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山览水读王维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aosen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导入“山水田园” 诗派
  【教学目标】了解“田园”诗发展成“山水田园”诗。
  师:前几周我们学了两首诗,谁来带领大家背诵?
  (师指一生领背诵《归园田居》和《饮酒》)
  师:这两首诗的作者是谁?
  生(齐):陶渊明。
  师:陶渊明在诗歌创作上很有成就啊!谁来说说他的贡献?
  生:陶渊明是田园诗派的创始人。
  生:“田园诗”描写乡村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归隐的志向和高洁的品质。
  师:你们说得很全面。300年过去了,诗人们发现,不仅田园风光恬静优美,大自然的山水风光也无限美好。于是,“田园”诗又往前进了一步,发展成了——猜一猜。
  生:“山水田园”诗。
  师:王维就是“山水田园” 诗派的代表之一。
  二、 王维是天才诗人。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声韵美
  【教学目标】明白什么叫“字正腔圆”, 了解诗歌节奏。通过一遍遍形式不同的诵读,感受诗歌的声韵美。
  师:同学们知道吗,王维是天才,从小便聪明过人,十五岁进京考试,由于写得一手好诗,而且精通音律,一下子便在京城的王公贵族之间传开了。从此,王维小小年纪便成了有名的“诗人”。
  (师出示《山居秋暝》)
  师:这首诗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谁会读诗题?
  (一生读)
  师:字音咬得很准。一起读“暝”。
  (生齐读“暝”)
  师:齐读诗题。
  (生齐读诗题)
  师:古人吟诗讲究“字正腔圆”,就是每一个字音都要读到位。自己把古诗读两遍,要求字正腔圆。
  (生自由读古诗)
  师:女生先来,好不好?
  (师指一名女生读)
  师:读得怎么样?
  生:吐字很清楚,字音咬得很准。
  师:是的,基本做到字正腔圆了。再请一个男生,你来。
  (师指一名男生读)
  师:谁来表扬他?
  生:我认为男生读得更好,声音洪亮,有了点腔调了。
  师:看来男女生读诗各有优点。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读,听好。
  师:我读“空山——”你们读“新雨后——”吟诗就好像唱歌,它的停顿比较讲究,字音要拖长,才有韵味。
  (师生合作,朗读全诗。)
  师:诗歌节奏很舒缓,大家的朗读很有韵味儿!连起来试试,看看是不是字正腔圆,齐读。
  (生齐读,朗读很认真,注意了节奏和腔调。)
  师:大家的吟诵真精彩!这就是诗歌的“声韵美”!
  三、 王维是山水画家。赏析文字,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教学目标】通过想象赏析“明月”“松”“清泉”“石”等山林景物,感受“诗中有画”。
  师:读了这么多遍,你觉得“山居秋暝”描绘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景色?
  生:这首诗描绘的是秋天山间的景色。
  生:我给她补充一下,《山居秋暝》描绘的是一个秋天的雨后,山间黄昏时的美景。
  师:这样说已经很全面了,你读得很仔细。王维把这座山叫什么山?
  生:空山。
  师:“空山”真的是空的吗?什么都没有吗?
  (生纷纷摇头)
  师:你从诗中看到了哪些
  景色?
  生:我从诗中看到了明月、松、清泉、石、竹、莲,我是从第二句和第三句看到的。
  (师出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师:你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把这两句读出来。
  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师:同学们知道吗?王维不仅是诗人,还是有名的画家。他开创了“水墨画”,不用彩色,只用墨的浓淡来体现色彩。后来就有人赞美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这样一个善于创造美的大诗人,他眼中的“空山”一定不空,一定是富有诗情画意的。用心读一读,你看到了怎样动人的画面?
  生:我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的画面:傍晚,山林里刚刚下过一场雨,月亮也升起来了,王维在山间散步,啊,空气多么新鲜!
  生:我看到一轮明月顽皮地跳上枝头,乳白的月光透过浓密的松林在地面上投下了奇奇怪怪的影子。
  师:看来王维富有童心啊!
  生:我还看到清澈的泉水在月光的照耀下闪着银色的波光,它们跳过山间的石块,穿过密密的树林,一路唱着歌儿从诗人身边走过。
  师:你真是王维的知音啊!在你和王维眼中,山林里司空见惯的景竟然是那么美好,像一幅水墨画一样。王维画山水画的技巧十分高超,他善于调墨,浓淡变化很巧妙,黑白的水墨画比浓墨重彩的画更美!他的诗和水墨画儿一样,淡雅宜人。你看,洁白的月光,青黑的石头、墨色的老松、亮晶晶的泉水……
  (师生欣赏图片)
  师:空山一点也不萧条,空山景色优美,多有诗情画意啊!把你感受到的,送到这短短的十个字中,读!
  (师指名读)
  师:你让我感受到了“诗中有画”!
  (师指名读)
  师:你用朗读在我面前展开了一幅《明月青松图》!你读得真有韵味!
  (生齐读)
  师:这“空山”中可不光有美景,还有谁?
  生:还有洗衣女子和渔夫。
  师:有人,就有了生机啦!谁来读?
  (师指名读)
  师:我仿佛听到了女孩子们洗完衣服回来的欢声笑语,仿佛听到了渔夫唱着渔歌高高兴兴地回来啦。这傍晚的空山,除了洗衣女、渔夫,还有什么人乐在其中呢?   生:我觉得应该还有小孩子聚在一起抓萤火虫,玩游戏吧!
  师:是啊,“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生:还有老人们聚在一起聊家常。
  师:白发谁家翁媪,多悠闲!
  生:还有妇女在家中做晚
  饭,山间炊烟袅袅,家家户户飘出饭菜的香味!
  师:虽是粗茶淡饭,但是格外香甜!
  师:哦,原来空山不空,恰恰是悠闲欢乐的!你向往这种自由与悠闲吗?你想到了什么地方?
  生:人间天堂、世外桃源。
  师:把你的向往与羡慕读
  出来。
  (师指名读,生齐读。)
  四、 王维是隐士。拓展阅读,感受王维对隐居生活的热爱
  师:王维喜爱这美丽的山水、热爱这悠闲的山水田园生活吗?当时王维还有官职在身啊,这里只是他偶尔度假的地方。如果是你,你觉得是当官快乐还是享受山水田园生活快乐?
  生:我当然喜欢悠闲的山水田园生活了,不用为国家大事操劳,不用担心被人排挤。
  生:虽然穷一点,吃的是粗茶淡饭,但是平平淡淡才是真。
  生:如果身不由己,那我也会非常留恋这样的地方,这样的生活,每天靠自己的劳动获得生活的来源,苦一点,但是自由自在,不需要给别人磕头。
  师:人各有志。我们来看最后一句,结合文后的注释读一读,王维将会如何选择?
  (师出示:“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生齐读。)
  师:“空山”有优美的景色,有悠闲自在的人生!还有什么比身在“空山”更自在的呢?
  (师生吟诵全诗)
  五、诵读王维名诗句,举一反三,进一步感受“诗中有画”
  (师出示: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师:这句诗是王维晚年心境最好的写照。让我们看看,晚年的王维只想静静地享受什么?
  (师出示以下诗句,生静读、思考。)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青溪》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过香积寺》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
  生:他只想享受这诗情画意。
  生:他只想和明月清风做伴,只想在山林里安安静静地度过晚年。
  师:我们再来看看,晚年的王维,他只想静静地做什么。
  (师出示以下诗句,生静读、
  思考。)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酬张少府》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青溪》
  生:他只想弹弹琴,钓钓鱼,过悠闲、简单却无拘无束的生活。
  生:他不想功名利禄,不想荣华富贵,只想简简单单。
  师:把你最喜欢的诗句,朗诵给大家听。
  (师指名读)
  师:什么功名利禄,什么荣华富贵,都不如我的青山绿水,都不如我的明月青松!这就是诗人王维,画家王维,隐士王维!这就是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评析】
  这是一节《12岁以前的语文》校本教材实验课。教师以王维的一首诗《山居秋暝》为突破点,让学生了解王维是一位“天才诗人”,是一位“山水画家”,是一位“隐居山林”的隐士。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通过想象赏析“明月”“松”“清泉”“石”等山林景物,感受诗歌画面美;通过拓展阅读,感受诗人的品格美。整个教学过程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学环节环环相扣
  教学前几分钟,教师先带领学生回顾先前所学的田园诗,对田园诗发展成山水田园诗进行初步的了解。短短两三分钟的时间就将旧知和新知有机对接。接下来用三个环节来突破重点:王维是天才诗人,通过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声韵美;王维是山水画家,通过赏析文字,感受诗歌的画面美;王维是隐士,通过拓展阅读,感受王维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学生对诗歌的领悟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二、诵读指导贯穿始终
  诗歌教学最重要的便是指导诵读,让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自然而然地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动静美。诗中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不仅如此,颔联写景,颈联由景写到人,动静交错,视听结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由此可见一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动静关系的处理上,诗人匠心独运,喜用静观中捕捉到的形象,以动态为静态服务,以声响为宁静服务。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给人的感觉,犹如几个精彩镜头剪辑而成的滚动画面,场景在变,人物在动,“镜头”从一个动点跳到另一个动点。这种错落有致的章法和变换灵活的句型,使得全诗充满灵动与生气。这样精妙的诗,应当反复读,好好读。在本节课中,教师先给学生提出诵读的要求:字正腔圆;然后在想象画面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逐句诵读,教师及时给予正面的评价,比如“你让我感受到了诗中有画”,“你用朗读在我面前展开了一幅《明月青松图》!你读得有韵味”。
  三、扣住诗句想象画面
  诗歌强调画面美,在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感受其画面美是很重要的。王维山水田园诗最大的特点就是“诗中有画”,这是启发学生想象画面、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好教材。因此在教学中,对颔联和颈联的教学,教师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画面,尤其在颈联教学时,教师鼓励学生想象诗句以外的画面:这山中,除了洗衣女子和渔夫,还有谁也乐在其中呢?学生的眼前立刻豁然开朗,一幅幅生动的山村生活画卷徐徐打开,这些生活片段是那么自由自在,那么温馨幸福,那么令人神往!这个环节的处理为下面感受王维此时“隐者”的心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拓展阅读举一反三
  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教师让学生拓展阅读了王维的若干诗句,进一步感受其“诗中有画”的特点,进一步感受其淡泊明志的宁静心态,可谓举一反三。虽然只有短短七八分钟,但是却为学生以后阅读王维的诗,甚至是其他诗人的山水田园诗提供了可供学习的范例。学生会在反复诵读中想象山水田园之美,感受诗人高洁的品格。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责任编辑 刘忠信)
其他文献
记者:吴老师,您好!您的“南岸名师吴维山工作室”已经成立三年多了。当初成立工作室的初衷是什么呢?  吴维山:2012年9月,重庆市南岸区教育委员会在我区筹建了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南岸名师吴维山工作室”。我们想通过三年的努力,把工作室建成南岸小学语文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生活的益友。记得有这样一首赞颂名师的小诗:“名师是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且在枝叶之间闪动精彩。最重要的是,名师启发了我们,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长会是幼儿园与家长面对面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为了提高家园沟通的实效性,我园通过教研观摩与研讨创新开展“互动式家长会”,打破传统的家长会模式,充分调动家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家长理解和支持幼儿园的工作,使家园沟通
【教学目标】  1.理解说明内容,了解说明方法,领悟作者通过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以及段首设问等构段方式把金字塔宏伟精巧的特点和建造过程介绍清楚的方法。  2.感悟说明性文章遣词造句的精准和严密。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生成话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请大家齐声读课题。  2.上节课,同学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课文说明的顺序。现在,让我们读一组与金字塔相
回顾我30多年的从教生涯,既没有可歌可泣、光照史册的英雄壮举,也没有值得大书特书、令人瞩目的伟大业绩,只有在语文田野上留下的深深浅浅的脚印。  一  1983年中师毕业,我被分配到偏僻山区的一所村小任教。学校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教学设施极为简陋,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整个学校只有我一个教师,初登讲坛就是全科教师,困难之大可想而知。但我并没有因此消沉,并没有甘于平庸,而是以校为家,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育教
“没有爱的教育如贫瘠的土地,培育不出优质的种子;没有个性的教学似迷茫的眸子,闪耀不出人性的灵光。”江苏省特级教师张彤老师如是说。以爱育人,以智慧启迪智慧,以富有个性的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健康成长,让教育教学闪耀人性的光芒,这是张彤老师的教育教学追求。  课品:独树一帜  认识张彤老师20多年了,她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大气智慧、灵动厚实的课堂教学风格。  语文课堂上的张彤,总有独辟蹊径的慧眼慧心。
华南师范大学的王红、吴颖民两位教授在《走向核心素养》一文中提到:作为奠基人一生发展与基础教育之基础的“核心基础”,包括了知识体系中的“核心知识”、能力体系中的“核心能力”和素养体系中的“核心素养”。而核心基础中的“核心能力”究竟包括哪些能力?两位专家认为有两个: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能力的核心。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发展,尤其是创造力和想象力发展和培养的关键期,错
一、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请认真看老师写两个字。(板书:酸、甜)谁会读?  (生读)  师:看老师再写一个字,举  起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板书“的”,并指“酸的”“甜的”两个词。)这两个词会读吗?  生:酸的,甜的。  师:“的”读得短而轻,真好!  师:我想到了酸的山楂,你  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酸的橘子。  生:我想到了酸的柠檬。  师:你还想到了甜的什么?  生:我想到了甜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孟纪军身上所具有的那种干劲、闯劲、韧劲和钻劲,我首先想到的便是工匠精神。因为对教育,他始终心有大爱、心有使命、心有理想。近30年来的坚守、积淀、探索与砥砺,让他在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历程中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与提升。  从“芥子读书会”到“教师工作室”,从一个人的知行到工作室联盟的携手共进,这一路走来,孟纪军的成长足迹清晰可见。在让自己的教学主张更加鲜明、系统、深刻、清晰的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宿、材、徒、尘”,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通过分析词语的构词方式,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晓行夜宿、饥餐渴饮、枯枝杂草、断垣残壁”等词语的  意思。  3.以 “夜”为突破口,通过对“破败的古寺”“美好的月色”“呼啸的山风”三处场景的分析,体会环境描写衬托出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辛,从而为后文感悟不怕吃苦的精神埋下伏笔。  【
2013年的初秋,我调至句容市华阳中心小学工作,同时申请加入“孟纪军教师工作室”。一个月后,教务主任通知我申请被批准了,从此我正式成为了工作室的新成员。我高兴坏了,要知道当时句容市小语界有两个“精英机构”——“小语俱乐部”和“孟纪军教师工作室”,哪一个都不是那么好进的。而我,在参加工作的第四年就成功加入了“孟纪军教师工作室”,我发自内心感到骄傲和自豪!  然而,自豪之余,也让我压力倍增。扪心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