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要]研究运用互动教学法对中学音乐课教学进行干预,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实验前后学生音乐能力和部分心理因素的变化,探析互动教学法对提高音乐课教学的实证效果,旨在为音乐课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 音乐课 互动教学法 实证研究
一、前言
所谓互动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采用对话、研讨和交流的学习方式,从而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个体与学习中介的互动,以及师生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的学习机制,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塑造学生良好个性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近年来诸多教育者和研究者将互助教学法与中学音乐相结合,对其进行了不同层次、不同视角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中学音乐教学提供了参考。为进一步研究互动教学法对中学音乐教学效果的影响,文章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以其为中学音乐教学提供些许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研究抽取石狮市石光华侨联合中学初中部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生各30名,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平均年龄约15周岁。
2 研究方法:实验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 互动教学法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实证研究
(1)互动教学法对学生音乐能力影响的横向比较表1互动教学法对学生音乐能力影响的横向比较(Mean±SD)
所谓横向比较是指实验前后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各种能力和总成绩上的变化,是实验组和对照组组间的比较。通过表1看出,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音乐能力演唱、乐理、欣赏、创作和总成绩的得分差值在0.7-2.5之间,最小差值为乐理能力之间差值为0.7,最大差值为创作能力之间的差值为2.5,各能力和总成绩之间的差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音乐能力在演唱、乐理、欣赏、创作和总成绩差值在7-11.1之间,其中演唱和欣赏能力上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别最大,乐理和总成绩的差异相对较小,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种能力和总成绩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互动教学法对学生音乐能力影响的纵向比较表2互动教学法对学生音乐能力影响的纵向比较(Mean±SD)
所谓纵向比较是指对比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前后学生各种能力和总成绩上的变化,是实验组(对照组)组内的比较。实验组前后学生各种能力和总成绩均出现较大变化,实验前实验组学生各种能力和总成绩分数最高分为乐理75.0分,而实验后实验组学生能力和总成绩除了创作为78.2分外,其他的均在82.6分以上,其中欣赏能力达到87.8分。实验前后实验组学生能力和总分的差值在7.6-13.9之间,均称均呈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实验前后学生能力和总成绩变化不大,其变化值在1.3-2之间,实验前后没有显著性差异。
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实验组和对照组组间的比较还是实验组(对照组)组内的比较,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音乐能力、总成绩均比对照组和实验组前测成绩有显著的提高,并均呈显著性差异,说明互动教学法对提高中学生音乐能力和总成绩具有显著的效果。
2 互动教学法对学生音乐情感的实证研究
(1)互动教学法对学生音乐情感影响的横向比较C见表3)
通过表3可以看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前对音乐的认知、情感、自信心和意志力差值较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心理因素出现了较大差异,最大差值是自信心之间的差值为1.35,最小的差值也达到0.84(意志力),并且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达到显著性差异。
(2)互动教学法对学生音乐情感影响的纵向比较表3互动教学法对学生音乐情感影响的横向比较(Mean±SD)
表4是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前后心理因素的纵向比较,通过分析看出,对照组试验前后学生的心理因素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差值最大的为0.36。而实验组实验前后的差值则较大,最小的为0.96,最大的为1.54,并且在认知,情感、自信心和意志力四种心理因素上均呈显著性差异。
通过研究发现,互动教学法对提高中学生音乐认知、情感、自信心和意志力四种心理因素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互动教学方法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该教学方法加大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程度,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有较为轻松的环境和气氛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学生为了顺利的交流会主动的查阅相关资料,有利于逐步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大大提高了学生对音乐课的认知、情感、自信心和意志力。
四、小结
互动教学法作为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在中学音乐中应用较为广泛,而互动教学法因其特点,对提高学生演唱、乐理、欣赏、创作和总成绩等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同时互动教学法对提高中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情感、自信心和意志力也有较好的效果。中学音乐教学要科学的运用互动教学法,充分发挥互动教学法的重大作用,不断推进中学音乐教学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泽文,雷呈勇,互动教学模式的特点、类型与实施环节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
[2]聂英,高校课堂互动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作用分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
[关键词]中学 音乐课 互动教学法 实证研究
一、前言
所谓互动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采用对话、研讨和交流的学习方式,从而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个体与学习中介的互动,以及师生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的学习机制,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塑造学生良好个性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近年来诸多教育者和研究者将互助教学法与中学音乐相结合,对其进行了不同层次、不同视角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中学音乐教学提供了参考。为进一步研究互动教学法对中学音乐教学效果的影响,文章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以其为中学音乐教学提供些许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研究抽取石狮市石光华侨联合中学初中部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生各30名,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平均年龄约15周岁。
2 研究方法:实验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 互动教学法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实证研究
(1)互动教学法对学生音乐能力影响的横向比较表1互动教学法对学生音乐能力影响的横向比较(Mean±SD)
所谓横向比较是指实验前后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各种能力和总成绩上的变化,是实验组和对照组组间的比较。通过表1看出,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音乐能力演唱、乐理、欣赏、创作和总成绩的得分差值在0.7-2.5之间,最小差值为乐理能力之间差值为0.7,最大差值为创作能力之间的差值为2.5,各能力和总成绩之间的差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音乐能力在演唱、乐理、欣赏、创作和总成绩差值在7-11.1之间,其中演唱和欣赏能力上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别最大,乐理和总成绩的差异相对较小,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种能力和总成绩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互动教学法对学生音乐能力影响的纵向比较表2互动教学法对学生音乐能力影响的纵向比较(Mean±SD)
所谓纵向比较是指对比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前后学生各种能力和总成绩上的变化,是实验组(对照组)组内的比较。实验组前后学生各种能力和总成绩均出现较大变化,实验前实验组学生各种能力和总成绩分数最高分为乐理75.0分,而实验后实验组学生能力和总成绩除了创作为78.2分外,其他的均在82.6分以上,其中欣赏能力达到87.8分。实验前后实验组学生能力和总分的差值在7.6-13.9之间,均称均呈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实验前后学生能力和总成绩变化不大,其变化值在1.3-2之间,实验前后没有显著性差异。
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实验组和对照组组间的比较还是实验组(对照组)组内的比较,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音乐能力、总成绩均比对照组和实验组前测成绩有显著的提高,并均呈显著性差异,说明互动教学法对提高中学生音乐能力和总成绩具有显著的效果。
2 互动教学法对学生音乐情感的实证研究
(1)互动教学法对学生音乐情感影响的横向比较C见表3)
通过表3可以看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前对音乐的认知、情感、自信心和意志力差值较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心理因素出现了较大差异,最大差值是自信心之间的差值为1.35,最小的差值也达到0.84(意志力),并且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达到显著性差异。
(2)互动教学法对学生音乐情感影响的纵向比较表3互动教学法对学生音乐情感影响的横向比较(Mean±SD)
表4是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前后心理因素的纵向比较,通过分析看出,对照组试验前后学生的心理因素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差值最大的为0.36。而实验组实验前后的差值则较大,最小的为0.96,最大的为1.54,并且在认知,情感、自信心和意志力四种心理因素上均呈显著性差异。
通过研究发现,互动教学法对提高中学生音乐认知、情感、自信心和意志力四种心理因素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互动教学方法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该教学方法加大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程度,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有较为轻松的环境和气氛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学生为了顺利的交流会主动的查阅相关资料,有利于逐步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大大提高了学生对音乐课的认知、情感、自信心和意志力。
四、小结
互动教学法作为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在中学音乐中应用较为广泛,而互动教学法因其特点,对提高学生演唱、乐理、欣赏、创作和总成绩等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同时互动教学法对提高中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情感、自信心和意志力也有较好的效果。中学音乐教学要科学的运用互动教学法,充分发挥互动教学法的重大作用,不断推进中学音乐教学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泽文,雷呈勇,互动教学模式的特点、类型与实施环节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
[2]聂英,高校课堂互动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作用分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