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 李响 王博 贺励
撰稿 李响 王博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
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
只剩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
看那漫天飘零的花朵,
在最美丽的时刻凋谢,
有谁会记得这世界她来过。”
别说你没听过。一年多前,这首《老男孩》一夜之间就红了,几乎所有70、80、90年代生人都有那么一瞬间,在这首歌里看到自己,不由自主地和着旋律轻轻哼唱。而比这首歌更红的,是那部同样叫做《老男孩》的片子。一个叫肖央的人自编自导自演,然后他和另一个叫王太利的,组了一个“筷子男孩”组合,再然后,他们就从无人知晓的路人,变成了签约艺人,以歌手的身份频频出现在各种舞台。
当然,这里要说的不是他们的星路历程,而是这部叫做《老男孩》的片子,它有编剧、有导演、有演员阵容,讲究对白和拍摄手法,并且制作片花,除了片长仅有42分42秒、不在影院上映之外,它几乎具备了电影的全部要素,完全不同于过去被人们所熟知的网络视频短片。
于是,它让绝大多数人认识了一个新的电影形态:微电影。而同时,“筷子男孩”和《老男孩》歌曲也让人们意识到了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就是这样也能红,而且还很快。
再于是,微电影就成了一个热门的行业,新作品层出不穷,比如《青春期》、《屌丝男士》。各大视频网站首页最醒目的位置不再被大片或热播连续剧统占,取而代之的是微电影、自制剧。
火热的微电影
记者在百度搜索“微电影”,可以获得1亿条搜索结果。 “2012年是微电影井喷的一年。”在几乎所有关于视频的活动上,这句话基本是必备台词。
所谓微电影,就是微型电影的简称,指专门在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拥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备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微周期制作”和“微规模投资”的视频短片,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2年在各大视频网站播出的微电影多达288部,其中不乏大腕明星参演、制作的精良作品。比如,许鞍华、顾长卫等大导演都执导了自己的试水作品,以及《太极》、《落跑甜心》等电影和电视剧通过精心剪辑,制作成微电影作为宣传等。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5月下旬,热播的连续剧《甄嬛传》,76集内容点击量超过16亿次,日均超过3000万次;而在同年受到热捧的微电影《青春期》三部曲,到2012年11月时,点击量亦突破21亿次。相比之下,微电影的受欢迎程度并不比大制作的影视剧差。
“微电影的群众参与度很高,范围可以影响很大,这个‘微’字不一般。”知名导演李少红在日前启动的杭州旅游微电影原创大赛上表示,“我手痒微电影很久了,有机会一定要尝试。”
正是因为这个“微”力,各大视频网站都削尖了脑袋,希望在这一领域抢得一席之地。
1月8日,PPS网络电视公布了2013年的营销战略,将推出“微电影 MV KTV”的营销模式,并公布了一系列微电影项目。发布会现场,PPS高层、微电影主创团队、电视台合作方、以及赞助商等代表全部到场亮相。
另一方面,在2012年,优酷和土豆网合并后,也对微电影重视有加,先是在奥运会期间推出了《平凡人的奥林匹克》系列微电影,随后,优酷进一步上线了“青年导演扶植计划”中的第一季作品。
而早在2011年初,56网也推出了以首映优质网络原创影片、孵化新锐原创导演为核心的“56首映礼”战略,并在一年中播放了超过60部国内优质的原创作品,其中80%以上是微电影,“56首映礼”的原创影片单部平均播放量超过100万。
不仅视频网站,风险投资人也伺机而动。2012年10月就传出消息,以制作微电影为主业的互动内容运营商芭乐获得和辉资本、TCL及盛大数千万元的投资。
几乎与此同时,在地球的另一端,时代华纳领衔对YouTube原创内容提供商Maker Studio进行4000万美元投资,这是2012年以YouTube为核心的第二大投资。而在此之前,Maker Studios还凭借创作的“=3”系列视频获得过Google对YouTube原创内容推广资助项目中的3笔合同。
业内还有消息显示,另一家YouTube视频枢纽Fullscreen也正在与贝塔斯曼旗下的RTL Group就一笔大型投资展开谈判。
“微电影正在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芭乐CEO姚建疆告诉记者,而且从目前来看,品牌主对定制内容的需求迅速增加,微电影正在成为最受欢迎的广告模式之一。
“芭乐2012年总共制作了300小时片长的微电影,绝大部分都收到了很好的反馈。”姚建疆说,基于前两部影片的成功,芭乐在《青春期3》上线时尝试了收费观看,一下子就获得了超过20万付费会员。“观看微电影的主要用户群是85后和90后,这些人对互联网更加亲近,也更愿意在互联网上花钱。”
门槛低 谁都可以上
自从“快乐女生”火爆后,平民造星似乎就成了中国民众最热衷的话题,总是有无数人希望一夜之间名利双收。2012年,这场“运动”格外轰轰烈烈,而微电影就是群众基础最广泛的渠道。
“现在技术手段很容易获得,这就给微电影的拍摄推进了很大机会。”微电影《干爹》的导演何自强告诉记者,随着近几年网络和个人音像技术工具的发展,比如从2000年以后,DV逐渐普及,到现在每个人都可以用手机随时记录一段视频,而专业的电影机也变得便宜了许多,“这对个人影像的影响是很大的,而且手持终端的影响会把微电影的门槛越降越低。”实际上,微电影带来的低门槛,影响的不仅仅是用户,更是整个产业链。
“微电影首先降低的就是播出平台。”一位制片人告诉记者,“你可以算算,国内院线一年能够上映的电影有多少?要不是大明星、大制作,很难挤入院线,更别说能在暑期档、贺岁档这样的黄金档期放映了。” 在电视剧行业,情况也是一样。除了各大卫视追捧的热播剧,其他连续剧几乎无人问津。据了解,全国每年生产的国产电视剧,有至少2/3没有机会在电视台播放。
“有很多制片人,片子拍出来了,却只能抱着盒带哭。”为了不让已经投资的钱打水漂,互联网可以说是惟一的出路,这位制片人称。
而这对绝大多数不知名的演员和导员来说,更是必须抓住的机会。“中国有多少演员?全国一年顶多也就上万集的电视剧、500多部电影、200多台话剧,真正需要多少演员?”一位曾经在经纪公司工作过的员工表示。
据了解,从1998年到2011年,中国艺术类招生人数足足扩大了60倍,现在全国有超过400所大学开设表演专业,每年毕业生人数超过万人,大量三线、四线的演员和导演只能苦苦地等待出人头地的机会。对这些人而言,微电影是他们工作的主要阵地,“过去只能把命运托付给运气,现在至少拍几部微电影,也不难,万一逮着个机会也就红了。”他说。
而另一方面,对动辄花上亿元购买一部或几部大片的视频网站而言,微电影绝对是性价比极高的选择。
实际上,包括优酷、土豆、酷6、爱奇艺等在内的绝大多数视频网站,早在几年前开始,就将UGC(用户产生的内容)视为战略重点,并推出一系列鼓励用户上传原创内容的活动和计划。但由于普通用户的拍摄设备和拍摄水平有限,UGC始终没能成为视频网站的亮点内容,各视频网站不得不依靠采购大片吸引流量,陷入版权的苦战中。
相比之下,大多数微电影是出自相对专业的导演或工作室之手,内容质量也相对有保障;而且,无论是制作还是版权采购,成本都远低于影视剧。因此,在视频网站内容严重同质化的市场环境中,微电影是视频网站突出内容差异化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除此之外,“基于互联网的工具,微电影无论是内容制作还是商业模式,都比传统影视剧有了极大的改变。”姚建疆告诉记者。
对此,《肚爸爸生子计》导演仲衡表示,在传统概念里,往往是导演或编剧自己构思,对某个主题感兴趣了或者有灵感了,就写出梗概和剧本,接着找投资,做影片;但现在利用互联网,用户和编剧、导演之间的联系就被打通了,编剧和导演可以直接得到用户反馈,清楚地了解大家想看的主题是什么,再按照这个主题去写。“微电影产生的方式正在从过去‘给观众我喜欢的’,变成‘给观众他们想要的’,效果自然也会更好。”
“85后和90后是微电影最主要的用户,他们喜欢的通常不是大腕作品或特别沉重的内容,他们更喜欢具备青春、时尚、积极、互动等元素的内容。”在进一步分析后,姚建疆表示,为了能够迎合用户的“口味”,芭乐特别建立了一套WRM系统,让普通用户都可以来写剧本,一旦发现好的题材和点子,芭乐就可以找到专业的拍摄和制作团队来完成。
同时,基于多套自主开发系统的监测和分析,芭乐发现越来越多的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观看视频,相比10分钟以内的UGC和1~2小时的电影及连续剧,10~59分钟的中视频最能吸引用户。而且用户通常在观看300~400秒之后,会对视频做出判断,并决定是否继续观看。基于这些行为分析,芭乐可以将植入式广告安排在更合理的时间位置,同时芭乐也在尝试贴片广告,以及二维码植入等新模式。
无“节操”的盛宴
“曾经有导演拿了一个作品让我帮忙推广,最后我根本没推。因为,原片尺度非常大,几乎全部都是裸露、脏话,一个30分钟的片子,剪辑下来能用的只有5分钟,一个微电影最后变成广告,怎么看。”姚建疆说。
尽管微电影带来了“庶民的胜利”,但同时,它也陷入了一个“无底线的国度”。
为引导和规范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健康发展,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在2012年9日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要肩负起自己的职责,对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一律先审后播,在节目播出前,应组织审核人员进行内容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上网播出。
据了解,正是因为“网民想看什么,就给他们什么内容”,在很多微电影中,除了年轻、时尚、活力、阳光等元素外,大量的黄色、粗口、暴力、血腥也充斥其中,部分节目出现了内容低俗、格调低下、渲染暴力色情等问题,有的脏话连篇,有的刻意展示低级趣味的场面,有的毫无遮饰地展示血腥暴力动作和场面等等。这意味着,微电影的审核,还只存在企业自查的阶段。
其实,一旦国家监管,势必会带来一批“三俗”微电影制作团队或产业链的没落,而这种没落,也会给更多的草根导演、演员、正规网络视频制造公司带来更加良性的发展空间。
当然,监管还只是外在原因,快餐式的制造模式,才是微电影内容的硬伤。
“现在按分钟来算,如果要制作成可以上院线或电视的品质,一分钟网络剧的成本大约是1.5万~2万元;如果制作片长是30~40分钟的剧本,最快的话,从确定到拍摄再到推广,两周时间就可以完成。有的中小型公司甚至可以同时开启十多个剧本的同时运作。”一位网络视频业内人士介绍。
对此,知名导演张元在拍摄了自己的首部微电影《床上关系》后,特别撰文批评国内一些微电影制作粗糙。“现在网络上流行的很多微电影,并没有很好地讲述一个故事。并不是因为它是‘微’电影,就不需要叙事,它终究也要服从所有电影的叙事规律和审美定义,那就是为观众讲述一个好的故事。”
除此之外,也有网友抱怨:“他们的艺名叫‘微电影’,但本质更像是一段披着电影皮的超长广告,赤裸裸的商业品牌植入,不断调戏着观众的智商。”多位视频网站人士也坦言,出于广告主的追捧,越来越多制作公司已将“微电影”视作高级广告的代名词。
实际上,最早的微电影正是从一些制作精美的广告发展而来,基因决定了微电影极为适合广告。而就网络视频目前的市场状况而言,广告仍然是微电影迅速变现的最佳通路。
“现在一半以上的微电影都是应广告主的需求产生定制内容,尽管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抑制黄色、暴力等‘重口味’内容,但也确实限制了微电影的发展。”对此,姚建疆表示,未来为示区别,一些比较好的微电影可以分拆成为网络剧,这样内容更加灵活,但相应的,对拍摄团队的要求也会更高。
“无论如何,微电影的火爆趋势不可否认,我想,到2014年,市场应该会成熟起来。”他说。
撰稿 李响 王博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
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
只剩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
看那漫天飘零的花朵,
在最美丽的时刻凋谢,
有谁会记得这世界她来过。”
别说你没听过。一年多前,这首《老男孩》一夜之间就红了,几乎所有70、80、90年代生人都有那么一瞬间,在这首歌里看到自己,不由自主地和着旋律轻轻哼唱。而比这首歌更红的,是那部同样叫做《老男孩》的片子。一个叫肖央的人自编自导自演,然后他和另一个叫王太利的,组了一个“筷子男孩”组合,再然后,他们就从无人知晓的路人,变成了签约艺人,以歌手的身份频频出现在各种舞台。
当然,这里要说的不是他们的星路历程,而是这部叫做《老男孩》的片子,它有编剧、有导演、有演员阵容,讲究对白和拍摄手法,并且制作片花,除了片长仅有42分42秒、不在影院上映之外,它几乎具备了电影的全部要素,完全不同于过去被人们所熟知的网络视频短片。
于是,它让绝大多数人认识了一个新的电影形态:微电影。而同时,“筷子男孩”和《老男孩》歌曲也让人们意识到了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就是这样也能红,而且还很快。
再于是,微电影就成了一个热门的行业,新作品层出不穷,比如《青春期》、《屌丝男士》。各大视频网站首页最醒目的位置不再被大片或热播连续剧统占,取而代之的是微电影、自制剧。
火热的微电影
记者在百度搜索“微电影”,可以获得1亿条搜索结果。 “2012年是微电影井喷的一年。”在几乎所有关于视频的活动上,这句话基本是必备台词。
所谓微电影,就是微型电影的简称,指专门在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拥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备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微周期制作”和“微规模投资”的视频短片,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2年在各大视频网站播出的微电影多达288部,其中不乏大腕明星参演、制作的精良作品。比如,许鞍华、顾长卫等大导演都执导了自己的试水作品,以及《太极》、《落跑甜心》等电影和电视剧通过精心剪辑,制作成微电影作为宣传等。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5月下旬,热播的连续剧《甄嬛传》,76集内容点击量超过16亿次,日均超过3000万次;而在同年受到热捧的微电影《青春期》三部曲,到2012年11月时,点击量亦突破21亿次。相比之下,微电影的受欢迎程度并不比大制作的影视剧差。
“微电影的群众参与度很高,范围可以影响很大,这个‘微’字不一般。”知名导演李少红在日前启动的杭州旅游微电影原创大赛上表示,“我手痒微电影很久了,有机会一定要尝试。”
正是因为这个“微”力,各大视频网站都削尖了脑袋,希望在这一领域抢得一席之地。
1月8日,PPS网络电视公布了2013年的营销战略,将推出“微电影 MV KTV”的营销模式,并公布了一系列微电影项目。发布会现场,PPS高层、微电影主创团队、电视台合作方、以及赞助商等代表全部到场亮相。
另一方面,在2012年,优酷和土豆网合并后,也对微电影重视有加,先是在奥运会期间推出了《平凡人的奥林匹克》系列微电影,随后,优酷进一步上线了“青年导演扶植计划”中的第一季作品。
而早在2011年初,56网也推出了以首映优质网络原创影片、孵化新锐原创导演为核心的“56首映礼”战略,并在一年中播放了超过60部国内优质的原创作品,其中80%以上是微电影,“56首映礼”的原创影片单部平均播放量超过100万。
不仅视频网站,风险投资人也伺机而动。2012年10月就传出消息,以制作微电影为主业的互动内容运营商芭乐获得和辉资本、TCL及盛大数千万元的投资。
几乎与此同时,在地球的另一端,时代华纳领衔对YouTube原创内容提供商Maker Studio进行4000万美元投资,这是2012年以YouTube为核心的第二大投资。而在此之前,Maker Studios还凭借创作的“=3”系列视频获得过Google对YouTube原创内容推广资助项目中的3笔合同。
业内还有消息显示,另一家YouTube视频枢纽Fullscreen也正在与贝塔斯曼旗下的RTL Group就一笔大型投资展开谈判。
“微电影正在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芭乐CEO姚建疆告诉记者,而且从目前来看,品牌主对定制内容的需求迅速增加,微电影正在成为最受欢迎的广告模式之一。
“芭乐2012年总共制作了300小时片长的微电影,绝大部分都收到了很好的反馈。”姚建疆说,基于前两部影片的成功,芭乐在《青春期3》上线时尝试了收费观看,一下子就获得了超过20万付费会员。“观看微电影的主要用户群是85后和90后,这些人对互联网更加亲近,也更愿意在互联网上花钱。”
门槛低 谁都可以上
自从“快乐女生”火爆后,平民造星似乎就成了中国民众最热衷的话题,总是有无数人希望一夜之间名利双收。2012年,这场“运动”格外轰轰烈烈,而微电影就是群众基础最广泛的渠道。
“现在技术手段很容易获得,这就给微电影的拍摄推进了很大机会。”微电影《干爹》的导演何自强告诉记者,随着近几年网络和个人音像技术工具的发展,比如从2000年以后,DV逐渐普及,到现在每个人都可以用手机随时记录一段视频,而专业的电影机也变得便宜了许多,“这对个人影像的影响是很大的,而且手持终端的影响会把微电影的门槛越降越低。”实际上,微电影带来的低门槛,影响的不仅仅是用户,更是整个产业链。
“微电影首先降低的就是播出平台。”一位制片人告诉记者,“你可以算算,国内院线一年能够上映的电影有多少?要不是大明星、大制作,很难挤入院线,更别说能在暑期档、贺岁档这样的黄金档期放映了。” 在电视剧行业,情况也是一样。除了各大卫视追捧的热播剧,其他连续剧几乎无人问津。据了解,全国每年生产的国产电视剧,有至少2/3没有机会在电视台播放。
“有很多制片人,片子拍出来了,却只能抱着盒带哭。”为了不让已经投资的钱打水漂,互联网可以说是惟一的出路,这位制片人称。
而这对绝大多数不知名的演员和导员来说,更是必须抓住的机会。“中国有多少演员?全国一年顶多也就上万集的电视剧、500多部电影、200多台话剧,真正需要多少演员?”一位曾经在经纪公司工作过的员工表示。
据了解,从1998年到2011年,中国艺术类招生人数足足扩大了60倍,现在全国有超过400所大学开设表演专业,每年毕业生人数超过万人,大量三线、四线的演员和导演只能苦苦地等待出人头地的机会。对这些人而言,微电影是他们工作的主要阵地,“过去只能把命运托付给运气,现在至少拍几部微电影,也不难,万一逮着个机会也就红了。”他说。
而另一方面,对动辄花上亿元购买一部或几部大片的视频网站而言,微电影绝对是性价比极高的选择。
实际上,包括优酷、土豆、酷6、爱奇艺等在内的绝大多数视频网站,早在几年前开始,就将UGC(用户产生的内容)视为战略重点,并推出一系列鼓励用户上传原创内容的活动和计划。但由于普通用户的拍摄设备和拍摄水平有限,UGC始终没能成为视频网站的亮点内容,各视频网站不得不依靠采购大片吸引流量,陷入版权的苦战中。
相比之下,大多数微电影是出自相对专业的导演或工作室之手,内容质量也相对有保障;而且,无论是制作还是版权采购,成本都远低于影视剧。因此,在视频网站内容严重同质化的市场环境中,微电影是视频网站突出内容差异化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除此之外,“基于互联网的工具,微电影无论是内容制作还是商业模式,都比传统影视剧有了极大的改变。”姚建疆告诉记者。
对此,《肚爸爸生子计》导演仲衡表示,在传统概念里,往往是导演或编剧自己构思,对某个主题感兴趣了或者有灵感了,就写出梗概和剧本,接着找投资,做影片;但现在利用互联网,用户和编剧、导演之间的联系就被打通了,编剧和导演可以直接得到用户反馈,清楚地了解大家想看的主题是什么,再按照这个主题去写。“微电影产生的方式正在从过去‘给观众我喜欢的’,变成‘给观众他们想要的’,效果自然也会更好。”
“85后和90后是微电影最主要的用户,他们喜欢的通常不是大腕作品或特别沉重的内容,他们更喜欢具备青春、时尚、积极、互动等元素的内容。”在进一步分析后,姚建疆表示,为了能够迎合用户的“口味”,芭乐特别建立了一套WRM系统,让普通用户都可以来写剧本,一旦发现好的题材和点子,芭乐就可以找到专业的拍摄和制作团队来完成。
同时,基于多套自主开发系统的监测和分析,芭乐发现越来越多的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观看视频,相比10分钟以内的UGC和1~2小时的电影及连续剧,10~59分钟的中视频最能吸引用户。而且用户通常在观看300~400秒之后,会对视频做出判断,并决定是否继续观看。基于这些行为分析,芭乐可以将植入式广告安排在更合理的时间位置,同时芭乐也在尝试贴片广告,以及二维码植入等新模式。
无“节操”的盛宴
“曾经有导演拿了一个作品让我帮忙推广,最后我根本没推。因为,原片尺度非常大,几乎全部都是裸露、脏话,一个30分钟的片子,剪辑下来能用的只有5分钟,一个微电影最后变成广告,怎么看。”姚建疆说。
尽管微电影带来了“庶民的胜利”,但同时,它也陷入了一个“无底线的国度”。
为引导和规范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健康发展,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在2012年9日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要肩负起自己的职责,对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一律先审后播,在节目播出前,应组织审核人员进行内容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上网播出。
据了解,正是因为“网民想看什么,就给他们什么内容”,在很多微电影中,除了年轻、时尚、活力、阳光等元素外,大量的黄色、粗口、暴力、血腥也充斥其中,部分节目出现了内容低俗、格调低下、渲染暴力色情等问题,有的脏话连篇,有的刻意展示低级趣味的场面,有的毫无遮饰地展示血腥暴力动作和场面等等。这意味着,微电影的审核,还只存在企业自查的阶段。
其实,一旦国家监管,势必会带来一批“三俗”微电影制作团队或产业链的没落,而这种没落,也会给更多的草根导演、演员、正规网络视频制造公司带来更加良性的发展空间。
当然,监管还只是外在原因,快餐式的制造模式,才是微电影内容的硬伤。
“现在按分钟来算,如果要制作成可以上院线或电视的品质,一分钟网络剧的成本大约是1.5万~2万元;如果制作片长是30~40分钟的剧本,最快的话,从确定到拍摄再到推广,两周时间就可以完成。有的中小型公司甚至可以同时开启十多个剧本的同时运作。”一位网络视频业内人士介绍。
对此,知名导演张元在拍摄了自己的首部微电影《床上关系》后,特别撰文批评国内一些微电影制作粗糙。“现在网络上流行的很多微电影,并没有很好地讲述一个故事。并不是因为它是‘微’电影,就不需要叙事,它终究也要服从所有电影的叙事规律和审美定义,那就是为观众讲述一个好的故事。”
除此之外,也有网友抱怨:“他们的艺名叫‘微电影’,但本质更像是一段披着电影皮的超长广告,赤裸裸的商业品牌植入,不断调戏着观众的智商。”多位视频网站人士也坦言,出于广告主的追捧,越来越多制作公司已将“微电影”视作高级广告的代名词。
实际上,最早的微电影正是从一些制作精美的广告发展而来,基因决定了微电影极为适合广告。而就网络视频目前的市场状况而言,广告仍然是微电影迅速变现的最佳通路。
“现在一半以上的微电影都是应广告主的需求产生定制内容,尽管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抑制黄色、暴力等‘重口味’内容,但也确实限制了微电影的发展。”对此,姚建疆表示,未来为示区别,一些比较好的微电影可以分拆成为网络剧,这样内容更加灵活,但相应的,对拍摄团队的要求也会更高。
“无论如何,微电影的火爆趋势不可否认,我想,到2014年,市场应该会成熟起来。”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