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地释放压力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g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护士、妻子、母亲的多丽丝·杨,今年53岁,弗吉尼亚州人,经常助人为乐,她曾说,我周一至周五在医院工作,周末去成人大学学习或去儿子的足球队看球赛或者在家做饭,我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幸福了,我就是幸福的。但是,过了几十年的“奉献”生活之后,她感到了心灰意冷,“我需要休假一个月,我懒得起床和打扫卫生”,至此,这个自诩的“女强人”已是强弩之末,达到了崩溃的边缘。
  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像她一样,现在正处于高风险之中,最近的一次民意测验活动证实:超过半数的工人说压力很大,77%的人有时会有崩溃的感觉。无论何种年龄、性别、工种概莫能外,其中母亲、经理人、消防队员、飞行员、教师、电信服务人员最严重,都因工作压力大而上火、烦恼。
  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是难以应付工作,还是自控能力差?是不被认可,还是报酬低?与同事相处困难?待遇不公平?价值观念不同?个体问题的差异很大,针对这些问题,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与人合著《释放压力》的哲学博士、心理学家克丽丝蒂娜·玛斯琪(Christina Masach)发现:上述的任何因素都会招致你对工作岗位的厌烦。也许你应付工作负担或任务绰绰有余,但是却不得不与同事明争暗斗;或者你的顶头上司老是给你穿小鞋,使绊子,使你受了窝囊气还没法说;也许是你感觉你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或没有得到应得的补偿,工作以外的麻烦增大了职场压力的风险。
  加州长岸区的鲍博·费伯斯(Bob Pllibbs)今年48岁,与供职的公司发生了矛盾,他说。公司原来只有4家分店,我把它发展成了拥有55个连锁店的大公司。当业主大幅度地减缩了他的佣金而增加了销售人员的提成比例的时候,他觉得自己付出多回报少,心理失衡了。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几乎任何工作场所都可能产生心理压力,但是最容易产生工作压力的行业是教学、社会服务行业、医疗与护理(包括护理精神病人)、执法部门。
  释放压力的科学方法是什么呢?
  如何有效地释放压力,重新获取生活的信心?心理学家克丽丝蒂娜·玛斯琪给你支招:
  1 劳逸结合,给自己留下足够的休闲时间,当你把帮助他人看得高于一切的时候,你就无法满足自身的需求。俄亥饿州Akron区29岁的亚伦牧师说,如果你只是一味地奉献、再奉献,一旦停下来你就会有一种内疚感,甚至是负罪感。他的经验是一周的工作时间就工作,周末就在牧师的灵修居所休息,他满怀深情地说,即便是神也需要在第七天休息啊,我能够听见基督关切地告诉我:“亚伦,休息一下吧,太阳要落下了,月亮要升起,你不必继续劳作了,为了自己的事业与家庭,下周一再干吧。”
  2 想办法让心态宁静下来。有些人选择沉思冥想或者是深呼吸。业余时间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吧,最好选择在早晨;在上班的间歇时间最好是闭目养神;在狂热的日子里,别忘了泰然处之,整理一下思绪会使你的头脑更加清醒。
  3 分析一下自己的工作情结(或称工作情感),关注业已发生变化的一切:工作量、完成日期、与老板的关系、待遇、公司的使命与前景,一旦发现了问题,就要考虑具体的解决策略,许多工作场合往往是工作不难相处难。例如,你应该与同事建立起合作互助关系,协同工作,一起关注等等。
  4 不要追求完美,投入90%的而不是11%的精力去工作。精神病学专家、《焦虑9比5》的作者蓝茹娜·凯茜(Larina Kase)博士劝告说,面对现实吧,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需要整天开着电脑查收电子邮件、接受老板通过语音聊天室的语音指令并立刻做出答复与回应。平平淡淡菜是真嘛放松一些,自然一些,平常一些,下班了,就关掉电脑,休闲一把。潇洒一回,认真工作是本分,但更要善待自己。
  5 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吃健康食品,睡眠充足,每天锻炼。如果工作特忙,每天早晚也要散散步,当你意识到这些活动有益健康时,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健身活动中去的,并理应特别注重养生之道。
  6 友情与亲情同样重要。在同事中找一个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工作中遇到麻烦时,有人帮一把;有烦心事,与朋友聊聊。如果你仅仅关注家庭成员,慢待了亲戚和朋友,会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造成许多不便。人类的天性是不喜欢孤独,我们都需要亲情以外的支持,所以友情也十分重要。
  7 淡泊清远、超脱寡欲一些。在你接受或试图满足一种欲望时,需三思而行,找朋友或配偶谈一下,评估一下,这东西是否真正属于你?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么?不要做自己能力以外的事,不需要事事都要与别人比高下,应该放弃的就放弃,不属于自己的就拒绝,以免招来不必要的烦恼。
  8 不要一棵树上吊死人。如果你决定离开有毒的、有粉尘的工作岗位,不要立刻就放弃,每天花15分钟,在网上找找其他工作,打开新思路,了解新技术,参加新技术培训,准备好自己的履历表,大部分人在18个月内基本上都能成功跳槽,得到比较满意的工作。想跳槽,现在就开始准备吧,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事情总会有变化的,还等什么?心动不如行动。
  
  编 辑 胡莉莉
其他文献
编辑老师:  你们好!  在我十一年的军旅生涯中,人生的长河有《做人与处世》相伴,真是一大快事。在杂志的陪伴下,我多有感悟:用最佳心态赢最美人生,持完美心态塑辉煌前程;空空的口袋挡不住奔向富裕的道路,但空空的脑袋面对的永远是贫穷;人生有三忌:良师不学,良友不交,良机不握;人生可以有过错,但人生不能有错过。希望这些字句能刊登在杂志上,与大家共勉,也感谢编辑老师的指导。在遥远的北方,祝所有看过文字的朋
瑞士的超市和商场,为了方便消费者,采取免费提供塑料袋的方式。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正是免费惹的祸,直接造成了塑料袋的滥用。比如前几年,在瑞士街区的一家瑞士著名超级连锁商店,由于在那里买东西全得自己动手,比如,挑了一堆蔬菜,要自己先到磅秤处称了分量,然后输入商品的号码,机器会自动吐出一张印有名称及价格的纸条,将纸条贴在口袋上就可以去收款处付款。自助式的购物方式中,顾客可以任意使用商店免费的塑料包装袋
一次难得的机会,终于让我有幸去领略枫叶之国加拿大的美丽风光。早就听说过“一城、一瀑、一湖、一公园”,具体说就是魁北克古城,尼亚加拉大瀑布,千岛湖还有我神往已久的班芙国家公园。据说这是每位访问加拿大游客的必到之处,和中国“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意思颇为相似。  “欢迎到班芙”,公园导游皮特森热情地把我们接上吉普车,说道,“来吧,你的心将会接受一次自然的洗礼。”果然如他所言,走进班芙。就仿佛融入了仙境。巍
卢塞恩处在瑞士的中部,是瑞士的第三大城市,因毗邻卢塞恩湖而得名。该城背山依水,湖光山色,环境非常优美。前不久,在城中的五谷广场发生了这么一件事:一只野鸭在花坛边搭了一个窝,并孵出了一只小野鸭。这本来是一件喜事。起初,卢塞恩的居民也是这么认为的,因为自《卢塞恩报》报道了这件事后,有许多居民在网上表示祝贺,市长甚至还亲自前往探视。  如果那只小野鸭出壳后,茁壮成长,然后随鸭妈妈飞回卢塞恩湖,也许这个新
当电梯的门一开,大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涌入,而一位40多岁的教师最后才进去。在电梯内,教师为他们报出的楼层一一按电钮,居然没有人说一声谢谢;服务人员为每人端来一杯水,并摆放一些水果招待他们,但这些大学却心安理得地接受别人的服务;面试结束时,没有一个人将自己喝过的一次性水带走或放进附近的垃圾桶内,更没有清理桌面上的杂物,甚至还有两个人将桌面上的水果带走,场面令人难堪、不悦……  据报载,这是某职业大学计
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善于沟通的人吗?要回答这个问题,请你回想:  每当你察觉到和对方有不一致的认知立场时,你心里对自己说什么话?是“这家伙有毛病”,还是“我想他一定有他的道理”?  是“我早就知道他就是这种人”,还是“我的立场或我们的关系有没有可能让我有不能了解他的地方”?  是“只要讲清楚,他就会知道真理是站在我这一方的”,还是“他的不认同也许是来自我的某些偏颇固执”?  是“谁有那个时间听他讲那些
不久前,震惊学术界的一大新闻,触动了我,使我心中颇为苦涩,倍感珍惜的重要。人民大学的教授、博导余虹,2007年12月5日,十楼跳下当场离世。得知这一消息,我通宵未眠,为极为博学、善良正直的余虹教授过早的离去深表惋惜。他的走,是他的失误,更是学术界的损失、社会的损失!  如今是一个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知识分子究竟应该秉持怎样的心态工作、生活,这可能就是当今知识分子最需要考量的问题。无论怎样,我极不赞
我一直认为,玄奘就是知可为而为之的典型。  西去天竺(今印度)何止万里。单人独骑是不是一时冲动?不是。玄奘自幼出家,成年后的玄奘贯通众多佛经,造诣日深。声名日隆,更具大师风范。对佛学痴迷的他,同时也发现,由于翻译有误,造成很多地方对佛经的理解不一样,而要统一佛教教义,就必须到佛教圣地天竺去寻求真经。于是,玄奘立下西行天竺求法的决心。公元627年秋,玄奘从唐朝都城长安出发。西行万里,虽然充满着艰险,
当下与别处隔着一条现实的河流    法国作家布落瓦在小说《不愉快的故事》中描述了小城市中的这样一群人。他们相约着一起走出自己生活的城市,到别处过一种新的生活。主意决定后,他们分工,收集了大量的列车时刻表、行李箱、地球仪、地图和旅行所需要的用具。可悲的是,他们活了一辈子,老了,死了,也没能够走出自己生活的城市。原因在于,他们无休止地拖延、争论和推迟。  他们只活在自己肥皂泡一样的梦想中,也就是他们并
余光中是著名学者与作家。许多名篇在大学校园内外广为传诵。然而,余光中的睿智不光表现在他的书面语言之中。口头语言同样出众。他妙语连珠,出口成章,展示了自己的多种才华。    善待母语    “中华文化是一个圆,圆心无处不在,圆周无处可寻,而母语就是这个团的半径,半径有多大圆就有多大。在英语逐渐强势的今天,我们更应善待母语。”  2007年7月香港会展中心,著名学者、诗人余光中作了题为《如何善待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