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奇”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969023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0月10日,一年一度的“美国国家图书奖”的评审工作接近尾声。2012年参选的作品超过了1300部,在这一天,最终入围的20部作品浮出水面。
  今年初选最大的特征是,有许多实力雄厚的作家的作品入围。仅以最终入选的20部作品为例,其中就有5位普利策奖得主,两位麦克阿瑟天才奖(MacArthur ‘genius’ grants)获得者,一位曾经获得过美国国家图书奖,有三位的作品曾经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还有一位曾经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终身成就奖。由此可见,这次图书奖的竞争异常激烈。而且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这20本图书中,6部作品是由小型、独立的出版社或者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11月14日,评选结果在美国的纽约市揭晓。最终获奖的4部作品为:厄德里克(Louise Erdrich)的长篇小说《圆屋》(The Round House),布(Katherine Boo)的回忆录《永恒之美的背后:孟买贫民窟里的生死与希望》(Behind the Beautiful Forevers: Life, Death and Hope in a Mumbai Underctiy),亚历山大(William Alexander)的儿童文学《小妖精的秘密》(Goblin Secrets),费里(David Ferry)的诗歌《迷乱:新诗与翻译》(Bewilderment: New Poems and Translations)。
  《圆屋》:反映美国社会的传奇之作
  厄德里克生于1957年,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诗人和儿童文学作家,主要以描写土著美国人或印第安人而著称。由于她在这方面的突出贡献,因而被批评家称为是“印第安人文艺复兴”运动中最活跃的作家之一。2009年,她的小说《鸽灾》(The Plague of Doves)曾经入围普利策奖。
  厄德里克生长于北达科他州(North Dakota),1972-1976年就读于著名的“常青藤盟校”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1979年在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获得了创意写作的硕士学位,矢志于写作。在1978-1982年,厄德里克发表了很多诗歌与短篇小说。1984年,厄德里克的《爱药》(Love Medicine)出版,很快就受到了来自批评界与读者的热烈欢迎,当年即获美国书评家奖(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成为她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从未停止过再版印刷的一部作品。
  随后,她又出版了多部作品。厄德里克的作品主要根基于奥吉布瓦文化(Anishinaabe culture)。因而,很多人将她与福克纳相提并论,也拿她笔下的人物、地方及其文化与福克纳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县中的人物与文化相提并论。应该说,厄德里克在自己小说较为单一的区域中,创造了多种叙事方式,把地方历史与当代主题与现代意识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圆屋》是作者计划所写的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小说,反映了美国北达科他州的一个奥吉布瓦人(Ojibwe)家庭变故所引发的故事。故事开始于1988年春的一个周日,一位妇女受到了种族攻击,此后,犯罪的细节慢慢展开、故事也逐渐深入。主人公杰拉尔丁(Geraldine Coutts)受到了很大的心理创伤,不愿去回顾发生的一切,无论是对警察,还是对她的丈夫巴希尔(Bazil)以及她的儿子乔伊(Joe)。有一天,乔伊的生活发生了巨变。他想安慰自己的母亲,但他发现母亲已经沉浸在了自己孤独的深渊之中而不能自拔。从此,乔伊自己也开始走入成人世界,但他实际上还没有做好准备。
  乔伊对于官方的调查非常不满,开始求助自己的朋友,一起调查母亲遭受攻击的罪犯。他们的追查就从圆屋开始,而圆屋是一个神圣之地,是当地人做礼拜的地方。这,其实还只是故事的开始。随后人们看到的是一个仇恨犯罪和复仇的故事,凸显了主人公的彷徨徘徊,苦苦挣扎于难以找到证据的尴尬和面对冷漠的美国司法体制时的无奈。
  在作品中,厄德里克描述了一个悲剧与喜剧参半的精神世界,同时也是对现实世界的真实反映。有批评家把《圆屋》与反映种族歧视的著名小说《杀死一个知更鸟》(To Kill a Mockingbird)相提并论,称之为是当今美国社会的一部新的传奇之作。《今日美国》则称该小说令人想起福克纳、马尔克斯和莫里森(Toni Morrison)。该小说还被认为是作者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小说,小说中的人物乔伊也被认为是迄今塑造得最好的人物,读来令人难忘。
  其实,早在2012年9月,《今日美国》(USA Today)就有人撰文指出,《圆屋》展现了“绝妙的语言”,是厄德里克迄今为止“最好的作品”。由此可见,厄德里克拔得头筹,也是名副其实、众望所归。
  《永恒之美的背后》: 再现东方巨变中的印度
  作为“非虚构类”(non-fiction)获奖作品,《永恒之美的背后》记录的是真实的现实故事。故事的背景是印度的孟买(Mumbai)。主人公是作者与几位年轻的穆斯林,特别是一位名叫阿卜杜勒(Abdul)的青少年。这位青少年能够在富人们扔掉的可循环使用的废物中看到未来。《华盛顿邮报》称,《永恒之美的背后》在很多层面上看上去都“令人惊心动魄”。
  作者凯瑟琳·布生于1964年,是《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曾获得过普利策奖。在美国,布被誉为是一位总站在穷人和弱势群体一边,为他们言说的新闻人物。
  布在华盛顿特区长大,以“优等生”的荣誉称号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的巴纳德学院(Barnard College)——一所著名的女子文理学院。从1993年到2003年,她一直在《华盛顿邮报》工作。2000年,她因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了有关智障人士教养院(group homes)的系列文章而荣获普利策公众服务奖。普利策的评委们认为,正是由于她的作品而让当局意识到了智障人士的生存环境,并开始有所行动去改变他们的现状。   2003年之后,她进入《纽约时报》。来年,她以“婚姻疗法”为题的文章获得了美国国家杂志奖(National Magazine Award)。该文章记录了在俄克拉荷马州的一个地区,当地政府不断努力,终于教会穷人了解有关婚姻的种种好处,目的是希望下一代能够摆脱贫穷。
  在最近的10年时光里,布有一半的时间住在她丈夫的出生地印度。2012年,布出版了她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永恒之美的背后》,记录了她在孟买贫民窟的生活。在获得全国图书奖之前,该书还获得了约翰逊奖(Samuel Johnson Prize)。
  《永恒之美的背后》记录了作者三年的记者生活。在作者看来,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变化而又不平等的时代,而在读者面前,作者展现的是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
  在作品中,安纳洼地就处于机场附近的豪华酒店的阴影之下,由于国家正处于大发展时期,这块地方也就充满了希望。阿卜杜勒这位有思想、有魄力的青少年,能够在富人们扔掉的可以回收的废物中看到一种难以计数的财富。阿莎是一位聪明、但被自幼的贫寒家境烙下了很深印记的女人,认为现在的政治腐败已经开始侵蚀中产阶级了。幸运的是,她那敏感而又美丽的女儿很快就要从女子学院毕业了,即将成为第一位女大学生。所有的当地人,就连像卡拉这样最穷的人——一位总是偷盗非金属的15岁小偷,都相信他们正在向幸福生活和伟大的时代悄悄靠近。他们期待的是一种完全快活的生活。
  不幸的是,阿卜杜勒含冤遭到了指控;恐怖袭击与全球经济衰退震撼了这座城市。长久以来被压抑的宗教紧张关系、社会地位的悬殊以及由于性别、权力与经济种种危机所引发的矛盾都在突然之间爆发了。
  作者用睿智、幽默、富有洞见的文笔,深入细致地描绘了在一个混乱的变革时代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读者带入到了21世纪人们难以见到的隐秘世界,也把人们带进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类生活之中。
  在《纽约时报》的博客文章中,有人说布“写作时像个诗人,讲故事的时候像个小说家,做媒体报道的时候则像个最出色的揭发丑闻者。如果说能把死人看活过来,那这就是其中之一”。由此可见人们对这本书的评价之高。
  《小妖精的秘密》: 新世界中的梦幻色彩
  获得“儿童文学奖”的《小妖精的秘密》,算得上是一部给青年及成人看的梦幻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为了寻找失踪的兄弟而加入小妖精马戏团的故事。
  与厄德里克与布相比,亚历山大堪称是一位新手,《小妖精的秘密》是作者的第一部长篇作品。他能够一举拿下国家图书奖,在一鸣惊人之余,更彰显其身手不凡。亚历山大先后毕业于欧柏林学院(Oberlin College)和佛蒙特大学(University of Vermont),学习戏剧与民间文学。虽说《小妖精的秘密》是其第一部长篇,但在这之前,他已经有很多短篇小说见诸各种杂志,有的还被收进一些文学选集之中。
  《小妖精的秘密》讲述的是在一个被称作Zombay的城镇,有一个叫做葛雷巴的女巫,总是会把迷失的小孩儿收留在自己的麾下,让他们听命于自己。而罗尼就是其中之一。罗尼唯一的亲人就是他身为演员的哥哥罗万。
  在Zombay,人们无权装扮成与自己不同的样子,因此,演戏就成了非法的职业,罗万也就消失了。为了找到哥哥,罗尼进入了一个由小妖精组成的马戏团——他们总是想办法绕开法律去演出。但让罗尼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演出不仅仅是为了娱乐,而且他们的面具也不仅仅是一种伪装。他们也在寻找罗万——因为他很可能是唯一可能使Zombay免于被淹没命运的人。
  美国《学校图书馆杂志》(School Library Journal)称,这个故事“优美而富有创意”,带给孩子们的是一种“新世界中的新奇的梦幻色彩”。作品有爱,有失落,有家庭,其快节奏的历险记引人入胜。
  《迷乱》:传递人类情感的复杂性
  获得“诗歌奖”的是诗人费里的《迷乱》。现年88岁高龄的诗人在获奖时笑言,自己所以获奖是因为自己年长的缘故。
  费里生于1924年,是美国著名诗人、翻译家和教育家,曾出版过8部诗集和一部文学批评集。他高中毕业后就读于美国著名的文理学院——艾姆赫斯特学院(Amherst College)。但大一还没有上完,适逢第二次世界大战,他就到部队当了一名空军士兵,1946年,他才又回到学校拿了自己的学士学位。
  在哈佛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费里在著名的《凯尼恩评论》(The Kenyon Review)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批诗歌。从1952年开始到他1989年退休,费里一直在美国著名的高校威尔斯利学院(Wellesley College)任教,长期担任该校英文系的系主任。他也曾经在波士顿大学讲授写作课程,1998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院士。2000年,费里新出版的诗选《未知的国度》(Of No Country I Know)获得了马歇尔诗歌奖(Lenore Marshall Poetry Prize)。2011年他获得主要授予被普遍认可的杰出诗人的“罗斯利里诗歌奖(Ruth Lilly Poetry Prize)”。
  在《迷乱》中,费里的诗作所涉及的主题非常广泛,从新泽西州的邮筒,到古希腊的神话,几乎无所不有。有人认为,整部诗集虽然都是沉思的抒情诗和富有哲学、思想意味的叙事,但实际上是一系列事关重要问题的对话,使人重新去认识现实世界。
  有学者提出,读费里的诗歌可以使人感到,诗歌中若能使用最微妙的形态,同样可以达到诗歌的顶峰。《华盛顿邮报》发表评论说,费里的诗歌强调的是人们长期以来对真理的追求与渴望,正由于此,敦促人去回望过去,审视当下。他“以一种自信而沉稳的语调,传递了人类经久不衰而又优雅的情感的复杂性”。这样的评价或许更能体现诗人及其诗作的当代价值。
  伦纳德:老作家荣膺杰出贡献奖
  除了上述4位作家获奖之外,现年87岁的小说家和著名编剧伦纳德(Elmore Leonard)荣膺2012年度杰出贡献奖章(Medal for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 to American Letters)。早在上世纪50年代,他就开始发表小说,主要反映美国西部的风土人情,后来致力于犯罪小说和悬疑惊悚小说的创作,很多作品被改编成电影。
  巧合的是,在宣布伦纳德获得该奖的同时,美国图书馆也宣布,将从2014年秋季起,陆续出版三卷本一套的伦纳德犯罪小说精选。进入这个系列的作家,可以说是进入了美国伟大作家的圣殿,自然标志着作家的地位。
  2012年度获奖作品的特征
  2012年度的4部作品,在我看来,大体可以用“最”、“新”、“奇”三个字来概述。
  所谓“最”,是说这些作品,除了《永恒之美的背后》是作者的第一部作品之外,其余3部作品,在人们的评论当中,都被认为是作者“最好”的作品。
  所谓“新”与“奇”,是指所有作品都有创新和令人惊奇之处。就《圆屋》来说,这是一位已经获得很高声誉,并在学术界得到很多学者研究的作家的最新的作品。但刚一问世,就在获得普遍好评的基础上又获得大奖,不能不让人为之感到惊奇,但更令人值得关注的,还是这部作品应该算得上是当代美国的一部“新”的传奇故事。而《永恒之美的背后》作为作者的第一部作品出版后,不但赢得了广大的读者与批评家的关注,也一举摘下了全美图书奖,同样不能不令人称“奇”。但作品真正的“新”、“奇”之处,还在于作者将眼光转向了东方的大国——印度,冷眼查看在全球化巨变中,这个国度底层人们的生活状态。像很多儿童文学作品一样,《小妖精的秘密》同样不仅仅是写给儿童看的,也是写给成人看的。作品的“新”、“奇”之处,自然是其所展现的新世界中的梦幻色彩。
  其实,“最”、“新”、“奇”,何尝不是所有作家追求的目标呢?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本文编辑 谢宁)
其他文献
陈乐民先生《唐明皇与杨贵妃》一文(载《文汇报》2008年8月11日第7版“笔会”),以杂文笔法,对杨妃之“恨”做了精到的诠释,颇给人启迪。然在文献史料的理解上,却不尽如人意。  其曰:“马嵬坡附近的一个老妇存有杨贵妃死时的绣鞋一只,过往行人看上一眼,要付‘百钱’,老妇因此‘前后获利极多,媪因至富。’老太太大大地‘发’了一把。”并注出处日,唐李肇撰《唐国史补》。  《唐国史补》原文为:  玄宗幸蜀,
/壹/  也就四五天的时间,鲁迅博物馆院子里的三棵大树就被园林局派来的几个老师傅们利利索索地处理了。等我昨天反应过来的时候,第四棵树的树梢也被削去了,只剩下了一具光秃秃的树干。今天是星期六,我在家里坐卧不安,想着还是应该到单位再看看那个仅剩的光秃秃的树干。到单位后没进办公室,直接跑到后边去看树,但到那儿一看,光秃秃的树干也没有了,只看到了几个巨大的形状不一的树根,树根上面和四周还有锯树剩下的一堆儿
大学期间在我有限的阅读里,曾经“发现”过“华工”这个词,但对于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来自哪里,做过什么,却一无所知。后来进入出版社工作,因所学专业是历史学,部门领导提醒我多注意有关世界史的选题。不巧的是,我对世界史并不熟悉,于是决定从相对熟悉的中国史的角度寻找世界史的线索。幸运的是,我再一次“发现”了“华工”,并且联系到了此方面的研究者、时在哈佛大学的徐国琦先生,而他在正写作中的正是“一战中的华工”。
搜辑、考证作家佚文,个人的直觉和大胆的假设是重要的,但关键是要有证据。直接证据、大量的旁证都要有,这样得出的结论才会令人信服。《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1期)发表了南开大学刘运蜂的《(苏曼殊全集)为鲁迅所拟考》一文,研究者大胆的推断,认为这则广告极可能是鲁迅所拟。笔者认为这一推断很可能是不成立的。  《语丝》第四卷第35期(1928年8月27日),刊出了《苏曼殊全集》的出版广告,全文如下:  
近读《礼物:创新精神如何改变世界》,其中提到:“艺术品是礼物,而不是商品;或者更准确地说,艺术品同时存在于两种经济中,即市场经济和礼物经济。只有一个经济是必要的:艺术品离开了市场也可以继续存在,但是没有礼物就没有了艺术。”  按照刘易斯·海德——这位被美国列入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的说法,艺术品如果离开了作为“礼物”的存在,即使放到了市场中,那都不能算作艺术,而是一种商品。艺术不仅是个
自美国影视产业诞生以来,黑人就在影视制作与表演行业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影视业中的黑人从业者在有过一段兴盛时期。在这段时期之前,虽然主流媒体已经开始不情愿地、或多或少地承认非裔电影制片人的成就,但就业歧视、不真实的黑人银屏形象、对南方非裔电影制作人的不友好等问题都还没有得到解决。到了20世纪60年代,非裔美国人开始在许多方面争取平等权利。对非裔演员来说,他们开始拒绝墨守成规
数月前,美国罗林斯大学奥林图书馆档案特藏部主任张文献教授跟我联系,说想约我为他即将在国内出版的新书《美国画报上的中国:1840—1911》写一篇序言。我本与张教授素不相识,但在看了他书稿之后,颇为其内容所吸引,故欣然命笔。  ·Ⅰ·  这本书中收录了辛亥革命之前美国报纸杂志和书籍等出版物中近千幅跟中国相关的版画插图和封面。这在国内同类出版物中可能算是收录得最全的,这一点也是该书最令我称奇的地方。我
《十五岁的星空》是宁波镇海儿童文学作家袁晓君近期创作和刚刚出版的我国第一部描写少年心灵成长的治愈系小说。小说叙述了两位因家庭而心灵受伤的少男少女方雷、韩西汐,在面对同学、老师、考试、友谊等问题时做出的种种扭曲性抗争行为,最后在老师、同学和家长的帮助下走出心理阴影,共同成长的故事,从而给每一位曾经受过创伤的少男少女指出了一个光明出口:珍惜生命,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是有意义的。整部小说笔触细腻,手法明快,
曾经,报章与网络热衷于报道各类“二代”们的奢靡生活时,大众往往为之侧目。而近几年爆发的诸起公众事件,其实也暴露出社会温情的缺失和道德的大面积塌方。社会风气如斯,家庭与社会教育的薄弱是其重要因素。家庭是人类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原初家庭所给予人的影响应是最根本的。中国古代尤其是中古时期,世家大族子弟重视家风、培育美德、胸怀天下等很可以给当下社会的家庭建设提供参考。笔者便是带着这样一种初衷完成《唐代京兆
我有幸的是,或者说不幸的是,念了很多年的书(为什么又说是不幸呢?因为“文革”期间我曾被作为“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典型,多次地被批判),要回忆的老师自然是很多很多,而他们对我的教诲都很深,帮助也很大,如今要选择一两个来写,确实很难;要都写吧,又有篇幅限制。想来想去,还是选几个教给我一些文学基本知识、点拨我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老师吧,他们之中有的并没有直接地给我上过课,所以我没称他们是语文老师,而称之为文