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一代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h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了《时代》上那篇关于“自我一代”的报道,又看了各个方面的反应,写一下读后感。
  那个报道对中国“80后”的描述很可能较偏颇甚至失实,对此应该“立场鲜明”地批判。但是我个人感觉这个报道对当今中国年轻人精神状态的描述,是大体靠谱的:追求个人发展,不关心公共事务。不过我奇怪的是,难道这仅仅是所谓“自我一代”的精神状态?这跟出生年代有重大关系吗?就算是六十年代出生的“文化热一代”,现在有几个在关心政治?就算五十年代出生的“知青一代”,又有几个人在关心公共问题?当年都是热血沸腾过的呀。
  事情其实也没那么复杂,这跟“代际”没有太大关系。制度让关心政治的成本太高了,相比之下,个人发展的诱惑又太大了。作为“趋利避害”的动物,大部分人都选择不关心政治,追求个人发展,不过是理性选择而已,犯不着单拎出八十年代出生的小孩苛责。
  理解理性选择是一回事儿,但是将这种理性选择道义化,好像冷漠是一种美德,则是另一回事。在当今中国,关心政治的成本不单单是可能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而且往往是整个社会的冷嘲热讽。就好像一个长得特别漂亮的女孩出现在一个丑女成堆的房间里,她的出现立刻会引起丑女的警觉和反感一样,一个关心权利和权力的人往往会引起那些冷漠的人的警觉与反感,“这人是不是有病啊?”“吃饱了撑的!”“搞政治投机吧?”“野心家!”“出风头!”或者不这么极端,其警觉与反感表现为对维权人士的道德水准和智力水平惊人地苛刻,拿放大镜照他们“弱智”、“投机”的蛛丝马迹,但是对另一些人却表现出惊人的宽容和理解,“他们也不容易啊……”
  所以在当今的中国,真正关心政治,是王小波所说的“反熵”行为。
  对了,我说的“关心政治”,并不是指关心某领导最近又亲切接见谁了,或者某美女到底与某领导什么关系。我记得我上中学时,同学们写的思想汇报中常常有这么一句:我很关心国家大事,经常看某台某报……拜托,那不是关心政治,那是关心宣传。还有人曾经跟我说:“你连那谁谁谁是谁谁谁的人都不知道,你不是研究中国政治的吗?”嗯,我是不知道谁谁谁是谁谁谁的人,我还不知道莫文蔚现在在和谁谈恋爱呢。把政治关心成八卦,关心成宫廷秘录,而且明明天高皇帝远还说得绘声绘色,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事实上中国正史的写法,就有点儿八卦集锦的意思。但真正关心政治,不是关心领导人的起居和病历,而是关心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不是关心“事件”,是关心正义。
  亚里斯多德说:“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就是说,人类对公共生活的关心和参与是人类的本能和天性。政治并不比我们去春游野炊时大家自发讨论分配谁带水、谁做饭、谁洗碗、怎么分摊费用更高深或者更丑恶,但是,在今天的中国,这种天然的、自发的人类本能成了“反熵行为”。就是说,在一定意义上,只有非理性的“神经病”才会关心政治。
  这是一个无奈的现实,但是不断有人跳出来说:“我们凭什么要关心政治?就爱吃喝玩乐自己挣钱自己花怎么了?!”当然,享乐主义是人权,谁也无权干预。但是千万不要以为“政治冷漠”就是没有政治态度,冷漠就是你的态度。更重要的是,享乐主义得以存在,是有一系列公共制度的前提的,而这些前提是政治斗争的结果。以为私人生活与政治没有关系的人,忘记了私人领域从边界的界定到秩序的维护都是政治问题。难道六十年代全中国人穿灰黑蓝和今天大家穿得花枝招展仅仅是“个人品味”的不同?今天的中国从房价到学术腐败,到电话费,到你在医院要排多久的队,到奴工,到孩子上学,到交通……哪一个归根结底不是“政治问题”?那些“我就是我,去他妈的政治”的说法,就像是“我就是我,去他妈的空气”一样,貌似充满个性,其实无比滑稽。我理解在一个关心政治成本太高、追求个人发展动力很大的时代里大多数人的政治冷漠,但是我不能理解为这种冷漠而感到的洋洋得意。
  当然,我同意“Me generation”的一个受访者所说的,关心政治有很多种方式,并不一定只有直接跟政府“冲撞”才是关心政治。你开一个遵守劳动法的工厂,解决一批人的就业,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对政治的积极贡献。
  在一个网友的博客上看到发问“美国年轻人关不关心政治”?说实话,我个人的观察是,至少在我所呆过的两所大学里,美国年轻人非常关心政治。我给国内刊物写的时政专栏里,至少有五篇提到大学生对政治的参与,一篇提到美国大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积极参加助选;一篇写大学生在非法移民问题上对右翼演讲者抗议示威;一篇写哈佛大学生为本校被解雇的清洁工发出呼吁;一篇提到大学生组织在全球变暖问题上的积极行动;一篇提到大学生对教授的“反犹言论”向校方控诉。最近一篇提到在苏丹达富尔屠杀问题上,几百个学生发起“向本州议员施压”的活动。我在哥大校园的主干道上,时不时看到各种学生组织或者发起的活动,比如抗议以色列政府的活动、纪念二战中犹太死者的活动、争取助教加入工会权的示威……走在哥大附近的大街上,经常时不时就有学生模样的人,拿着小本走过来问我:“你想拯救北极熊吗?”或者“你想赶布什下台吗?”……
  当然我不想用“个人觉悟”来解释这些。政治环境不但解除了他们被政府打压的咒符,而且带来学生政治团体的繁荣。这些团体的存在及其在学生中“代代相传”,无形中为年轻人参与政治提供了“基础设施”。就是说,你不需要自己抖抖瑟瑟地点火柴摸黑找路去参与政治,而且一不小心撞到了枪口上,在那个社会,参政的“高速公路”都修到了你家门口,而且到处路牌清清楚楚,你一踩油门就成了公共生活的一分子。
  但是同时我也不得不承认,制度的扎根也会影响文化。本来,我不关心政治仅仅是一种理性选择,但是慢慢地,为了自我辩护,它成了一种道义的选择。“不得不如此”的东西变成了“对的、好的、值得炫耀的”的东西。对政治的关心亦是如此,很多美国大学生最初参与政治团体可能仅仅是为了多一个“group to hang out”,但是慢慢的,各种集体活动强化了公共意识,使关心参与政治成了一件“光荣”的事情。
  至于有人在读了“Me Generation”一文后得出那个结论说“西方媒体就爱报道中国的负面新闻”,我觉得这是典型的“谎言重复了一千遍就变成了真理”。首先,西方媒体上肯定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的文章比比皆是。其次,西方媒体对自己国家、政府的“负面报道”也比比皆是。在哈佛有一次参与一个中国女学者的报告,她为了证明美国媒体如何“妖魔化中国”,说:“从XX年到XX年,《纽约时报》关于中国政府的负面报道占据了一半以上……”我当即提问:“那你统计了同一时期《纽约时报》对布什政府的负面报道占了多少吗?更重要的是,你统计的同一时期,美国社会的问题和中国社会的问题是几比几吗?”
  “妖魔化中国”这个命题的出现,隐含的前提还是那种把报纸当成政府宣传工具的思维。负面的事故容易成为新闻,而新闻只管真实不真实,你管它好话坏话的比例干嘛呢?统计这种比例,多怨妇啊。这种被迫害妄想症一旦流行起来,还越来越理直气壮了。既然新闻媒体的职能之一是监督政府,负面报道对于政府也许不是好事,但是对于社会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就是在中国内部,关于孙志刚、Sars、奴工这种“负面新闻”不恰恰是“帮助”政府纠正了它的错误吗?你去读读文革或者大跃进期间的中国报纸,一点也不“妖魔化中国”,So what?
  扯了这么多,我想说的是,也许《时代》上那篇文章关于某些个人的报道有失水准,但是如果大家读到那篇报道之后想到的仅仅是如何“反思西方媒体”,而不是我们自己的社会和政治,在我看来,实在是避重就轻了。当然,避重就轻是皆大欢喜的必由之路,作为一个热爱皆大欢喜的社会,我们又取得了一次胜利。
其他文献
上海作为中国电影的发祥地,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拥有光辉的历史,建设上海电影博物馆是几代上海电影人的梦想。近日,上影集团宣布,将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原址建造上海电影博物馆,并已接
寻找思想家的思想特性,可从复述效应、生命效应、职场效应、理想效应四个方面去努力,此四重效应不仅可帮助人们认识、把握思想家的思想特性,亦可以为人们思考探寻思想家思想
牛仔服,这个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里随处可见的一种服装,其背后所蕴含的理性与审美内容,恐怕是自人类有史以来没有一种服装类型能与之比拟的!但由于牛仔服的普遍性-这种普遍
将衬衫和套裙结合在一起,这显然是服饰文化设计的又一具有时代意义的创制.所谓衬衫(shirt),最早是穿在内衣和外衣之间,也可单独穿着的上衣.如果要追本溯源的话,那么可以一直
为促进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和理解,向世人展示中华书法艺术的魅力,由联合国中国书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行书、篆隶专业委员会、上海联合国研究与发展中心(筹)主办、中导集团/上海
为期9天的第十五属上海国际电影节在上海大剧院落幕。金爵奖八大奖项备归其主,伊朗影片《熊》获得最佳影片奖;评委会大奖授予加拿大影片《从未放弃的爱》;中国影片《神探亨特张
有一次到外地开会。开完会接下来就是吃饭,虽然大家已经团团坐到一桌,但是吃饭的时间未到。有个朋友叫大鹏,他说:我们玩玩加三个字的游戏怎么样?蛮好玩的。
建设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加强闽台海洋经济合作,推动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是引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新增长极.闽台海洋经济的交流与合作由来已
有关递延所得税与盈余管理方面的研究,国外的研究主要考察管理部门运用递延所得税资产估值准备(deferred tax asset valuation allowance,以下简称DTAVA)与递延所得税费用来
公元2012年,电视选秀纪元八年。几乎有超过十二个选秀节目在众多卫视风起云涌。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歌唱选秀女评委,我自然是纵横捭阖,淘汰晋级,忙得不可开交。但颇为吊诡的是,一手开启中国电视选秀纪元的湖南卫视却在这个夏天失去了最后的选秀节目,而我本人始于2010年的评委生涯正是从湖南卫视的王牌选秀——“超女快男”处下的脚。  前不久在万里高空上赶路时看过一部Discovery Channel的科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