使学生 “自奋其力,自致其知”。这就要求教师应在备课时进行创造性阅读,要求教师应摆脱“提示”、“参考”的束缚。尤其是新课标明确指出教材只是一个例子、一个引子,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加工改造,有效的进行取舍,区分主次轻重,对纷芜繁杂的内容进行筛选,去粗存精,使之真正成为切实有效的训练材料,达到训练学生的预期目标,真正发挥出教师备课时的主导作用。
那些优秀的语文教师之所以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生机和活力,正是由于他们在备课中不断地追求创新设计。现举一教例:一位教师让学生预习了《祝福》后说:“我认为,作者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请大家研读课文,证明我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这样概括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
(1)、丽春之日,丈夫夭折—祥林嫂“是春天没了丈夫的”;
(2)、孟春之日,被迫再嫁—“新年才过”,被婆婆抓走;
(3)、暮春之日,痛失爱子—“春天快完,村上倒反来了狼”;
(4)、迎春之日,一命归天—消逝在祝福的鞭炮声中。
这位教师认为,冷酷的社会没有给祥林嫂温暖的春天,几个关键情节均于春天发生,隐含了她没有春天,没有出路的悲惨命运。这种“一家之言”,正是反映了备课的创造性阅读的特点。
因此备课的创造性阅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处理好几个方面问题:
首先,备课时要备学生。对于学生,教师应鼓励他们不盲从权威,不迷信书本,要大胆探索,善于发现,勇于开拓,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任何学者、权威都不可能穷尽真理之长河,任何人都有发现知识的可能,要树立勇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的思想。既然这样,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做到教者从容,学者各得其所,各尽其思呢?这就要求老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备课时也要备备学生,以利于上课时有效地启发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其次,备课的创造性阅读的先决条件是建立在深入透彻的把握讲授内容的基础上的。它要求老师必须先将课文内容(包括语言、思想、情感)、作者的思路及创作意图烂熟于胸并化成自己的东西,才能确定教学目的、重难点、选定教学,进行教学设计,才能对教材的处理、加工游刃有余。许序修老师曾介绍过他的备课方法,其中一条就是“抄课文”;钱梦龙老师曾说:“每教一篇文章之前,我总是反反复复地读,一直读到'品'出味来,才决定怎样去教。”可见,要做到“创”,“熟练”是关键。
教师备课的创造性阅读最终是体现出对教材的处理上。教材的处理,对于施教者来说,就是教学重点的确定问题。
教材是教学信息的集合。任何一篇课文,都包含有各种外显的语文知识信息,也包含有内隐的能力训练、思想教育、审美教育信息。教学不可能、也不应该把所有内容都一古脑儿灌给学生。因此,语文老师在备课时必须作出明确的选择。回想程翔老师在讲授《背影》、《在烈日和暴雨下》、《中国石拱桥》等篇幅较长的课文时,只用一节课的时间就能讲授完,并取得寻常教师花2-3节课都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我想,这应归根于程翔老师备课时对教学目标的设立以及对教材恰如其分的处理上。
教师对教材处理还应做好对教材真实性的把握上。对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以及参阅各种材料,找出其中最能反映事物客观真实的内容进行加工,务必做到“思学生之所思,想学生之未想之事”。这同样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选择应有一定的量做基础,如果这一方面做得不够,他就没办法对付相应的教学内容,即使可以凭借教参的帮助,但也没有选择的余地,所谓“要给学生——瓢饮,教师应有一桶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正确地处理教材能给学生更直观的认知,更加方便学生的理解、掌握。我备《鱼我所欲也》一文时,对5-8句进行处理,把语序调整为: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恶有甚于死者。通过调整。“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的假设推理过程更加清晰、明了,自然也就能取得更好的讲授效果。
另外,找好课文的切入点,既对处理教材有帮助,又能使课堂结构更紧凑。许序修老师教《春》一文,只设计了一个问题,“六幅图中,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就把所要学习的教学内容挖掘一尽。我备《雨中登泰山》一文,是把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做为切入口,设计一个问题:令作者一行雨中登泰山感到的最大乐趣是什么?(要求学生先朗读这两个自然段,再用文段原话作答)通过一问一答,可以很自然的引出分析课文的两个点——“雨中景”和“雨中情”的抒写。这样就能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流畅,课堂结构更加紧凑。选择课文的切入点能给教师与学生的发挥提供更加广阔、自由、开放的空间。最后,体现教师备课的创造性阅读还要对教法进行合理选择。
教法的选择因人而异,对同一讲授内容,不同的教师采用的教法也多不同。于漪教《春》,结合其“工笔顺序、方法、语言、色彩等,从中掌握分析的方法,“春风图”、“春雨图”则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而许序修教《春》则以“读、写、创”的讲授特点,以“导”激发学生自己思考、分析六幅图。因文因人因境而异的有代表性的教例是钱梦龙的“三类模式--根据学生对象部署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学习钱老师这种教法,我教《曹刿论战》、《愚公移山》这类对“接受”难度不大,但内容较枯燥的课文,是以问题的自学与讨论统带各项基础知识的学习来进行教学的。总之,教法多种多样,选择更是因人而异,但它是体现教师备课时的主导作用的方法之一。
以上这几个方面体现了备课的创造性阅读特点,确立了备课时教师的主导地位,它们不是单一的,而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
总之,备课是教师对课文进行再创造再加工的过程,备好课,才能教好书。尤其是要实现新课标“三维”目标及学生“三自”原则,更不是让教师成为旁观者,相反是对教师主导作用、地位的重新丈量,对教师创造力的重新审视,因此,我认为在授课前对作品进行创造性解读是不容忽视的。
收稿日期:2007-03-16
【关键词】 主导;备课; 创造; 阅读
[Abstract]the language teacher should when preparing a lesson determined own leading role, this kind of leading role is the creativity which prepares a lesson through the teacher reads realizes. The teacher prepares a lesson to be supposed take to lead as the premise, take the creation as a process, this centralism manifests in the teacher to the teaching material study research and in own quality unceasing enhancement, and finally achieved trains student's anticipated target.Prepares a lesson creative reading must with th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student, the thorough thorough assurance teach the content,to the teaching material processing and the creative use teaching material as well as to the teaching method effective choice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organic synthesis, finally achieved arranges the class, teaches the book the goal.
[Key word]leads; Prepares a lesson; Creation; Reading
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密切相关、互相促进的。一般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在课堂上施教时才能体现。但我认为教师应在备课时就确定自己的主导作用。因为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的,一个完整的教授过程包括:备课——施教——作业(考核)。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编导”方面,即在备课中要进行定向、立标、筛选、设计和组合等信息加工活动,并显示出独特、鲜明的创造个性。
那么,怎样才能在备课时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呢?我认为,关键是在备课时进行创造性阅读。
教师的备课是对教材的学习研究过程。虽然,教师讲授的与学生学习的是同一个材料,但教与学的角度以及提的要求却大不一样。教师除了要熟悉教材,还要善于处理教材并使学生懂得这些内容,教师的责任就是要让学主成为“作品的最后完成者”,扩大创造的空间,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素质。
语文教材只是教师训练学生语文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凭借,而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不应把课文的完整分析单向灌输给学生,因为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是作品的最后完成者,而不是知识的存储器。教师应在备课时以参与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现代教育要求教师重在指点方法,“不复需教”,使学生 “自奋其力,自致其知”。这就要求教师应在备课时进行创造性阅读,要求教师应摆脱“提示”、“参考”的束缚。尤其是新课标明确指出教材只是一个例子、一个引子,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加工改造,有效的进行取舍,区分主次轻重,对纷芜繁杂的内容进行筛选,去粗存精,使之真正成为切实有效的训练材料,达到训练学生的预期目标,真正发挥出教师备课时的主导作用。
那些优秀的语文教师之所以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生机和活力,正是由于他们在备课中不断地追求创新设计。现举一教例:一位教师让学生预习了《祝福》后说:“我认为,作者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请大家研读课文,证明我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这样概括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
(1)、丽春之日,丈夫夭折—祥林嫂“是春天没了丈夫的”;
(2)、孟春之日,被迫再嫁—“新年才过”,被婆婆抓走;
(3)、暮春之日,痛失爱子—“春天快完,村上倒反来了狼”;
(4)、迎春之日,一命归天—消逝在祝福的鞭炮声中。
这位教师认为,冷酷的社会没有给祥林嫂温暖的春天,几个关键情节均于春天发生,隐含了她没有春天,没有出路的悲惨命运。这种“一家之言”,正是反映了备课的创造性阅读的特点。
因此备课的创造性阅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处理好几个方面问题:
首先,备课时要备学生。对于学生,教师应鼓励他们不盲从权威,不迷信书本,要大胆探索,善于发现,勇于开拓,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任何学者、权威都不可能穷尽真理之长河,任何人都有发现知识的可能,要树立勇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的思想。既然这样,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做到教者从容,学者各得其所,各尽其思呢?这就要求老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备课时也要备备学生,以利于上课时有效地启发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其次,备课的创造性阅读的先决条件是建立在深入透彻的把握讲授内容的基础上的。它要求老师必须先将课文内容(包括语言、思想、情感)、作者的思路及创作意图烂熟于胸并化成自己的东西,才能确定教学目的、重难点、选定教学,进行教学设计,才能对教材的处理、加工游刃有余。许序修老师曾介绍过他的备课方法,其中一条就是“抄课文”;钱梦龙老师曾说:“每教一篇文章之前,我总是反反复复地读,一直读到'品'出味来,才决定怎样去教。”可见,要做到“创”,“熟练”是关键。
教师备课的创造性阅读最终是体现出对教材的处理上。教材的处理,对于施教者来说,就是教学重点的确定问题。
教材是教学信息的集合。任何一篇课文,都包含有各种外显的语文知识信息,也包含有内隐的能力训练、思想教育、审美教育信息。教学不可能、也不应该把所有内容都一古脑儿灌给学生。因此,语文老师在备课时必须作出明确的选择。回想程翔老师在讲授《背影》、《在烈日和暴雨下》、《中国石拱桥》等篇幅较长的课文时,只用一节课的时间就能讲授完,并取得寻常教师花2-3节课都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我想,这应归根于程翔老师备课时对教学目标的设立以及对教材恰如其分的处理上。
教师对教材处理还应做好对教材真实性的把握上。对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以及参阅各种材料,找出其中最能反映事物客观真实的内容进行加工,务必做到“思学生之所思,想学生之未想之事”。这同样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选择应有一定的量做基础,如果这一方面做得不够,他就没办法对付相应的教学内容,即使可以凭借教参的帮助,但也没有选择的余地,所谓“要给学生——瓢饮,教师应有一桶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正确地处理教材能给学生更直观的认知,更加方便学生的理解、掌握。我备《鱼我所欲也》一文时,对5-8句进行处理,把语序调整为: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恶有甚于死者。通过调整。“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的假设推理过程更加清晰、明了,自然也就能取得更好的讲授效果。
另外,找好课文的切入点,既对处理教材有帮助,又能使课堂结构更紧凑。许序修老师教《春》一文,只设计了一个问题,“六幅图中,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就把所要学习的教学内容挖掘一尽。我备《雨中登泰山》一文,是把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做为切入口,设计一个问题:令作者一行雨中登泰山感到的最大乐趣是什么?(要求学生先朗读这两个自然段,再用文段原话作答)通过一问一答,可以很自然的引出分析课文的两个点——“雨中景”和“雨中情”的抒写。这样就能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流畅,课堂结构更加紧凑。选择课文的切入点能给教师与学生的发挥提供更加广阔、自由、开放的空间。最后,体现教师备课的创造性阅读还要对教法进行合理选择。
教法的选择因人而异,对同一讲授内容,不同的教师采用的教法也多不同。于漪教《春》,结合其“工笔顺序、方法、语言、色彩等,从中掌握分析的方法,“春风图”、“春雨图”则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而许序修教《春》则以“读、写、创”的讲授特点,以“导”激发学生自己思考、分析六幅图。因文因人因境而异的有代表性的教例是钱梦龙的“三类模式--根据学生对象部署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学习钱老师这种教法,我教《曹刿论战》、《愚公移山》这类对“接受”难度不大,但内容较枯燥的课文,是以问题的自学与讨论统带各项基础知识的学习来进行教学的。总之,教法多种多样,选择更是因人而异,但它是体现教师备课时的主导作用的方法之一。
以上这几个方面体现了备课的创造性阅读特点,确立了备课时教师的主导地位,它们不是单一的,而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
总之,备课是教师对课文进行再创造再加工的过程,备好课,才能教好书。尤其是要实现新课标“三维”目标及学生“三自”原则,更不是让教师成为旁观者,相反是对教师主导作用、地位的重新丈量,对教师创造力的重新审视,因此,我认为在授课前对作品进行创造性解读是不容忽视的。
收稿日期:2007-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